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楚爭霸戰爭
戰爭戰役
晉楚爭霸戰爭,是指在春秋中期,晉、楚兩國為爭奪對中原地區的控制權進行的戰爭。因兩國實力都很強大,誰也制服不了誰,最終晉、楚達成妥協,戰爭以形勢上兩強並霸中原而告終,晉國佔據優勢。其主要戰役有前632年城濮之戰晉勝,前597年邲之戰楚勝,前575年鄢陵之戰晉勝,並稱晉楚三大戰役。鄢陵之戰時晉國俘獲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隻眼睛;楚國的盟軍鄭將唐苟為保護鄭成公敗逃而戰死。此後還有前557年的湛阪之戰,晉國再次擊敗楚國,並第三次攻入楚國本土,迫使楚國參加弭兵之會。
雖然晉國在城濮之戰、穎北之戰、鄢陵之戰、湛阪之戰等戰役中先後擊敗楚國,並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焦夷之戰和湛阪之戰多次攻入楚國本土,迫使楚國不斷退卻,但晉國因國內六卿專權,互相爭鬥,不得已對外罷兵。同時中原各國連經戰火之苦,疲睏不堪,公元前546年,由宋國出面促成晉、楚之間的弭兵大會,與會各國(共晉、楚、宋、魯、衛、陳、鄭、曹、許、蔡等十四國參加)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形成了表面的平分霸權,實際晉國佔優勢的形勢。
前506年2月,晉國正卿范獻子士鞅召集各諸侯國會盟於召陵,在有周王室大臣參加的中原18國諸侯會盟上宣布:前546年,晉楚雙方曾經簽署的弭兵之會的盟書從此作廢,只有晉國是中原的合法霸主。前506年3月,晉國率領諸候聯軍,攻破楚國的楚方城(即楚長城),再次侵入楚國境內。晉國撤軍后,吳國出兵攻打楚國,經過吳破楚入郢之戰和柏舉之戰,吳軍攻佔了楚國郢都。
晉國、楚國分別位於中原地區南北,各自側后均有一些較為落後的部族和小國,具有廣闊的開拓地域。晉國一開始位於今山西南部,春秋初期因公族內爭,發展不大。至曲沃武公時統一全晉。其子獻公繼位后,擴一軍為二軍,開始向外擴展,先後擊滅、征服霍、魏、耿、虢、虞等小國,成為北方強國。晉文公執政后,擴二軍為三軍,並因平王子帶之亂有功,獲得黃河北岸戰略要地南陽(今河南沁陽以南溫縣、孟縣地區),建立了晉南下擴張的基地。晉國境內城鎮密布,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坐擁華夏文明起源地的河東鹽池,鐵、銅、煤等礦產資源豐富。晉國鼎盛時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北部、西部、山東西北部與內蒙古一部分的廣大地區。楚國一開始在湖北中西部,在春秋擴展至越章(大別山南、長江以北地區)及鄂(今湖北鄂城)。鄂位於長江中游,銅礦資源豐富,是楚國東方戰略要地和重要的兵工基地。春秋初期的楚國,實力不斷增強,楚君熊通自尊為王(楚莊王)。至成王時(公元前671—前626年),國都由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遷郢(今湖北江陵,一說在今湖北宜城東南),已佔有江漢流域及其以南廣大地區,吞併了權、羅、盧、占、鄧、申、息等小國。當楚國北向中原擴展時,受到中原霸主齊桓公之遏制。因雙方均無必勝把握,遂訂立召陵之盟,各自退兵。楚北上受阻,遂轉向東方,相繼吞併了弦、黃、英等小國。齊桓公死後,齊霸業衰落。楚再度向中原擴展勢力。此時,宋襄公亦企圖繼齊稱霸,但在泓(今河南拓城西北)被楚擊敗(參見泓水之戰)。於是,中原各小國相繼附楚。楚國也直接面對另外三個大國的勢力範圍,即東方之齊國、西方之秦國及北方之晉國。
周襄王十九年(前633年),楚聯合陳、蔡、鄭、許四國攻宋。晉文公於次年率軍援宋,在城濮之戰中擊敗楚軍,遏止並擊退了楚軍北進中原的勢頭,並使大部分小國叛楚附晉。晉文公被周王封為侯伯,成為中原霸主(參見城濮之戰與晉文公圖霸中原之戰)。楚雖在城濮之戰中嚴重受挫,但其元氣未傷,實力猶存,仍為南方霸主。
