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短語
《司馬法》①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⑤安,忘戰必危。”《易》曰②:“君子以除⑥戎器,戒不。”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③無武亦滅。故明王之制⑦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⑧武。《易》曰④:“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①《司馬法》:古代兵書,現僅存一卷五篇。
②《易》曰:引自《易經·萃卦》。
④《易》曰:引自《易經·繫辭》。
⑤雖:即使
⑥除:去掉
⑦制:治理
⑧廢:放棄
《司馬法》上說:“國家即使再大,愛好戰爭必然滅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記戰爭必然危險。”《易經》說:“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要去掉武器,但是不能忘記防備。”軍事不可以隨意,隨意就沒有威嚴;武器不能廢棄,廢棄就導致敵人來。以前吳王夫差好戰滅亡,徐國的偃王沒有重視軍事也滅亡了。因此英明的大王治理國家,不隨意動兵,不放棄武備。《易經》說:“生存的時候不忘記滅亡,因此身體可以得到平安,國家可以得到保全。”
古人講“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到無時想有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忘戰必危,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結果加速了周王朝的覆滅。儘管今天世界進入了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和科技水平競爭愈演愈烈,但戰爭仍是威脅國家安全的第一殺手。通過閱讀本文,我們要“居安思危,常備不懈”,發奮讀書,報效祖國。
兵實不可黷,但亦不可廢、不可無備。慎戰,決不是不戰,更不是忘戰。古人一方面指出,“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同時又指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司馬法·仁本第一》)。道理很簡單,那就是“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好戰必亡,是黷武所致。而止戈忘戰,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同樣會因疏於戒備而導致亡國。由於長期的和平環境和人們一相情願的善良願望,會使一些人產生和平麻痹思想、放鬆警惕,認為戰爭離我們很遠,強調國防、軍隊建設和備戰意識,是勞民傷財,多此一舉。止武忘戰思想,是相對和平時期一種極為有害的思潮和容易出現的通病,它嚴重地麻痹著人們的思想、渙散著人們的鬥志,直接危害著國家的安全穩定與生存環境,因而是要不得的。古人曰:“正不獲意則權。權出於戰,不出於中人”(同上)。當社會矛盾用正常的方法不能解決時,就需採用變法,這種變法就是戰爭。當戰爭迫在眉睫時,任何中間人去勸說、斡旋都是沒有作用的,戰爭的方式往往成為解決問題的最終手段。因此,為了維護本國、本階級的根本利益,戰爭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戰爭準備是不可忽視的,止武忘戰的思想是極其危險的。
古兵法曰,“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韓非子·五蠹》),由於社會的發展和世故人情的變化,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要隨之發生相應變化,僅靠“道德”和“仁義”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在歷史上,“強國事兼并,弱國務力守……萬乘莫不戰,千乘莫不守”(《商君書·開塞第七》),是不爭的事實。儘管儒家無數次地強調“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章句上》),痛斥“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子不志於仁,而求為強戰,是輔桀也”,“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老子·道經》)也無濟於事。“當今爭於氣力”,更能深刻說明階級社會局勢的發展和演變、國家的興衰、聚合和強弱。所以,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必須加強軍備,準備戰爭,“治兵然後可以息兵,講武而後可言偃武”(《籌海圖編》),才是合乎時宜的明智之舉。古人認為,“寢兵之說勝,則險阻不守,兼愛之說勝,則士卒不戰。”(《管子·立政第四》)。如果廢止軍備的言論佔了上風,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不言武事,即使有地理上的險阻之利也是守不住的。不分敵我的“兼愛”言論佔了上風,士兵就會喪失戰鬥意志,不願意作戰。一個國家只有常習“武事”,才能避免“戰事”,充分搞好武備,才能擁有和平。“兵者百歲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曷冠子·卷上·近迭》)。常講武事、長於戒備,而又不窮兵黷武,才能使國家、民族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