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禮

揖禮

揖禮,讀音Yī Lǐ,古代漢民族的相見禮,起源於周代以前,約有3000年以上歷史。武王伐紂滅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攝政王周公採取許多措施來鞏固政權,建立周朝各項典章制度和禮樂制度,確立以宗法制度為中心的政治體制。此後,揖禮行於天下。

行禮方式


揖禮
揖禮
1、天揖(上揖:揖禮手位於高者,標準揖禮)
揖禮
揖禮
在正式禮儀場合,如祭禮、冠禮等禮儀場合中,對尊長及同族中人行此禮。行禮時,身體肅立,(見圖解),雙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內;俯身推手時,雙手緩緩高舉齊額(略高過眉心),俯身約60度,起身時,恢復立容。
時揖,同輩日常見面,辭別禮。
時揖,同輩日常見面,辭別禮。
2、時揖(中揖:揖禮手位於平者,又叫:拱手,推手,抱拳)
時揖,同輩日常見面,辭別禮。
時揖,同輩日常見面,辭別禮。
同輩日常見面,辭別禮。身體肅立,雙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從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約30度,起身,同時自然垂手或袖手。
3、土揖(下揖:揖禮手位於下者,又叫:下手)
土揖, 用於長輩或上司還禮
土揖, 用於長輩或上司還禮
土揖, 用於長輩或上司還禮
土揖, 用於長輩或上司還禮
用於長輩或上司還禮。行禮時,身體肅立,雙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內,俯身約30度,推手稍向下,然後緩緩起身,恢復立容。
4、長揖
長揖,雖然恭敬,有時則表示倨傲。
長揖,雖然恭敬,有時則表示倨傲。
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向人作揖雖然恭敬,有時則表示倨傲。
長揖,雖然恭敬,有時則表示倨傲。
長揖,雖然恭敬,有時則表示倨傲。
5、特揖:一個一個地作揖;
6、旅揖:按等級分別作揖;
7、旁三揖:對眾人一次揖三下。

揖禮的優點


揖禮
揖禮
一、衛生。握手可傳播某些細菌病毒。握手時雙方中如有一方的手沾泥帶水,也會給另一方帶來不舒 服。而中國的作揖,施受雙方完全沒有身體接觸,即便到傳染病醫院去慰問一大群病人,回家后地無須急匆匆先去衛生間洗手。
二、省時,當代人的交際繁多,假如一個人會見十多位客人,與每位都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個人同時會見十多位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陣工夫。既然說時間就是金錢,為何不用作揖這種方式來惜金?一拱手,頃刻之間,以一當十乃至當百,即使有成千上萬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的親切。
揖禮
揖禮
三、優美。人在握手時含胸曲背,低頭引頸,姿態實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際雙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見窘態。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懸吊之險,難免把某種莊重的外交或某種歡樂的重聚,搞得有點滑稽。作揖則無須有這種擔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氣宇軒昂,雄姿英發,高出手高懸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體形和美的氣度,讓周圍的人眼睛一亮--壯士也。
四、自主,人們多有這樣的體驗:握手時,有一方已伸出手來了,另一方沒有看見或故意裝作沒看見,使對方的手停在空中縮也不是,不縮也不是,時間一秒秒過去,尷尬透頂。有時也有另一種情況:剛才沒看見的一方突然看見了,趕忙補救,雖然已把對方的手挽救了並已緊緊握住,但怠慢或疏忽已經造成,心中難免留下歉意。這種多發性事故,暴露了握手這一方式的最惱人的缺點--它必須由雙方協調配合,同時動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訓練有素的交際家,已經經過了長期實踐摸索,臨場仍需要聚精會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時候。這種事干多了,沒有不累的道理。作揖當然比握手簡單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麼時候出手就什麼時候出手,完全不受對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約,絕不可能被對方冷落得進退兩難,遭其他人暗笑。
作揖
作揖
握手和作為禮儀的擁抱原本都是西方的東西,近代史上隨著鴉片輸入中國。在中國人紛紛脫下黃袍馬褂,穿上西裝革履的時候,握手也漸漸為國人所接受。西裝代替了長袍,握手代替了作揖,然而並非完全的代替,而只是部分的代替。
作揖沒有消亡,它仍然活在民間,活在台灣,活在全世界的華人族群中,而且還活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裡。如過年過節,典禮慶賀,我們時不時拱手作揖。

