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軍區

湖北省宜昌市下轄區

點軍區,隸屬湖北省宜昌市,位於宜昌市中部、長江南岸,總面積532.1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點軍區下轄1個街道、2個鎮、2個鄉。截至2020年11月1日,點軍區常住人口為101649人。

點軍區地勢西部高、東部低,屬北亞熱帶江南濕潤氣候區,雨熱同季,寒暑交替,四季分明。

2019年,點軍區地區生產總值70.54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1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2.9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4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為10.2:46.7:43.1

歷史沿革


點軍,因建安19年(公元214年)三國大將關羽在此點視兵馬,領兵布陣,威震一方而得名,是歷史上“上控巴夔,下制荊襄”之要塞,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美稱。
據1971年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巴楚之祖便在此繁衍生息。《東湖縣誌》記載,漢代孝子姜詩(二十四孝之“湧泉躍鯉”的主人公)曾居住在今孝子岩旁;《湖廣通志》記載,在今磨基山處,晉代煉丹家葛雅川(葛洪)在此結廬隱居,冶鍊仙丹。
宋初,點軍境地為夷陵七鄉之一。
東晉以來,轄區先後屬夷陵(峽州)、宜昌、東湖等州縣所轄。
宋朝初年,轄區為夷陵七鄉之一。
清代,改編為5鄉38鋪(《宜昌縣誌》1993版),轄內分屬崇禮、德治等鄉。
民國時期,點軍屬宜昌縣管轄。
民國24年(1935年)4月,宜昌縣設4區6鎮28鄉,轄區大部分屬第一區。
解放前,點軍大都屬原宜昌縣轄區。
解放后,點軍區域行政機構變動頻繁。1950年8月,卷橋河西安安廟和五龍一帶為兩個行政村,時屬宜昌市郊區人民政府。
1951年,這兩個行政村又隸屬於原宜昌縣黃洲鄉。1953年,郊區政府擴大為5個鄉,將原五龍、安安廟組建為安龍鄉。
1958年8月市郊在河西點軍、艾家、安龍三個鄉的基礎上成立點軍公社,下轄點軍、艾家、紫陽三個管理區。
1960年,市郊五龍、十里紅兩個大隊組成十里紅公社。
1970年,范家湖、穆家店兩個大隊划入宜昌市與十里紅公社合併,建立點軍公社。
1984年,點軍公社改名為點軍鄉。
1984年,聯棚鄉划入宜昌市。
1986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宜昌市點軍區,下設點軍鄉、聯棚鄉、朱市街街道辦事處。
2000年,點軍區轄1個街道、2個鄉:朱市街道、點軍鄉、聯棚鄉。
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將原宜昌縣的土城鄉橋邊鎮艾家鎮劃歸宜昌市點軍區管轄。
2002年,點軍區撤銷點軍鄉、設立點軍街道辦事處。
1996年,點軍區面積171.4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1個街道、2個鄉:朱市街道、點軍鄉、聯棚鄉。區政府駐朱市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點軍區總人口48612人,其中:朱市街街道13711人,點軍鄉21656人,聯棚鄉13245人。
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1]28號)批准同意將原宜昌縣的土城鄉、橋邊鎮、艾家鎮劃歸宜昌市點軍區管轄。點軍區轄1個街道、2個鎮、3個鄉,87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
2002年,撤銷點軍鄉,設立點軍街道。
2004年末,點軍區面積528.7平方千米,人口105175人。轄1個街道、2個鎮、2個鄉:點軍街道、橋邊鎮、艾家鎮、聯棚鄉、土城鄉。共有6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點軍區常住總人口103696人,其中:點軍街道34111人,艾家鎮8348人,橋邊鎮26332人,聯棚鄉13949人,土城鄉20956人。