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晉在崤山(今河南陝縣東南)設伏,全殲越晉境滅滑回國的秦軍(參見崤之戰),導致秦、晉聯盟破裂。崤之戰後,秦立即將其在攻鄀之戰中所俘楚將斗克釋放,與楚結好,共同抗晉。秦國與楚國結盟對抗晉國,晉國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對付秦、楚兩大國的挑戰。所以,楚國雖未參加崤之戰,但卻是崤之戰的最大受益者(參見晉秦爭霸戰爭與崤之戰)。楚乘機與秦、巴聯合,在秦支持下擊滅庸國,懾服百濮,鞏固了其左翼;同時乘晉忙於對秦作戰,無力南顧之機,東向擊滅江、六、蓼及舒蓼等各國,“並國二十六,開地千里”(《韓非子·有度),並與吳、越結盟,鞏固了其右翼。此後,楚再向中原擴展勢力,相繼進攻宋、鄭、陳等國。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圍鄭,晉來援,雙方大戰於邲(今河南滎陽東北),因晉軍將領內部不合,楚軍趁機進攻並獲勝(參見邲之戰)。此戰,晉國國力雖未受到實質影響,但因連年與秦國作戰,其北部又不斷遭受狄族襲擾,致使其在以後相當時期內無力控制中原各國。於是,楚又在與晉的較量中略佔上風。
晉國為解除後顧之憂,鄴之戰後,東進、北進擊滅潞氏、甲氏、留吁、鐸辰等諸狄小國,將疆土擴展至太行山以東黃河北岸,並以武力迫使齊國結盟,鞏固了其左翼。同時,面對秦國與楚國結盟,晉國多線作戰的不利局勢,晉國採取聯吳制楚戰略,派申公巫臣至吳通好,並傳授其車戰戰法,扶助其攻楚。周簡王八年(前578年),晉集中兵力,並聯合齊、魯、宋、衛、鄭、曹、邾、滕等國攻秦,楚國不敢來救援,在麻隧(今陝西涇陽北)大敗秦軍,使秦暫時無力東進(參見晉秦爭霸戰爭與麻隧之戰)。十一年,晉軍攻鄭時與援鄭楚軍遭遇,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重創楚軍(參見鄢陵之戰),從而又佔據了中原爭霸戰爭中的優勢地位。鄢陵之戰後,晉國發生權力之爭,內耗嚴重,國力急劇下降。經晉悼公整治,有所好轉,但面對秦楚結盟,優勢並不十分明顯。晉國針對楚國不諳兵法的弱點,實施“三駕”(三次起兵)戰法,即採用將晉四軍編為三個作戰單元,輪流與楚周旋的疲敵戰術,最終以此拖垮楚軍,不戰而勝。周靈王九年至十年(前563—前562年),晉三次攻鄭。第一、二次俟楚軍來援時撤回。第三次楚無力來援。鄭遂與晉結盟,並在較長時間內未再叛晉。
前557年的湛阪之戰,晉國再次擊敗楚國,並第三次攻入楚國本土,迫使楚國參加弭兵之會。此時,晉、楚均已認識到,在晉國同時要面對秦楚兩國聯盟的情況下,雙方大體均勢,不可能以絕對武力獨霸中原。此後十數年間,晉、楚均很少再向中原用兵。
秦聯楚制晉及晉聯吳制楚戰略的實施,使晉、楚均處於兩面作戰的狀態。作戰重心亦逐漸轉移至秦、晉和吳、楚之間。同時晉也因國內六卿專權,互相爭鬥,不得已對外罷兵。晉、楚兩國急於擺脫不利處境,至二十六年(前546年),在向戌的倡導下,在宋國舉行了“弭兵之會”。雙方訂立盟約規定,除秦、齊兩大國外,原依附於晉、楚兩強任何一方之小國皆應向另一方朝聘。即中原各國要接受晉、楚兩國共同控制。這樣,晉楚爭霸戰爭,遂以兩強表面並霸中原,晉國總體佔優勢而告終。
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晉楚之間的發生的城濮之戰,是春秋時期晉、楚兩國為爭奪中原霸權而進行的第一次戰略決戰。在這場戰爭中,楚軍在兵力上佔有優勢,但是由於晉軍善於“伐謀”、“伐交”,並在戰役指導上採取了正確的揚長避短、后發制人的方針,從而最終擊敗了驕狂自恃的楚軍,“取威定霸”,雄踞中原。
元前599年,晉楚爆發穎北之戰。
周定王八年,即前599年,楚莊王伐鄭,晉國士會率領晉軍救鄭,擊敗了楚莊王率領的楚軍。
《左傳·宣公十年》“楚子伐鄭。晉士會救鄭,逐楚師於穎北。諸侯之師戍鄭。”
前597年,發生在晉楚兩國間的邲之戰,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會戰,是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在邲之戰作戰中,楚軍利用晉軍顧忌秦軍背後偷襲、內部分歧、指揮無力發生內訌等弱點,適時出擊,戰勝對手,從而一洗城濮之戰中失敗的恥辱,在中原爭霸鬥爭中暫時佔了上風。至於楚莊王本人,也由於此役的勝利,而無可爭辯地擠入史所稱道的“春秋五霸”位置。
前583年,發生了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
在前585年,晉楚繞角之役時,由於楚軍連夜潰逃,晉軍繼續追擊。
