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鎮

治安鎮

治安鎮隸屬於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位於奈曼旗東北部邊緣,人稱奈曼旗東大門,全鎮總面積59.8455萬畝。地形地貌特徵為“南坨北甸中平原”。壓裂砂、硅砂、型砂儲量豐富,境內盛產麻黃草。氣候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轄23個嘎查村,全鎮總人口2.05萬(2020)。

治安鎮歷史悠久,鎮內有著名的紅山文化遺址,有至今尚存的包爾胡碩廟。

行政區劃


治安鎮 截止2015年下轄23個行政村。具體為:阿仁艾力嘎查、蘇都嘎查、西胡斯台嘎查、小百興圖村、沙巴淖爾嘎查、腰營子嘎查、小包力皋村、東胡斯台嘎查、勝利嘎查、白土嘎查、小八仙筒村、淖爾台村、新立戶村、查干好來村、二號村、七號村、保樂村、六號村、明斯台村、百家村、永樂村、三號村、大包力皋村23個嘎查村。
政府駐地嘎查村地名情況
嘎查村名稱名稱的來歷含義和演變駐地自然村名稱
政府駐百家。百家村以柏、季兩家姓氏取名柏季街,後來以人們習慣叫法得名百家。百家
二號村1925年日本人帶著一隊朝鮮人在此地建個所謂的“華興公司”,開荒種植水稻,並把土地分成10塊,編號為1—10號。二號、三號、六號、七號由土地編號得名。二號
三號村三號
六號村六號
七號村七號
保樂屯村蒙古語,譯為灰色。保樂屯
新立戶村1959年,該村從永樂屯分出,建立獨立生產大隊時命名。新立戶
北小白興圖村白興圖,蒙古語,譯為平房。北小白興圖
腰營子嘎查原為窯營子,意為有窯的村屯,2003年合併嘎查村時,更名為腰營子。窯營子
勝利廟嘎查1745年,該地建了一座廟,起名包爾呼碩廟,1948年更名勝利廟,嘎查以廟名命名。勝利廟
永樂屯嘎查1914年,以該村人名伯伯的名字命名伯伯艾勒,1948年更名為永樂屯。永樂屯
白圖營子嘎查白圖,蒙語,譯為牌,因該地曾立過邊界牌而得名。白圖營子
政府駐地嘎查村地名情況
嘎查村名稱名稱的來歷含義和演變駐地自然村名稱
沙巴日淖爾嘎查蒙古語,譯為爛泥泡子。查干淖爾
西呼拉斯台嘎查呼拉斯台,蒙古語,譯為蘆葦。西呼拉斯台
東呼拉斯台嘎查呼拉斯台,蒙古語,譯為蘆葦。東呼拉斯台
阿仁艾勒嘎查蒙古語,譯為北營子。阿仁艾勒
大包力皋村系蒙古語,譯為水泉。2006年5月由原得勝鎮劃歸治安鎮管轄。大包力皋
明嘎斯台村蒙古語,譯為獾子。2006年5月由原得勝鎮劃歸治安鎮管轄。明嘎斯台
小包力皋村同大包力皋。2006年5月由原得勝鎮劃歸治安鎮管轄。小包力皋
小白興圖村白興圖系蒙古語,譯為平房。2006年5月由原得勝鎮劃歸治安鎮管轄。小白興圖
查干嘎查蒙古語,譯為白色。2006年5月由原得勝鎮劃歸治安鎮管轄。查干
蘇都嘎查蒙古語,譯為地榆。地榆是一種野生植物。2006年5月由原奈林蘇木劃歸治安鎮管轄。蘇都
淖爾台村蒙古語,譯為湖泊。2006年5月由原奈林蘇木劃歸治安鎮管轄。淖爾台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治安鎮地處科爾沁沙地腹帶,位於通遼市西部、奈曼旗東北部,全鎮總土地面積59.845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5.5055萬畝,林地24.30萬畝,草原面積16.85萬畝,村屯佔地2.928萬畝,道路佔地2779.5畝。