地理環境


位置

點軍區位於宜昌城區長江南岸,地處東經111°,北緯30°,分別與宜都長陽、夷陵等縣市區接壤。

地形

點軍區地勢東部低,西部高,以山地、丘陵為主,沿江及河谷地帶有部分小平原。最高點為土城西北部的白雲山,海拔1089米,最低點為艾家鎮艾家村五組地段,海拔43.8米。丘陵崗地在全區均有分佈,主要集中在艾家鎮、橋邊鎮及點軍街辦,聯棚鄉亦有少量,大多在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區丘陵崗地總面積270平方公里,約佔全區總面積的50%。另有河谷小平原50平方公里,約佔全區總面積的9.2%,主要集中在艾家鎮和點軍街辦。
點軍街道、聯棚鄉、艾家鎮、橋邊鎮和土城鄉地層大體相同,均以黃陵背斜為核心由里向外,有多層帶狀的特點。區內地勢西部偏高,東部偏低,總落差900~1000餘米。轄區內有山峰300餘座,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20餘座;河流13條,總長度167.4公里;溶洞100餘處。
丘陵崗地分佈廣泛,總面積270平方公里,約佔總面積的50%。主要集中在艾家鎮、橋邊鎮及點軍街辦,大多在海拔500米以下。另有河谷小平原50平方公里,約佔全區總面積的9.2%,主要集中在艾家鎮和點軍街辦。山地主要分佈在土城鄉、聯棚鄉西南部、橋邊鎮西北部,總面積212平方公里,約佔全區總面積的40%。

氣候

點軍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6.9℃,極端最高氣溫℃,極端最低氣溫-9.0℃。區內年均日照時數1669.2小時,每天平均日照4.57小時。
點軍區屬北亞熱帶江南濕潤氣候區,雨熱同季,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季(3~5月)氣溫回暖快、降水少、風速大,氣候乾燥。夏季(6~8月)氣溫高、濕度大、降水集中、氣候濕熱。秋季(9~11月)氣溫急降、雨量驟減、秋高氣爽。冬季(12~2月)風雪較多、寒冷濕潤。區內多年平均氣溫16.8℃,一月份平均氣溫為4.7℃,十月份平均氣溫為28.2℃,年極低氣溫為-9.8℃,極高氣溫為41.4℃;各月平均相對濕度為68%~74%,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1%;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28h,年活動積溫為5500℃;多年平均風速為0.8~1.2m/s,常年主風向為東南方向,多年平均最大風速為18.0m/s;年平均無霜期為272.4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213.6mm,多年平均蒸發量800mm。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點軍區水資源豐富,除長江流經境內以外,另有河流13條,總長度167.4公里,其中承雨面積超過30方公里的有5條。有中小型水庫14座,谷地小溪流100餘條。
點軍區
點軍區
長江點軍段:長江自夷陵區三斗坪鎮進入境內橋邊鎮上峰尖村,經平善壩、松門灣、朱市街、艾家鎮於艾家村出境,全長35公里,境內水域面積1540.37公頃。卷橋河(古稱大溪,在土城鄉境內稱土城河,橋邊鎮境內稱橋邊河,巴王店以下稱卷橋河),發源於土城鄉紅岩灣,流經白岩套溝、獅子洞灣、車溪、余家壩、土城、曹家畈、落步溪河、柳林子河、窄溪、韓家壩、響鈴口、橋邊集鎮、太平橋、石堰河、偏岩、巴王店、范家湖、郭家嶺、十里紅於清凈庵匯入長江,全長43.1公里,流域面積295.1平方公里,坡度5.5‰。其支流有4條:
(一)榨坊河,發源於竹蒿山,於姚家嶺匯入土城河,自北向南流向,全長11.8公里,流域面積22平方公里,徑量年流1.8萬立方米。
(二)三澗溪,發源於土城鄉王家灣,在橋邊鎮雙堰口與橋邊河匯流,自西而東流向,全長16.6公里,流域面積58.5平方公里,年徑流量0.3億立方米,坡度15.8‰。
(三)石堰河,發源於橋邊鎮雙堰口村的新安寺,流經天王寺黑潭溝,與新村苗家溪、石堰倒河壩溪流匯合經石堰簡家嘴,出偏岩村游南橋匯入橋邊河。
(四)長嶺河(古稱小溪),發源於土城鄉關口,經泉水溪、長嶺、趙家棚、福安、羅
家壩,於點軍街辦范家湖匯入卷橋河,自西而東流向,全長23.1公里,流域面積40.7平方公里,坡度6.6‰,該河平均流量1.25立方米/秒,另有13條季節性支流注入。
松門溪:發源於橋邊鎮朱家坪境內的韓家坪戴八溝,經落家溪、從三角岩流經上峰尖村境內的干溪、松門溪、張家河、雷公潭,從平善壩注入長江,系長江一級支流。
聯棚河:發源於干溪石門洞對面筆架山南邊的火蓮灣,經聯棚鄉楠木溪村、聯棚村、點軍街辦梅子溪村,於五龍注入長江,全長18.4公里,河流坡度11‰,平均流量1.1立方米/秒,系長江一級支流。該河有2公里以上的季節性支流7條,總長15公里。
七里沖河:發源於艾家鎮七里村,自西向東流向,全長17.8公里,流域面積9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0餘萬立方米,落差約35米。除上述河流外,另有分佈在各鄉鎮的谷地溪流100餘條,其中流域面積較大的有六里河、紫陽溪河、麻塘河、雙溪河、柳林河、石門沖河等。

