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廟鎮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下轄鎮

張廣廟鎮,隸屬於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地處固始縣東南部,東與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龍潭鎮相鄰,南與黎集鎮接壤,西與石佛店鎮毗連,北與分水亭鎮、泉河鋪鄉為鄰。區域面積101.3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47903人。

明、清時期,屬前沖里。民國初,屬羅集區。1956年8月,分屬張廣、劉集等鄉。1962年,建張廣廟公社,1983年5月,改鄉。2010年6月,撤鄉建張廣廟鎮。截至2020年6月,張廣廟鎮下轄3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

2018年,張廣廟鎮有工業企業16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歷史沿革


張廣廟鎮 2張
張廣廟鎮
明、清時期,屬前沖里。
民國初,屬羅集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大部屬安山鄉,南部屬興黎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冬,屬霍固愛國民主政府領導的第二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屬羅集區。
1956年8月,分屬張廣、劉集等鄉。
1958年9月,設張廣、劉集等管理片,南部屬解放公社,北部屬七一公社。
1959年3月,分屬七一公社和黎集公社。
1961年,分屬黎集區和分水區。
1962年,建張廣廟公社,
1983年5月,改鄉。
2010年6月,撤鄉建張廣廟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張廣廟鎮轄張廣廟、劉集、石廟集3個居民委員會,劉集、樊橋、官橋、興安、土樓、魏崗、龍井、黃勇、方崗、高塘、徐樓、平樓、張街、九龍灣、楊井、桂橋、劉樓、陳家寺、引龍、石廟、上園、長崗2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個居民小組、56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張廣廟鎮下轄3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張廣廟社區仲美大道東段。
街道社區九龍崗村土樓村平樓村陳家寺村
劉集社區劉集村魏崗村張街村引龍村
石廟集社區樊橋村龍井村楊井村石廟村
高塘村官橋村黃勇村桂橋村上園村
徐樓村興安村方崗村劉樓村長崗村

環境簡介


地形地貌
張廣廟鎮地處大別山北麓,地勢東南向西北傾斜。地形分為丘陵或傾斜平原。境內最高處位於官橋村,海拔60.3米;最低點位於桂橋村,海拔35米。
水文
張廣廟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境內最大河流為梅山灌區東乾渠,境內長9.7千米。河網密度為0.2千米/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0.9億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1.5億立方米。
自然災害
張廣廟鎮主要的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龍捲風等。最嚴重的一次龍捲風發生在1980年8月24日,遭龍捲風襲擊,受災9326人,毀房310間,死8人,傷75人,砸毀農機具200件,刮斷樹木10000餘棵,損失糧食530噸。

人口


2011年末,張廣廟鎮轄區人口4864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269人,城鎮化率10.83%。另有流動人口1328人。總人口中,男性26273人,佔54.01%;女性22375人,佔45.99%; 14歲以下8416人,佔17.30%; 15~64歲30356人,佔62.40%; 65歲以上9876人,佔20.3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7383人,佔97.4%;有回、藏、土家、苗、赫哲、壯6個少數民族,共1265人,佔2.6%。
2017年,張廣廟鎮常住人口30107人。
截至2018年末,張廣廟鎮戶籍人口47903人。

經濟介紹


綜述
2011年,張廣廟鎮財政總收入527萬元,比上年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5455元。
農業方面張廣
張廣廟鎮有農業耕地面積9.48萬畝,人均2.0畝;林地面積30017畝。2011年末,農業總產值1.42億元,農業增加值生產總值的5%。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1876噸,人均1271千克。經濟作物以油料作物為主,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573畝,產量714.6噸。畜牧業以飼養家禽、生豬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1621噸,畜牧業總產值12568萬元。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25400畝。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面積5104畝,其中規模養殖以甲魚養殖為主,甲魚養殖場300個,面積2153畝,年產量75噸;2011年,漁業總產值8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9%。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470台(輛)。
工業
2011年,張廣廟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家,職工8278人。工業總產值達到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
商業
2011年,張廣廟鎮有商業網點1920家,從業人員5306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到6.0億元,比上年增長30%。
金融
2011年,張廣廟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各項貸款餘額9100萬元,比上年增長8%。

發展介紹


全鄉長年在外務工人員接近2萬人,全年勞務收入上億元,特別是通過實施“金橋工程”、“回歸工程”,打造投資窪地,大批人員返鄉創業,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中心集鎮形成了“五縱五橫”的規劃格局,4個衛星小集鎮得到較快發展,經濟集聚功能逐步得以發揮,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通渠、通電,連續十幾年年奪得“經旗渠”杯。教育、衛生、計生、鄉建、環保等社會事業取得顯著成效,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形成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百業興旺的大好局面,

建制沿革


1950年建張廣廟鄉,1958年設管理營,1959年改管理區,1961年設公社,1983年改鄉,2010年撤鄉建鎮。

著名人物


鄭岸南(原黨委書記),謝久田(劉集村),昌福才(徐樓村),李澤平(徐樓村),吳志安(街道社區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張廣廟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760人,專任教師75人;小學12所,在校生4265人,專任教師1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07人,專任教師6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投入421萬元,比上年增長7%。
科技事業
2011年,張廣廟鎮有省級科普示範基地2個,科普培訓中心2家。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張廣廟鎮有文化團體2個。
2011年末,張廣廟鎮有體育場地2處,有各類健身器材12台(套)。
2011年末,張廣廟鎮廣播入村率100%;有線電視用戶1600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張廣廟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9個,病床208張,其中衛生院1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3張。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5%。
社會保障
2011年,張廣廟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戶,人數93人,支出17.47萬元,月人均16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68戶,人數2016人,支出174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32人,支出57.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01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16人次,共支出5.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7萬元。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張廣廟鎮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郵政匯款2100萬元,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5123件,征訂報紙、期刊4100份(冊),業務收入130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15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9200門,固定電話用戶2714戶,行動電話用戶38511戶,寬頻接入用戶8073戶。
能源
2011年末,張廣廟鎮用電負荷800萬千瓦,供電可靠率90%。
給排水
2011年末,張廣廟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0千米,生產能力12噸/日,年生活用水2700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0%。
供電
2011年末,張廣廟鎮鎮區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95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98%。
燃氣
2011年末,張廣廟鎮鎮區有加氣站1個,居民用戶800戶,燃氣普及率為85%。
園林綠化
2011年,張廣廟鎮鎮區公共綠地2.3公頃,城市綠化率達20%,人均綠地4.4平方米。

交通運輸


2011年末,張廣廟鎮鎮村公路80千米,客運站3座,公交專線3條,過境公交線路1條。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15千米,道路鋪裝面積6.75萬平方米。年末,鎮區公交運營車輛18輛,年客運量32154人次。計程車50輛。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清初,張廣在此開店,並熱心公益,後人建祠紀念,名張廣廟,村以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