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

中國姓氏之一

董姓,中國姓氏之一,是一個古老的姓,董姓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傳黃帝的己姓子孫中有個叫叔安的,被封於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縣),稱為飂叔安。

飂叔安的兒子董父,為帝舜馴養龍,被舜賜姓為董,任為豢龍氏,封之於鬷川(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他的後代便以董為姓。主要以第一種為主。歷史名人:董仲舒、董必武、董存瑞等。

姓氏淵源


董
第一個淵源
源於己姓,出自帝舜賜予顓頊後裔飂之子的姓氏,屬於帝王賜姓為氏。相傳,顓頊的己姓之後裔飂飂叔安有個兒子叫董父,他對龍的習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為豢龍氏,讓他專門養龍(即馬)。在董父的精心馴養下,許多龍學會了表演各種舞蹈,帝舜很是喜歡,就封董父為鬷川侯(今山東定陶),還賜他以董為姓氏,他的後代就是董氏,世代相傳至今。第二個淵源源於己姓,出自顓頊帝之孫子吳回的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傳說重黎是一位氏族首領以諄耀敦大,光明四海。顓頊任命其為火正,專門管理火。顓頊死後,侄子高辛(玄囂的孫子)繼位,即帝嚳(帝俊),帝嚳任命重黎為“祝融”之官稱。後來共工氏作亂,帝嚳派遣重黎前去鎮壓,重黎多次鎮壓而不成功,帝嚳大怒,將重黎召回論罪處斬,然後以重黎的弟弟吳回接替重黎的官位,繼續為祝融之官。吳回有個兒子名終,因為封在陸鄉(今山東平原),所以叫陸終。陸終有個兒子叫參胡,因住董地(今山東濮城),其後裔子孫就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董氏,世代相傳至今。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兒子,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春秋時期,周王朝有個大夫叫辛有,辛有的兩個兒子都在晉國任太史,負責董督(考察並收藏之意)晉國的典籍史冊,以官名稱為董督。在史籍《左傳·昭公十五年》中記載:“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適晉為大史,籍黶與之共董督晉典,因為董氏。”這兩個董督的後代世襲晉國史官,一直擔當晉國的太史令,其後裔子孫遂以先祖的官稱為姓氏,稱董氏,世代相傳至今。其中一個叫董狐的,時為晉侯史官,其後代則世代為侯氏。第四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董澤,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董澤,是古代的一個大湖之稱,又澤名。在史籍《後漢書·郡國志》中記載:“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澤。”古籍中所指“文喜邑”,就是漢朝時期的“河東聞喜”,即今山西省運城地區,是“千古山西二雄”之一關羽的家鄉,其時有一巨大的濕地地貌,因水中盛產“董蕖”因而稱“董澤”。“董蕖”,就是古人對蓮藕的一種稱謂,在今天山西、陝西地區,菜市場上仍有稱蓮藕為“董菜”者。傳說董澤曾“浩淼數百里”,后被人類破壞,逐漸成為鹽湖,最後乾涸,消失得無影無蹤,今只留得一個“運城市鹽湖區”的行政名稱。在董澤周圍生活的住民,有以其居住地名為姓氏者,稱董氏,世代相傳至今。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漢朝時期南匈奴屠各部奧矣·毛都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源出漢朝時期南匈奴屠各部奧矣·毛都氏部落,其實是古肅慎民族的一個分支,在東漢時期曾一度改漢姓為胡氏。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奧矣·毛都氏部落的一個分支,逐漸北遷居於大青山一帶原始林區(今蒙古肯特山區),因此被稱為“林中之民”,遼國契丹族人和後來西夏國的黨項族人則稱其為“蒂奇斯族”,金國時期的女真族人稱其為“呼勒都古德”。與古突厥語“奧矣·毛都”的意思一樣,古女真語“呼勒都古德”也是“林木、林中人、森林獵人”之義,后因以為部落名稱和姓氏。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的歷史過程中,奧矣·毛都氏部落以及呼勒都古德氏部落皆成為蒙古兀良哈部落下屬諸部,逐漸成為蒙古族。