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開國的結果 展開

開國

漢語辭彙

開國,徠漢語辭彙。拼音:kāi guó,指古代指建立諸侯國,參見“ 開國承家 ”;泛指建立新的國家;晉以後在五等封爵前所加的稱號;指建國時期。語出《後漢書·李固傳》:“至於裂土開國,實乖舊典。”

引證釋義


1.古代指建立諸侯國。參見“ 開國承家 ”。
2.泛指建立新的國家。
①晉左思《魏都賦》:“而是有魏開國之日,締構之初,萬邑譬焉,亦獨犫麋之與子都,培塿之與方壺也。”
②唐李白 《蜀道難》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③清嚴有禧《漱華隨筆·詆毀程朱》:“﹝謝濟世﹞且詆毀考亭云:明太祖與之同姓,故開國時令天下遵用其注等語。”
④ 徐遲 《火中的鳳凰》十三:“九月三十日的夜晚,人民政協閉幕後,他參加了開國大典前夕的大宴。”
⑤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公(袁可立)先鳳陽人,始祖榮以開國功為睢陽百戶,因家焉。”
3.晉以後在五等封爵前所加的稱號。
①南朝 齊王儉《褚淵碑文》:“封雩都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
②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封聞喜縣開國公,食邑千戶。”
③宋 高承 《事物紀原·官爵封建·開國》:“晉令始有開國之稱,故五等皆郡縣開國。陳亦有開國郡公、縣侯伯子男,侯已降,無郡封。由唐迄今,因而不改。”
4.指建國時期。
①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故前代之兵莫少於開國,亦皆莫強於開國。”
②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八:“乾嘉距今纔百年,其時戚懿重臣,忠勇驍果如是,蓋猶有開國遺風矣。”

開國皇帝


秦朝:秦始皇嬴政統一全國,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建都咸陽。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統一全國,公元前202-公元8年,建都長安。
新朝:開國皇帝王莽統一全國,公元8年-公元23年,建都常安。
東漢:漢光武帝劉秀統一全國,公元25-220年,建都洛陽。
三國·魏:魏文帝曹丕,公元220-265年,建都洛陽。
三國·蜀:昭烈帝劉備,公元221-263年,建都成都。
三國·吳:吳大帝孫權,公元222-280年,建都建業。
西晉:265-316,開國皇帝司馬炎統一全國,定都洛陽。
東晉:317-420,司馬睿於西晉亡后即位,定都健康。後為劉裕所篡,入南北朝。宋、齊、梁、陳繼立。東晉宋齊梁陳時北方五胡亂華,十六國紛紛登場,於北魏時北方統一然後又分裂為東魏、西魏,禪代為北齊、北周,直至隋朝統一全國。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統一全國,581-619,定都長安。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統一全國,618-907,定都長安。
唐朝為朱溫所篡,入五代,北方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繼立,南方則九國紛紛登場,北漢也立於山西,史稱五代十國,統一於北宋。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至趙光義統一全國,960-1127,定都汴梁。
南宋:趙構開國,1127-1279,理論上來說沒有都城,臨安是行在。
元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國,至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入侵中國。定都大都。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統一全國,1368-1644,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至成祖朱棣遷至北京。
清朝:1616年努爾哈赤后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福臨(即順治帝)入北京,定都於此。1912年2月12日,溥儀正式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