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潭之戰
象牙潭之戰
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吳天佑六年,909年),吳王楊隆演遣軍挫敗撫州刺史危全諷在象牙潭(今江西金雞縣東北)反叛的作戰。是年六月,撫州(今江西吉安)刺史危全諷自稱鎮南節度使,率領撫、信(今江西上鐃)、袁(今江西宜春)、吉(江西吉安)四州的軍隊號稱十萬,進攻洪州(今南昌市)。淮南洪州守軍僅有千人,節度使劉威以疑兵滯敵,秘密派人到廣陵(今江蘇揚州)求援;危全諷兵屯堅城,駐紮象牙潭,不再前進,請求楚王馬殷出兵相助。馬殷派指揮使苑玫會同袁州刺史彭彥章包圍高安以增援危全諷,執掌淮南大權的徐溫任命周本為西南面行營招討應援使,率兵7000救援高安。周本認為楚軍只是聲援危全諷,並非攻取高安,一旦擊敗危全諷,援兵必然撤走。於是領兵急奔象牙潭。七月,危全諷在象牙潭臨溪營建柵欄,連綿數十里。十七日,周本隔溪水列陣,先派老弱士兵挑戰,以試探虛實;危全諷當即下令渡溪追趕,周本乘其半渡之際,發兵攻擊,危全諷軍大敗而逃,自相踐踏,眾多士兵溺水而亡。周本又分兵截斷其歸路,危全諷及其將士5000入被俘。周本乘勝攻取洪州、袁州,袁州刺史彭彥章被俘;接著又攻克吉州。鐃、信等州亦被淮南攻取,高安楚軍果然退走,盡復江西之地。點評:此戰,周本示形用兵,施計誘殲,以7000兵破數萬之眾,可謂以少勝多之戰。
天祐五年(908年,此時唐已亡,南吳不承認後梁,遂沿用唐哀帝天祐年號),弘農王楊渥為張灝、徐溫所殺,楊隆演因之繼立。徐溫尋殺張灝,因此專權。雖楊隆演不久為宣諭使李儼承製授為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弘農郡王,然而大權仍掌握在徐溫之手。
天祐十六年(919年),即吳國國王位,改元武義,自是與唐朝斷絕關係。楊隆演個性穩重恭順,徐溫父子專權,不會顯露出不平之色,因此徐溫也很放心,建立吳國后並不快樂,於是放縱自己飲酒而很少吃東西,因此生病卧床。南吳武義二年(920年)楊隆演去世,謚宣王,楊溥稱帝后,改謚宣皇帝,廟號高祖。弟楊溥繼位。
危全諷(?~909)字上練,又字忠練,唐末南城東興鄉四十一都蘇源村(今屬)人。撫州刺史。
象牙潭之戰
乾符五年三月,崇仁(一說南豐)朱從立、新城黃天撼乘黃巢起義軍攻佔江西之機,率領農民起義,在今南豐、黎川、崇仁、宜黃一帶活動。危全諷奉令將其鎮壓。隨後,危全諷又在南城都軍(今南城裡塔鄉都軍村)修築土城,設立軍營,並派出遊動哨,保衛南城全境(含今黎川、資溪縣)。
危全諷進駐撫州後主政27年,招懷亡叛,安撫士民,整頓社會秩序,修州衙,築城牆,創廟學,弘佛教,百廢俱興,使民得以安居,政績顯著。對外交結鍾傳,以女嫁鍾傳之子、袁州(今宜春)刺史鍾匡時,並與吉州(今吉安)刺史彭王干、虔州(今贛州)刺史盧光稠友善,撫州全境得以安寧。對內勸課農桑,招徠商旅,使撫州的經濟得到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名邑”。
中和五年(885),他考慮到地處連樊水邊(今臨川區城西鄉)的撫州城地勢低洼,易發生內澇,更不利於戰守,遂將州治向東移至形勢險峻的羊角山(今撫州一中)。又於中和七年開始了撫州歷史上第一次修築城牆的工程,歷時三年才竣工。新建成的撫州城分內外兩重,內為子城,周長1里225步(每步5市尺),設有3門;外為羅城,周長15里26步,設有8門,奠定了現代撫州城的基礎。城內有大街兩條,為農副產品的交流和商業服務提供了便利。為此,張保和於大順元年(890)特地寫了《撫州羅城記》 ,盛讚撫州“賈貨駢肩,豪華接袂”的繁華景象。
五代十國地圖
危全諷還對今黎川福山寺施以山田,資助寺僧。在他的倡導下,黎川幽棲寺、崇仁龍濟寺也相繼創立。
此外,危全諷還注意招撫流亡,增加人口,擴大土地墾種面積。唐末五代正是北方地區戰火連天、餓殍遍地之時,而撫州“既完且富”,儒學的繁榮又引來大批北方士人競相投奔,帶動經濟文化的發展。這個時期遷來撫州的大家族有:金溪陸氏,樂安董氏,宜黃樂氏,南豐吳氏,南城、臨川黃氏等。大量人口的遷入和許多文人墨客到撫州遊覽所留下的墨寶和詩賦,為宋代撫州人才崛起創造了條件。
象牙潭之戰
開平三年六月,危全諷為了收復被淮南節度使楊渥所掠奪的鐘傳故地,自稱鎮南節度使,率撫、信、袁、吉四州之兵攻打洪州。楊渥派部將周本率領精兵在象牙潭與危全諷對陣,趁危全諷部渡河之際進行截擊,擒獲危全諷及將士五千餘人。周本又乘勝攻克袁、吉、信州,江西遂統歸楊吳。危全諷被押至廣陵(今江蘇揚州),因曾援救過楊渥父楊行密,楊渥將其釋放,讓其閑居廣陵,不久病逝,追封為南庭王,歸葬於南城縣新豐鄉梅溪村界潭。黎川福山寺左側建“危王寺”,並鑄其鐵像,以香火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