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明中都的結果 展開
- 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中心
- 鳳陽府
明中都
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中心
明中都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中心,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安徽鳳陽所營建的一座都城,由明朝開國第一文臣李善長並主持全部工程的設計工作。
明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1369年),明中都佔地總面積為382.30公頃,其宮城比北京故宮大12萬平方米。明中都的建設按照《考工記》設計,具有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等布局特點,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全城。朱元璋下詔在鳳陽營建中都時,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數以萬計,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明中都是中國古代最豪華富麗的都城建築之一,在中國古代都城建築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1368年明朝建立,同年明軍北伐,佔領元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經過對南京、關中、洛陽、開封、北平,建都利弊分析,明太祖認為南京離中原太遠,難於控制;中原又民生凋弊,物力和人力均依靠江南。於是在洪武二年九月下詔選擇在濠州(今鳳陽)西二十里山南陂上建中都中立府,“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中都的營建工程由李善長主持,洪武三年動土啟造,開始營建皇城。至洪武六年,皇城及禁垣的城牆和基礎基本建成,中都外城也已築成。洪武八年由於中都營建工程浩大,工匠發起鬥爭,並發現有工匠在鳳陽宮殿下詛咒,朱元璋將工匠殺的僅存千餘人。明太祖在當年四月以“勞費”為由放棄了建都鳳陽的計劃。不再新建中都的其他建築,未完成的工程還在繼續。此後從洪武八年十月改建中都城附屬建築和修建皇陵,洪武二十六年修築中都外城城門,至三十年中都營建工作完工。明太祖停建中都后,中都未用作京師,被定為明朝陪都,皇子宗室經常在鳳陽曆練、練兵,居住在中都城,後由於朱棣遷都北京,北京距鳳陽遙遠,不再像洪武年間那樣,常有皇子到中都生活居住,宮殿逐漸荒廢。
明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1369年),明中都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並參考《宮室圖》規劃建設,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數以萬計,在鳳陽營建中都。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
洪武二年,詔建中都宮闕。
洪武三年,建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
洪武四年,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壇、太廟。
洪武五年,建百萬倉。
同年六月,置兵馬司指揮司分司於中都。
