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筱山

中國醫學界著名的骨科專家

石筱山(1904—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江蘇無錫人。中國醫學界著名的骨科專家,江蘇無錫人。早年學醫於上海神州中醫專門學校,后隨父從醫,在繼承家傳治傷經驗基礎上,努力鑽研,醫術日精,以善治骨折傷痛遠近聞名,創石氏傷科一大流派。

人物生平


石筱山(1904—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江蘇無錫人。年少時,曾就於讀於神州中醫專門學校。后秉承家學,侍診於父石曉山先生案側。約於1924年臨診,事傷科,兼針、外科。1929年起與胞弟石幼山先生共設診所。1952年任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特約醫師,1956年上海中醫學院成立後任傷科教研組主任,兼附屬龍華醫院傷科主任。此外,任上海市衛生局傷科顧問,上海第一醫學院傷科顧問,華東醫學院傷科顧問,中華醫學會理事,上海市中醫學會副主任委員兼傷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
家庭背景
醫學世家。祖父石藍田,年輕時精通武藝,后在農村為人治傷正骨;父親石曉山繼承家業,並從傷科發展到針灸和瘍科,醫道馳譽江南,曾被推選為中華醫學研究所評議員和中國紅十字會特別會員。
主要經歷
1929年起與胞弟石幼山先生共設診所。
1952年任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特約醫師,1956年上海中醫學院成立後任傷科教研組主任,兼附屬龍華醫院傷科主任。
治療特色
石筱山對正骨複位手法的運用獨具匠心,精通摸、接、端、提、按、摩、推、拿8法,做到“肌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能以純熟的技巧使損傷的骨節、肌肉、筋絡,離者合,斜者正,陷者起,突者平。內外兼治、動靜結合、整體與局部相關聯而又重在內治固本的醫療特色。
治學思想
他提出治療傷科疾患需氣血兼顧而以氣為主的學術思想。他重視整體調理,內外兼顧,對外傷筋骨、內傷氣血及傷科雜病,靈活運用理傷、針刺、外敷固定等治法,兼施內服西藥。石筱山對臨床用藥很有特色,他對家傳的外敷藥“三色敷藥”加以改進,療效明顯提高。
學術內容
手法是傷科外治的一個重要環節,多用於筋骨之傷。《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云:“夫手法者,謂以二手安置所傷之筋骨,使仍復於舊也。”由於條件限制,以往傷科手法多數是在不用麻醉的條件下施行,因此,要求手法准而快,有力而又穩當,所謂“法使驟然人不覺,患如知也骨已擾”。“故必素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石氏常用手法有拔伸捺正、拽端提按揉搖轉,所謂“十二字法”也。可據患部及損傷的情況,選擇使用。一般說來,拔伸捺正用於骨折複位,拽捏端提用於上骱,按揉搖轉多用於傷筋而須手法治療者。
一、傷筋--筋出窠的治療手法
筋當有其位。倘平陷而無凸起之處見有筋脈外露突起,稱之為“筋出窠”。膝部最常見之,每因跌仆損傷而起。膝痛不能屈伸,髕骨上方見八字形二條卧蠶狀突起。若僅以活血舒筋葯內服外敷,症情延綿,突起難平復,屈伸恢復亦非易。施以手法,則突起頓平,屈伸就會大部分恢復,“出窠”之筋得歸原位矣。其法是用拇、食二指按突起處,另一手握足踝,趁病人未介意時,將半伸位的膝部迅速曲轉,繼之,又立即將其伸直。在這一屈一伸之後,即可見突起平復,疼痛既減,屈伸亦利。惟手法時酸痛較甚,故施術應迅速,使病人不覺,否則因痛致痙,致手法難以實施。跌仆而膝傷者多矣,欲手法得矣,必須診斷明確,否則誤施手法,反加損傷。其要領是髕上呈八字形卧蠶狀突起,它無明顯腫脹。手法的要點是快。類似情況亦見於肘部。此證臨床每多忽視。多見於青年覆車跌撐致傷,女性尤多。其症在肘后,肘尖二側見此突起,肘部多呈半伸半屈位。迅速屈伸並按揉局部,亦得速愈。
二、曲筋--小兒橈骨頭半脫位的複位手法