史書記載


盛行於周、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期間。
據《周禮》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係,作揖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舉;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級分別作揖;旁三揖是對眾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向人作揖雖然恭敬,但有時則又能表示倨傲,《漢書·高帝紀》就有“酈生不拜,長揖”的描述,顯示出狂徒酈生對劉邦這位無賴皇帝心裡不是很服氣。
揖禮行禮手態:左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尾指四指併攏,左掌撫托右掌背交叉或平疊,掌心朝內,左右拇指相扣,兩手合抱,拱手為禮。此禮節文官武將或君臣均可使用,多用於文官。
女子揖禮有所不同,與男子相比唯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后又出現女子萬福禮,雙手握拳交疊右手上左手下放在小腹中線,目視下微屈膝,口稱“某某萬福”。
“揖”是拱手禮,以站立姿態不需跪拜,禮節較拜禮要輕一些。《史記·高祖本記》:“酈生不拜,長揖。”《漢書·周勃傳》:天子“至中營,將軍亞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所以,揖禮用在較輕的場合,或者作為軍禮相見。
周揖禮可分為天揖、時揖、土揖三種,所謂高揖、長揖是作禮時的高度和時間,而 特揖、旅揖、旁三揖是周禮中,王見諸侯的揖禮,周禮註疏·卷三十一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還揖門左,揖門右。特揖,一一揖之。旅,眾也。大夫爵同者揖之。公及孤卿大夫始入門右,皆北面東上,王揖之乃就位。群士及故士、大仆之屬,發在其位。群士位東面,王西南鄉而揖之。三揖者,士有上中下。王揖之,皆逡遁,既,複位。
1、天揖(上揖:揖禮手位於高者,標準揖禮):正式禮儀場合,如祭禮、冠禮等行此禮,對尊長及同族中人行此禮。
身體肅立,雙手抱圓,左手在上,手心向內,俯身推手時,微向上舉高齊額,俯身約60度,起身時自然垂手或袖手。
2、時揖(中揖:揖禮手位於平者,又叫:拱手,推手,抱拳):同輩日常見面,辭別禮,漢服或便裝均可。
身體肅立,雙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從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約30度,起身,同時自然垂手或袖手。
3、土揖(下揖:揖禮手位於下者,又叫:下手):用於長輩或上司還禮。
身體肅立,雙手抱拳,左手在上,手心向內,俯身約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同時自然垂手或袖手。
4、古代軍禮,右手握拳,左手四指併攏自然覆裹右拳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此禮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以此來約束、節制勇武的意思。多為將士、江湖人士所用。
到了漢代以後。漸有高座,凳椅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後來,又增也。’(蕭統編《文選》卷十)統謂婦女拜,見舉首下手,而不跪拜。至其原因,《朱熹》注云:‘古者,婦女首飾盛多,如副笄六珈之類伏於地上。’其實不然,肅拜與肅不同,肅如揖,立而行禮,不跪拜,肅拜如稽首頓首,跪坐而行禮。前注蓋誤,以肅為肅拜也。段玉裁釋拜云:‘肅與肅拜,當為二,《左傳》之肅,不言拜,則肅而不拜,未嘗跪也。’《禮記·曲禮》曰:‘為其夔拜。”陸德明《經典釋文》曰:“夔,子卧反又例嫁反,詐也,挫也……盧本作蹲。’按渭甲胄在身,不能折腰,欲拜則如則如蹲踞然,故不拜。段玉裁按《公羊傳》註:作為其如蹲,此皆言不便於跪,故肅以為禮,肅,蓋如後世長揖……肅拜者,跪而舉首下手也。揖者,立而舉頭推手也,肅者,立而低頭下手,如今人之揖也。跪而舉頭下手為肅拜,下手如拱,並未分散。
揖禮
揖禮
詳見“九拜”詞條