氣候

治安鎮屬半乾旱大陸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旱,夏季雨熱同期,秋季溫涼少雨,冬季寒冷漫長。年平均氣溫6--3°C左右,平均降水量343.3-451.4毫米之間,無霜期年均150天左右。
地貌
地形地貌特徵為“南坨北甸中平原”,主要土壤類型為黑土和沙土,均呈帶狀分佈。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5年治安鎮總土地面積59.845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5.5055萬畝。

植物資源

野生植物:野生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有麻黃草、甘草和蒲葦草。物產豐饒,盛產玉米、水稻、小麥、葵花、圓蔥、藥材、紅干椒、西瓜等10多種無公害農作物。

生態資源

自1998年開始,在上級的號召下,這裡開始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在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收縮轉移戰略等大型生態項目的帶動下,生態環境得到迅速恢復,植被覆蓋率由原來的23%,恢復到現在的72%。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資源較豐富,全鎮有節肢動物門、有氣管亞門、昆蟲綱動物450種,脊椎動物亞門動物120種,其中哺乳動物26種,鳥綱動物60種,爬行綱動物8種,兩棲綱動物4種。

人口民族


人口

全鎮總人口2.05萬(2020)。

民族

全鎮有漢族,蒙古族,滿族3個民族,其中漢族佔50%,蒙古族佔49%,滿族佔1%。

經濟發展


綜述

治安鎮
治安鎮
治安鎮位於奈曼東部,號稱“東大門”,三旗一縣接壤,沙沼地、平原地相結合以沙沼地為主,治安鎮優勢產業為硅砂業、雜糧業、養殖業、玉米業。
三個產業基地建設:
一是通過推廣良種工程、玉米全膜覆蓋、全程機械化作業等先進生產技術,建設玉米節水高產高效糧食功能區2萬畝,實現畝均4200株以上,平均單產達到1700斤,畝均增產200公斤;
二是建設高效特色種植基地。積極調整優化產業布局,新增“雙千元”高效作物種植面積3.5萬畝;
三是加快發展養殖業。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扶持、項目帶動等有效途徑,治安鎮現有牲蓄存欄為52034頭只,其中牛存欄12533頭,羊存欄16581隻,豬存欄20516口。鵝飼養量為5萬隻。重點推進100戶養殖大戶,2個養殖小區和5個養殖專業村建設,培養了一批黃牛養殖專業示範戶,養殖業發展初見成效。
2015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5億元,增長7.9%;財政收入完成415萬元,增長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850元,增長10.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00元,增長7.9%;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非公經濟市場主體達到240戶,增長8%,全鎮經濟社會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第一產業

