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農場
金水農場
金水農場創建於1935年1月,是中國建場最早的大型國營農場,原版圖面積614平方公里,因地處金水河畔而得名。
2010年,金水農場現叫〔金水辦事處〕總人口9076人。耕地面積848公頃,水面160.67公頃,住宅用地36.6公頃。下轄金興。金隆等5個社區。1個農業生產農場,有9個農業生產大隊。1個行政村。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沖積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的沿江沿湖地區。剝蝕堆積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岡狀平原,主要分佈於區境中部,即長江三級階地,高程為20~30米,高差為15~25米,坡度6~7米,構造剝蝕地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丘陵,往南是平原。
耕地面積848公頃,水面160.67公頃,境內主要河流是金水河,長江。湖泊有大湖魯湖,小湖泊16個。
2010年,金水農場完成農業增加值3000萬元,與上年持平。完成規模工業產值7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完成財政收入502萬元,比上年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0%。街鎮人均收入11060,農村人均純收入8164元,比上年增長13%。
引進5個新企業,同時農場堅持盤活存量資金與引進增量資金相結合,國有與民營相結合,發揮土地國有化的優勢,強化跟蹤服務,促進中加公司和工具廠2個規模企業的生產正常,並向前小步發展,確保規模工業產值的完成和增長。
隨著周邊通用汽車城的投產,還有阿里巴巴物流園的建設,金港新區的成立,對農場經濟的帶動作用很大,未來幾年,經濟會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2010年,金水農場以城鄉綜合管理為契機,實行專班管理,撥付專款、定期督查,確保城鄉居住環境有根本性的改變。最後一個村花藍棚大隊家園建設試點完成,至此,全辦事處9個農業生產大隊全部實施了家園建設試點工作,並通過各級驗收。集鎮採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拆除涼亭山腳下23戶計2000餘平方米住房,興建2棟商住樓,使涼亭山滑坡得到有效整治。拆除金隆社區棚戶區163戶6000餘平方米居民住房,建成3棟商住樓。拿出專項資金,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在金水辦事處9個農業大隊,1個村和3個社區全面實施“三清潔”工作。有效改善了城鄉居住環境。同時,投資300餘萬元,實現自來水和網路監控全覆蓋,實現城鄉一體化。
2010年,金水農場有集初中、小學於一體的綜合學校1所,新建武當小學1所,幼兒園3所。實行寄宿生接送專車。老年大學1所,並創市級模範校。群眾活動中心1所,廣場一個。
金水農場創建於一九三五年一月,是我國建場最早的農場,因地處金水河而得名。
金水流域因地勢低洼,湖泊沼澤羅列密布,每年夏秋,長江汛水倒灌入湖泊沼澤,被淹田地多達九十餘萬畝。一九二九年揚子江水道整理委員會在經過測量獲得地形,水文,氣象等資料前提下定製了“湖北金水整理計劃”草案,提出在金水河口建閘固湖的建立農場的設想,一九三零年上報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核准。一九三二年蔣介石巡視武漢時批准的規劃,一九三三年開始,利用歲修江漢堤防餘款於金水尾閭禹觀山處建壩築閘。一九三五年金水閘竣工,江水倒灌之害消除,蔣介石為“金水農場”和“金水閘”親筆題詞,由當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親自指令,在干凅的湖荒範圍內籌營農場,劃定武昌,嘉魚,咸寧,蒲忻四縣境內約九十二萬餘畝土地屬農場管轄。