葉雋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葉雋,1973年7月出生,江蘇人,先後就讀於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曾在德國、英國、法國等的學術機構做研究。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北歐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為德語文學,中西文化關係史,學術史,思想史。

主要經歷


葉雋,1973年7月生,安徽桐城人,先後就讀於南京大學外文系(1991-1995年)、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1997—2000年)、北京大學中文系(2000-2003年);1995-2003年,任職於教育部國際合作司、國家留學基金委;2003年至今,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北歐研究室。先後在英國倫敦大學、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等學術機構做研究,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北歐研究室副主任,從事德語文學、文化交流史和相關理論研究。兼任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南京大學中德比較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社科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理事、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等。

個人成果


專著有《德語文學研究與現代中國》、《異文化博弈——中國現代留歐學人與西學東漸》、《主體的遷變——從德國傳教士到留德學人群》、《另一種西學——中國現代留德學人及其對德國文化的接受》、《現代學術視野中的留德學人》、《史詩氣象與自由彷徨——席勒戲劇的思想史意義》、《歌德思想之形成——經典文本體現的古典和諧》等;學術隨筆集有《大學的精神尺度》、《時代的精神憂患——德語文學評論集》、《中德文化關係評論集》等;編撰有《蔡元培:大學的意義》等;合譯有《教育與未來》、《法意哲學家圓桌》、《創新性思維》等。