叉手揖禮


圖為安陽唐代趙逸公墓中出土的壁畫。
圖為安陽唐代趙逸公墓中出土的壁畫。
圖為安陽唐代趙逸公墓中出土的壁畫細節
圖為安陽唐代趙逸公墓中出土的壁畫細節
叉手禮是唐、宋、金遼、金、元時期的一種行禮方式,又名交手禮。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中出土的壁畫,上繪一名正在行叉手禮的侍者;發現於洛陽的宋墓壁畫,畫中也有一位正在行叉手禮的侍者。仔細觀察兩人雙手的姿勢,我們可以發現他們之間是有差別的,唐代叉手禮的行法是兩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翹。
唐代叉手禮的行法是兩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翹。(圖為安陽唐代趙逸公墓中出土的壁畫)。
洛陽的宋墓壁畫
洛陽的宋墓壁畫
洛陽的宋墓壁畫細節
洛陽的宋墓壁畫細節
宋代的叉手禮,也是兩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但右手、左手的拇指都上翹。可見同一種禮儀在不同時期是略有不同的。宋代叉手禮的行法在五代時期就有了,著名的傳世畫作《韓熙載夜宴圖》中幾位“叉手示敬”的男子,其雙手的行握方式與宋墓壁畫上的一樣。
到了南宋,叉手禮的姿勢又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南宋人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對當時的叉手禮行法做了詳細描述:兩手交握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拇指,左手拇指向上,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伸直。
由史書記載和出土實物資料顯示,叉手禮這種行禮方式,出現於唐末,流行於五代、遼、宋、金、元時期的。這種行禮方式無論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種禮,以示尊敬。
據此,我們就容易理解柳宗元的“入郡腰恆折,逢人手盡叉”的詩句了。因為參與的改革遭到失敗,柳宗元被趕出京城,貶到永州,做了永州司馬。在唐代晚期,司馬是個品級很低而又沒有實權的閑官,所以,官職低下的柳宗元不論走到哪兒都得屈身事人,叉手行禮。
宋代的叉手禮,也是兩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但右手、左手的拇指都上翹。可見同一種禮儀在不同時期是略有不同的。

唐代叉手禮


唐代叉手禮
唐代叉手禮
一、左手緊把拇指。
二、左手小指頭指向右手腕部。
三、右手四指皆直。
四、左手拇指向上。
五、整體效果。
女子叉手禮(萬福禮)用於日常見面,辭別時,身體肅立,兩手相扣,右手在上,放於左腰側,微俯身約20度,微動手,微屈膝。
或者左腿前置,右腿後置,兩腿相交;
右手朝上,左手朝下,併攏手指,雙手手指相握,置於身體左側;
同時下蹲,不要超過50度。
王虛中《訓蒙法》記載,“小兒六歲入學,先數叉手,以左手緊把高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叉手禮
叉手禮
《水滸傳》寫梁中書吩咐楊志護送生辰綱,楊志聽后,急忙叉手向前稟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點,幾時起身?”’
《警世通吾》第八卷《崔持詔生死冤家》,寫三鎮節度使咸安郡王得到朝廷賞賜的一領團花綉戰袍,為了表示感恩,想雕刻一塊美玉孝敬皇帝,向手下人詢問雕什麼好,其中一個叫崔寧的,“當時叉手向前,對著郡王道:‘應該雕個南海觀音’。叉手禮不像拱手、作揖那樣行完禮手部動作即結束,而是放在胸前繼續這一動作,手並不放下,類似後來捫心俯身以示敬的動作,所以又有“叉手不離方寸”之說,方寸即“心”,這裡指的是胸部。
明十三陵叉手禮
明十三陵叉手禮
還以《水滸傳》為例,第二十八回寫施恩請武松幫助他奪回被蔣門神霸佔的酒店,武松詢問此事的來由,“那施恩叉手不離方寸,才說出這件事來。”又如《醒世恆言》第三十五回,寫徐家的老僕人阿寄為主家出去做生意,主婦顏氏見他回來連忙打聽賠賺情況,“那阿寄叉手不離方寸,不慌不忙的說道:“一來感激天地保佑,二來托賴三娘(您)的洪福…賺得五六倍利息。行其他禮節,有時也加上叉手的動作。如《水滸傳》中的高俅,在端府看踢球時以--一個搖亮的動作接回了打在他身邊的球,令端王驚喜異常。詢問他是何人。該書寫高俅是“叉手跪拜道:“小的叫做高俅,胡踢得幾腳”’。
這是叉手與跪拜禮一起施行。女子行“萬福禮”也有加上叉手動作的。《水滸傳》第二十回,寫潘金蓮拿叉竿挑門帘子,不想叉竿失手,正好打在過路的西門慶的頭上,那潘金蓮情知不指叉手深深地道個萬福,說道:‘奴家一時失手,官幾體怪。”’
又:1983年江蘇江寧縣張家山西晉墓出土。高19.6 厘米。青瓷,灰白色胎,黃綠色釉,釉大部已剝落,僅剩少量痕迹,模製,再以貼塑、刻紋作裝飾。現藏南京博物院。俑分頭、模製,再粘接成形,然後貼塑、刻劃眼、耳、口、鼻和髮飾服飾。頭髮向後梳理,挽成扁形彎曲的十字花式髻。髻的上部中空,可能是簪笄的地方。扁平的臉龐,廣的額頭,有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眼珠鼓起,幾乎突出在眼瞼之外,流露出驚 恐的神態。在癟嘴小口上刻劃 出長而深的人中,耳垂上綴兩枚 圓形珠飾。身穿對襟寬袖衣衫,衣長曳地。頸下兩道刻紋,是在 寬大衣衫之內,還穿著齊頸的中 衣。雙手交置胸前,似作恭敬的“叉手禮”。
叉手示敬,是古代漢 族拱手揖禮中的一種姿勢。唐 柳宗元詩曰:“入郡腰恆折,逢人 手盡叉。”所以一般認為在唐代 始流行這種見面禮。這件青瓷 俑的叉手姿態,讓我們看到西晉 時,行叉手禮的形象。說明在早於唐朝三百多年前的西晉元康年間,已有叉手示敬的禮節。
唐以後的五代、宋還盛行這種禮節。在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上繪有作叉手禮的人物形象。《事林廣記》中,有“叉手法”的記載。女俑在行叉手禮時,衣衫的寬袖滑至肘部,將整個小臂裸露在外。腰部束帶,挽成蝴蝶結。按人體比例來看,女俑似為跪姿,寬大的衣衫將其身軀籠罩住。寬袖長衫,是魏晉以來流行的服飾。據晉《東宮舊事》載:“太子納妃,有白縠、白紗、白絹衫,並紫結纓。”晉《修復山林故事》稱:“梓宮有練單衫、復衫、白紗衫、白縠衫。”可見衫是當時上下通用的便服,而且多用白色薄質絲綢製作。這件女俑的服飾雖然簡單,但緻密的質地,柔的線條,表現出大袖衫的懸垂和飄逸。可見俑的衣衫應是用質薄的絲綢縫製的。

