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神殿
《聖經》中記載的建築物
所羅門神殿(又稱第一聖殿)是《聖經》記載的一個建築物。建成於公元前957年,它在公元前587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滅亡猶太王國時被徹底摧毀。對於所羅門神殿,到2009年2月為止,其中遺址至今也沒能挖掘出來,科學家們不能確定所羅門神殿是否真是存在。
羅殿根據《聖》載耶路撒冷,歐、亞、非三大洲的連接處。根據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的說法,所羅門王是大衛王的兒子。大衛曾經想在耶路撒冷的默里(moriah)山頂修建一個傳說中的神殿——所羅門神殿。聖經傳統中說明大衛王在他死前提供了建築所羅門神殿所需的材料,所羅門王後來補充了充分的材料並制訂了建造計劃。據歷史記載,這座神殿高踞山巔,坐西朝東,氣勢十分雄偉。神殿大門和所有的廊柱、天花、門窗全部鑲金,燈具、祭器和供奉“摩西十誡”的“約櫃”也全部用純金製造。神殿外邊的院子里,有100個種滿蓮花的金邊水池。
所羅門猶歷史盛君。(元—),耶撒冷猶耶華建造輝煌殿,史稱猶歷史“聖殿”。《聖》羅殿描述,反映希伯超建築技藝,蘊涵希伯族藝術審,及獨藝術價值。
羅,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撤率領他的鐵騎攻陷了耶路撒冷。他們用一把火燒毀了壯麗的大神殿,從此,繁華一時的耶路撒冷,就變成了一片被燒焦了的廢墟。後代的猶太人,把遍地的亂石重新拾起,在原地砌成了一堵牆,並在此地重建了“第二聖殿”。豈料,數百年後,第二聖殿又被羅馬人一把火燒毀,而留下來的,就僅僅是這一堵牆。長久以來,流放至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會回到這面象徵猶太信仰和苦難的牆前低聲祈禱,為緬懷昔日民族光榮和歷史滄桑而悲慟,長而久之便被稱作哭牆。
所羅門聖殿(希伯來語: בית המקדש, 音譯 Beit HaMikdash)通常指 第一聖殿。在希伯來聖經的記載中,所羅門聖殿是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子孫們信仰的古老宗教的第一座聖殿,為所羅門王所修建。根據聖經中的記述,聖殿作為猶太教信仰的一個核心,其功能是為教徒們提供崇拜神和進行五祭(燔祭、素祭、贖罪祭、贖愆祭和平安祭)的場所。所羅門聖殿於公元前960年建成,公元前586年毀於巴比倫人之手。聖殿在公元前516年到公元70年間被重建,重建后的聖殿被稱為第二聖殿,《以斯拉記》中記載了聖殿被重建的始末。第二聖殿的修建得到了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的授權,並得到了大流士一世的准許。第二聖殿於公元70年的猶太戰爭中毀於羅馬帝國將軍提圖斯(後來成為羅馬帝國皇帝)之手。(關於這場戰爭中羅馬帝國一方獲得的戰利品,參見提圖斯凱旋門。)猶太教末世論預言會有一座“第三聖殿”被修建。關於聖經中對所羅門王和統一的以色列王國的描寫,現代研究對其細節提出了質疑。參見2001年出版的《The Bible Unearthed: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Its Sacred Texts》一書。
所羅門神殿是為猶太教主神耶和華建造的殿宇,因而具有神聖性。由於所羅門神殿的神聖性,建造所羅門神殿所採用的石料、木料等建築材料都是上等的。根據《聖經》記載,建殿用的主要木料是香柏木、松木和檀香木等珍貴木材。這些木料主要是從黎巴嫩採伐的。建殿用的石料是直接從山中鑿來的。所羅門求耶和華“從黎巴嫩運些香柏木、松木、檀香木來”,用金、銀、銅、鐵等貴重金屬,和善於使用紫色、硃紅色、藍色線的雕刻巧匠來建神殿。“所羅門建殿,安置香柏木的棟樑,又用香柏木板遮蓋。靠著殿所造的旁屋,每層高五肘,香柏木的棟樑,擱在殿牆坎上。”“殿裡面用香柏木帖牆,從地到棚頂,都用木版遮蔽,又用松木板鋪地。內殿,就是至聖所,長十二肘,從地到棚頂,用香柏木版遮蔽。”外殿里一點石頭都不顯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上面刻著野瓜和初開的花。殿里預備內殿,用來安放耶和華的約櫃。內殿牆面都貼上精金。所羅門用精金貼了殿內的牆,又用金鏈子掛在內殿前門扇,用金包裹。全殿都貼上金子。內殿前的壇,也都用金包裹。”
《聖經》上還說:“希蘭的僕人和所羅門的僕人從俄斐運了金子來,也運了檀香木和寶石來。王用檀香木為耶和華殿和王宮作台”。所羅門王做完了耶和華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衛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帶來放在耶和華的府庫里。
