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陰古鎮

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下轄鎮

棠陰古鎮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位於宜黃縣城東部的宜水河畔,距縣城14公里,為棠陰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全鎮轄14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1.86萬人,其中鎮區人口0.9萬人。區劃代碼是361026101,郵政編碼為344000,車牌號碼為贛F。鎮四周青山環抱,碧水環繞,林茂竹翠,蓮碩荷香,鎮中橋頭鎮尾,橋塔相映成趣,古宅鱗次櫛比;鎮內大街小巷,祠堂各具特色,宅院錯落有致,是宜黃縣境內惟一明清贛派建築群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鎮。

棠陰贛派建築群保存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建築有吳家大院、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羅家大院、日字堂、三讓遺風、繡花樓等。

2018年,棠陰古鎮被江西省旅發委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歷史沿革


棠陰古鎮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位於宜黃縣城東南14公里處。當年湯顯祖的千秋名劇《牡丹亭》就在這裡首次上演。舊時這裡所產夏布質量全省居一,產品遠銷日本、朝鮮和東南亞各國。極盛時十里河埠商船雲集,五里長街商店櫛比,有“煙囪三萬六、人口十萬眾”和“小小宜黃縣,大大棠陰鎮”之稱譽。這裡的文化底蘊十分豐富,歷史上書院林立,寺廟道堂遍布,明清建築數量最多也最為獨特。曾有專家贊其四大獨特之處:因地就勢,天人合一;和諧自然,絕無雷同;寧靜典雅,古樸清幽;圖案精美。走進古鎮棠陰,古雅的官邸民宅,高牆幽深的窄巷,卵石鋪成的踏道,條石壘砌的台階,讓觀光者領略到:這裡是一個集古代建築、藝術和民俗為一體的內涵極其豐富的明清文化博物館。
棠陰古鎮
棠陰古鎮
棠陰古鎮始建於北宋年間,因村莊依山傍水,故原名陂坪。臨川一居士吳竦,字敬文、號八府君,隨父居住於臨川,其家資豐厚,所擁田地連撫接宜,且喜游山川。一日遊覽到陂坪,見其山清水秀,風光秀麗,以為鍾靈毓秀之寶地,遂於宋天聖九年(1031)攜夫人鄒氏來此肇基,並親手植甘棠樹於村西南通道邊,祝曰:“汝茂,吾子孫亦昌茂”。數年後,吳竦所植甘棠樹蔥蘢挺拔,茂然成蔭,其子孫亦興旺發達。至宋隆興年間,吳竦七代孫時,吳家人丁家業更為興旺,遠近他姓,也相繼遷入居住,人口與時俱增,各姓開基擴域,業盛家隆。後人不忘吳竦親植甘棠之宏祝,取“甘棠茂蔭”之意,改陂坪為棠蔭,后又改稱棠陰。明萬曆年間,因商業隆盛,為江南通商貿易中心地之一。彼時始稱棠陰為“鎮”。至民國28年(1940)始定為行政鎮。1958年改稱棠陰人民公社,1985年恢復鎮制。
棠陰一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水清澈,適合種植薴麻和茶葉。明清時期,棠陰以廣種薴麻茶葉,盛產夏布而聞名。地處發源於宜黃南部崇山峻岭東麓的宜河中游,地勢平坦,河水到此流速平緩、清澈見底。河床東西兩岸,全是卵石水灘,坦蕩如砥。是漂白夏布的最佳場所,凡經這一帶河水漂流出來的夏布潔白又具光澤。由於這一帶河水水質好,遠近各地製造的夏布都要運至這裡漂洗浄白。每年端午節后,棠陰南自清浦(現名渣堡),北至索湖一帶全長16華里的沿河兩岸,夏布接踵覆蓋,猶如地下銀河,蔚然壯觀。至明末清初,棠陰成了全省四大著名的夏布生產和集散中心地之一。最高年產量達40餘萬匹,棠陰生產的夏布遠銷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隨著工商業的發展,棠陰逐漸成為交通發達,商貿興旺的通商集鎮。至清乾嘉年間(1736~1820),棠陰已成為江南三處最負盛名的夏布生產、經營集鎮。據史書記載,當時棠陰鎮有3.6萬人煙(戶),人口達12萬之多,故當時有“小小宜黃縣、大大棠陰鎮”之稱。
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我鎮工業形成了以水電、礦泉水、紅薯粉絲加工、木竹加工等為主的工業產業,擁有中、小型電站10座,裝機容量達8000千瓦。農業方面,全鎮糧食播種面積共40458畝,其中早稻11759畝,中稻15808畝,晚稻12891畝。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煙葉、制種、白蓮、紅薯粉絲加工等我鎮的優勢產業,其中煙葉1470畝、白蓮3610畝、雜交制種4630畝,並形成了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格局。集鎮建設日新月異,個體經濟、商貿市場繁榮活躍。