明朝初期,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即有取漢姓為董氏、胡氏者,至清朝中葉以後,大多數族人冠漢姓為董氏,少部分人稱胡氏,世代相傳至盡。第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滿族董鄂氏,亦稱棟鄂氏滿語為Donggo Hala,世居董鄂(今遼寧桓仁、寬甸一帶),是滿族著姓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董氏、棟氏。⑵.滿族棟佳氏,亦稱董家氏、董佳氏,滿語為Do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董佳城(今遼寧新賓)、嘉木湖(今遼寧新賓)、嘉哈(今遼寧新賓夾河村)、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董氏、鄧氏、陳氏等。⑶.滿族珠格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術虎部,以部為氏,滿語為Juge Hala,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內布列亞河流域)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董氏。⑷.滿族珠赫哷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術虎部,滿語為Juhere Hala,漢義“冰凍”,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董氏、術氏。⑸.滿族朱胡氏,源出元朝時期女真海通猛安朱胡氏族,滿語為Juhu Hala,在明朝時期的漢姓即為董氏。第六個淵源源於朝鮮族,屬於漢化改姓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有董氏,明洪武二年(高麗武宗二十一年,公元1369年)農曆4月,明太祖朱元璋派遣董仲舒的第六十二世孫董承宣、董印宣兄弟二人,以接慰之職使出使高麗,后被李氏挽留在朝鮮而歸化高麗,定居榮川,被封為榮川君,並將中國故鄉廣川作為本貫,史稱廣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八世孫董一元,在丁酉再亂時,以明朝將領的身份東渡朝鮮,參加抗倭戰爭,戰後與其二子董大順、董昌順定居高麗。董一元及其後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貫,而加人了廣川本貫。其後裔稱董印宣為一世祖,以廣川為本貫,形成朝鮮廣川董氏。據文獻《韓國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鄉》的記載:廣川董氏淵源於中國,是漢朝巨儒董仲舒的後裔。1985年韓國經濟企劃院的國情調查顯示,廣川董氏已有三千八百五十餘人。韓國現在有四千六百多董氏族人。今朝鮮與韓國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會。家譜文獻浙江嵊縣董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己巳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湘潭董氏五修族譜十六卷,首四卷、末一卷,(民國)董貽玖纂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長沙董氏族譜八卷,卷首上、下冊,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隴西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董氏四修族譜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國丁亥年(公元1935年)廣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大冶董氏宗譜,(清)董子懷等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五卷、第七~十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浦陽董氏宗譜,(清)董宏本等總理,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一~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涇縣涇川中村董氏宗譜十七卷,首三卷、末一卷,(民國)董承恩等纂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會稽董氏宗譜八卷,(清)董庭焙等總理,