所羅門國王為了建造所羅門神殿,從所羅門國各地召來能工巧匠153600人,從事監理工作的就有3600人。《聖經》上說,要求“善用金、銀、銅、鐵,和紫色、硃紅色、藍色線,並精於雕刻的巧匠,與大衛在猶大和耶路撒冷所預備的巧匠一同做工。”公元前935年,所羅門神殿終於竣工。這座神殿是按照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當時流行的樣式建築的。它位於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坐西朝東,呈長方形。外面有一道橢圓形的石頭圍牆,內建有高大的正殿和幾座側殿。正殿長約9丈,寬約 3丈;殿內分門廳、立廳和聖堂三部分。約櫃就放在聖殿最裡層的聖堂中。
所羅門神殿內的牆壁、天花板、門窗、抱柱、祭器和宮燈都全部塗上一層厚厚的金粉,顯得金碧輝煌。據《聖經》記載,“在殿右邊當中的旁屋有門,門內有旋螺的樓梯,可以上到第二層,從第二層可以上到第三層。”“所羅門王為耶和華所建的殿,長六十肘。又為殿的寬窄一樣,闊十肘。又為殿作了嚴密的窗欞。靠著殿牆圍著外殿內殿,造了三層旁屋。下層寬五肘,中層寬六肘,上層寬七肘。殿外旁屋的梁木,擱在殿牆坎上,免得插入殿牆”。
所羅門神殿不僅佔地面積廣闊、體積巨大,比例協調,而且色彩耀目。主色調是金色。金色象徵著神的榮耀之光。神殿作為上帝的居所。自然應該用金子來粉飾。金色是非受造之光,象徵著天上的耶路撒冷,《約翰啟示錄》中說它的街道是“純金和透明的玻璃”,所以金色是神聖性和天國的象徵。
所羅門神殿的美感還在於它精美的裝飾。首先在所羅門聖殿內有兩個用橄欖木作的天使,各高十肘。兩個天使大小相同,用金子包裹著,分別矗立在殿的內側,有一種對稱的美感。每個天使的翅膀都張開著,各長五肘,從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共有十肘。兩個天使的翅膀在殿中間彼此相接。精美的天使把聖殿襯托得莊嚴肅穆。其次,內殿、外殿周圍的牆上,都刻著基路伯、棕樹和初開的花。內殿、外殿的地板都貼滿金子。用橄欖木製作內殿的門扇、門楣、門框。在橄欖木作的扇上兩門,刻著天使、棕樹和初開的花。
用松木製做的摺疊的門扇上,刻有天使、松樹和初開的花,其餘部分用金子包裹。內殿用石頭建了三層,用香柏木建一層。另外還有用銅製造的盆座,盆座上裝飾有獅子和牛。盆座的鑄法、尺寸、樣式相同。5個安在殿門的右邊,5個放在殿門的左邊。顯示出對稱與協調的美感。神殿內有兩根柱子,柱上有兩個如球的頂,上有兩個蓋住頂的網子和400石榴,安在兩個網子上,每網兩行,蓋著兩個柱上如球的頂。十個座和其上的10個盆,海和海下的12隻牛,盆、鏟子、盤子。內殿前有金精燈台,右邊五個,左邊五個,燈台上有金花、燈盞、蠟剪,與精金的杯、盤、鑷子、調羹、火鼎以及至聖所、內殿的門樞,和外殿的門樞。這一切都是為了增加了神殿的美感,同時反映了當時希伯來人高超的工藝水平。
所羅門神殿建成后,所羅門親自主持了在神殿安放約櫃的隆重典禮。他向耶和華虔誠祈禱:“我已建造了一座殿宇,作您的居所,為您的永久住處。”這充分反映了猶太教人神之間的契約關係。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方面,統治者希望上帝不會忘記希伯來人,要為民造福;另一方面,統治者希望希伯來人要虔誠地信奉上帝,遵守神的律法。在猶太教中,上帝是萬物的主宰,代表了無窮的力量。上帝是惟一的神。這種無限性表現在美學上,就是崇高之美。這種權威在神殿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正如所羅門所說的:“我所要建造的殿宇甚大,因為我們的神至大,超乎諸神。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他居住的。”神殿所表現出來的藝術風格與美學趨向,一方面是統治者藝術和美學觀點的表達,另一方面也是希伯來民族審美思想的反映。
四方鄰國的遊客商賈紛至沓來,絡繹不絕。猶太教有了這座宏偉壯觀的神殿作為崇拜中心,在猶太人心目中的地位空前提高,耶路撒冷從此成為猶太教重要的聖地和猶太民族的精神中心。所羅門神殿的建成,形成了以猶太教信仰為核心的共同精神文化,古代猶太民族基本形成,其民族國家希伯來王國作為民族統一的載體,為古代輝煌的猶太文明奠定了發展的根基。
到2009年2月為止,在以色列,有關所羅門的資料非常匱乏。這導致許多評論家質疑是否所羅門確實存在過。一些研究者甚至指出他的名字實際上是由“sol(太陽)”和“omon(阿蒙,埃及的太陽神)”組合而成的,因此可能只是象徵性的雙關語。
傳統主義者認為所羅門神殿聳立在古耶路撒冷的心臟默里山上,確實存在這一建築。然而由於缺乏確鑿的考古學證據來支持這個說法,許多現代研究者和作家關於所羅門的生活和他的神殿得出了絕然不同的結論。是否神殿是其他什麼東西的象徵呢?也許是通向上帝之門的隱喻?也許在古代世界存在許多所羅門神殿,而事實上聖經所說的神殿大小和方位只是一個深奧的神聖幾何學示意。由於缺乏證據證明,因此關於所羅門神殿存在到2009年1月為止,仍然是一個爭議的問題。
以色列文物局日前宣布,在耶路撒冷附近發現舊約《聖經》時期猶太王國早期文物,首次考古證實第一聖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