贛派建築


棠陰鎮是江西省歷史上四大名鎮之一,有著981年的建鎮歷史。棠陰古鎮興於明初,至清乾年間最為昌盛,“五里長街,商店櫛比;十里河埠,商船雲集;三萬六千煙火,九嶺十三巷”便是當時繁華景象的真實寫照。興盛的工商業,也造就了棠陰一大批富商巨儒和朝廷命官。他們傾其財富,大興土木,廣築樓台,給後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明清古建築群。現保存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有“吳家大院、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羅家大院、日字堂、三讓遺風、繡花樓”等。棠陰鎮也是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小城鎮建設重點單位、江西省首批環境優美鄉鎮。
棠陰古建築群離縣城28華里。棠陰鎮在2003年7月被江西省政府列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棠陰鎮是江西省歷史上四大名鎮之一,始建於北宋天聖九年(1031),已有970多年的歷史。棠陰集鎮,左山陵、右水澤、注秀搶奇,風光絢麗,古文化非常發達。棠陰古建築類型很多,有祠堂、官邸、店面、門樓、牌坊、磚塔、廊橋、路亭等等,尤以民舍為最多。棠陰古建築群被國內建築學者譽為“明清建築史的縮影”。
唐末五代時,四川節度使吳氏宣後裔吳竦定居此地,遍植甘棠樹,茂然成陰。《吳氏族譜?竦公傳》這樣記載:“公年植甘棠,於西南通衢,曰:‘汝茂吾子孫茂’,嗣是木秀繁陰,族游息肩其下,里之得名自此始。”故名“棠陰”。棠陰因水質獨特而產夏布,因夏布經濟蓬勃發展而使棠陰興旺昌盛。據棠陰吳姓《吳氏族譜》記載:“……時宋仁宗九年(1031年)辛末,開址坡坪、逐留家,今上吳坊是也。”(註:上吳坊,即棠陰西角部)可見棠陰是相當古老的集鎮,推算起來,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棠陰一帶氣候溫和,河水清轍,適宜種植貯麻和茶葉,明清時期以夏布生產、茶葉種植而聞名。特別是夏布製作十分發達,最高產量一年十萬餘匹,遠銷東南亞。隨著手工業的發展,通商貿易,交通集市,常住人口隨之發展。明清時期,棠陰已成為方圓百里中的大鎮,人口達十二萬之多,當時人稱之“大大棠陰鎮”,而稱縣城則為“小小宜黃縣”。悠久的歷史、發達的經濟、興盛的工商業、富饒的物產,使棠陰的集鎮建築大規模的發展起來,街道縱橫,店鋪林立,明清時期,更是十分繁榮。棠陰有一首傳唱了幾百年的民歌:“棠陰街有幾里長?棠陰街有幾條巷?幾座橋來幾座嶺?幾個菩薩坐壁上?”。當一群兒童遊戲,左手拍右手互問互答時,棠陰鎮的繁興歷史便全映在這首宛若“趙州橋來何人修?”式的古老相和歌特色之中。“棠陰街有五里長,棠陰街有十三巷。五座橋來九座嶺,三尊菩薩坐壁上,滿街都是夏布行。”其實,有著五里十三巷的棠陰鎮,論起來就是吳氏、羅氏和符氏三大家族的聚居地,其中以吳氏家族最為顯達,故民間有謠諺雲“羅三千,符八百,吳家老倌無邊價”,道出了吳氏家族家產無法數計的感嘆。吳氏家族的興盛,與吳餘慶於明永樂六年(1408年)被推薦赴京入閣院是分不開的,他后官到中書舍人,授徵仕郎,再擢升為右通政,由於精通書法,凡朝廷金銀寶冊、鐵券誥敕、御制詩文等均出於其手書。吳餘慶從政四十餘年,清政廉明,告歸故里時,隨帶的只有皇帝賜給的一些書籍而已,著作有《斯白集》、《流芳集》傳世。明宣德五年(1430年),宜黃知縣譚政為他“恩賜”榮歸祭祖興建牌樓“承恩坊”豎立街口以示彰顯。明神宗萬曆八年(1580年),吳氏後裔經商夏布發跡后,在中街興建大宗祠“八府君”祠。