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會稽董氏宗譜八卷,(清)董庭煨總理,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字輩排行雲南會澤董氏字輩:宏文揚昌廉,本書學世賢,朝廷龍震局,榮華富貴全江西上饒董氏字輩:“興廣以貴爾-瓚希用繼慶-天仕勝顯正-文章安國邦-忠孝光前烈-詩書裕厚良”河南開封董氏字輩:雲、金、士、國、順、永、興、兆、明、光山東平原窪董董氏字輩:“維學曰鴻儒(秀),光明正大洋,春朝萬寶貴,世代永吉山東東明董氏字輩:“木、萬、漢、玉、金、國、克、其、仁、文、時、隆、知、奉、本、師、顯、肇、朝、勛、光、耀、先、祖、德、傳、家、有、良、方、秉、政、善、繼、續、永、慶、世、吉、昌”。山東聊城董氏字輩:“丕懷玉兆孝”。山東泰安董氏字輩:“兆瑞慶升廷文明呈光華”。山東肥城董氏字輩:“毓嗣衍傳憲廣德宜興正鴻尚序祥允修崇經永紹學治道常存”。山東新泰董氏字輩:“志玉仲和士兆懷”。山東榮成董氏字輩:“佩世傳久照先勇”。山東曹縣董氏字輩:“鴻(效風)玉傳付記”。山東沾化董氏字輩:“茂志祥鳳玉金”。湖北黃岡紅安董氏一支字輩:“賢良紹德,方正希昌”湖北孝感董氏一支字輩:“國福家大昌元髮際光長定興時茂顯康永慶紅良”。湖北董氏一支字輩:“重微理全成才重召鴻茂職”。安徽安慶市董氏輩:必文為延嗣,重柏有萬春,洪烈傳廣承,顯祖德光明,學玉經邦澤,曾高桓國材,景雲自天開。安徽亳州董氏一支字輩:“大萬思全召成運龍兆獻景允祥”安徽蕭縣董氏字輩:“正宜祥克永明道福開昌詩書鴻經濟忠孝譽文章”。安徽定遠董氏字輩:“四開學永正長青”。濮陽董氏一支始祖於明永樂四年自山西洪洞遷居濮陽縣蘇家樓,明中期遷居五星鄉草坡(在清朝光緒年間續寫)字輩:“守、林、金、開、志, 應、孝、學、華、清;宗、廣、克、法、樂,敬、宏、明、世、興;文、承、啟、先、訓,修、德、任、自、彰;榮、澤、功、繼、遠,蘭、芳、長、存、香”。河南新蔡董氏字輩:“修福效友傳家寶”。河南潢川董氏字輩:“道遠冀全長林術良德昌文學慶顯陽賢是立家邦”。河南商丘董氏字輩:“敬法先聖訓,恆存忠孝心”。河北景州董氏字輩:“天兆文耀允維萬世永昌元興貴立賢”。河北景縣董氏字輩:“維萬世永昌”。河北南宮董氏字輩:“連延建鴻印忠誠敬友賢天惠龍昭穆昌君萬世傳”。河北一支字輩:“連延建鴻印 忠誠敬友賢 天惠龍昭穆 昌君萬世傳”董氏一支字輩:“德玉福發生元學士韓文秀恩科閆永錫”。董氏一支字輩:“天子應長綿正學承加訓”。董氏一支字輩:“士衛必志世大長遠先祖富發祥代系立刻昌國家傳眾孝仁義理剛尚”。董氏一支字輩:“書友其文昌仕維德永長邦家恆千里”。江蘇豐縣董氏字輩:“寬厚存心,中正立志,詩書繼世,孝友傳家”。新疆阿爾泰地區董氏是從豐縣遷出,字輩排行仍然使用前者的。江蘇贛榆董氏字輩:“國家恆建作,毓淑自洪興,有為廣勝大,承續曰安長”。四川南江董氏字輩:“卓印洪其知占立光大國長遠永孝思”。四川廣元董氏字輩:“乘法岐祥生,朝庭國太平,仁義禮智信,文武雙全能”。湖南常德董氏字輩:“應元文仲永,伯大勝興希,啟世宗國治,方正習學成,明道賢良主,佑爾少時昌”。得姓始祖董父。顓頊帝的己姓之後,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他對龍的習性很有研究。於是帝舜就任命董父為豢龍氏,專門養龍。在董父的精心馴養下,許多龍學會了表演舞蹈。帝舜非常高興,就封董父為鬷川侯(今山東定陶),還賜他以董為姓,其後代就以董氏自居,董父也被尊稱為董氏始祖。各支始祖
董姓
董姓
董廷圭:明洪武初自石首遷居華容鼎壹鄉。是為華容董氏始祖。董勝一:明代自江西遷湖北大冶宋皇堡。是為湖北大冶董氏始祖。董 成:原籍金陵。唐末流落至滇,仕南詔為布燮,後裔先後轉徙劍川景東雲龍洱源雲縣等地。是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董繼鳴、董宗良:南宋時遷金華鐵嶺頭。小宗始祖;董宗良,繼鳴十四世孫,明清之交后徙湖海塘下董宅。是為西睦董氏始祖。董官一、董其昌董傳策、董宜陽:元初居華亭竹岡。明董其昌、董傳策、董宜陽皆出此族。是為華亭董氏始祖。董元、榮 達:原籍山東,唐咸通間遷居東陽安坑。元九世孫榮,北宋乾興中徙蕭山,二十四世達,元至元間遷居浦陽東溪。是為浦陽董氏始祖。董仲舒、董伯庄:西漢大儒董仲舒為始祖,其裔有一支於宋淳佑間遷鄞,再遷慈溪。傳至五十二世董伯庄,永樂間人贅鄞城西北隅芳嘉橋為始遷祖。是為四明儒林董氏始祖。董 賦:唐文宗朝官御史中丞,世居龍游立德鄉。其子桂,始徙奉化連溪。是為大董董氏始祖。董德卿、董 寧:唐衢州龍游立德鄉人,四世孫舜祖,乾寧間官嵊縣令,退隱邑之龜溪石壁,舜祖孫寧,後梁乾化間再遷新昌雪溪。是為浙江紹興董氏始祖。董元山、董伯清、董仲綱:西漢董仲舒七世孫元山徙家溧陽;三十五世伯清別居邑之前川;伯清子仲綱人贅舊縣基本氏,是為舊縣始祖。是為江蘇溧陽舊縣董氏始祖。董佚名:明萬曆年間自鄞縣西十三橋遷鎮海鷂鶯灣。是為浙江鎮海鷂鶯灣董氏始祖。