583年,晉國欒書帥軍進攻與楚國結盟的蔡國,進而侵犯楚國本土,作戰中俘虜了楚國大夫申驪。楚軍敗退,晉國乘勝追擊,進攻楚國的盟國沈國,俘獲了沈國國君揖初。
《左傳·成公八年》記載:“晉欒書侵蔡,遂侵楚獲申驪。楚師之還也,晉侵沈,獲沈子揖初,從知、范、韓也。”
前575年(周簡王十一年六月),晉國和楚鄭兩國聯軍在鄢陵地區(今河南鄢陵西南),爆發了鄢陵之戰。
是役,晉軍善察戰機,巧妙指揮,擊敗同自己爭霸中原的老對手——楚國,晉國俘獲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隻眼睛;鄭將唐苟為保護鄭成公敗逃而戰死。晉國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區的優勢地位。這場戰爭后,晉、楚兩國都逐漸失去以武力爭霸中原的強大勢頭,中原戰場開始沉寂下來。
從這層意義上說,鄢陵之戰堪稱為當時晉楚爭霸的最後一場大戰。
前557年,晉楚之間發生湛阪之戰,晉軍攻掠到楚國國內,攻佔了楚國楚方城(方城之內為楚國腹地)外圍諸城邑后,轉而進攻楚國的盟國許國。
晉將中行偃率晉軍攻楚,楚公子格率楚軍迎戰,兩軍戰於湛阪,楚師大敗南逃。晉軍追擊至楚國方城(方城,一說是山名,今桐柏山;一說是楚長城,今河南方城至泌陽間。方城之內為楚國腹地),侵取方城之外的領土,攻取諸城邑后,然後回軍再次討伐許國,凱旋而歸。
《左傳》記載的湛阪之戰:“晉荀偃、欒□帥師伐楚,以報宋揚梁之役。楚公子格帥師及晉師戰於湛阪,楚師敗績。晉師遂侵方城之外,復伐許而還。”《左傳·襄公十六年》
晉勝楚后,又多次同吳國會盟,使楚腹背受敵,再無力與晉擾爭。晉也因國內六卿專權,互相爭鬥,不得已對外罷兵。
湛阪之戰的象徵意義絕對不可小視:晉國軍隊侵入楚國本土,這是晉文公時期也從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這也是繼前583年的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前573年焦夷之戰後,晉國軍隊第三次侵入楚國本土,可見楚國此時的戰略退縮到了何等地步。因此,此後一段時間,晉國基本很少考慮來自楚國的威脅,而主要任務就轉變為如何穩定中原局勢、維持國家霸業了。
截至前506年,吳破楚入郢之戰前,晉楚之間共有13場直接戰爭,其中晉國獲勝11場,楚國僅在楚莊王時期獲勝2場。在楚莊王時期的4次晉楚戰爭中,另外2場晉國獲勝。
春秋晉楚主要戰事-山西博物院和湖北博物館表格。
4場大戰分別為:城濮之戰、邲之戰、鄢陵之戰、湛阪之戰,晉國勝3;其餘9場小戰,晉國勝8。
這13場晉楚戰爭先後為:城濮之戰、方城之役、北林之戰、柳棼之戰、穎北之戰、邲之戰、晉楚繞角之役、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鄢陵之戰、彭城之役、焦夷之戰、湛阪之戰、晉破楚方城之戰。
晉國獲勝11場為:城濮之戰、方城之役 柳棼之戰、穎北之戰、晉楚繞角之役、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鄢陵之戰、彭城之役、焦夷之戰、湛阪之戰、晉破楚方城之戰。
楚國獲勝2場為:邲之戰、北林之戰,皆在楚莊王時期;楚莊王時期的柳棼之戰和穎北之戰皆敗給晉國。
晉楚戰爭,受西周“允當則歸”、“知難而退”(《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以及“以禮為固,以仁為勝”(《司馬法·仁本》)等軍事思想的影響,在戰爭指導上,對實力雄厚之大國,實施有限目標作戰;對中等國家,只欲征服,不求消滅;對弱小無助之國,則力求兼并以增強自身實力。致使晉楚爭霸均不以尋求對方主力進行決戰為手段,而是不斷向中間各國進攻。即使兩強正面相遇,也盡量避免交戰。雙方發生直接衝突時亦很少全力以赴。中間大部分諸侯國(如宋、魯、齊、魯、宋、衛、鄭、曹、邾、滕等國)以晉國為盟主,楚國附近的鄭國、陳國等國則採取“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強令”(《左傳·文公十七年》)的方針,晉來附晉,楚來附楚,而在與—方結盟時,又不忘暗中通好於另一方。終致晉、楚均未能獨自控制中原各國。此戰,晉、秦楚聯盟力避兩面作戰並努力置敵於兩面受敵的戰略指導,對後世軍事學術具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