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開合
前牙開合
上下牙弓及頜骨垂直方向上發育異常,上下頜牙在正中合位及下頜功能運動時無合接觸(圖)。開合的範圍可以涉及前牙、前磨牙、磨牙,即前牙區開合,前牙及前磨牙區開合,前牙、前磨牙及磨牙區開合。嚴重的開合患者可能僅為最後一對磨牙有合接觸,這將嚴重影響患者口合系統的功能,特別是咀嚼功能及語音功能將受到嚴重損害,也大大影響患者的美觀。
按照上下切牙切緣間的垂直距離最為分度的標準,將開合分為三度:
Ⅰ:上下切牙垂直分開3mm以內;
Ⅱ:上下切牙垂直分開3-5mm;
Ⅲ:上下切牙垂直分開5mm以上。
2.佝僂病:嚴重的佝僂病患者由於鈣、磷代謝異常,骨質疏鬆,下頜骨在提下頜肌群與降下頜肌群的作用下發育異常,下頜支短、下頜角大、下頜角前切跡深,下頜體向下、后旋轉,常形成開合畸形。開合的特徵為前大后小的楔形,而且是大範圍的開畸形。
3.口腔不良習慣:長期的口腔不良習慣破壞了牙垂直方向上的建合動力平衡,影響牙垂直萌出建合,導致開合畸形。口腔不良習慣所致開合患者約佔開病因的68.7%。常見的不良習慣為吐舌習慣,所形成的前牙區開合間隙呈梭形,與舌的形態一致,這是吐舌習慣所致的特徵性開合畸形。此外,如吐舌吞咽、吮拇指、咬唇等口腔不良習慣均可造成前牙區開合,而咬物習慣(如咬鉛筆等)則可能在咬物的位置形成特徵性局部小開合。值得注意的是,吐舌習慣和開合畸形的孿生關係,不管舌習慣是否為始發因素,一旦發生開合也會繼發舌習慣,並且惡性循環,加重開合畸形,從而給開合的病因診斷帶來困難。
4.後段磨牙位置異常:常見於后牙特別是牙弓末端磨牙萌出過度,后牙區牙槽垂直向發育過度,也見於下頜第三磨牙前傾或水平阻生,擠推下頜第二磨牙移位、向方伸長,而高出和平面將其餘牙撐開,形成開合,臨床檢查可見牙弓末端磨牙明顯伸長。開合形成後繼發舌習慣,加重開合畸形,給診斷也帶來困難。
5.外傷:由於意外事故,頜骨骨折、髁狀突頸部骨折等造成頜骨形態發生異常,牙移位,導致部分牙接觸,部分牙被撐開無咬合接觸,形成開合畸形。
1.前牙萌出不足或者后牙萌出過度,或者二者兼有:當患者前牙萌出不足時,上下頜前牙沒有咬合接觸,自然引起前牙的開合畸形,通常為牙性開合,如吐舌等不良習慣可以導致前牙開合。前牙萌出正常,雙側后牙萌出過度,也會導致上下前牙沒有咬合接觸,從而導致前牙開合畸形。
2.前部牙槽生長不足,或者後部牙槽生長過度,或者二者兼有:當患者上下頜前部牙槽萌出不足時,上下頜前牙沒有咬合接觸,自然就出現了前牙開合畸形。而當後部牙槽萌出過度時,上下前牙也沒有咬合接觸,亦形成前牙開合畸形。
3.下頜升支發育不足,導致面前高增加,面后高減小,從而導致上下頜前牙沒有咬合接觸而出現開合畸形,此為骨性開合畸形。長面綜合征畸形即表現為此類開合畸形。
4.青少年骨關節病引起的下頜髁突骨吸收,從而導致下頜升支變短,下頜後下旋轉,進而導致面前高增加,面后高減小,使上下頜前牙沒有咬合接觸,前牙出現開合畸形。
1.牙合表現:前部牙齒或後部牙齒咬合部位在垂直向沒有咬合接觸。磨牙可呈中性關係、遠中關係或者近中關係。
3.頜骨:上頜形態可能正常或寬度發育不足,齶穹高拱,其位置向前上旋轉;下頜骨發育不足,下頜支短、下頜角大、角前切跡深,下頜體向前、下傾斜度增大,下頜骨向下后旋轉。下頜平面角增大,呈高角畸形。
4.軟組織:上下唇閉合不全,頦后縮或前突,面下1/3過長,面前高增加,頦部緊張,頦唇溝不顯,微笑時牙齦暴露過多。
5.口頜功能表現:咀嚼功能及語音功能明顯受到影響,表現為發音不清,尤其是齒音,前牙開合而無法切斷食物,后牙咀嚼效率降低,且隨著開合程度及範圍的增大,功能降低更為嚴重,咀嚼肌張力不足。放鬆狀態下,還可見到有吐舌習慣。
關鍵在於開合的病因和機制的診斷。通過臨床檢查、功能分析、模型分析及X線頭影測量分析,判斷開形成的病因和機制。病因的診斷對治療效果至關重要,X線頭影測量,尤其是垂直向異常指數(overbite depth indicator,ODI)對矯正治療具有指導意義,ODI為A-B平面與下頜平面的夾角、PP平面與FH平面的夾角之和,ODI明確錯畸形垂直向上的問題,並進一步說明垂直向上問題是發生在上頜還是下頜。對中國人來說,當ODI小於72.83°時,表現為開合或具有開合傾向,ODI愈小,骨性開合的可能性愈大。可以通過ODI確定錯畸形垂直向上的問題是骨性的還是牙性的。在診斷和矯正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有開合傾向的病例。牙移動速度與ODI存在反比關係,即ODI越小,牙移動速度越快。這是由於ODI小時,上下頜平面傾斜度大,上下后牙牙軸的近中傾斜度也大,而使咬合力的向前分力增大,牙移動速度加快。這也是高角病例后牙支抗易丟失的重要原因。