建築風格

八府君祠
八府君祠
棠陰的古建築群歷經幾百年的歷史滄桑,其鼎盛時期的原貌已不復存在。現存規模只有當年的五分之一,但其保存下來的建築群,既保存了明清盛時的建築風格,又體現了棠陰鎮當地的經濟文化水平和建造者的審美情趣。棠陰鎮現存的古建築群具有三大特點。
依山傍水,錯落有序棠陰鎮是靠種植薴麻,生產加工、經營夏布發展繁榮起來的,其建築物沿著流經這裡的黃金水道依山傍河而修建,這既有利夏布製造商漂洗加工和運銷夏布,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薴麻耕地,盡量保證種植薴麻的土地不被或少被佔用。棠陰鎮沿河道蜿蜒而修建的古街小巷,雖沒有現代街道的寬敞筆直和壯觀,但卻清幽蜿轉,別有韻味,其建築物大小相宜、錯落有序。體現了古代棠陰人純樸厚重的自然生態觀念和先進科學的經營理念。
布局合理,和諧協調棠陰鎮鼎興發達時,住戶最多、人丁最旺的是吳、羅、符三大姓氏。故當地廣泛流傳“羅三千、符八百、吳家老倌無價尺(無法計算)”的民謠諺語。吳、羅、符三大望族各集財力、物力開拓基域,修建象徵家庭地位、名譽的祠堂和供子孫後代居住、經商的豪宅、店鋪。這些祠堂、住宅、店鋪,因各族各家的經濟實力不同,家世背景各異,藝術審美情趣有別,所建造的房屋規模大小、藝術風格也不盡相同。但總體結構上卻呈現出祠堂宏偉氣派,住宅錯落其間,豪宅華麗堂皇,店鋪樸素實用的特色。同時,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間,建築物高低錯落有致,發揮了良好的採光通風作用,形成了布局合理、和諧協調的建築風格。
博採眾長,風格各異棠陰鎮的古建築群,無論是祠堂,住宅、牌坊、橋樓、廟宇等,大多數為梁式木構框架。這種木構架是沿著房屋的進深方向在石磚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樑上重疊數屋瓜柱和梁,最上層樑上立脊瓜柱,構成一組結構嚴謹的木構架。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大門多為青條石構建,上鐫刻有門第牌號,莊重氣派。屋內有天井,天井層次和大小與整棟房屋的縱深及大小比例協調,格局嚴謹且富有變化,每棟房屋在四周風火山牆的拱衛之中自行一體,並善於結合自然環境組成和諧巧趣的建築空間。在房屋的風火山牆、檐椽、斗拱、梁坊、雀替、柱礎、柱頭、門眉、隔扇、窗欞等處,都有造型各異的浮雕。雕飾題材廣泛,技藝高超、造型生動、圖案優美、內容主要有人物戲文、飛禽走獸,花卉蟲鳥,構圖新穎生動,寓意巧妙別緻,刀法精美,既體現了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又採用了當年典型的建築藝術。

