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鹽

有機酸、生物鹼中和生成的鹽

有機鹽是有機酸、生物鹼適當中和生成的鹽。

基本簡介


鹽酸、鹼適鹽,構基團離形態(羧基),構,葯、維素,制鹽溶易溶
鹽酸,有機鹼與其他酸和鹼(可以是有機的也可以是無機的)反應形成的鹽。如醋酸鈉(有機酸,無機鹼鹽),溴化四丁基銨(無機酸,有機鹼),乙酸吡啶鹽(有機酸,有機鹼) ,甲基鈉(烷基鹽),乙醇鈉(強鹼)
鹽鹽,鹽即無機化合物中的鹽類,舊稱礦物質,在生物細胞內一般只佔鮮重的1%至1.5%,目前人體已經發現20餘種,其中大量元素有碳C、氫H、氧O、氮N、鈣Ca、磷P、鉀K、硫S、鈉Na、氯Cl、鎂Mg,微量元素有鐵、鋅、硒、鉬、鉻、鈷、碘等。雖然無機鹽在細胞、人體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如果注意飲食多樣化,少吃動物脂肪,多吃糙米、玉米等粗糧,不要過多食用精製麵粉,就能使體內的無機鹽維持正常應有的水平。

2主要元素


鈉是組成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歲以上成年人的鈉每天適宜攝入量為2.2克,老年人應取淡食。鈉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中,人體鈉的主要來源為食鹽、醬油、腌制食品、煙熏食品、鹹味食品等等。
鈣是骨骼、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缺鈣可導致骨軟化病骨質疏鬆症等,亦可導致抽搐癥狀。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50歲成年人的鈣每天適宜攝入量為800毫克;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為1000毫克。常見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酸奶、燕麥片、海參、蝦皮、小麥大豆粉、豆製品、金針菜等。
鎂是維持骨細胞結構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缺鎂可導致神經緊張、情緒不穩、肌肉震顫等。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歲以上成年人的鎂每天適宜攝入量為350毫克。常見含鎂豐富的食物是新鮮綠葉蔬菜、堅果、粗糧(鎂離子亦是葉綠素分子必須的成分)。
磷是構成骨骼及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嚴重缺磷可導致厭食、貧血等。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歲以上成年人的磷每天適宜攝入量為700毫克。常見含磷的食物是瘦肉、蛋、奶、動物內臟、海帶、花生、堅果、粗糧。
鐵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鐵與人體的生命及其健康有密切的關係。缺鐵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免疫力下降。我國營養學會推薦50歲以上男性或女性鐵的每天適宜攝入量為715毫克。常見含鐵豐富的食物是動物的肝臟、腎臟、魚子醬、瘦肉、馬鈴薯、麥麩、大棗。
碘是甲狀腺激素的組成部分。缺碘會導致呆小症、兒童及成人甲狀腺腫等。我國營養學會推薦18歲以上成年人的碘每天適宜攝入量為150毫克。常見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產品,如海帶、紫菜、乾貝、海參等。沿海地區居民常吃海產品及內陸地區居民食用碘鹽是保證碘代謝平衡最經濟方便及有效的方法。
鋅具有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兒童缺鋅可導致生長發育不良;孕婦缺鋅可導致嬰兒腦發育不良、智力低下,即使出生後補鋅也無濟於事。我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男性每天鋅的適宜攝入量為15.5毫克,成年女性每天鋅的適宜攝入量為11.5毫克。常見含鋅豐富的食物是肝、肉類、蛋類、牡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