隨著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理、噸糧田建設等項目,治安鎮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根本改善,力爭在2016年玉米產量提高到近2億斤並把玉米資源利用好,實現玉米價值的最大化。通過我們的市場調查和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工業玉米消費屬於玉米產業中的朝陽行業,是玉米總消費中增長最快的部分,玉米加工在食品、醫藥、化工等領域得到了很多應用,正處於高速成長期,未來需求前景看好。圍繞這個思路,並確保與全市全旗人民在2017年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制定了《治安鎮玉米產業2015年—2017年發展規劃》,對近三年玉米產業的發展前景進行了科學的規劃。圍繞發展規劃,制定出台了《治安鎮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政策在土地、稅收等方面予以企業支持,重獎招商中介人,營造全民招商氛圍,全力以赴招商引資。緊緊圍繞玉米澱粉、澱粉糖、變性澱粉、酒精、酶製劑、調味品、藥用、化工等八大系列,重點依託旗興柏葯業等玉米深加工企業,引進玉米芯、玉米澱粉、玉米胚芽玉米油、澱粉葡萄糖甘露醇等深加工企業。通過幾年的努力,打造治安鎮玉米深加工生產建設基地。
圍繞優勢資源,做大黃牛產業。目前,治安鎮的養牛水平不高,基本上屬於粗放式經營,牛的生長周期長,出欄率低,飼養管理水平特別是營養水平較低,優質肉牛的比重仍然較小;社會化服務體系基礎設施仍很薄弱,加工企業設備簡陋,工藝落後,由於缺乏機械加工和冷貯設備,屠宰仍然靠分散個體屠宰戶手工操作;全國黃牛交易市場網路尚未健全,市場功能發育還不完善,信息反應遲緩,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黃牛產業的發展。
治安鎮擁有11萬畝天然草牧場,年牛羊存欄達到8萬頭只,有沙巴敖和東胡斯台嘎查養牛專業村,還有蘇都嘎查基礎母牛示範村,這些都為我鎮發展黃牛產業提供了基礎條件。我們通過以商招商引進了治安鎮黃牛交易市場項目,目前奈曼旗東部最大的黃牛牧畜交易市場。該項目的引進不僅為廣大黃牛交易者提供了安全的交易平台,還將對我鎮畜牧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我們將通過多方努力,積極打造樹立治安牛羊品牌,把治安鎮黃牛交易市場培育成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實現畜牧業的全面發展。
今後一段時期將立足資源優勢和傳統優勢,著力培育壯大黃牛產業,以標準化提升黃牛產業化,使黃牛產業成為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朝陽產業。首先,整合資源優勢,打響黃牛品牌。隨著市場觀念的逐步增強,他們把傳統優質轉化為經濟優勢,把黃牛育肥、繁育作為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徑。我們在黃牛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著力完善發展機制,規範政府職能,運用市場槓桿,激活農民這一市場主體,走民有民營的產業化之路。一是政策幫扶。鎮里先後制定出台了《關於大力發展黃牛產業的決定》、《關於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決定》等文件。對黃牛飼養場、專業大戶在用地、用電、檢疫、辦證、信貸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二是市場帶動。鎮在建設黃牛交易市場的同時,積極培育發展黃牛協會組織,實現黃牛業的市場化運作。構建產業支撐,形成區域強勢。特色產業的發展,必須有內在的支撐。我們在黃牛產業化開發過程中,著力構建技術、基地、服務及市場四個方面強有力的支撐。一是技術支撐。年改良優質肉牛10.2萬頭。二是基地支撐。著力培育規模飼養場,靠加工龍頭和生產基地的支撐膨脹黃牛飼養規模。三是服務支撐。鎮里與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聯合組建了中南地區動物疫病監測中心,對各專業場、專業戶進行定期不定期的疫病監測,同時狠抓防疫滅病。四是市場支撐。基於黃牛專業發展實際,鎮里把市場建設作為提升這一產業競爭力的主要舉措,著力營造誠信、高效的市場秩序,拓寬交易領域。

第二產業

治安鎮的沙資源豐富,佔全旗的1/3,沙儲存量達3億立方米。沙產業也是治安鎮的傳統優勢產業,治安鎮目前擁有砂礦12家,是地方財政收入重要來源,每年運往大慶長春的油田壓裂砂達6000萬噸。今後,我們在扶持原有12家砂企業的同時,重點抓好奈曼矽酸鹽製品的改造升級和達爾罕梅林砂企業的投產運營。圍繞小康社會建成目標,我們制定了《治安鎮2013年—2017年沙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在南部的沱沼區、沙區,大力發展特色藥用植物。如肉蓯蓉柴胡麻黃防風等;大力發展特色觀賞植物。如沙拐棗;大力發展能源植物。如檸條、沙棘、柳等。著力發展由種植業、養殖業向設施農業邁進的現代農業型沙產業;大力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為重點的沙區清潔能源產業。

第三產業

努力開拓沙漠奇峰、鳴沙、湖泊等體現地方民族特色和沙漠風情的旅遊產業。

交通


轄區交通便利,國道111線、京通鐵路貫穿全境,距赤通高速公路東來出口15公里、鎮中心有火車站。

社會事業


教育

實施校舍建設及安全改造,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完成七號,二號,白土,大包力皋,小百興圖,百家村完成6個校園安全建設工程,覆蓋500名學生。

衛生

實施了“10+100”合作醫療報銷制度,提高了就醫報銷額度。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完成全鎮人口的98%,累計為參合農牧民核銷醫藥費525萬元;大病統籌98例,發放補助金43萬元。

計劃生育

2015全年出生102人,其中計劃內101人,計劃外1人,計劃生育率99%。開展B超三查工作,檢查1713人次。開展孕前優生優育檢查126對夫妻。

民政救助

擴大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面,參保人數達到7250人,參保率達到84%。落實城鄉低保和“五保”供養政策,累計發放低保補助金338.89萬元,“五保”供養金42.6萬元;發放孤兒補助金9人,10.89萬元;籌集發放各類救助金25萬元。落實了農村低收入家庭一噸取暖用煤的政策。圓滿完成新兵徵集工作。