遷徙分佈董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約九百七十六萬餘,佔全國人口的0.61%。董氏出於同一宗源,為高陽氏顓頊帝之後裔。據史料所載,董氏的發源地在山東定陶北部、山西運城、山東平原縣三個地方。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董氏先人從發祥地董國(今山西運城)向四方藩衍播遷,據有關史料記載:北京之尚義、魏縣,山東之龍口、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肅之酒泉,湖北之監利,廣西之桂林,貴州之從江,雲南之瀘水河口、隴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董氏族人分佈。實際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董氏族人在神州大地以及世界上分佈不盡相同。誠如棗莊“江都堂”董族家譜所說董氏一族“始於虞,顯於漢,盛於蜀,而大於元。”1.先秦時期:早在先秦時期,董氏族人主要的活動地區包括山西、陝西、河南、甘肅南部等,春秋戰國時期活躍於晉國的有董狐和董安於。並且已經向西和向南遷移,散佈於甘、川、滇、黔等廣大地區,與當地土著混居,逐漸融入土著民族之中,成為土著諸姓之一。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氏。2.秦漢時期:到秦、漢時期,董氏己北及河北,東進山東、南逾嶺南、東南抵江浙、西到四川,在今山西、甘肅、河北、河南較為集中。另外,陝西,山東定陶、高青,廣東廣州,四川資陽、德陽,浙江餘姚、湖北襄陽、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陽開封杞縣信陽靈寶等地也散居有董氏族人。后在不斷的繁衍過程中,甘肅、山東兩地董氏發展成當地望族。董氏名人有秦秦都尉西漢翟王董翳,西漢成敬侯董渫(山東單縣人);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董仲舒,西漢宣帝時期的高昌侯董忠(為東漢孝子董永先祖);西漢末王莽時期大司馬董忠(為董仲舒八世孫);東漢洛陽令董宣;東漢太師董卓。據記載,自漢至唐,雲貴地區的董氏發展成為大姓,逐漸將雲貴地區的土著民族同化為西南地區的漢族。東漢公孫述時,牂牁(治所在今貴州黃平縣西北)大姓有董氏。3.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百姓四處流散,大舉遷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蘇、湖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均有董氏遷徙而來者。甘肅、四川的董氏已經繁衍成大姓,同時向西南的雲南、貴州遷移。這時,有人稱蜀國“四相”之一的三國名臣董允,醫學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4.隋唐五代時期:隋唐時期,是董氏一大繁衍時期,福建、廣東、湖南、雲南等地均有董氏遷居者,唐朝時董氏的人口重心開始在滇黔地區形成。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隴西、弘農(今河南靈寶)、河東、范陽(今河北琢縣),此外還有濟陰(今山東曹縣)。董氏藝人大量湧現出來,有琴師董庭蘭五代南唐的畫家董源、唐朝宰相董晉。並大批移民東南。唐末,固始(今屬河南)人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及王潮、王審知入閩時都有董氏加入。固始董氏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者,即今石獅金門始祖董思安,開運二年(945年),董思安忠於舊主退隱泉州。元朝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農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孫董善順因避元兵騷擾從晉江青陽遷居石獅永寧沙堤村,其弟董善應則避居於金門古坑鄉,故今金門、同安、廈門、漳州晉江、石獅董氏均為同宗。其後裔有鄭成功的岳父董先,董先堅決支持鄭成功的抗清事業,其子董騰后追隨鄭成功收復寶島台灣,並長期率水師駐紮澎湖。唐末“南詔宰輔”董成原籍金陵,流落至滇,仕南詔為布燮,後裔先後轉徙劍川、景東、雲龍、洱源、雲縣等地,是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5.宋金元時期:迄於宋時,董氏大批遷居東南地區,同時進一步向西南地區發展。宋元時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軍隊的南下再度迫使董氏南遷。元明時期董氏族裔宦遊全國各地,近及於大理,遠達漠北及嶺北(包括今外蒙及俄羅斯一帶)。