同年七月,立欽天監、觀星台於獨山。
同年十一月,詔建公侯第宅於中都,共六公二十七侯,六公:韓、魏、鄭、曹、衛、宋;二十七侯:長興、南雄、德慶、南安、營陽、蘄春、延安、江夏、濟寧、淮安、臨江、六安、吉安、滎陽、平涼、靖海、永嘉、潁川、豫章、東平、宜春、宣寧、河南、汝南、鞏昌。
洪武六年三月,建軍士營房。凡二十一衛軍士營房,三萬九千八百五十間。
同年三月建皇城城牆
同年,立功臣廟,歷代帝王廟,中都城隍廟。
洪武七年築中都外城牆。
同年建會同館
洪武八年,建中都國子學
四月罷建罷作中都役,但未完工的工程仍在繼續。其後,鼓樓、鐘樓建成。
同年十月築皇陵城。
洪武十一年,改建皇陵,建十王四妃墳。
洪武十六年建龍興寺。
洪武二十六年,建中都外城中都城外城郭的洪武門、朝陽門、塗山門、北左甲第門,四座城門,十八水關。
洪武三十年,建南左甲第門,前右甲第門、長春門、獨山門、朝陽門、后右甲第門。
景泰五年(1454年)修繕外城牆,景泰年間開始修建鳳陽高牆(皇家監獄)
乾隆二十年因建設鳳陽府城拆除禁垣,鳳陽縣治由山後街遷至皇城。
1961年,明中都遺址被列入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革期間皇城被拆除三分之二,宮殿、壇廟遺址被拆,這些原因致使明中都城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至20世紀70年代,僅剩殘存的午門、西華門台基及1100米長的城牆,但察其規模布局和遺物、遺跡仍十分壯觀。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於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10月,國家有關領導對修復“明中都遺址公園”進行了審批。
2004年,國家文物局又將方丘、圜丘、觀星台、塗山門四處附屬建築遺址併入明中都皇故城和皇陵石刻國保單位中。
2012年11月17日,明中都皇城城牆與南京城牆等8處古城牆被國家文物局聯合“打包”為“中國明清城牆”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踏上了“申遺”之路。
2013年,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2017年12月2日,明中都皇故城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文物局正式授牌。
明中都
中都城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雲霽街為副軸線貫通東西。中軸線長十三里,由正南洪武門前鳳陽橋起,穿洪武門進入中都城,經洪武街、大明門、承天門入禁垣,再經外金水橋(外五龍橋)、午門入皇城,進奉天門至奉天殿。奉天殿是中軸線中心。再往北,經玄武門出皇城,經禁苑,越鳳凰山頂至北安門,出禁垣,下鳳凰山,逕北直指中都城正北玄武門,主控南北。副軸線雲霽街東起鼓樓,西至鐘樓,長六里,東為中都城隍廟、金水橋、國子監、鼓樓;西為功臣廟、金水橋、歷代帝王廟、鐘樓,東西對稱。
洪武 三年(1370年)在午門前建中央官署,設中書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洪武四年(1371年)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諸壇和太廟。圜丘,方丘南北對稱;日、月二壇東西對稱。[鼓樓、鐘樓建於宮城東西兩側,正對南左甲第和前右甲第二門,北通后右甲第及北左甲第二門,高大雄偉。
中都以萬歲、鳳凰、月華三山東西相連,長達十里。山頂建園林及廟宇,栽植了槐、榆、松、柏等各種樹木,茂密如蔭。
第一道城為中都城外城,周長60里余,呈東西扁長的長方形,西南隅為將鳳凰嘴山包入城中,還修建了一個凸角。共開闢城門九座,水關十八座。中都開九門:南面正中為洪武門,左為南左甲第門,右為前右甲第門。東城牆自北向南為長春門、獨山門、朝陽門。西城牆開一門,塗山門。北城牆自東向西為北左甲第門、后右甲第門。