這是小兒常見的損傷。石氏常用的手法是:一手置患兒肘部,使拇指恰按橈骨頭處,另一手捏著患肢手掌,將其伸直后,穩當有力地向外旋轉,這時多數即可感到複位的彈響。倘若不然,須再就其位屈時,或向內旋轉屈肘。手法的要點是捏患兒手掌及旋轉務須充分。石氏之所以採取這種手法,是認為受傷原因為旋轉所致,及部分患兒其症並不在肘而在於腕。一般均以為該症由牽拉所傷,牽拉固是其因素,但僅僅牽拉並不能為患,恰因牽拉時又有旋轉,致成斯症。小兒互嬉,哭吵拉拽,跌仆拉起等,雖是牽位,細思之不難察覺其間必有旋轉。曲筋,筋脈扭曲也。牽則伸,而不能成曲。惟旋轉才扭曲其筋,故複位亦惟旋轉可也。牽引與否,實無所關聯。捏患兒之手,是因其症可能在腕。或謂何以小兒獨有其患?因小兒筋脈稚軟松馳,稱之為“牽拉肘”;又謂肩部亦有其疾,亦稱為“牽拉肩”。小兒肘、肩筋脈均松,其腕焉得不松?病在肘或在腕,殊難區分,故治療時同以旋轉為要。捏其手而旋,則肘腕均可顧及。在複位過程中,自可體會患於何處。亦有年齡稍大的小兒,在夾診時即能明確指出其病在腕或在肘的。
三、失欠頰車蹉--顳頜關節脫位口腔外複位法
唐《千金方》已載“治失欠頰車蹉......一人以手指牽其頤,以漸推之,則復入矣。推當疾出指,恐誤嚙傷人指也”。這個方法沿用至今,有其效,但也有不足之處。醫者手指伸入病人口內,又每以紗布包裹其指,病者往往有噁心感而礙於手法。並且,手法當“法使驟然人不覺”。口既張而又納入二指,怎能不覺?病者緊張,又易噁心,致口面肌肉用力,使手法難得實施。口外複位則無此弊。法為拇指按於最後臼齒之位置處,余指扶住下頜角,拇指按揉令其酸楚,“以漸推之,則復入矣”。肥人面頰豐厚,施術稍有困難,但此症多為年老體弱且習慣性脫位者,手法多無所難,只要拇指按放位置準確,並推按用力,即可成功。
四、俯卧推按法--髖關節后脫位的複位法
髖關節周圍肌肉豐厚,且脫位多為年青力壯的成年人,所以正如《傷科補要》所說“若出之則難上”。用力不足,難以複位。施力較大或用力不當,則反易增加局部損傷,招致骨折、股骨頭血供障礙等併發症。文獻中自《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始,對髖關節脫位的診斷和複位手法,均在詳盡的記述,並可謂深得其要領。如《證治準繩》以粘膝不粘膝來鑒別脫位之前脫或后脫。複位手法如《傷科補要》所說,“使患側卧,一人抱住其身,一人捏膝上拔下,一手撳其骱頭迭進,一手將大膀曲轉,使膝近其腹,再令舒直,其骱有響聲者已上”,甚為妥貼。石氏據其旨而略加改變。其法囑患者俯卧,二助手分別握住二肩腋部及把定患側膝guo,相對牽拽。醫者一手按住腰骶,另一手將股骨頭向下外用力推按,至二足跟相平,多在其臂髖部可聽得入骱之聲。又在牽拽下將患者由俯卧改為仰卧,醫者在稍加牽拽下將患髖搖轉,舒理筋脈,可使股骨頭納入更為深著。石氏改為俯卧位,牽拽及推按較為方便,且醫者一手按腰骶為支點,另一手推股骨頭,發力更為有效,能使較大的力量用於病處。后改仰卧位搖轉其髖,則骱位得復,並可使筋脈通順,正如《傷科補要》所謂“將所翻之筋向前歸之”。總之有力而又和緩,且筋骨兼顧,使複位易獲成功而又無後患。石氏用此法治療脫位二周至一月而未得整復的陳舊性病例,亦每見卓效。
五、髖關節前脫位整復手法
髖關節前脫位在臨床並不多見,髖關節前脫位又是髖關節前脫位中較少見的。髖關節前脫位多數是由於髖關節於外展位受損傷而造成的。外力使髖關節突然過度外展,以致大粗隆頂端與髖臼上緣接觸成為支點,使股骨頭受槓桿作用而離開髖臼,穿破關節裹的前下方,移至恥骨或閉孔部位,而造成髖關節前脫位。
石氏整復髖關節脫位,採用仰足蹬法,具體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於地上,地上預鋪好床墊床單,一助手用二手壓在髂前上棘處以固定骨盆;第二位助手提起患肢,使患肢呈屈髖、微屈膝,小腿踝處夾於助手腋下,二手置於膝關節上下固定患肢並作拔伸;術者二手也置於腿膝部作拔伸牽引,而將一足踩於患側腹股溝處,在牽引患肢同時,將脫出的股骨頭向外向下踩蹬,當股骨頭移至髖臼時,在牽引下屈曲髖關節,這時股骨頭即能滑入髖臼,使複位成功。本法的特點是,患者取位較低,術者與一位助手均取立位,這樣易於發力。足踩於脫出的股骨頭處向外向下踩蹬,在屈髖時不但能起到防止股骨頭再度脫出,而且踩於腹股溝的足,在屈髖時成為槓桿作用的支點,使股骨頭能順利地滑入髖臼。本法在整個複位過程中,髖關節的活動幅度不大,因此也能避免由於手法複位而對周圍組織帶來新的損傷。