文化

鎮累計投入嘎查村文化基礎建設資金其中:新建、改擴建腰營子、明斯台、新立戶、白土、阿仁艾力、勝利、東胡斯台、三號、七號、二號、百家、小百興圖、大包力皋、保樂、查干好來文化室15個;新建三號、二號、七號、六號、東胡斯台、白土、阿仁艾力、百家、勝利、大包力皋、明斯台、小百興圖、新立戶文化廣場13個。鎮黨委政府計劃到2017年,全鎮23個嘎查村“村民之家”、“文化活動室”、“文體廣場”全覆蓋。

風景名勝


治安鎮包日胡碩廟。包日胡碩廟(法名是安樂寺)始建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四月,位於現奈曼旗治安鎮勝利嘎查轄區內,當時共有7座廟,有九九81間3層大雄寶殿1座、供奉各佛像4座、供奉活佛遺體和活佛念經休息各1座廟,最初305名喇嘛,頂峰時期喇嘛數達到700名,當時奈曼24個廟當中最大一座廟。
該廟歷任5代活佛,第四代活佛由當時奈曼大王哥哥占巴拉道兒吉擔任,他也是著名近代蒙藥專家,著作有《蒙葯正典》和《蒙葯本草從新》。
第五代活佛舍冷旺布,1947年開始在自治區政府工作,1964年被選為自治區政協委員。他在繼承和發展藏蒙醫學方面有很大貢獻,培養教育很多名醫。
經歷代政治運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基本完全被推倒燒毀,就僅存一座廟——活佛念經大殿。