第二道城為禁垣,周長19里,開四門:南為承天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承天門北距午門435米,南距洪武門1185米。門內向北約200米為外金水橋。
第三道城為皇城,周長7里,開四門: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位西華門,北為玄武門。
太廟:午門東側
社稷壇;午門西側
歷代帝王廟:位於雲霽街,皇城西。
開國功臣廟:位於雲霽街,皇城西,歷代帝王廟東側。
中都城隍廟:位於雲霽街,皇城東。
天壇(圓丘):洪武門東側。
地壇(方丘):后右甲第門東側。
兵馬指揮司:位於城北,洪武五年建,洪武十三年鳳陽縣治遷於此。
中都留守司:位於城西,原為行大都督府,統轄留守中都的八衛、一千戶所。清康熙年間衛所併入州縣,僅留鳳陽、鳳中、鳳左右、長淮四衛。雍正四年鳳陽右衛併入鳳陽中衛,乾隆十五年鳳陽中衛併入鳳陽衛。
中都國子監:位於皇城西門橋北側,洪武八年設置,洪武十五年改為國子監,洪武二十六年撤,師生併入京師(南京)國子監,舊址改為鳳陽府學,崇禎四年毀。1952年改為安徽省第四監獄,1975年改為鳳陽縣委黨校。
中都百萬倉:洪武五年建,洪武十一年改為廣儲倉,後撤廢。中都演武廳:又稱校場,建於洪武十四年,廣四里,為中都八衛所官兵操練之所。清末廢除。
高牆
鳳陽高牆位於禁垣東側,用于禁錮明朝宗室罪犯。分為東高牆(9宅)、中高牆(13宅)、西高牆(19宅)、四高牆(7宅)、五高牆(10宅)五處。“崇垣深渠,門樓敵台,不減郡縣城郭規制,且在宮闕左掖,五牆不時修葺”。高牆門禁甚嚴,並專設“高牆軍”警衛看管。
中都在洪武五年確定基址時,初步規劃街二、坊十六。天順、成化年間修《中都志》時,記載街道24條、坊104個。至萬曆末年修纂《鳳陽新書》時,主要街道共二十八條,皆縱橫排列對稱,坊減為94個。洪武街:自洪武門至大明門。玄武街:自外城玄武門向南。左輔街:自南左甲第門經鼓樓至九華山。右輔街:自前右甲第門經鐘樓至馬鞍山。東城街:在左輔街之東。西城街:在右輔街之西。左甲第街:起自九華山,為左輔街延長線。右甲第街:起自馬鞍山,為右輔街延長線。雲霽街:大明門前東西橫街,連接鼓樓和鐘樓。父道街:雲霽街鼓樓以東延長線。子順街:雲霽街鐘樓以西延長線。順城街:洪武門裡側東西橫街。子民街:外城玄武門裡側東西橫街。泰安街:順城街北橫街。東華街:東華門外橫街。西華街:西華門外橫街。朝陽街:朝陽門(后改獨山門)內東西向幹道。塗山街:塗山門內東西向幹道。長春街:長春門內東西向幹道。台銜街、志士街、工藝街、淮南街、光天街、化日街、剛毅街、清淮街、永福街等:具體位置不詳。
《中都志》所記104坊:
泰和、里仁、順城、輔德、善慶、崇德、中和、安靜、阜民、居仁、新民、平、安泰、順化、仁英、咸亨、通順、永慶、豐樂、英靈、感應、明倫、廣惠、懷德、務本、節受、武定、文治、仁愛、克勤、治安、長樂、懋功、世德、廣和、壽寧、嘉惠、長安、尚賢、顯英、安定、景福、惠吉、鳳凰、雲從、仁壽、利貞、會同、允安、宣化、俊□、五福、人和、鼎新、養賢、思善、日新、孝友、德潤、宣文、利用、正德、化成、施仁、來遠、居仁、信、遵教、同仁、志道、永安、明德、大安、安濟、美化、志善、崇慶、承宣、平政、厚俗、春輝、晝錦、立教、迎思、守禮、聲教、福延、志德、仁智、安業、會通、大有、永濟、寶善、惠政、敬信、育德、允中、積善、從善、欽崇、德厚、恭讓、淮陽。
明中都
街道
中都在洪武五年確定基址時,城內已有“街二”、“坊十六”。
隨著明中都工程的不斷進展,街坊修建越來越多。據成化年間成書的《中都志》記載,當時共有街道24條:
“洪武街 玄武街 左輔街 右輔(弼)街 左甲第街
東城街 西城街 順城街 安泰街 雲濟街
台 銜 父道街 子順街 志士街 長春街
東華街 西華街 光天街 剛毅街 淮清街
工藝街 子民街 淮南街 永福街”
