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三關
居庸關歷史
明代以今河北境內沿內長城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為"內三關"。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直隸一·山川險要》:“國家以雁門、寧武、偏頭為外三關,而居庸、紫荊、倒馬為內三關。
明代時以現今河北省境內沿內長城一路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三關為“內三關”。
而具有天下九塞之一之稱的居庸關,以及紫荊關和倒馬關都是北京西部的重要防線,歸沿河城管轄。所以這裡的敵台都被標上“沿字*號台”,但如今只剩有“沿字十號台”的石匾尚存。歷史上幾次戰役都發生在這裡,而離我們最近的幾次古代戰役分別是發生在金國滅遼國和元朝滅金國這個特殊階段的歷史時期,且它們均假道於此而攻居庸關。故明代有借鑒於發生在這的幾次戰役對國家的安全局勢所造成的影響,特地此三關進行再一次的修復完善,目的就是為了以防關外的外族勢力從此處向關內侵略。
以下是有關於這三處關卡的具體介紹。
居庸關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燕國就要扼控此口。漢朝時,居庸關城已頗具規模。南北朝時,關城建築又與長城連在一起。此後歷唐、遼、金、元數朝,居庸峽谷都有關城之設。
歷史上又稱蠮螉塞、軍都關。蠮螉,即土蜂又稱細腰蜂,關上築土室以候望﹐如蠮螉之掇土為房﹐故名。
成吉思汗時滅金即入此關。現存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規劃創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後又屢經繕治。城垣東達翠屏山脊,西駛金櫃山巔,周長4000餘米,南北月城及城樓、敵樓等配套設施齊備。關城內外還有衙署、廟宇、儒學等各種相關建築設施。
清末以後,居庸關關城建築逐漸荒廢,但雄偉的關城及眾多的歷史遺跡,卻為人們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文化敞開了一個窗口。
居庸關歷史悠久風光秀美。基於這裡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早在1961年,位於關內的雲台,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87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寫下大量描繪居庸關的詩詞賦和碑刻,石刻文字,其中,古詩詞有170首左右,近1萬3千餘字。居庸關現存石碑近20塊,其中14塊較為完好。
紫荊關位於易縣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荊嶺上,關城東為萬仞山,千嶺聳立,峭壁懸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與盤石口相接;城北為拒馬河,谷寬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黃土嶺,背千山萬壑,層巒疊嶂。紫荊關城就建在這依坡傍水、兩山相夾的盆地內。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紫荊關位於居庸、倒馬二關之間,號稱“內三關”。
紫荊關
從內地通向紫荊關的第一道關門,門額上嵌石匾一方,橫書“紫荊關”三字。關門內是通向關城的十八盤。盤道頂端是南天門,經南天門至奇峰嶺山頂。門券上嵌著“畿輔第一雄關”的石匾,進了南天門是二重門,再內是三重門,又稱南門。北門有瓮城,南天門西側,有從內城通向黃土嶺的關門一座。紫荊關主城分東西兩部分東城設文武衙門,西城為屯兵之所。拒馬河北岸有小新城,與主城之西城隔河相望,有鐵索相連,為關城的前哨。紫荊關的關牆總長18160.5米,共有城門9座、水門4座、戰台19處。
東漢時名五阮關。因其崖壁峭直,狀如列屏,又稱蒲陰陘,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宋時名金陂關,后因山多紫荊樹而改名,金元以來皆名紫荊關。明初進行大規模改築和新建,是內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位於居庸、倒馬二關之間,與二關號稱內三關。現存多為明代建築。原關有4門,以南北二門為交通要道。北門有“紫荊關”、“河山帶礪”,南門有“紫塞金城”匾額,皆明萬曆年書、刻。關城東西南三側外有牆,北牆下臨拒馬河,依山面水,形勢險要,為軍事要地。其北城門、北城牆均以大塊料石壘砌,建築水平高超,為中國同類建築中罕見。
紫荊關
紫荊關素有“畿南第一雄關”之稱,曾經歷大小戰爭130多次。明成祖遷都北京后,居庸關作為北京的北大門,是抵禦來自北方異族入侵的重要屏障。但歷史證明,紫荊關在捍衛京城上處於居庸關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明將于謙曾說:“險有輕重,則守有緩急,居庸、紫荊並為畿輔咽喉,論者嘗先居庸、而後紫荊,不知寇窺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窺紫荊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顧炎武(亭林先生)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得更明白:“居庸則吾之背也,紫荊則吾之喉也,猝有急則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歷史上的許多戰例,說明這個論斷是正確的。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打居庸關,因金兵憑險據守,久攻不下,它抽出兵力南下,一舉攻下紫荊關,在易縣境內的五回嶺大敗金兵,然後攻取涿、易二州,又由長城內側向外反攻居庸關,內外夾擊,居庸關被攻破。紫荊關在捍衛京城上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由此可見一斑。這樣的戰略還可舉出若干。清康熙皇帝兩次駐蹕紫荊關,題有“天子閱武”石碑。現在“河山帶礪”和“紫塞金城”兩座城門及大部分城牆保存較好。
另外,在關城東12公里處有天台山景區,道路為鄉間水泥硬化路面。景區面積4平方公里,海拔880米,夏季平均氣溫28℃,比平原地區低5℃左右,植被覆蓋率98%。1842年,美國和德國的牧師、大夫、修女在此建造了別墅,因此人們習慣稱之為外國山。現在仍有美、德牧師居住過的遺址、水井等。這裡有原始森林,古樹參天,四季均可遊覽。景區開設了15家農家旅館,可以舉辦篝火晚會、燒烤、跑馬等項目,有天台山小劇團與遊客進行聯誼活動。
倒馬關
據《畿輔通志》記載,倒馬關在河北唐縣西北60公里,山路險峻,馬為之倒,故而得名。倒馬關位於太行山東麓,北臨內長城,背靠唐河。東南為險要的十八盤嶺。自古以來,倒馬關就為戰略要衝。據《後漢書》記載,建武十五(公元39年)年,因匈奴常犯東漢北部邊境,東漢政府遷徙雁門、代郡、上谷三郡居民於常山關(倒馬關)、居庸關以東地方居住,防止匈奴的侵擾,由此可見倒馬關的屏障作用。
倒馬關處於一條古老的通道上,這條道稱為“靈丘道”。《魏書·高祖紀》載,太和六年(公元482年)曾調集州郡5萬人修治靈丘道。靈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東北),南越恆山,自靈丘以下,略循今唐河穀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縣),是當時山西高原北部通向華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馬關就是這條道路上的重要關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