歷史名人


占布拉道爾吉
占布拉·道爾吉(1792-1855),系內蒙古哲里木盟(現通遼市)奈曼旗人,成吉思汗第三子察合台(博爾濟吉特氏)嫡系子孫,為奈曼旗第九任札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巴喇楚克之子,其生母名曰巴拉姆,兄弟中行二。清代蒙醫藥學家、佛學大師。他是清朝奈曼旗包爾胡碩廟第四代活佛,當時不僅在宗教界里享有特權,而且對扎薩克施政方面有一定的左右權。由於他學識淵博而成果累累,在蒙古王公貴族中享有較高地位和影響。佛教與醫藥知識均較豐富,精通蒙、藏、漢、滿、梵五種語言文字。
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生於內蒙古昭烏達盟奈曼旗。嘉慶三年戊午年(公元1799年)七歲時,開始學習蒙、滿文。
嘉慶十二年丁卯年(公元1807年)他十六歲時,在當地都統屬下當差,后因一次圍獵中受到賞識,后提升為官吏。
嘉慶十五年庚午年(公元1810年)他十九歲時,與喀喇沁王之女結婚,婚後有兩個孩子。
嘉慶十九年甲戊年(公元1814年)他二十三歲時,拜孜唐·堪布阿旺喜拉布為師,學習菩提道次論,並從內心虔誠地信仰了佛教。
嘉慶二十一年丙子年(公元1816年),二十五歲時,看破紅塵信仰大乘佛教,在孜唐堪布阿旺喜拉布尊前受居士戒。拜羅布桑色沸勒和果芒札倉堪布·圖都布尼瑪等諸人為師,學習甘珠經及丹珠爾經等三百多函。
嘉慶二十三年戊寅年(公元1818年),二十七歲時第一次去西藏札什倫布寺,拜拉孜巴·益希丹森為師,受沙彌戒,正式出家,法名:葉喜端如布丹畢扎拉贊。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年(公元1819年),二十八歲時,在拉薩哲蚌寺進入果芒札倉,學習《釋量論》、《中觀論》、《俱舍論》、《戒律》、《婆羅蜜多》等格魯派格西必修的五部經典哲學著作。
道光一年辛巳年(公元1821年)三十歲時,第七世班禪丹白尼瑪(公元1872~1853年)為其受比丘戒。
道光二年壬午年(公元1822年)三十一歲后,師從貢唐丹白卓美、水銀喇嘛旺楚格卻桑、色拉康巴·羅布桑丹僧等一百五十多位上師研習大小五明。
道光四年甲申年(公元1824年),三十三歲時,他返回故鄉。閉門修行一年後,前往五台山,修行大師大威德金剛。后又返回奈曼旗拜巴拉芒·高思朝格扎拉贊(1764~1853年)等人為師,聞習密乘四續部經,受灌頂。當時他居住的故鄉不太平,因此他再次去了西藏,之後他又去了札什倫布寺、薩迦、夏魯、堆龍(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西北堆龍河流域地區)、達隆(在西藏自治區浪卡子縣中部)等地旅行,傳授《弟子問道語錄》、《噶居》教言,並編寫了《四續部之壇城儀軌如意寶珠》等上、下兩部著作。
1846~1852年間他在哲蚌寺、噶丹寺的黃教學徒中講經聞法,傳授《十三金經》、《密咒道次註釋》等。
咸豐三年癸丑年(公元1853年)62歲的占布拉道爾吉光臨坎巴地區,為札米揚土登尼瑪講經。
咸豐五年乙卯年(公元1855年)六十四歲時在西藏拉薩圓寂,享年64歲。
2011年,內蒙古評選蒙古族歷史上十大傑出科學家,已經逝世150多年的占布拉·道爾吉入選。
重要著作
內蒙古大學的額爾敦白音博士到西藏考察時,偶然發現了他的自傳性作品兩篇,均是以佛教思想為載體,兼及敘述自己身世經歷。
占布拉道爾吉傳記名為《我主金剛持葉喜日東布丹畢賈拉贊自行註疏·喚醒今世長夢之如意摩尼》,此書是占布拉道爾吉於1871年由他本人以韻文體口述,其弟子札林央普日來於拉薩以北的一小佛洞中加註散文體詳細闡述刻寫的。主要談他本人信仰佛教的歷程。
《具德四續部之壇城儀軌·摩尼鬘》,主要談在他一生中信仰佛教中的一些感悟。
佛教著作
其兩卷藏文秘笈,漢文譯為《曼荼羅德行如意念珠》,簡稱《如意珠》。該書成就於1824年後至1846年前這段時間。全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第一卷)含37部著作共424張;下卷(第二卷)含有41部著作,計360張。
藥學名著
在占布拉道爾吉生活的時代,藏葯和中藥的有關著作已經在蒙古民族中流傳開來,使得蒙醫常用藥物的種類增多,從而出現了藏、漢、蒙藥名稱混淆的現象。《蒙葯正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占布拉道爾吉在該書的序言中寫道:"當世的醫學家們堅持各自的認葯經驗,對藥物謬誤解釋,隨意起名,混淆藥物漢名……這些差錯,是沒有搞清藥物名稱的緣故。其大多數系堅持官布扎布公《藥名》一書錯誤觀點的緣故,以致以訛傳訛。"為了糾正這些錯誤,占布拉道爾吉才撰寫了這部書。
第一部漢譯名曰《蒙葯正典》或《蒙葯本草從新》。1818年,占布拉道爾吉在赴北藏途中,於名寺拉卜楞寺、塔爾寺兩寺門巴拉倉(寺院醫學部之意)學藏醫,首先掌握了識別和採集藥材的知識,進而拜森巴額爾德尼為師,學習了準確無誤地鑒別藏藥材的本事。到西藏后,他理論聯繫實踐,閱覽藏醫藥書籍,不斷提高知識水平的基礎上,於1821年之後用藏文撰寫了《蒙葯正典》這一部不朽的醫藥學名著。該著作為174張346頁,木刻版本。其突出的、佔主要地位的內容就在於藥物標本和醫治方式兩部分。書中將610種(內部又細分為879種)藥材,以其藥物屬性和來源分為8個部,並附576種藥材的圖案解示。書中除並列蒙、藏、漢、滿4種文字對照的藥材名稱及其別稱外還記述了藥材種類、生長環境、形狀、味道、藥性、功能、掌故(文獻記載)、勘誤評述、圖案解示及藥用部位等內容。
第二部漢譯名曰《無誤蒙葯鑒》。寫於1819年之後時期。在本書結束語中記有"黃冠宗教齋主、學者奈曼烏巴什占布拉道爾吉著"的署名文字。據記載,《無誤蒙葯鑒》先於《蒙葯正典》成書,兩部名著都在道光年間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