至天啟初年修纂《鳳陽新書》時,記載街道有28條,皆縱橫排列對稱。其中《鳳陽新書》所載為《中都志》所未有的街名有:朝朝(陽)、塗山、右甲第、化日、泰安、清淮6條;而《中都志》所載為《鳳陽新書》所未有的街名有:安泰、淮清2條。很有可能安泰街即是泰安街,淮清街即是清淮街。
里坊
《中都志》所記104坊:“
泰和坊、里仁坊、順城坊、輔德坊、善慶坊、崇德坊、中和坊、安靜坊、阜民坊、居仁坊、
新民坊、惇平坊、安泰坊、順化坊、仁英坊、咸亨坊、通順坊、永慶坊、豐樂坊、英靈坊、
感應坊、明倫坊、廣惠坊、懷德坊、務本坊、節受坊、武定坊、文治坊、仁愛坊、克勤坊、
治安坊、長樂坊、懋功坊、世德坊、廣和坊、壽寧坊、嘉惠坊、長安坊、尚賢坊、顯英坊、
安定坊、景福坊、惠吉坊、鳳凰坊、雲從坊、仁壽坊、利貞坊、會同坊、允安坊、宣化坊、
俊義坊、五福坊、人和坊、鼎新坊、養賢坊、思善坊、日新坊、孝友坊、德潤坊、宣文坊、
利用坊、正德坊、化成坊、施仁坊、來遠坊、居仁坊、惇信坊、遵教坊、同仁坊、志道坊、
永安坊、明德坊、大安坊、安濟坊、美化坊、志善坊、崇慶坊、承宣坊、平政坊、厚俗坊、
春輝坊、晝錦坊、立教坊、迎思坊、守禮坊、聲教坊、福延坊、志德坊、仁智坊、安業坊、
會通坊、大有坊、永濟坊、寶善坊、惠政坊、敬信坊、育德坊、允中坊、積善坊、從善坊、
欽崇坊、德厚坊、恭讓坊、淮陽坊。”
龍興寺
龍興寺,又稱大龍興寺,坐落在中都皇城之東、日精峰(盛家山)南麓。龍興寺是明太祖朱元璋於罷建明中都以後,命撤遷中都宮室建成的,因此規模極為宏壯。
龍興寺的前身是朱元璋早年出家為僧的於皇寺,后改稱皇覺寺。寺址在龍興寺西南7.5公里的二十郢村南。元至正十二年(1352),寺被焚毀,現遺址尚在。
朱元璋登基之後,一直沒有忘記於皇寺,總想把它修建起來。寺成之後,朱元璋賜名龍興寺,命善杞法師和文彬法師同為開山住持,用來紀念龍興之地,也藉以表達衣錦還鄉的意圖。初建的龍興寺,“殿宇樓閣,規制宏麗”,加之朱元璋御制的《龍興寺碑》、御書的“第一山”3字,勒石建亭樹立,制極高邃,就更增添了龍興寺的威嚴。
龍興寺建后不滿60年,於正統五年(1440)焚毀。天順三年(1459),拆中都城內中書省等衙門500餘間,依式重建,此後屢毀屢建。清末民國時期,戰亂頻繁,龍興寺已多年失修。康有為到寺遊覽,感慨不已,曾作《題朱元璋畫像》一詩。民國三十一年(1942),對寺院又進行過一次維修。
解放初,黨和政府於1959年撥款修龍興寺,基本保持光緒年間規模。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龍興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撥款進行維修,並製作3個小型展覽室對外開放。1993年,為了開發旅遊,鳳陽縣政府又收龍興寺劃為宗教部門管理,九華山宗教人士又籌資修建了明太祖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地藏王殿、藏經樓及念佛堂、禪堂、寮房等200餘間。現龍興寺已成為皖東北最為著名的禮佛寺院和旅遊景點。
高牆
鳳陽高牆位於禁垣東側,用于禁錮明朝宗室罪犯。《鳳陽新書》載高牆共5處,內有58宅,分為東高牆(9宅)、中高牆(13宅)、西高牆(19宅)、四高牆(7宅)、五高牆(10宅)五處。“鳳陽五處高牆,崇垣深渠,門樓敵台,不減郡縣城郭規制,且在宮闕左掖。五牆不時修浚,······”。高牆門禁甚嚴,並專設“高牆軍”警衛看管。
1.外城:中都外城,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都仍“九門高峙,周圍基址宛然”乾隆二十年拆九門和包磚城牆修建鳳陽府城,中都城遂淪為廢墟。