代表性建築

棠陰鎮基本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物有100餘處,其中僅古宅名居就有58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是:
棠陰古鎮之老居
棠陰古鎮之老居
“八府君”祠:是棠陰吳姓(吳姓為棠陰大姓,人數最多)的大宗祠,現為棠陰小學所在地。從建築總體上看,前半部保存較好,後半部包括天井、寢宮已毀,前院門樓已拆除,改建成了小學校舍。據《吳氏族譜·八府君傳》記載:八府君為棠陰吳氏開基始祖,即種甘棠者也。其姓吳,名竦,字敬文,排行第八,故有八府君之稱。此祠興建於明神宗萬曆八年(1580)庚辰歲七月,原有中廳三門、東西二廊、二十八柱、房外左右樓店、祠西廚房。八府君祠宅基面積達4000平方米,中堂為三開間,步入中堂有三道台階,中堂前是一院落,兩旁設有廂房,相傳每次鄉試,皆在此舉行。整座建築宏觀博大,其最具特色的中廳為單桅懸山頂,面闊3間,進深5間,有石礎木柱30根,柱皆巨大,4根中堂立柱周長各為2.46米,專家考證為江南民居第一柱。石礎周長達2.90米,有鏤空寶相仰蓮圖飾。抬梁式構架,斗拱交疊,雀替均有精緻的花紋。前梁雕有雀、鹿、蜂、猴圖案,寓喻“爵祿封侯”之意。中廳兩旁為掖門,掖門外各有小天井及上下兩殿,為放置神主牌位之處。中廳前為一大天井,長19.67米,寬17.46米,中有古井2口。天井旁各有28柱走廊,欄桿相連。八府君祠與承恩坊仍保留明代建築風貌,成為棠陰街上最古老、最經典、最興盛的標誌性建築物。1933年間,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率紅軍在此召開過群眾大會,為取得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留下了光輝的史跡。現存大量紅軍標語是紅軍第四次反“圍剿”的歷史見證。
“日字塘”老居:是座五開間住宅,坐落在棠陰鎮下街西巷,因天井前半部為一長方型池塘,中隔長條麻石,形如“日”字而得名,現為羅姓居屋。“日”字塘以高大的外牆封閉,內屋分前後兩廳,前廳設有門廳,前廳和門廳的地面以石板鋪就,礎柱木質,有簡單紋飾。后廳礎柱石。前廳和后廳以天井分開,沿天井兩側為廊,溝通“日”字塘前後兩部分。天井中央設有水池,池邊未設欄桿。“日”池的地形,前廳高於後廳,堂外又高於堂內,這種反常的做法,據當地老百姓說是舉步出書堂,寓“出門步步高升”之意。“日”字塘的結構整齊,平面布置緊湊,功能分區明確,其構架的用材較大,柱與檁梁的連接均依靠斗拱。月梁彎部的凸曲率較大,帶有明代風格,前廳採用的斗拱多設置於廊檐上,而後廳的斗拱設置較多,做工也很精細。前廳的立柱粗於後廳,天井兩側廂房曾修整,其餘保存完好,是一典型的明代中早期建築。
承恩坊
承恩坊
承恩坊:又稱功名牌坊,坐落在棠陰鎮的下街口上,始建於明宣德五年(1430),是知事譚政為皇帝恩賜榮歸祭祖的吳餘慶而建,故坊名承恩。明隆慶辛未(1570)重建,1985年重修。承恩坊為全木質結構,坊高8.35米,寬5.1米,四柱三門三樓式。坊分3層,底層為兩根1.12米長的楮木圓柱,立於基石上,每柱有兩塊刻花護柱石。中門高3.13米,寬3.1米。門上橫額鏤刻有“中憲大夫通政司右通政吳餘慶”13個正楷字,字下嵌有4個木質葵花園柱。字額上端為第二層,斗拱直托檁椽,八字檐向左右延伸而出,中央下嵌長方形額匾,黑邊紅底,橫書“承恩”二字,遒勁俊逸,據傳是吳餘慶的手跡。最上層為土瓦歇山式枋頂,斗拱疏密得體,錯落有致,翼角飛翹,斗拱複雜、斗拱間還有許多下昂,頂端有鯉魚跳龍門的造型設計,反映了當時民間工匠的工藝。
“冠佳廳”(即羅家大院):羅家大院是一座清代建築,規模大,工藝精巧,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斗拱、月梁做法特殊,多採用宗教花紋為裝飾,建築設置有明確的中軸線,沿中軸線兩側有規則地布置房間,建築用材巨大,其中有一塊長麻石達9米,被譽為江南民居第一長石,在當時全靠人工搬運情況下其難度極大,相傳從遠處將巨石運到棠陰,僅運費就花費了一根金條。
“恆福安”(即吳家大院、原鄉政府辦公地):是一棟典型的富豪宅院。佔地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為清晚期建築,保存較完整。突出特色是右廂房的一座繡花樓,在繡花樓上可遠望宜水潺潺流去,迎恩塔也清晰可見,視野開闊。房檐、立柱、護欄布滿精美的雕刻,整個建築體現深閨幽美和神秘的氛圍。
迎恩塔:位於棠陰鎮建設村西北1500米宜水畔的龜山上,為6面7層磚石結構。塔高36米,直徑8米,雄踞龜山,俯瞰棠陰,頗為壯觀。塔始建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清初建成。塔南底層有門,高2.3米,寬0.84米。從第2層起,每面有窗口1個,計36個,層與層之間用磚砌成飛檐,厚約1米,塔內壁有兩條通往塔頂的階梯共588個,分兩個門進入,互不相遇,至第一層可望但不可及,現塔頂部分損壞,頂部長有樹叢,塔身有裂紋數處。
“式好居”:是棠陰吳氏家族中保留最好最完整的一座住宅建築。始建於清初,原為書院,現為吳姓所居,因門楣題有“式好居”得名。“式好居”正門為“八”字形,門牆呈半圓形,沿門牆兩側各有一排矩形廂房,廂房之間為“U”形天井,中有三開間,明間為穿堂,左右兩間為不規則形居室。各有六邊形嵌花窗戶,頂部構架為抬梁穿斗式,斗拱承托。整屋結構精美,顯現出清初典型的建築風格。

