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緣蝽
瘤緣蝽
高齡若蟲與成蟲相似,胸腹部背面呈黑褐色,有白色絨毛,翅芽黑褐色,前胸背板及各足腿節有許多刺突,複眼紅褐色,觸角4節,第3~4腹節間及第4~5腹節間背面各有一近圓形斑。
在我國南方地區一年發生1~2代,以成蟲在菜地周圍土縫、磚縫、石塊下及枯枝落葉中越冬。越冬成蟲於4月上中旬開始活動,全年6~10月為害最烈。卵多聚集產於辣椒等寄主作物葉背,少數產於葉面或葉柄上,卵粒成行,稀疏排列,每塊4~50粒,一般15~30粒。成、若蟲常群集於辣椒等寄主作物嫩莖、葉柄、花梗上,整天均可吸食,發生嚴重時一棵辣椒上有幾百頭甚至上千頭聚集為害。成蟲白天活動,晴天中午尤為活躍,夜晚及雨天多棲息於辣椒等寄主作物葉背或枝條上,受驚后迅即墜落,有假死習性。
山東(費縣、平邑、泰安),江西(宜豐、九江、武寧、鉛山),江蘇(南京),安徽(九華山),湖北(武昌),浙江(天目山、舟山),四川(峨眉山、西昌),福建(福州),廣西(桂林),廣東(廣州),海南,雲南(元江、金平、西雙版納、景洪、勐養);印度、馬來西亞。
危害瘤緣蝽以成蟲、若蟲群集或分散於辣椒等寄主作物的地上綠色部分,包括莖稈、嫩梢、葉柄、葉片、花梗、果實上刺吸為害,但以嫩梢、嫩葉與花梗等部位受害較重。果實受害局部變褐、畸形;葉片捲曲、縮小、失綠;刺吸部位有變色斑點,嚴重時造成落花落葉,整株出現禿頭現象,甚至整株、成片枯死。
①農業防治:通過合理施肥、合理種植密度、合理輪作、剷除菜地周圍的雜草,冬季深翻等農業措施,創造不利於瘤緣蝽棲息的環境條件,減少為害。
②物理防治:採用人工捕捉,捏死高齡若蟲或抹除低齡若蟲及卵塊。利用假死習性,在辣椒等寄主作物植株蔸下放一塊塑料薄膜或盛水的臉盆,搖動辣椒等寄主作物,成、若蟲會迅速落下,然後集中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