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與加工

保鮮與加工

《保鮮與加工》創刊於2000年,是由天津市農業科學院主管,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主辦,中國農學會農產品貯藏加工分會、中國園藝學會園藝產品采后科學技術分會協辦的技術類科技期刊,也是中國農產品保鮮工程協會、中國農學會貯藏加工分會、中國園藝學會采后科學技術分會會刊。

辦刊歷史


2000年,《保鮮與加工》創刊,知網收錄了一期。
2001年始,為雙月刊
2014年,《保鮮與加工》實行OA出版。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
《保鮮與加工》主要報道農產品保鮮與加工基礎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設施、新材料及中國國內外保鮮與加工的信息與市場。
及時刊登中國保鮮與加工產業科技發展的新成果、新技術,在物流保鮮技術、采后病害規律、新型保鮮技術與機理等方面的論文報道與引用方面居中國國內領先地位,已成為中國農產品采后技術領域科研院所、大學院校等科研人員的重要參考刊物。
主要欄目
《保鮮與加工》主要設置了專家論壇、保鮮研究、加工研究、專題論述、技術指南、科技前沿、政策法規、行業資訊、科普沙龍等欄目。
讀者對象
《保鮮與加工》適合於從事相關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農業行政管理幹部、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農業大專院校師生及廣大從事保鮮與加工研究和開發的業內人士參閱。

人員編製

據2018年9月《保鮮與加工》編輯部官網顯示,《保鮮與加工》編輯委員會編委有28人,編輯5人,責任編輯2人,美術編輯1人。
編委蔡同一陳錦屏陳維信馮雙慶關軍鋒何國慶胡小松李正國劉興華魯曉翔
馬岩松茅林春農紹庄任小林申江生吉萍田勇王昌祿王貴禧王強
邢塹薛彥斌閆師傑楊少檜張平張子德周志江George Q. Huang
編輯張玲高元惠李江闊王增利戴瑞彤
責任編輯李春媛閻瑞香
美術編輯賈凝

學術交流

2008年11月8日,首屆《保鮮與加工》雜誌合作會員單位研討會在天津華城賓館召開。研討會邀請中國農產品保鮮與加工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作了相關專題報告。與會代表就專家報告的相關研究成果和技術進行了探討。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9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保鮮與加工》共出版文獻3166篇。
據2018年9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保鮮與加工》載文量為2016篇。
《保鮮與加工》每年按期發行期刊6期,共計3萬冊,遍及中國除港澳台外的31個省市自治區。

收錄情況

《保鮮與加工》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超星資料庫、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英國《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網路版)》(Ulrichsweb)、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4)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9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保鮮與加工》總被下載588426次、總被引15864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3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62。
據2018年9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保鮮與加工》被引量為10366次,下載量為105405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保鮮與加工》影響因子為0.9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188種)中排第1921名,在農學、輕工業與手工業、工業技術(1824種)中排第411名。

榮譽表彰

2003年,該刊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
2005年,該刊被評為天津市優秀期刊。
2008年,該刊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2009年,該刊被獲“中國北方優秀期刊獎”。
2011年,該刊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保鮮與加工
保鮮與加工
圖中左側為該刊標識,文字為該刊的中文名,英文是該刊的英文名。

辦刊宗旨

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以市場為導向,廣泛宣傳中國國內外農產品保鮮與加工的新技術、新成果,並以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核心,推動農產品保鮮加工產業化的發展。

現任領導


職稱姓名
主編王文生
副主編李家政、郭順堂
編輯部主任李春媛
編委會主任楊衛東
編委副主任羅雲波田世平、南慶賢、陳紹慧
註:表中為2018年9月《保鮮與加工》編輯部官網顯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