其中董俊族裔籫纓世族,望重朝野,以“四世八公一翰林”著稱於世,先後有上千族裔宦遊於大江南北。董孝忠先生經深入的調查研究,在撰寫《董仲舒後裔淵源研究》一文指出:在沿濟南至青島的膠濟線兩側、徐州連雲港隴海線南北各省居住著眾多董俊後裔。宋代將領董宗本董遵誨父子、金戲曲作家董解元、蒙元時期藁城董俊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父子,元時柏鄉董朴。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其中浙江東陽(古稱吳寧)、肖(蕭)山、富陽浦江臨安安吉紹興、杭州等地的董氏許多是從唐貞觀初遷入浙江的婺州判司董元的後裔。今江西宜黃樂安婺源贛州、崇安、新干、以及長汀、監利、華容、石首、涇縣等地的董氏是唐末入贛的董連(唐宰相董晉之後)的後裔,許多董氏名人均出於此宗,如董淳、董敦逸、董德元、董全禎、董傑、董邦達、董誥,今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鄉流坑村(古屬廬陵)有四千餘人董氏後裔聚居,被譽為“千古第一村”。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董氏族人達四十六萬之多,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59%,居第三十四位。主要分佈於江西、河北、山東、河南四省,約佔董氏總人口的64—;其次分佈於湖南、甘肅、安徽三省,約佔董氏總人口的22%,形成贛皖湘、隴西、冀魯豫三大董族聚居地。其中江西為董氏第一大省,約佔全國董氏總人口的22%,占江西人口的1.2%。6.明朝時期: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董氏約有四十二萬之眾,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45%,居當時第五十五位。主要分佈於浙江(25%)、山東(19%)兩省,約佔董氏總人口的44%;其次分佈於山西(8.7%)、江蘇(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五省,約佔董氏總人口的36%。其中,浙江為明時董氏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董氏總人口的25%。明朝時,董氏族人曾以軍屯、民屯的身份遷住西南邊陲雲南等省。據民國時期《昆明縣鄉土教材》記載:“民家族,據稱其始祖系隨明將沐英平滇由大理、鶴(慶)麗(江)諸縣遷至今所——滇池西岸大、小鼓浪,陽臨谷(今楊林港)等處。”觀音山楊林港、富善村的白族老人們認為,他們的“先祖姓張,第十三世祖還姓董,立過董氏宗祠。”《董氏家譜》中記有:“陽谷董氏,安徽鳳陽之世族也。明洪武年間,先祖賜以醫學,隨黔寧王沐英到滇。”很顯然,這些隨軍從安徽鳳陽來的人們在滇池沿岸屯軍併入贅土著的白族人家,其後代成了白族。其道理,與大理一帶自稱是來自“南京應天府”的白族一樣。明洪武年間,也有不少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軍士隨軍來到大理和雲南其它地方屯軍,許多人入贅土著白族和其它民族人家,其後代成了自族和雲南其它民族的。如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檔案館保存的《董氏族譜》記載了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自治縣董氏的源流:公元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墾邊政策,開發雲南,從江西省南昌起程到雲安;安置在楚雄府定居(包括楚雄、廣通、定遠祿豐大姚、封州、彌渡等地),於公元1800年遷入雙江縣上改心清平後山,後繼續遷入忙糯康太與拉牯族雜居。臨滄地區臨滄、雲縣、雙江耿馬縣《董氏族譜》:董氏一世祖原籍河南開封府福祿街董家莊,明末清初赴滇整軍,后落籍鶴慶,生六子,分居保山、大理、雲縣、景東、楚雄、鶴慶。該譜記述了董氏二世祖君正支系居雲縣后370年十四代六大支繫世系分支,發展變遷狀況。據四川天府報報道,四川彭州市磁峰鎮董益良30餘年前董家老宅翻修時,發現了藏在樑上的《董氏家譜》,該譜撰於清代光緒十年,《董氏譜序》記載:明朝成化年間,董仲舒後裔董應輔從湖北押糧入川,后留在通化。其子董閑入籍理縣,定居二百多年。董氏於明末由雲南呈貢遷入威寧溫家屯,至今已傳十四世。威寧回族始祖董天成,到威寧后娶溫氏,傳二世一支、三世三支。董氏現有近千戶,主要分佈在威寧縣的哈喇河鄉、雙龍鄉的高山村、二塘鎮梅花村和秀水鄉海拉鄉中水鎮等地,在貴州水城縣林青鄉、安順市轎子山鎮、平壩縣十字鎮有少數居住,董氏於清雍正年間遷一部分到雲南昭通,現多數居住在八仙營、灑雨河、水井灣一帶。