主要寺廟

桃華山寺:位於棠陰鎮白竹村南5公里桃華山上。始建於宋,后廢。明末寂庵禪師重修,舊時對寂庵禪師有“日駐桃峰,夜宿石門”之說,清初列為宜黃四大禪林(桃華寺、今古堂、芭蕉寺、石鞏寺)之首。清雍正年間(1723~1735),大殿被焚。清末,明海禪師致力重修擴建。寺前下為條石鋪砌的兩級天井,中立海山、寂庵、雷霆、未也、婁源五座大型碑塔,塔內藏曆代和尚骨灰。1984年被列為撫州地區開放寺廟。
石門寺:又名石門庵。位於棠陰鎮鹿源村西南附近,與桃華山寺南北相峙。始建於宋而後廢。明末清初,寂庵禪師重修。清道光年間(1821~1850)遭火焚。民國5年(1916)竹惠禪師曆數年致力興建。16年,歐陽竟無為該寺撰寫《復興石門寺碑記》。被列為省重點寺廟。
牛口寺:亦稱牛首寺,牛首裨林。位於棠陰鎮南部3.5公里宜水畔。寺前宜水穿流而過,一巨石屹然如牛口橫截臨江,風來觸發如牛吼聲,又波流其側,往來如涎,故名牛口寺。明代中期,野僧敗壞,變賣寺內產業,遂至址廢。明末,苦行僧性融、頓悟偕十眾住持整頓產業,洪氏仂公又施田樂助,殿宇得以擴建,后又衰落。清順治十七年(1660)正覺寺鶴度上人與親弟道餘來此復建,得以中興。此後幾經興廢,新中國成立初,蘇火生重新修建,“文化大革命”間又廢。1993年,釋發梅又各方募捐籌資新建。
芭蕉寺:位於硤石村王板橋東1公里。據縣誌載:元代歐陽才立創建,始名普光寺,內設書院。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羅汝芳中進士任太湖知縣,為其題匾時改稱芭蕉寺。大殿正樑上書有“清乾隆年間重造”。寶殿前檐樑上又書“清光緒甲午歐陽必德重建”。現寺內保存有一大石碓口,上鑿“皇清康熙甲子”(1984)年號,另有大石腳盆、石面盆等原寺內用具。其佛殿長約13米,寬10米余、高8米余,宏大壯觀。