定名為“國營金水流域農場”,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由民國初年曾任農林總長。教育總長陳振先為第一任場子。一九三八年,武漢淪陷,日軍進佔金水農場,由日為政府接管,改名為“經濟部金水流域農場”。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於一九四六年農場為國民政府接受,更名為農林部湖北省政府合辦金水流域農場,農林部專員常宗會為場長。一九四九年武漢解放,中國共產黨接管金水農場,隸屬於湖北省人民政府,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時任農林廳行政處處長的汪立波出任解放后的第一任場長。黨和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農墾事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時任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兩次親臨農場視察,全國政協副主席王任重親自為農場題詞。
1957年,隸屬省農墾廳。1980年8月農場隸屬湖北省農墾總公司。
到六,七十年代施行工業建設,從全國各地來了很多年輕人,先後建起的食品廠,汽水廠,副食長,醋廠,手套廠,棉紡廠,水泥廠,養蜂場,服裝廠,省農科所,磚瓦廠,預製板廠等等各個類型的廠,還有自己的運輸車隊,農場還有自己的電台,電視台,每晚都有節目可聽,可看,工人業餘生活很豐富,有電影院,工人俱樂部,體育館,定期舉辦活動,一到那時到處都是天南海北的口音,周邊群眾以到可以調到農場工作為豪,農場賓館是周邊最好的,周邊的人要辦有點檔次的酒席都到那裡,但到了九十年代經濟不行,國企改革大家都天南海北了,賓館生意也就不行了,直到07年底倒閉。
建國后經過六十年的建設,特別是體制改革施行屬地管理后,農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現出欣欣向榮的生機。
據地方志記載:金水河為揚子江右岸支流之一,流域跨嘉魚、蒲圻、咸寧、武昌四縣,面積約480平方公里。流域內地勢低洼,春冬則湖水流泄於江,夏秋則江水漲灌諸湖,而內灌之期,又在農田收穫之時,致有良田約90餘萬畝,不能種植,每年損失農產價值數百萬元。湖北省揚子江水道整理委員會擬築壩以拒江水倒灌,開挖引河,裝置泄水門,以宣洩內潦;建築船閘,以利航運,只因經費困難,未見實行。1932年,全國經濟委員會接管湖北水利堤工后,為堵閉金水,將壩頂築至海平面以上31.5公尺,壩底平均寬120公尺;並就禹觀山開鑿泄水洞3道,裝置治軸閘門3座,以調節湖水外泄;另又從禹觀山至赤磯山,築造橫堤1道,以防阻江水泛濫。工程至1935年3月已全部告竣,該工程全部經費僅80餘萬元,但經濟效益卻異常明顯。金水閘當江水盛漲,則閉閘以防倒灌江水;退落,則啟閘以泄積潦,金水流域可免泛濫之災,而旱窪之地悉可化為沃壤。據前揚子江水道整理委員會測量,可以增墾田畝面積為614平方公里,約合915000畝。“農品產量之激增,土地價格之漲高,尤難以數計”。
金水閘為金水河匯入長江處的主要排水閘。它隔離長江與金水河,讓江水不會倒灌,從而起到灌溉、排洪的作用,金水閘設計為馬蹄形隧洞,全長108m,共3孔。此閘醞釀於1924年秋,竣工於1935年3月,歷時11年。在中國的近代水利史上,金水堤和金水閘都較為著名。其建設融合了當時世界專家的智慧:美國人任總工程師,奧地利人任工地總監,閘門由英國公司設計,荷蘭人參與審查計劃金水閘,1935年4月28日“金水閘”舉行落成典禮,蔣介石親自為“金水閘”題額,正面鐫刻蔣介石題寫的碑銘“民國二十四年春金水閘蔣中正題”字樣,背面鐫刻當時全國經濟委員會的紀念碑文,當地人在文革時期在蔣介石的題詞上抹上石灰,碑文才得以完好地保留下來。
金水閘是中國僅有的幾座老閘之一,2002年當地政府進行了重修,在老閘在50米之外,修了新閘,原來的閘門不用了,成為文物。.
