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
由於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是由於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初期通常表現為脂肪肝,進而可發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其主要臨床特徵是噁心、嘔吐、黃疸、可有肝臟腫大和壓痛。並可併發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嚴重酗酒時可誘發廣泛肝細胞壞死,甚至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是我國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嚴重危害人民健康。近年來酒精性肝病占同期肝病住院患者的比例在不斷上升,從1991年的4.2%增至1996年的21.3%;酒精性肝硬化在肝硬化的病因構成比從1999年的10.8%上升到2003年的24.0%。
影響酒精性肝損傷進展或加重的因素較多,目前國內外研究已經發現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飲酒量、飲酒年限、酒精飲料品種、飲酒方式、性別、種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遺傳因素、營養狀況等。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酒精所造成的肝損傷是有閾值效應的,即達到一定飲酒量或飲酒年限,就會大大增加肝損害風險。然而,由於個體差異較大,也有研究顯示飲酒與肝損害的劑量效應關係並不十分明確。酒精飲料品種較多,不同的酒精飲料對肝臟所造成的損害也有差異。飲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損傷的一個危險因素,空腹飲酒較伴有進餐的飲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損傷。女性對酒精介導的肝毒性更敏感,與男性相比,更小劑量和更短的飲酒期限就可能出現更重的酒精性肝病。飲用同等量的酒精飲料,男女血液中酒精水平明顯有差異。
種族、遺傳以及個體差異也是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漢族人群的酒精性肝病易感基因乙醇脫氫酶(ADH)2、ADH3和乙醛脫氫酶(ALDH)2的等位基因頻率以及基因型分佈不同於西方國家,可能是中國嗜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的發病率低於西方國家的原因之一。並不是所有的飲酒者都會出現酒精性肝病,只是發生在一小部分人群中,表明同一地區群體之間還存在著個體差異。酒精性肝病病死率的上升與營養不良的程度相關。維生素A的缺少或維生素E水平的下降,也可能加重肝臟損害。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可促使酒精性肝病的進展,而飽和脂肪酸對酒精性肝病起到保護作用。肥胖或體質量超重可增加酒精性肝病進展的風險。肝炎病毒感染與酒精對肝臟損害起協同作用,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礎上飲酒,或在酒精性肝病基礎上併發HBV或HCV感染,都可加速肝臟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ALD主要是乙醇及其衍生物的代謝過程中直接或間接誘導的炎症反應,氧化應激、腸源性內毒素、炎性介質和營養失衡(尤其是蛋白質一熱量營養不良)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尤其是腸道屏障功能受損引起的腸源性內毒素血症及內毒素激活枯否細胞在ALD的發生和發展中有重要作用。腸源性內毒素與脂多糖結合蛋白,可溶CDl4等血漿蛋白結合,再與脂多糖結合形成脂多糖一脂多糖結合蛋白複合物。脂多糖顯著增加炎性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Ct)的轉錄與釋放,炎性因子產生放大炎症效應,刺激星狀細胞向成纖維細胞轉化,導致肝纖維化的發生。另外,乙醛可與多種蛋白形成的乙醛加合物具有很強的免疫原性,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引起免疫損傷,導致包括蛋白酶在內的重要蛋白質以及DNA的損傷。
“二次打擊”學說:酒精因素作為初次打擊,通過氧化應激促使反應性氧化物增加,而誘發肝臟脂肪聚集。在氧化應激相關的脂質過氧化及炎性細胞因子的作用下,使脂肪變的肝細胞發生第二次打擊,造成炎症、壞死和纖維化。
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營養支持,應在戒酒的基礎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飲食,並注意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K及葉酸。
● 消化內科或內科
● 酒精進入人體后可能通過多種途徑損害肝臟而導致酒精性肝病,同時有病毒感染等其它危險因素的人更容易患病。
● 危險因素
● ● 飲酒
● ● 在短期內反覆大量飲酒的人容易發生酒精性肝炎,長期飲酒更容易引起嚴重的酒精性肝硬化。
● ● 種族、遺傳
● ● 遺傳因素與酒精性肝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 ● 性別
● ● 同等飲酒量時,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酒精性肝病。
● ● 其他肝病
● ● 肥胖
● ● 肥胖或體重超重可增加酒精性肝病進展風險。
● ● 營養不良
● ● 酒精性肝病病死率的上升與營養不良程度有關,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可促進進酒精性肝病進展。
