綉林十景
綉林十景
綉林十景也稱綉林十錦,地理位置是在湖北省石首市境內,綉林,市人民政府駐地。
又稱“綉林十錦”,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境內,綉林,市人民政府駐地。
數萬年前,先民們在湖北石首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古老文化。有關綉林十景最早的傳說開始於春秋時期的調弦亭(在今調關鎮)。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大夫俞伯牙乘舟自楚都(郢城)東下,因避風雨在此臨時停泊。晚上閑來無事,他不由撫琴而歌,開始一曲意在高山之律,樵夫鍾子期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接著他又彈了一曲意在流水之律,子期則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於是大喜過望,遂與子期結為莫逆之交。兩人便在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名。民間遂命名此地為“調弦口”,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在他墳前將琴摔碎,斷裂的琴弦就成了調弦河。早在宋朝年間,人們就在這裡修建了“調弦亭”,只是後來由於年久失修而毀於民國。1999年,調關鎮人民政府在調弦口閘旁豎立了一座引人注目的“高山流水遇知音”雕像。調關鎮的伯牙口村也是為了紀念這位琴藝高人所取。后之,坐落在市區的“綉林晚照”“錦幘奇霞”“影橋清鑒”“望夫石筍”等名勝,是在三國時期留下的,“八仙棋局”是在晉代留下的,“萬石釣艇”是在北宋時期留下的。這些山水勝地,曾使歷代名士潑墨揮毫即景吟詠,由此產生了“望夫台”“吟綉林十景”“綉林晚照”等傳名佳作。部分原物雖已去,但從八十年代初,石首市政府開始撥款繕修,逐步恢復了綉林十錦的歷史原貌。從杜甫、黃庭堅等人的詩名中,仍可領略到昔日的風采。但可惜的是,由於城市建設,一些景點又已被毀。
杜甫晚年從成都南下衡湘時曾泊舟石首,詩云:“掛帆朝發劉郎浦,疾風颯颯昏亭午。舟中無日不沙塵,岸上空城盡豺虎。十日北風風未回,客行歲晚尤相摧。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這是杜甫最後的詩作之一,壯懷激烈,慷慨悲涼之氣溢於言表。
唐•呂溫遊覽石首山水后留下詩句:“吳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幄黃。誰將一女輕天下,欲換劉郎鼎峙心。”詩中描述了劉備在石首迎娶孫夫人的故事。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劉備到東吳招親,迎娶孫夫人,諸葛亮和關羽在石首陽歧山隆重迎候。諸葛亮命令士兵將荊州運來的川綾蜀錦,從山腳到山頂張掛起來,還派1000名將士披紅掛綠,200名彩女持宮燈迎接。周圍的老百姓也手持彩旗、錦幛前來歡慶,山上山下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劉備和孫夫人讚歎道:“真是錦繡如林啊!”後來,人們便將陽歧山改名綉林山。
石首於西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建縣,縣治一直設在綉林山(陽歧山)腳下。縣城原名米市,清朝乾隆年間江堤崩潰,街道坍入江中,縣城遷到黃金堤,稱黃金堤街。1930年,建立石首縣蘇維埃政府,下設綉林市,縣城開始以綉林為名。綉林城區內有石首山、綉林山、楚望山、南嶽山(原名龍蓋山)、馬鞍山、硯盆山、筆架山等淺山錯落其間;有山底湖、陳家湖、牌樓堰、廖家淵、蔡家潭、涎兜湖、沙湖等湖潭點綴內外,城區山明水秀,美不勝收。
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貶官涪陵時溯江而上經過石首而賦詩,他是最早歌詠“綉林十錦”的詩人,其詩云:“調弦南望馬鞍還,瘦石峨峨龍蓋山。錦幘亭中依縣治,劉郎浦畔近沙灘。望夫台接八仙洞,照影橋連萬石灣。自古綉林存十景,何人為入畫圖看。”
當代著名學者、詩人吳丈蜀《沁園春•石首》:
石首山頭,晉紀古城,地處江南。望劉郎浦口,江如飄練,上津湖下,浪似調弦。山谷題詩,少陵停棹,皇叔曾來設慶筵。千百載,引高人哲士,樂意留連。
黃抱玉先生八仙棋局圖
其 一
飲馬池: 在石首市桃花山鹿角頭村,傳說范蠡曾在此飲馬。
調弦亭: 在石首市調關鎮之西,傳說是楚國大夫俞伯牙泊舟彈琴覓知音處。
綉林山: 原叫陽歧山,在石首城北,傳說是劉備納孫夫人回荊州停駕歡慶處。
劉郎浦: 位於石首城北的長江北岸,諸葛亮迎劉備伏兵奇襲二氣周瑜處。
三義寺: 在石首城北陽歧山江畔,為紀念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而建。
綉林亭: 在石首城北原東嶽山麓,今山已經被取石炸平,在綉林山重建。
望夫台: 在陽歧山頂,孫夫人登頂西望丈夫劉備處,現有近造夫人塑像在。
照影橋: 在石首城皇叔街東北部,原為湖泊,孫夫人常站在橋上照影自憐。
玉田寺: 位於石首楚望山下,為紀念晉代藥物學家葛洪建造。
其二
1、調弦亭,位於離石首城22.4公里的調關鎮。傍江而立,相傳俞伯牙訪知音鍾子期,在此調弦定音。後人修築紀念取名調弦亭。
2、劉郎浦,位於石首城北的長江北岸,與綉林山隔江相望。相傳劉備從東吳招親回荊州,孔明率眾將士泊舟於此迎親,故名劉郎浦。
4、龍蓋山,又名南嶽山,位於石首城東北首,西與馬鞍山、筆架山連錦挺立。據考,山中有石湫,人傳為龍窟。每當霧靄籠罩則必下雨,故名龍蓋山,相傳唐代將軍李靖曾在此屯兵,後人在此山右側建有李衛公祠。
5、照影橋,位於石首城楚望山南約150米的牌樓堰中。原為木製橋。相傳孫夫人曾來此橋對水照面。後人將木橋改為石拱橋。並取名“照影橋。
6、八仙洞,位於楚望山下與玉田寺毗鄰。有石洞,洞內有棋盤,石桌、石凳。相傳晉代葛洪在此種玉,常有仙人與他對弈,故名八仙洞。
7、望夫台,位於楚望山與綉林山交界處。相傳劉備西征入川后,孫夫人登高西望,在她站立的石頭上留下一雙足跡。此石便為望夫台。
8、萬石灣,在石首山西麓山腳處,長江流經此處形成巨大的迴流,而被長江水沖刷的山石,宛若玉筍屹立,故名萬石灣,也是人們垂釣處。
9、錦幘亭,坐落在與綉林山相毗鄰的楚望山上。相傳劉備與孫夫人燕爾新婚時,曾在此用錦幘支配臨時小憩處。後人在原處修築了一座錦綺生輝的亭寺。取名“錦幘亭”。
10、綉林亭,坐落在綉林山頂峰。相傳三國時漢劉備從東吳招親回荊州,孔明率眾將士迎娶,在綉林山上掛錦結綉,設宴歡慶。後人為紀念其歷史意義,在山上修築亭寺,取名“綉林亭”。宋代黃庭堅為此亭題寫扁額。
黃抱玉先生創作的古綉林九曲迴腸水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