2.禁垣: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拆除禁垣牆體,取磚修築鳳陽府城。現禁垣城牆僅北垣保存有牆基斷面和凸出地面的殘跡,其他各段城牆多為道路或房屋所佔。承天門現存土台中部為大道所切割,俗稱“雙古堆”,東古堆上植柿樹,殘高2.3米,西古堆被剝成平緩土丘,殘高1.5米。東安門遺址原為長方形土堆,1974年取土夷平。西安門,1974年3月為挖掘水溝而平毀,原址出土大量保存完好的松木樁,直徑10至20厘米不等,有些上面帶有墨書,“呂中所趙景玉”、“百戶陳王”等等,但都被農民做成傢具、農具,無一存留。北安門位於鳳凰山主峰之陰,門址寬120米,布滿黃綠色琉璃瓦和磚礫。
3.皇城:1966年初,駐鳳陽“四清”工作組發動鳳陽居民拆除皇城城牆,取磚修井築壩。1968年鳳陽縣成立拆城領導小組,開始大規模拆城賣磚。至1970年,已拆除皇城東城牆全段、北城牆全段、午門兩翼及南城牆東段,僅存午門、西華門兩個城門的台基,和1100米的城牆。
4.宮殿: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詔將中都一部分宮殿拆除,用於修建龍興寺。天順三年(1459年)拆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等處建築500餘間,用於重建龍興寺。禎八年(1635年)李自成攻陷鳳陽,焚皇陵。
奉天門遺址南距午門約205米,1971年扒拆,現僅存一土丘。
奉天殿遺址南距奉天門約255米,台基呈十字形,東西寬76米,南北長101米。清康熙二十五年在台基上建鳳陽縣學,1950年拆毀。
文華殿遺址位於奉天門東,文華殿橋后,原有20多塊石柱礎,70年代損毀,現闢為農田。
武英殿遺址位於奉天門西,與文華殿對稱。遺址現為農田,地面遍布琉璃瓦屑,有石柱礎遺存。
後宮遺址位於皇城北部正中,地面上散布琉璃瓦殘片,尚存夯土層和水井遺跡。東宮遺址位於文華殿北,建築格局、名稱未詳,明中都考察報告稱為“後宮東宮遺址”,經勘探發現牆基、石礎和大量琉璃瓦殘件。
後宮西宮遺址位於武英殿北,考古發掘時發現成排豎碼的大黃琉璃瓦,推測為建築備料。
內金水河自皇城西北隅入城,距西牆35米直線南下,經西華門橋折向東,過武英殿橋、奉天門西橋、內金水橋、奉天門東橋、文華殿橋、東華門橋,向南經皇城西南的出水涵洞流入護城河。出水涵洞內西側原尚存約100米長的石砌泊岸,1970年扒拆。內金水橋形制類似南北京故宮,為五座石橋,其中對著左右掖門的兩座於日偽時代扒拆,中央正對午門三門的三座石橋於1974-1975年扒拆。
明皇陵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西南7公里處,北距明中都城5公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明洪武十二年(1379)竣工。他的三位兄長和嫂子,以及兩個侄兒的墳墓都祔葬於此。洪武二年2月薦號英陵,五月改稱皇陵。至此,昔日的民家墳,已擴建成一代帝王陵寢。
皇陵有內、中、外三道城。最裡面的一道為皇城,“磚壘,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紅土泥飭”;中間的一道為磚城,“裡外磚築,高二丈,周六里一百五十八步,開四門,俱有樓”;最外面的一道為土城,“周二十八里,開六門”。其中主要建築物多坐落在中軸線上。一出中都城南門,踏上西南大道,進入皇陵外城北門正紅門,向南依次為紅橋、欞星門、磚城北明樓、神道、御橋、皇城金門、享殿、皇城后紅門、墳丘、磚城南明樓、土城南門。經過這樣的設計,“壯麗森嚴”的皇陵建築群可與“豪華雄偉”的中都宮闕遙相輝映。
皇陵建成后,由於有明一代銳意守護,且不斷興工修繕,因此始終保持著宏大的規模。皇陵“神道”全長257米,其兩側對稱地排列了31對石象生。這些石象生別具一格。首先,其數量之多為歷代帝王陵之冠。帝王陵前神道上的石象生數量,歷代都有一定的制度,明皇陵多達31對,堪稱一絕。其次,皇陵石象生的形制與藝術風格很獨特,可以說它們是上繼唐宋、下開明清、代表元朝的大型石刻藝術珍品。最後,華表的放置不同於唐宋諸陵,不列於石獸之前,而置於石獸與石人石馬之間,這是一個特例。其含義不清,以至影響了后建的明祖陵和明孝陵。