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董仲舒第六十二世孫董承宣以接慰使出使高麗(也有研究認為:董承宣、董印宣二兄弟同時以明朝撫慰使赴高麗未歸),未返國而歸化高麗,定居榮川,被封為榮川君,並將中國故鄉廣川作為本貫,史稱廣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八世孫董一元,丁酉再亂時,以明朝將領的身份東渡朝鮮,參加抗倭戰爭,戰後與其二子大順、昌順定居高麗。董一元及其後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貫,而加人了廣川本貫。其後裔稱董印宣為一世祖,以廣川為本貫,形成朝鮮廣川董氏。《韓國姓氏大百科 姓氏的故鄉》也認為:廣川董氏淵源於中國,是漢代巨儒董仲舒的後裔。1985年韓國經濟企劃院的國情調查顯示,廣川董氏已有三千八百五十餘人。韓國現在有四千六百多董氏族人。今朝鮮與韓國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會。明朝以前,董氏主力一直集中在中原一帶,宋元明時期由於北方戰火連綿不斷,董氏人群不可避免地遭受嚴重的打擊,人口銳減。宋、元、明六百年間,全國人口純增率為20%,但董氏人口同期為負增長,凈減四萬之多。其間董氏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遷移方向主要是由北方向東南,重新形成了魯晉冀、江浙贛南北兩大董氏人口聚居區。出現了明朝抗倭名將董邦政(明山東陽信人)、董一元董一奎兄弟(明宣府前衛人,今河北宣化),著名書畫家政治家董其昌。7.清朝時期:清朝是董氏在東北地區發展的最重要時期。從清康熙年間開始董氏族人陸續移居台灣,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黃五姓,移住今屏東縣恆春鎮;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顯謨築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開墾九弱黎庄等等。此後,又徙居南洋群島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名人有清代文學家董說,畫家董邦達。今日董氏以河北、山東、山西、雲南、遼寧、浙江等省最為集中。冀、豫、晉三省,占董氏總人口的31%,滇、魯、遼、浙、川、鄂、六省又佔38%,而冀居住了董氏總人口的10%,為董氏第一大省。郡望堂號
董姓
董姓
1.郡望: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濟陰郡:漢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144年)置濟陰國,漢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一說漢武帝建元三年)改為濟陰郡,治所在定陶(今山東定陶),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菏澤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區。東漢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改為濟陰郡,轄地在今山東省定陶縣一帶。2.堂號:隴西堂:以望立堂。良史堂:春秋時候,董狐是晉國的史官,他寫史求實存真,不怕權勢。晉靈公被弒,董狐在史書上寫道:“趙盾弒其君。”趙盾要求他更改,他卻堅持原記錄。孔子誇獎他是“良史”。直筆堂:同良史堂。典故趣事董狐筆:出自《左傳 宣公二年》。春秋時期,群雄爭霸。晉國的國君晉靈公剛即位,由於年齡太小,不能料理朝政,於是讓趙盾、士會和荀林父三人輔佐。晉靈公年長即位后,昏庸無道,殘暴荒淫。作為相國的趙盾,一心想靈公恢復霸業,多次勸阻晉靈公為晉國著想。晉靈公卻派大力士前去刺殺趙盾。當這位大力士來到趙盾的府上時,看到趙盾在家裡等候上朝,雖沒有到上朝的時間但是穿戴得仍非常整齊。這位大力士認為趙盾是位忠臣,不願干違背良心的事情;他自殺身亡。晉靈公仍然不醒悟,又派人邀請趙盾來飲酒,暗地裡派兵士埋伏在四周,讓他們見機行事,準備殺死趙盾。這個事被趙盾的衛士提彌明發發現后,保護趙盾安全脫離險境。趙盾和他的兒子趙朔被迫逃往國外,在逃跑的途中正巧遇見晉靈公的姐夫趙穿。趙穿聽后非常生氣,他前去找晉靈公評理,然而晉靈公不但不聽,反而對趙穿惡聲惡語。萬般無奈之下,趙穿只好命令衛士一擁而上殺死了晉靈公,趙盾聽到這件事後,返回晉國,把晉靈公的兒子擁立為王,這就是晉成公。趙盾登上相位后,想知道史官對這件事的評價,於是就把太史令董狐找來,詢問他有關情況。董狐把大事記錄給趙盾讓他親自去看。趙盾看到上面寫著“秋七月,趙盾弒其君”,並且得知這件事在朝廷上已經做了公布。趙盾質問董狐道:“誰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殺的,你們這些史官司怎麼讓我承擔罪名呢?”