自然景觀


棠陰鎮地處武夷山脈與雩山山脈向贛撫平原過渡地帶,為丘陵山區,境內群山疊嶂逶迤起伏,宜水蜿蜒穿境而過,山水相連之間,奇峰異石,秀水清泉等自然景觀十分奇特。
奇峰

筆架山

位於田西村東南文家山附近,有三個山峰並列,中間主峰較高,形筆架。清初,君陵黃氏文人誠初撰有《文筆下硯》一詩詠此山曰:石毫誰琢漬清泉,硯影浮空遠著天。想是黃輿分壤籍,巨靈書後擲溪邊。三青山:位於楊坊村店前東北5公里,主峰海拔522.7米,其山覆蓋多種雜木和茅草,因顏色各異,深淺不一,有墨綠、翠綠、淡綠,色間對比明顯,故名三青山。

毛竹嵊

位於白竹村東北6公里,東西走向,山脊蜿蜒但起伏不大,猶如一直線,海拔400米,其山腰毛竹甚多。

異石

棺材石:位於敬老院以西宜河中心,河面寬闊,水面平靜,深達數米,中突一長條巨石,形似棺木浮水,故名之。
靈牌石:位於棺材石下游百米許西岸邊,其石聳立高約1.5米,迎河面處平整光滑立於水中,似靈牌故而得名。
交椅石:位於棠陰中洲娘娘殿河心,水深丈許,河面寬廣,水流平穩,中突一巨石於水面似犬牙峰,高近1米,峰腰距水深約半米處有一石坐椅,常藏於水中不外露,下河洗澡者乘其椅上,十分自在。
釣魚台:位於龜山腳下。原名“角弓函”(又名塔下灣)。其處崖石隨山腳延伸至河心,數塊平頂崖石沿河岸並列,形似高矮大小不一的檯面,台石筆直立於河底,水深數米,碧綠迴旋,雜魚廣聚,釣魚者多坐於台石上垂釣,歷代稱其為釣魚台。
牛足印:位於田西村以東3里許有一大山,上下雜木叢生,中有一平石岩,其上有一牛腳印,大約半米,其神話傳說甚多。

秀水

仙水巷:棠陰東13公里田西村幹流1里許,有一懸崖峽溝,左右崖壁高70餘米,相對垂直而立,構成一條長60米,寬1米許的水巷,全石為底,水深0.4米,清澈如鏡。立巷內,抬頭舉目,一溪清水,從天而傾,濺起水星,迷漫巷空,紛紛揚揚,降而不停,晴天如雨,炎夏如秋。繞其崖,登其頂,坐於平石溪口,雜木環抱,涼風隨來,寒氣襲人。
隱士篩酒(即牛仫灑尿):王家堡西南7公里芒種嵊石其上一線清泉,嶺中段左側大山,陡坡貫頂,茅草覆蓋,叢中微顯一懸崖,其上一線清泉,弧狀而下達數10米至山腹,旱雨不易,四時不息,似隱士篩酒,亦似牛仫灑尿。眾皆稱奇,嘆不絕口。
跳泉坑:鎮之南4公里宜河西岸,崇山峻岭,雜木叢生,其間有一小溪,水源於山岑崖嶺,蜿蜒流至下源山村口與下庄小溪相結合后,再沿兩山間峽長山谷直下,途徑10餘處懸崖陡壁,溪水逐級下跳,流2里許進入一小潭,再平流10餘米,匯入雞冠堰水庫。其坑兩側藤纏樹合,密不見日,寒氣逼人。
泉古井:位棠陰西南8公里崖嶺村內,據清道光十一年(1831)井旁所立碑文載:此井於宋末元初(1246~1279)由肇其祖廖春陽所鑿,始名玉芸井。後由張伯琮改名玉泉井。井底沙礫琉亮,泉清而味甘美,一人用而不外溢,眾人用而不竭,飲其水而壽人。用碗盛其泉,觀其水略凸其碗,與他泉比則大異。