金水閘是近代時中國第一個大型的水利工程,民國時代唯一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至今保護地最好的近代大型水利工程。
金水堤又名五里堤是和金水閘同時期修建的工程之一,也是當時全國修建的最好的堤防,98年長江抗洪,此處堅固的紋絲未動,可見工程之一流,時值今日金水堤仍在發揮的功用。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李鴻章主導經營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政府再籌巨款重建海軍。1910年,海軍大臣載洵和北洋水師統治薩鎮冰從日本三菱長崎造船所和川崎造船所訂購了同樣款式的鋼木結構軍艦兩艘,造價68萬銀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滅亡。
1912年,軍艦竣工下水,袁世凱執掌的北洋政府付清了造船的餘款。
1913年1月,兩艘軍艦開抵上海吳淞,編入海軍第一艦隊,並分別命名為“永豐”和“永翔”。
1915年,袁世凱竊取民國大總統職務,企圖復辟帝制,改元洪憲。孫中山立即發布《討袁檄文》,保衛辛亥革命成果,號召各地起義討袁。前海軍總司令李鼎新、第一艦隊司令林葆懌、練習艦隊司令曾兆麟等,率領永豐、海新等主力艦,在上海通電起義,加入到孫中山領導的護國軍行列。
1917年,張勳復辟失敗后,段祺瑞執掌北京政權,成立了北洋軍閥政府,宣布廢除臨時約法和國會。為了捍衛民主共和和臨時約法,孫中山舉起了護法旗幟,發動領導了護法戰爭。1917年,孫中山與章太炎、陳炯明等人乘艦從上海南下廣州,同時,提出擁護約法,恢復國會的主張。南下前,孫中山會晤了海軍總長程璧光,制定了海軍南下行動計劃。8月5日,程率永豐等10艘軍艦,抵達廣州黃埔,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戰爭。9月10日,廣州護法軍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大元帥,程璧光為海軍總長。1917年12月,瓊州礦督龍濟光被段祺瑞收買,攻佔雷州半島,威脅廣州。孫中山急令永豐等艦趕往瓊州海峽,切斷龍濟光軍的海上運輸線。20日,永豐等艦在陽江海面截獲了龍濟光軍6艘運兵艦及一個營兵力,繳獲了大量軍械。23日,又在海上俘獲龍濟光的平南艦。
1918年1月5日,永豐等艦在程璧光率領下,開抵海口秀英炮台海面,以猛烈的炮火,摧毀了秀英炮台及軍事設施,配合陸軍,殲滅了龍濟光軍隊。永豐艦衝鋒在前,英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得到孫中山的讚揚。4月16日,廣州革命政府為了紀念孫中山,由廣東省省長鬍漢民下令,將“永豐”艦命名為“中山”艦。同時,還將香山縣命名為中山縣。
1925年6月,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部在廣州叛亂。4月,廣州革命政府代理大元帥胡漢民遷至“中山”艦辦公。11日,“中山”艦護送廖仲愷從市區到黃埔軍校。當晚,在廖仲愷等指揮下,廣州軍民即向滇、桂軍閥發動總攻,“中山”艦等海軍艦艇發炮掩護陸軍攻佔敵軍陣地,迅速平息了楊、劉叛亂。後來,“中山”艦在第二次東征叛軍陳炯明殘部和南征陳的部將鄧本殷的戰役中,都立下戰功。中山艦事件亦稱“三二○事件”。
1926年3月18日,蔣介石為了排斥共產黨人,奪取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打撈出水的中山艦的軍權,指使歐陽格以黃埔軍校駐廣東省辦事處的名義,命令海軍的代理局長、共產黨員李之龍調派中山艦到黃埔候用。第二天,中山艦開到黃埔。蔣介石卻誣指中山艦擅自開入黃埔,是共產黨陰謀暴動。20日,蔣介石以此為借口,命令逮捕了李之龍。扣押中山艦,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收繳工人武裝,拘留第一軍第二師中的左派黨代表和政工人員四十多人,宣布廣州全市戒嚴,還包圍蘇聯顧問團住處,驅逐了黃埔軍校中及國民革命軍中以周恩來為首的共產黨員。中山艦事件發生后,中山艦就被國民黨右派控制了。
1927年4月18日,廣州反動派把中山艦開到黃埔,捕殺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熊雄等二百多位共產黨人和革命者。1927年6月,國民黨政府決定成立海軍部。中山艦經江南造船所大修后編入海軍部的第一艦隊。
1934年1月,“中山”艦曾奉命配合其它國民黨軍隊圍剿過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和人民革命軍。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中山”艦等49艘軍艦被國民黨政府調入長江內,以“拱衛京畿(南京)”。這些艦隻大部分被日寇飛機和艦炮擊沉,或自沉於江陰、馬當。
1938年秋,京、滬淪陷后,武漢成了日軍進攻的主要目標之一,中山艦奉命參加武漢保衛戰,擔負從嘉魚、新堤至武昌縣金口鎮江面的警戒及運輸任務。當時,中山艦主、副炮已拆下裝在岸邊幾個要塞上,1938年10月24日下午15時許,當“中山”艦巡航在湖北金口江面時,突遇六架敵機輪番攻擊。艦長薩師俊等25人在作戰中犧牲,另有20多人負傷。“中山”艦艦尾等處要害部位中彈,經搶修無效,沉沒在波濤之中。
1997年1月28日,中山艦被打撈出水。艦上清理出來自日本、德國等國家的各類文物三千四百多件,在中國各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