董狐回答道:“你身居相位,曾經逃亡而沒有走出國境,回來后又不懲辦兇手。這不是你的責任,又是誰的責任呢?”趙盾聽后嘆息說:“《詩經》上都說‘因為我懷戀君主,所以給自己帶來憂傷’。大概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吧!”孔子評論這件事時說,董狐沒有錯,他是一位好史官,據法直書而不加隱諱;趙盾也沒有錯,他是一位賢明的大臣,為了法度而蒙受惡語,真是可惜啊!如果趙盾逃跑出了國境,就可以免除弒君之名了。宋朝文天祥的《正氣歌》里就有這個典故:“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歷史名人
董姓
董姓
董狐:(生卒年待考),亦稱史狐,周人辛有的後裔,世襲太史。被當時的孔子譽為“良史”的史官,是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董氏名人。董宣:(生卒年待考),字少平,董仲舒五代孫,陳留圉人(今河南杞縣)。著名東漢良吏。漢光武帝時為洛陽令,敢於搏擊豪強,為民作主,京師震慄,漢光武帝稱其為‘強項令’,豪強貴戚莫不畏懼,號其為“卧虎”,民間歌之曰:“枹鼓不鳴董少平”。董賢:(生卒年待考),字聖卿,雲陽人(今陝西淳化),西漢大司馬。董和:(公元?~220年),字幼宰、枝江董市人。著名蜀漢掌軍中郎將。他與諸葛亮共事多年,許多建議被諸葛亮採納,為官二十餘年,外牧殊域,內干機衡,清正廉明,深受人民信任和愛戴,與少數民族交往,‘務推誠心,南土愛而信之’。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諸葛亮對董和的高風亮節稱讚不移:“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董允:(公元?~246年),字休昭,董和之子。著名蜀漢大臣。秉承了董和的高風亮節,是時人所稱的蜀中四英之一(諸葛亮、董允、蔣琬、費禕)。對董允的忠誠與才幹,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給予了肯定,並力推董允主持“宮中之事”。董允受命后,忠勤不懈,對後主言行,極盡諍湅之責。董允官至侍中、輔國將軍、尚書令、大將軍附貳等,文官武職集於一身,地位顯赫,但他一身正氣,正直不阿,治理蜀國業績顯著,深得民心。董奉:(公元220~280年),董允之孫,字君異,侯官人(今福建長樂),建康董氏之祖。著名三國時期醫學家。董奉少時治醫學,醫術高明,與南陽張機、譙郡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區”。董誥:(公元1740~1818年),董邦達之子。著名清朝大臣。董源:(公元?~962年),一作董元,字叔達,鍾陵人(今江西進賢,一說江南人)。著名五代時期南唐畫家。南唐中宗時曾任北苑副使,世稱董北苑。工山水,尤擅溪橋、漁浦、洲渚交相掩映的江南景色。用披麻皴法畫山水,平淡天真,后又巨然承其風格,並稱"董巨",為五代、北宋間南方山水畫主要流派,對後世影響很大。亦善畫牛、虎、人物,傳說馮延巳曾將董源所作古代美人畫屏誤以為是擋道宮娥,而不敢入謁中主。董槐:(公元?~1262年),宋濠州定遠人(今安徽定遠),字庭植,嘉定十六年進士。嘉熙間歷提點湖北刑獄、知江州、潭州,平息常德兵變,救濟南來江北流民,甚著政績,整肅軍紀,加強訓練。六年(公元1246)任權廣西轉運判官兼提點刑獄,協和西南少數民族,與交趾建立友好貿易關係。寶祐三年(公元1255)任右丞相兼樞密使,以整頓綱記為急務,為改革舊制,報效國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而得罪了許多大臣,因此嫉之者甚眾。次年罷相,為佞臣丁大全派兵廹逐,避居湖州南潯。旋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臨安洞霄宮,隱居富陽北郊陽波湖董家弄。其子董麗,為宋駙馬,在元亂中盡節。今其後裔大多定居浙江富陽北部山區。部分定居江蘇丹陽。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廣川人(今河北棗強,一說河北景縣)。著名西漢哲學家、經濟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董仲舒在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他的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採納,由此開以後二千年中國統治階級尊儒的局面。”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的國相十年。漢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任膠西王劉端的國相,四年後辭職回家。