保護措施


棠陰明清古建築群亟待保護。棠陰鎮的明清建築群留存於世的,集中在該鎮鎮政府所在地的民主、解放、建設、雷灣四村。這些古建築正在遭受著自然和人為的刻蝕。前幾年,許多文物販子前往棠陰,瘋狂收購古建築構件和其他文物,有的人甚至提出要整體收購古建築。在一幢清代官邸“信坊公”中,這裡的門窗雕刻精美十分精美,本來這天井邊有6扇雕刻極其精細的大門,可惜已在前幾年的一個晚上被人偷走了。同時被偷走的,還有廳堂里雕刻同樣精美的神龕。前面提到的落轎廳頂上,現存有精雕細刻的藻井,但遺憾的是,這一藻井的邊緣已經出現了破損。不少明清建築的門窗都已破損,有的則被木板或其他物品替代。一幢清代民宅大門的高門檻,被居住在此的村民鋸斷,以方便摩托的進出。號稱有100間房間的吳家大院,通往小姐居住的繡花樓的樓梯搖搖欲墜,令人踏上去時心驚膽戰。在許多明清古建築的旁邊,當地村民用新型建築材料建起了新式的農家樓房。不僅如此,前兩年因村民用火不慎,一場大火將有8戶村民居住的一幢清代民居燒得片瓦不留。在現場,只能看到一片殘垣斷壁。雖然說宜黃縣委縣政府以及棠陰鎮黨委政府對棠陰古建築的保護有著清醒的認識,也採取了不少的保護措施。2008年,該縣投入了6萬元,由縣文化局、文博所牽頭,對該鎮的古牌坊承恩枋進行了修繕,使得這一市級文物得到了妥善保護。同時,縣委縣政府為了保護位於棠陰鎮的明代古塔“迎恩塔”,專門成立了以縣長為主任委員的修繕委員會,投資50萬元修繕迎恩塔,修繕工作現已接近尾聲。

文化


棠陰古鎮歷史上因產夏布而商貿興隆,經濟發達,文化昌盛,這裡民風淳樸,尊師重教蔚然成風。不僅歷代賢能俊傑輩出,而且吸引了不少當時有名望的才子前來傳承文化。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老師杜子野先生曾在此著書立學,“東方的沙士比亞”湯顯祖的驚世之作《臨川四夢》也是在棠陰初演而聞名於世。棠陰的文化底蘊十分豐富,這裡歷史上書院林立,寺廟道堂遍布,可惜因近代戰亂而大部分被毀。現存文化遺產主要有傳承禪文化的寺廟和傳承民俗文化的花燈會。
棠陰鎮民間最熱鬧,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正月十五的承恩花燈會。承恩花燈會的來歷,據傳為:明永樂年間,京師大放花燈明成祖和文武大臣在宮廷樓上飲酒觀燈,詩興大發。永樂皇帝有個習慣,他作的詩一定要通政大夫吳餘慶的手書謄寫。當吳餘慶被召來時,只見他滿面愁容。皇上問他何事發愁,吳餘慶回奏,說是自幼喪父而今家中老母卧病冷冷清清,故而悲傷,皇上為吳餘慶的孝心感動,特賜宮廷花燈給吳母觀賞。此後每年正月初至元宵夜,吳氏便以支房為單位,各自製扎出造型各異的花燈,組成承恩、冠棠、帶橋、天麟、天馬、天鷹、長虹、十字、西巷、東巷、塔背、月池、松、均坪、晝錦、上儀、中秋等17路花燈。在鑼鼓、嗩吶和其它樂器的伴奏下,遊街比美,熱鬧非凡。從此棠陰的承恩花燈會越來越紅火,每年正月十五鬧花燈時,其後裔還特地製作“五朝名卿”,“纂修大典”、“出納王言”、“鄉賢名宦”等四座牌燈,以紀念吳餘慶的功德。

交通


乘車線路:從南昌長途汽車站坐車到達宜黃縣,到宜黃下車后,然後從縣裡坐車到達棠陰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