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硝基安定

氟硝基安定

氟硝基安定,又名氟硝西泮。分子式為C16H12FN3O3,淡黃色結晶性固體。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通常用肌內注射或誘導麻醉。有鎮靜、催眠作用。

藥品性質


氟硝基安定,又名氟硝西泮。英文名稱:Flunitrazepam(Darkene,Hypnodom,Rohipnol,Valsera)
性狀:白色或帶黃色的結晶性粉末;幾乎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和乙醚,可溶於丙酮。避光保存。

作用機制


本葯屬苯二氮卓類藥物,有催眠、遺忘、鎮靜、抗焦慮、肌肉鬆弛和抗驚厥作用,其中催眠和遺忘的作用更顯著。其藥理作用與其他苯二氮卓類藥物相似,鎮靜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地西泮強。
作用與作用機制:類似地西泮和硝西泮;但鎮靜、催眠作用較強,誘導睡眠迅速,可持續睡眠5-7h,無宿醉現象;此外,有較強的肌肉鬆弛作用。

注意事項


1,.誘導麻醉時大多數病人有輕度呼吸抑制.
2.與芬太尼、氯胺酮等有明顯的協同作用,合用時注意減量。
3.年老衰弱者,嬰幼兒,腦部器質性損害患者,心、肝、腎病患者慎用。
4.服藥后不宜開車、從事高空作業或操作機器。

用法計量


1.口服給葯:催眠:常用量0.5~1mg,睡前服,亦可增加到2mg。
2.靜脈注射,誘導麻醉:緩慢靜脈注射,常用量1~2mg或按體重計算(0.015~0.030mg/kg)。
3.肌內注射:手術前給葯:常用量1~2mg或按體重計算(0.015~0.030mg/kg)。

藥品規格


1.片劑:1mg,2mg。
2.注射劑(粉):2mg。

藥物相互作用


1.具有中樞抑制作用的藥物如抗抑鬱葯、抗組胺葯、全身麻醉藥、其他鎮靜催眠葯、神經安定葯和阿片類鎮痛葯等都會加重本葯的鎮靜作用及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抑制作用。
2.與丹參合用時可增加本葯的中樞抑制作用。
3.當歸可抑制苯二氮卓類藥物的代謝,與本葯合用時可導致過度的中樞抑制作用,還可引起過度的肌肉鬆弛。
4.卡法根與本葯合用可增強本葯的中樞抑制作用。兩者應避免合用。
5.黃芩中的幾種成分可與苯二氮卓類藥物競爭性結合GABA-A受體的結合位點,增強中樞抑制作用。
6.丙戊酸能使本葯的代謝減慢,服用丙戊酸的患者應慎用本葯。
7.西咪替丁能抑制肝臟對本葯的代謝,使本葯的半衰期延長。
8.有實驗證明,靜脈注射肝素鈉可使本葯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降低。
9.茶鹼可降低本葯的鎮靜效應。
10.本葯與酒精合用時可出現過度鎮靜和精神運動損害。
11.咖啡因可降低本葯的鎮靜和抗焦慮作用。
12.食物可降低本葯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葯代動力學


肌內注射和舌下給葯吸收良好,口服約吸收80%~90%,而直腸栓劑則只有50%被吸收。食物可降低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口服或肌內注射后20~30min出現鎮靜作用,1~2h達最大效應,口服的鎮靜作用持續8h。靜脈給藥用於麻醉誘導時1~3min起效(意識喪失)。口服后1~2h血葯濃度達峰值,當血漿濃度為7~8ng/ml時出現顯著的鎮靜和抗焦慮作用。肌內注射的達峰時間為30~45min,而鼻內給葯的達峰時間為41~185min(隨劑量增加而增加)。藥物的蛋白結合率為78%~80%,可分佈於組織和腦脊液中,並能透過胎盤。其分佈容積為3.3~5.5L/kg。主要在肝臟中代謝。總清除率為每分鐘94ml,3~10歲兒童的清除率為每分鐘8~12ml/kg。可分泌入乳汁,但濃度低於母體血漿濃度。大部分通過尿以代謝產物的形式排出,約10%經糞便排泄。母體化合物的清除半衰期為16~35h。新生兒和嬰兒的清除半衰期隨年齡的增長而顯著下降,兒童的清除半衰期為12h。因為藥物可快速分佈至組織,所以鎮靜作用與清除半衰期無關。

適應症


用於手術前鎮靜及各種失眠。亦可用作於靜脈麻醉藥(單用或誘導麻醉)。

禁忌症


1.對本葯和硝西泮過敏者。
2.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3.急性閉角性青光眼患者。
4.重症肌無力患者。

不良反應


本葯的不良反應與其他苯二氮卓類藥物相似,在正常劑量下較輕微。可出現口渴、畏食、腹瀉、腹痛、便秘等胃腸道反應,有時也會出現皮疹、面紅等過敏反應;有時出現興奮、錯亂、頭暈、頭痛等反應;使用本葯進行誘導麻醉時大多數患者有輕度呼吸抑制,還有心臟停搏的報道。大劑量連用時偶見依賴性、肝腎功能臨床檢驗值異常(如SGOT、SGPT、LPH、BUN上升等)。尚有過量使用發生意識喪失的病例。動物超劑量試驗證明本葯有致畸性。

療效評價


本品用於麻醉誘導時效果優於地西泮,但不如硫噴妥鈉、患者術后可發生長時間嗜睡,因此不宜作為常規誘導,尤其不適宜時間較短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