董仲舒著作甚豐,共凡約二百多篇十餘萬言,尚存的有《春秋繁露》及嚴可均《全漢文》輯錄的文章二卷。董其昌:(公元1555~1636年),字玄宰,又號思翁、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人(今上海松江)。著名明朝書畫家。明萬曆十七年中進士,為官不辟權貴,不徇私情,從庶吉士、翰林編修官至禮部尚書,以太子太傅致仕,終年八十三歲。他書法秀逸,自成一家。他的書法從顏真卿入手,又先後學虞世南、王羲之、李邕,自稱在率易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疏宕秀逸,很有特色,對明末清初書壇影響極大。擅長山水畫,講究筆致墨韻,以清潤明秀為特色,主張作畫必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後來畫論產生了積極影響。著有《容台集》、《容台別集》、《畫禪室隨筆》、《畫旨》等。董小婉:(生卒年待考),名白,一字青蓮,別號青蓮女史,著名才女,著名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董邦達:(公元1696~1769年),浙江富陽人,著名清朝大臣、畫家。因政績卓著,累官至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又是著名畫家,以善畫山水而著稱,畫鳳蒼逸古厚,其繪畫藝術譽滿京華,乾隆帝特命他主持皇家畫院,人稱清抄畫中十哲之一,是繼五代董源、明朝董其昌之後又一董氏大畫家,合稱為三董。董遵誨:(公元926~981年),涿洲范陽人(今河北涿縣)。著名後周、北宋將領。董解元:(生卒年待考),金朝時戲曲家。他根據唐人元稹的《鶯鶯傳》創作了《西廂記諸宮調》,為後來元曲作家王實甫創作《西廂記》準備了條件。董福祥:(公元1840~1908年),甘肅固原人(今寧夏固原)。著名清朝將領。董必武:(公元1885~1975年),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湖北黃安人(今湖北紅安),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卓越的領導人之一。董振堂:(公元1895~1937年),字紹仲,北新河縣人,著名中國工農紅軍傑出將領之一、寧都起義領導人之一。董存瑞:(公元1929~1948年),河北懷來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鬥英雄。如今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範共產黨員、全國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的英靈。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元帥的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董父故里董姓的來源,《辭源》上說,“相傳為豢龍氏董父之後,舜所賜姓……”這說明董父和舜帝是同時代人,而且是董姓的始祖。因為當時屬史前社會,尚無文字記載,所以只好以口頭相傳。董氏家譜還提到,董氏家族為紀念自己的始祖董父,曾在絳縣西郝庄北門外的一塊高地上建有董父祠。因他們尊董父為龍神,故此廟又名神龍廟,而當地百姓則慣稱其為龍王廟。據有關資料及當地父老傳聞,神龍廟始建於元,重修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1年),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7年)復修,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擴建殿宇舞台,並定於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五為古廟會。相傳這一天正好是董父誕辰,因而也成為董氏家族舉行盛大祭祀活動的日子。此時的龍王廟已具相當規模。高出地面五尺余、坐北朝南的五間正殿,雕樑畫棟,氣勢恢弘。殿內中為龍神,亦即董父,東為龍妻,西為龍女。因龍女即董父之女,故當地百姓稱其為董姑。與正殿同基而建。西郝庄董父祠舊址發掘出董氏譜系殘碑兩截。其一為碑的下半截,正面刻有“西河靳願書並篆額”字樣,但年代久遠。從斷句缺字詳考,此碑是從董氏十一世立祖下續,與譜牒有關資料對照,當鐫刻於金大定年間,距今約800餘年。其二為另一碑的上半截,清康熙辛亥年(公元1671年)鐫刻。碑的正面刻“董氏碑樓世系敘”,背面額書“董氏族譜”,下依次序列董氏後裔人名,但字跡已模糊難辨。據此進一步說明,董氏一族世居於此年代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