抱拳揖禮


起源

揖禮
揖禮
抱拳揖禮源於古代軍禮,《漢書·周勃傳》: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抱拳揖禮是因為在行軍禮時,右手(持兵)拿著武器,因而,左手抱蓋於握著武器的右手背上。
管子》:管子執枹而揖軍士曰:“誰能陷陳破眾者,賜之百金。”管仲拿著鼓槐向戰士拱手為禮說:“誰能陷陣攻破敵眾,賞黃金百斤。”可見管仲是拿著鼓槐向士兵行揖禮的。抱拳揖禮是古代軍中主要應用禮節,可拿著東西施禮,抱拳手態簡單,舒適自然。是一種常用而相對較輕易的禮儀,在古代軍隊廣為流行,隨軍隊作戰而轉移因而也傳到民間。
抱拳揖禮在民間流行起於周初,盛行於明、清、民國時期。抱拳揖禮在民間流行,主要是春秋至兩晉期間,朝庭與官府等官場活動,強調周禮制,周禮儀施禮等級繁鎖,禮儀儀容要求複雜,相對難學難記,而唐宋期間,盛行叉手揖禮,抱拳揖禮相對式微,直到明朝,民間習武風氣盛行,因而抱拳揖禮也在民間得以推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章出於民間,長期軍旅,因而對抱拳揖禮應用起規範性作用。

姿勢和含義

抱拳的標準姿勢是:左腳上前一步,右腳跟上;並步的同時,兩手環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外向左手,拳頂對著左掌中指下端;左手四指伸直,或左手四指併攏自然覆裹右拳上,左手拇指扣右手虎囗,拇指彎曲,兩手手心朝胸,向外前平推出。
揖禮
揖禮
此禮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以此來約束、節制勇武的意思。
道家以左手為敬手:楚人尚左,老子,楚人也,故以左邊為大邊。抱拳揖禮在道教禮儀中,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
據道教典籍記載,信奉道教的人見面要行此禮,但要按“子午訣”抱拳,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即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即中指上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這種抱拳形式多用於打坐時,其寓意為“抱元守一”,這屬於道家“門內”的禮節。
按道家的說法,陰陽五行在手指上各有自己的位置,雙手於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掐右手無名指根結,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稍節,左手其餘四指抱右手,躬身一禮,行禮時手與鼻相平,不可高於鼻。然後左手掌心向內,掌背向外畫弧,內滑於胸口上,即左手捂心,右手畫弧線向下右環繞,同時躬身。後來這種行禮方式流傳到了民間。
抱拳揖禮直到現代還被應用,特別是應用到武術方面,現代武術抱拳揖禮演譯出新的函義,學武術要講武德,施“抱拳禮”是武術界的禮節。左腳上前一步,右腳跟上;並步的同時,兩手環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向左手,拳頂對著左掌中指下端;左手四指伸直,拇指彎曲,兩手手心向外前推。
①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象徵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驕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習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以此來約束、節制勇武的意思。
②左掌右拳攏屈,兩臂屈圓,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謙虛團結,以武會友。
③左掌為文,右拳為武,文武兼學,虛心、渴望求知,恭候師友、前輩指教。
④立掌如月,握拳如日,意為推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