為便於臨床矯治將開的診斷採用兩種分型——牙型開合和骨型開合。單純的牙型開合較少,早期的牙型開合隨著兒童的生長發育發展為骨型,因此開合畸形的矯治應講究及早開始。
1.牙型開合:主要為牙及牙槽的問題,即前牙萌出不足,前牙牙槽發育不足或(和)后牙萌出過長、后牙牙槽發育過度。后牙或末端區磨牙傾斜,扭轉等位置異常也常見於開合病例。面部無明顯畸形,頜骨發育基本正常。FMA、Y軸角、后前面高比(S-Go/N-Me)、ODI等基本正常。
2.骨型開合:骨型開合患者除牙及牙槽的問題外,主要表現為下頜骨發育異常,下頜支短、下頜角大、角前切跡深、下頜平面陡、下頜平面角(FH-MP)大,PP、OP、MP三平面離散度大,Y軸角大,下頜呈順時針旋轉生長型,后前面高比(S-Go/N-Me)小於62%,ODI小於72.83°,面下1/3過長,嚴重者呈長面綜合征表現,可能伴有上下前牙及牙槽骨的代償性增長。
開合矯治的總體原則是去除病因,根據開合形成的機制、患者的生理年齡,採用合適的矯治方法,通過對前段及後段牙、牙槽垂直向及水平向位置的調整,達到解除或改善開合的目的。必須注意,如果口腔不良習慣不去除,畸形無法糾正,即便暫時糾正也易複發。
1.生長期兒童
(1)牙型開合:多為早期開合,且多為口腔不良習慣引起。混合牙列期可用活動矯治器加舌屏、齶刺改正不良習慣,后牙萌出過多可在對頜后牙區加墊以壓低后牙;年幼兒童一般在破除不良習慣后,上下切牙可以自行生長建立覆;如患者年齡較大,切牙不能自行調整時,根據面部突度、唇齒關係、下頜角大小可在開的上下切牙上粘托槽進行垂直牽引。但恆牙列期如伴有牙列擁擠等其他畸形時,可用固定矯治器在矯治擁擠等畸形的同時糾正開,必要時也可同時戴后牙合墊裝置,並加強咀嚼肌的功能訓練。
(2)骨型開合:分析病因是否為缺鈣所致的佝僂病,如系全身因素引起的畸形則應配合補鈣及全身治療。在去除病因的同時,積極開展生長改良治療,生長早期患者除用前述矯治器外,應配合頦兜進行口外垂直牽引,口內矯治器的合墊應做得較高,以便高效傳遞垂直牽引力,刺激下頜髁突的生長和下頜支的增長,引導下頜骨正常生長。
2.生長後期及成年人
(1)牙型開合:一般用固定矯治器矯治,如Tweed技術及多曲方絲弓技術(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MEAW)等,必要時配合后牙的墊以壓低后牙。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糾正成人開病例,臨床效果較為肯定。MEAW技術為20世紀70年代美籍韓國正畸專家Kim醫師設計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多個垂直、水平複合曲,從而增加了弓絲長度及彈性。每個后牙由於均附有一小複合曲,其在三維空間的位置調整更有效率。隨著微種植支抗的應用,正畸醫生垂直向移動牙的手段越來越多,固定矯治器配合微種植體支抗壓低后牙,療效肯定。如伴有前牙前突、擁擠的患者,可採用拔牙矯治法,可選擇拔除牙弓中、後段的牙,如拔除4個第二前磨牙或4個第一磨牙,讓后牙前移、前牙向後移,下頜Spee曲線的曲度加深。后牙向前移動,頜間距離降低,下頜可能向上、前旋轉,同時上前牙向後、下移動可減少前牙的開合度。此外還應注意破除不良因素,如為第三磨牙阻生,其萌出力使第二磨牙抬高形成全口多數牙開時,應即時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並壓入第二磨牙使之回到正常位置,同時應加強咀嚼肌的肌力訓練以矯治開。
外傷患者,進行手術處理,同時配合固定矯治器矯治,恢復患者的原有合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