個人作品


出版著作

《從醫史中認識祖國傷科的成果》等傷科發展史的文章六篇《病因及傷科病因的探討》(與石幼山先生合著)《“筋骨損傷”治略》《祖國傷科內傷的研究》
《傷科論治一斑》《腦震傷的理論控討》(與石幼山先生合著)《石氏傷科經驗介紹》《傷科講義》(上海市第一屆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教材)
《石筱山醫案》等。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石筱山為石氏傷科第三代傳人。石筱山治傷,注重整體調治,內外兼顧,善於有所側重地綜合應用手法、外治、內服、針刺以理傷續斷,尤其擅長用巧勁正骨上骱理筋及結合體質、兼邪辨證施以內治方葯。損傷論治,石筱山主張氣血兼顧。石筱山先生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證體會提出氣血兼顧時要以氣為主。損傷以後,瘀血為患,宜治血為先,但攻逐不能傷正,康復更須扶助正。石筱山又認為損傷亦有虛實之別,虛人受傷是本虛標實,重訪瘀著亦是本虛標實,積勞所致的勞損或勞傷更是以虛為主。石筱山還注重治傷須留意兼邪,諸如風寒痰濕之類。幼山先生尤重從痰取治。氣滯血瘀,失於流暢,即易成痰,痰瘀膠凝致使症情頑篤,慢性損傷易有外邪兼夾,也使痰濁濕滯留注骨節筋絡,生諸變證。內服外治顧其治痰能使療效更見顯著。石筱山以其幾代的經驗,有系統的外敷內服秘方驗方,在實踐應用過程中,石筱山仍不斷增刪修訂,使其更臻完善。內服諸方更非一成不變,檢查病情不同及對藥物熟悉的深化,隨證變化。石氏整復髖關節脫位,採用仰足蹬法,具體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於地上,地上預鋪好床墊床單,一助手用二手壓在髂前上棘處以固定骨盆;第二位助手提起患肢,使患肢呈屈髖、微屈膝,小腿踝處夾於助手腋下,二手置於膝關節上下固定患肢並作拔伸;術者二手也置於腿膝部作拔伸牽引,而將一足踩於患側腹股溝處,在牽引患肢同時,將脫出的股骨頭向外向下踩蹬,當股骨頭移至髖臼時,在牽引下屈曲髖關節,這時股骨頭即能滑入髖臼,使複位成功。

醫學貢獻

三色敷藥
[組成]紫荊皮(炒黑)240克,黃金子(去衣炒黑)240克,當歸60克,赤芍60克,牛膝60克,片薑黃60克,五加皮60克,木瓜60克,羌活60克,獨活60克,白芷60克,威靈仙60克,防風60克,防己60克,天花粉60克,川芎30克,秦花30克,連翹24克,甘草18克,番木鱉60克。
[功效]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續筋骨,利關節。
麒麟散
[組成]血竭60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制錦紋30克,地鱉蟲30克,紅花60克,當歸120克,黃麻黃45克,參三七15克,煅自然銅30克,雄黃24克,辰砂6克,冰片3克。上藥共研細末,和勻。每日服1.5~3克,用開水或黃酒送服,傷在上肢飯後服,傷在下肢飯前服,尤以晚飯前後服更宜。可單獨使用,也可在內服湯劑時同時服用。
[功效]祛瘀生新,理傷續新。
柴胡細辛湯
[組成]柴胡6克,細辛3克,薄荷3克,當歸9克,地鱉蟲9克,丹參9克,川芎6克,澤蘭9克,制半夏6克。水煎服。
[功效]祛瘀生新,調和升降。
柴胡桔梗湯
[組成]柴胡6克,桔梗3克,升麻3克,延胡索9克,乳香3克,沒藥3克,當歸9克,地鱉蟲9克,丹參9克,澤蘭9克,小薊炭9克,牛膝炭9克,梗通草6克。水煎服。另血珀末1克吞服。
[功效]化瘀止血,升清陽,開肺氣,利陰竅。

社會任職


1925年任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特約醫師,1956年上海中醫學院成立後任傷科教研組主任,兼附屬龍華醫院傷科主任。此外,任上海市衛生局傷科顧問,上海第一醫學院傷科顧問,華東醫學院傷科顧問,中華醫學會理事,上海市中醫學會副主任委員兼傷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

人物評價


石筱山不僅醫術精湛獨到,而且醫德高尚,深明大義。新中國成立之初,他即毅然把祖傳三代的石氏傷科的秘籍——包括所有的方劑與醫技——完整地獻給了國家。而正是這個不同凡響的舉動,成為石氏傷科50年後實現了巨大跨越關鍵的第一步——這一點,也許連他自己也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