神道南端為御橋共5座,現橋毀,2000年時復建了一座,其餘橋基沒入金水河中。過御橋,東為無字碑,西為皇陵碑。兩碑規格形制相同,由碑首、雲盤、碑身、駝峰和鰲坐5個部分組成,通高7.05米。皇陵碑文是洪武十一年由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碑文1105字,以追述其艱辛身世和戎馬生涯,並闡明昌運興盛的道理,想給子子孫孫作為訓典。600餘年來,此碑仍屹立原處,是一件非常寶貴的文物。再南為正殿,即皇堂,又稱享殿。正殿是中軸線上主體建築之一,“九間,丹陛三級,黃琉璃,青碧彩繪。”
越過正殿遺址,南行240米便是朱元璋父母的墳,現為一橢圓形土丘,其上,松楸蔥鬱,蔚然成林。
龍興寺,坐落在安徽省鳳陽縣城北里許第一山南麓,建於明洪武六年(1383)。因該寺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祥之地,與整個朱明王朝有著淵源關係,數百年來,龍興寺一直是國內名剎之一。
龍興寺的前身是朱元璋早年出家禮佛的於皇寺,后改稱皇覺寺。寺址在龍興寺西南7.5公里的二十郢村南。元至正十二年(1352),寺被焚毀,現遺址尚在。
朱元璋登基之後,一直沒有忘記於皇寺,總想把它修建起來。寺成之後,朱元璋賜名龍興寺,命善杞法師為開山住持,用來紀念龍興之地,也藉以表達衣錦還鄉的意圖。初建的龍興寺,“殿宇樓閣,規制宏麗”,加之朱元璋御制的《龍興寺碑》、御書的“第一山”3字,勒石建亭樹立,制極高邃,就更增添了龍興寺的威嚴。
龍興寺建后不滿60年,於正統五年(1440)焚毀。天順三年(1459),拆中都城內中書省等衙門500餘間,依式重建,此後屢毀屢建。清末民國時期,戰亂頻繁,龍興寺已多年失修。康有為到寺遊覽,感慨不已,曾作《題朱元璋畫像》一詩。民國三十一年(1942),對寺院又進行過一次維修。
解放初,黨和政府於1959年撥款修龍興寺,基本保持光緒年間規模。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龍興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撥款進行維修,並製作3個小型展覽室對外開放。1993年,為了開發旅遊,鳳陽縣政府又收龍興寺劃為宗教部門管理,九華山宗教人士又籌資修建了明太祖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地藏王殿、藏經樓及念佛堂、禪堂、寮房等200餘問。現龍興寺已成為皖東北最為著名的禮佛寺院和旅遊景點。
2012年底,鳳陽縣明中都皇城城牆與國內其他7座古城牆“捆綁”一起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標誌著明中都城牆已經拿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通行證”。
作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位於縣城的鳳陽明中都皇城,在藝術上繼承了宋元時代的傳統,又開創了明清時代的新風格,是中國城市建築史的重要例證,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城建築史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982年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鼓樓台基、皇城午門台基、西華門台基、逾千米長的城牆和大量的遺跡,規模宏大、布局精妙、工藝華麗、名冠天下。有關專家、學者稱其城為“東方巴比倫,明代第一流”、“中國最美麗的古城牆”、“集2000多年中國都城建築之大成、最為豪華侈麗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