● 酒精性肝病的患者早期常常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許多人都是在體檢時發現。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癥狀。
● 主要癥狀
● ● 乏力
● ● 食慾減退
● ● 噁心
● ● 嘔吐
● ● 右上腹不適
● 其他表現
● ● 體重下降
● ● 低熱
● ● 皮膚、黏膜、鞏膜發黃
● ● 右上腹觸痛
● ● 意識障礙蜘蛛痣
● ● 肝掌
● 與酒精性肝病有關的檢查,主要有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
● 實驗室檢查
● ●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可以了解肝功能狀況,判斷肝臟受損的程度。
● 影像學檢查
● ● B超
● ● B超可了解肝臟大小,肝內結構變化,是否存在結節等,有助於了解肝臟病變的部位、程度,排除其他佔位病變等。
● CT
● ● 可準確顯示肝臟形態變化,了解肝臟密度,有助於診斷酒精性肝病。
● 病理學檢查
● ● 肝臟活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幫助確診酒精性肝病,還可以對本病進行分期和分級,並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
● 符合下述第1、2、3項和第5項或第1、2、4項和第5項可診斷酒精性肝病;僅符合第1、2項和第5項可疑診酒精性肝病。
● 有長期飲酒史,一般超過5年,摺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內有大量飲酒史,摺合乙醇量>80g/d。但應注意性別,遺傳易感性等因素的影響。
● 臨床癥狀為非特異性,可無癥狀,或有右上腹脹痛不適、食欲不振、乏力、體量減輕、黃疸等;隨著病情加重,可有意識障礙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現。
●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γ-谷氨醯轉肽酶、總膽紅素、凝血酶原時間、平均紅細胞容積和缺糖轉鐵蛋白等指標升高。其中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2、γ-谷氨醯轉肽酶升高、平均紅細胞容積升高為酒精性肝病的特點。
● 肝臟B超或CT等影像學檢查有典型表現。
● 排除嗜肝病毒感染、藥物和中毒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害、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肝臟疾病與酒精性肝病有著相似的表現,需要通過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等明確診斷。
● 如果出現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右上腹疼痛等癥狀,不要自行診斷和用藥,應該立即就醫。
● 治療酒精性肝炎的治療原則是戒酒、營養支持、清除肝脂肪浸潤、治療酒精性肝炎、防治肝硬化及併發症。
● 戒酒
● ● 戒酒是治療酒精性肝病的最重要的方法,可以使酒精性脂肪肝恢復正常,也可以緩解酒精性肝炎的癥狀,幫助恢復肝功能,提高酒精性肝病生存率。
● 營養支持
● ● 大多長期酗酒者,會出現蛋白質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需要高熱量、高蛋白、低脂飲食,同時補充多種維生素B、C、K及葉酸。
● 運動和心理治療
● ● 適當增加運動,促進體內脂肪消耗,增加肌肉含量。患者往往有精神心理障礙,所以心理治療貫穿始終,增加患者對戒酒信心,提高生活質量。
● 藥物治療
● ● 戒酒配合藥物治療可改善酒精性肝炎,並降低肝衰竭的病死率。常用藥物有抗氧化劑(如還原型谷胱甘肽、N-乙醯半胱氨酸)和保肝葯(如S-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醯膽鹼)。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從血清中清除,糖皮質激素可用於重症酒精性肝炎。
● 積極處理併發症
● 肝移植
● ● 肝功能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
● 酒精性肝病不但會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斷損傷肝臟還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
● 酒精性肝病的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右上腹不適等癥狀會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
● 酒精性肝病的危害從輕到重依次為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還可能因為肝衰竭及肝硬化相關併發症而死亡。
● 酒精性脂肪肝戒酒後可完全恢復,一般預后良好。酒精性肝炎如能及時戒酒和治療,大多可恢復,可減少發展成肝硬化的風險和降低因肝衰竭等併發症的病死率。
● 良好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酒精性肝病有幫助,定期體檢可以儘早發現酒精性肝病。
● 調整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食品和快餐等,重點是不喝酒。
● 經常運動,根據自身情況,每天做至少2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如快走、打太極拳、打羽毛球等。
● 定期體檢,可以關注肝功能、血脂、肝臟B超等指標。認真閱讀體檢結果和醫生建議,如果出現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
● 如果已經發生了酒精性肝病,需要嚴格戒酒、堅持治療,定期複查,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