主要論文


《在“共和理想”與“權力慾望”之間——〈斐愛斯柯在熱那亞的謀叛〉研究》,載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主編:《思想史研究》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愛情悲劇后的青春迷惘與制度捆綁》,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思之和合——論歌德思維模式之拓新》,載《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2期。
《論強權博弈背景下的歐洲數字圖書館建設——兼論德法文化合作及其在全球化時代的戰略目標》,載劉立群連玉如主編:《德國歐盟 世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歌德〈鐵手騎士葛茲〉所反映的階層博弈與群體互動》,載《同濟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論馬君武對歌德的譯介》,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歌德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義:以馮至的〈歌德論述〉為中心》,載印芝虹等主編:《中德文化對話》第1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清華德文專業的早期發展及其學術史意義》,載《教育學報》2008年第6期
《李石曾的文化浪漫主義及其留法經歷》,載陳平原主編:《現代中國》第10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帝國的消解與現代的興起——以安治泰衛禮賢比較為中心》,載《德國研究》2008年第4期
《機構建制、學風流變與方法選擇:現代中國語境里的德語文學研究》,載《北大德國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文化建國者的“精神支柱”——論宗白華的歌德觀》,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文學之擇與象徵之技——論卡夫卡的思想史意義》,載《外國文學》2007年第5期
《創造的冷靜與偉大的耐心——論席勒的“藝術家理想”》,載葉朗主編:《意象》第1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北大德文系1920年代前後的課程、圖書與學術》,載陳平原主編《教育:知識生產與文學傳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祝福〉中的“宗教潛對話”一個宗教人類學的文本解讀》,載《思想戰線》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
《北大德文系早期的師生狀況及其學術史意義》,載《教育學報》2007年第6期
《宗白華的留德經歷及其對德國社會的體驗》,載《德國研究》2006年第1期
《陳銓的民族文學觀與德國的民族主義思想淵源》,載《新文學》第5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德國視野里的“基督福音”與“中國心靈”——從花之安到衛禮賢》,載吳梓明、吳小新主編《基督與中國社會》(第2屆國際青年學者研討會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06年;又刊於《德國視野里的“基督福音”與“中國心靈”——從花之安到衛禮賢》,載《國際漢學》第15輯,大象出版社,2007年
《史家意識與異國對象——中國學術視野里的奧國文學之成立》,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行政官與演說家——〈蔡元培演講集〉導言》,載《現代中國》第7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又刊於葉雋:《蔡元培:大學的意義》,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
《北大德國文學系的創立情況及其時代背景》,載《教育學報》2006年第5期
《作為並峙雙峰的“席勒戲劇”與“莎劇世界”——兼論馬克思的“席勒化”問題》,載周啟超主編:《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詩的語言”與“史的氣概”——論〈強盜〉的藝術性與思想性》,載《德國研究》2005年第2期
《“時代悲劇”與“初思自由”——〈強盜〉中反映出的個體與國家》,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馮至的“學院寫作”及其對現代中國的意義》,載李喜所主編:《留學生與中外文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
《“英雄傷逝”與“民族統一”——〈華倫斯坦〉研究》,載《北大德國研究》第1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論〈物理學家〉的問題意識與表述之難》,載《當代外國文學》2005年第1期
《論宗白華的文化建國理想》,載《中國政法大學人文論壇》第2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馬君武的致用大學理念與德國大學思想》,載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編:《教育交流與教育現代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主要西文論文、學術書評](選)
,in Wei Maoping & Wilhelm Kühlmann (hg.) : Deutsch-chinesische Literaturbeziehungen – Vortr?ge eines im Oktober 2003 an der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bgehaltenen bilateralen Symposium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S.300-323.
, in Jean-Marie Valentin(Hg.) : Akten des XI. Internationalen Germanistenkongresses Paris 2005 ? Germanist im Konflikt der Kulturen ?. Band 9. Bern: Peter Lang, 2007. S.261-270.擴展版見 , in Zhang Yushu(Hg.):Literaturstra?e. Band 8. Wuerzburg: Verlag Koenigshausen & Neumann GmbH., 2007. S.257-268.
, in Golz, Jochen & Hsia, Adrian(Hg.): Orient und Okzident – Zur Faustrezeption in nicht-christlichen Kulturen. Koeln, Weimar & Wien: Boehlau Verlag, 2008. S.233-248.
. In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ume 3 Number 2 December 2009. pp.213-224.
[主要學術書評、文章](選)
《西方古典學研究的認知史意義》,載《哲學門》第19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中德文學關係的符號學解讀及其理論自洽問題》,載《中國比較文學》2009年第3期第148-151頁。
《德國古典時代的戲劇理想在當代中國的意義》,載《文化縱橫》2009年04月號第113-117頁。
《回到中西平等對話的原點?——兼論文化關係研究的“學術範式”問題》,載《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第2期第68-75頁。
《作為現代大學精神尺度的“哲學之士”》,載《讀書》2009年第7期第90-94頁。
《在理論維度與歷史語境之間——讀<現代市民史詩——十九世紀德語小說研究>》,載《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第10期第75-79頁。
《蔡校長的教育倫理意識》,載《讀書》2009年第10期第164-168頁。
《開啟中國現代學術的理論思維時代》,載《博覽群書》2009年第10期第38-42頁。
《德國精神的現代之光——衛禮賢與史懷澤》,載《書屋》2009年第12期第29-31頁。
《大風歌罷煮青梅——德法之爭的學術史與思想史意義》,載《博覽群書》2008年第2期。
《研究範式的意義與限度》,載印芝虹等主編:《中德文化對話》第1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日內瓦學派”研究的學術史意義》,載《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第4期
《從“編寫”到“撰作”——兼論文學史的“史家意識”問題》,載《博覽群書》2008年第8期第35-39頁
《步入“國際漢學”時代與“跨文化漢學”的建構——兼論學刊的中國氣魄》,載《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第8期
《以精神底氣審視制度問題》,載《讀書》2008年第10期
《女性視角之局限抑或新人創作之瓶頸——〈珍奇的物質〉及其他》,載《譯林》2008年第5期
《“古典圖鏡”:席勒、歌德的魏瑪歲月》,載《文景》2007年第2期。
《接受的困惑與問題的呈現——讀“歌德長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945年以來的德國接受史”》,載《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4期。
《德國排行榜單與現代大學理念的失落》,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留英學人的思想史意義及其功用追問》,載《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6期。
《一船明月一帆風——作為開風氣人的李石曾》,載《書屋》2007年第8期。
[一般報刊文章、書評](選)
《<瑪麗亞·斯圖亞特〉:席勒與審美教育論》,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2月4日 >
《行雲飛去明星稀》,載《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8月25日
《“東學西術”,此之謂乎?》,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2月4日
《中國的歌德譯介與研究現狀綜述》,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2月18日
《一代英雄誰范公?》,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3月4日
《胸懷“救國經世”大志的陳寅恪》,載《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3月12日
《在魔性與神性之間的浮士德精神》,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4月1日
《當年驅車同奔西——馮至與吳宓的交誼》,載《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4月2日
《“德國學”建立的若干原則問題》,載《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4月14日
《期待著“20世紀中國文學”的多元互動》,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4月15日
《基礎性工作的學術史意義——評<歌德漢譯與研究總目(1878-2008)〉》,載《文匯讀書周報》2009年4月24日 >
《由德國資源反觀唐詩氣象——以李長之、馮至為例》,載《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4月30日
《“雙星東耀百年間”——歌德、席勒對於現代中國的意義》,載《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5月19日
《留德一代的德國學術史觀》,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7月15日
《德國學術模式啟迪下的常規學人道路——念季羨林先生》,載《中華讀書報》2009年8月5日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楊丙辰、宗白華季羨林、李長之師生情》,載《社會科學報》2009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