礦產資源

點軍區區資源豐富,石灰石、白雲石、粘土已規模開採,分佈在土城的鍺礦儲藏量2000餘噸。另經探明,轄區還蘊藏煤、鈾等礦產。點軍區自然災害多為水災、旱災、風災,另有雹災及滑坡等。

物產資源

點軍區主要物產農作物有糧食、油料、蔬菜、水果、茶葉、桑蠶;畜禽產品有:牲豬、奶牛、山羊、家禽等;水產品有魚、蝦、蟹等;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蓖子三尖杉、香樟、杜仲、楠木、羊角槭、紫檁、櫸樹、水青樹、紅椿、川黃檗、川黔紫薇、野生臘梅、黃楊木等多種植物及名貴中藥材,還有三峽庫區瀕危植物中華紋母。珍稀動物有:野生動物約70餘科,100餘種,國家級保護動物二十多種,如獼猴穿山甲、豺、黃喉貂水獺小靈貓林麝、白鸛、風頭蜂鷹、鳶、蒼鷹、紅腹角雉、長腳秧雞、紅腹錦雞、花面狸(果子狸)、貓頭鷹等,省級保護動物有三十多種,如貉、黃腹鼬、鼬獾、狗獾、豹貓、金貓、小麂、華南兔、紅白鼯鼠、赤腹松鼠、豪豬、白鷺、杜鵑、啄木鳥、八哥、紅嘴藍鵲、喜鵲、大嘴烏鴉、畫眉、紅嘴相思鳥、盲蛇、王錦蛇、黑眉錦蛇、烏梢蛇、尖吻腹、中華大蟾蜍、棘腹蛙等。

土地資源

點軍區土地資源轄區總面積533平方公里,占宜昌中心城區的63%。2007年末,土地利用現狀是:耕地3053.75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6%;園地10140.70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19%;林地32530.37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61%;牧草地0.02公頃,其他農用地1607.97公頃,占國土總面積3%;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778.42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3%;水利設施192.11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0.4%;交通用地83.78公頃,占國土總面積0.15%;未利用地1883.01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3.5%;其他土地2030.37公頃,占國土總面積3.8%。據西部大開發土地資源調查評價結果,全區土地後備資源面積748.91公頃,其中可開墾耕地後備資源693.96公頃。

生物資源

點軍區內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篦子三尖杉、香樟、杜仲、楠木、羊角槭、紫檁、櫸樹、水青樹、紅椿、川黃檗、川黔紫薇、野生臘梅、黃楊木等多種植物及名貴中藥材,還有三峽庫區瀕危植物中華紋母和疏花水柏枝。
珍稀動物有:野生動物約70餘科,100餘種,國家級保護動物二十多種,如獼猴、穿山甲、豺、黃喉貂、水獺、小靈貓、林麝、貓頭鷹等,省級保護動物有三十多種,如貉、金貓、小麂、華南兔、啄木鳥、八哥、紅嘴藍鵲、喜鵲等。

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境內大部為第九區管轄,區機關駐巴芒店(今巴王店)。
1951年11月,境內土城寺獨立建區。
1956年,宜昌縣11個區合併為7個區,境內為第六區,機關駐大橋邊,轄黃家棚、石堰、艾家、朱家坪、三百蜂、福安、點軍、聯棚、長嶺、曹家畈(造甲畈)、三澗溪、落步埫、王家壩、高岩等14個鄉。
1958年,全國實行人民公社體制,轄內成立大橋邊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1961年,宜昌縣轄內設橋邊區、土城區。其中橋邊區轄艾家、聯棚、長嶺、點軍、石堰、三百蜂、黃家等7個公社、63個大隊;土城區轄朱家、土城、三澗溪、王家壩、落步埫等5個公社、44個大隊。轄內十里紅人民公社屬宜昌市郊委管轄。
1971年,點軍人民公社由橋邊區劃入宜昌市,至1973年,轄內划入宜昌市郊的人民公社有2個,即點軍人民公社、十里紅人民公社。
1975年,宜昌市郊區將點軍人民公社和十里紅人民公社合併成點軍人民公社,為宜昌市郊三個大公社之一(點軍、窯灣、伍家)。同年,宜昌縣亦實施撤區並社,轄內2區、12個公社合併為三個大公社,即聯棚人民公社、橋邊人民公社、土城人民公社,三社下轄12個管理區、89個生產大隊、605個生產隊(此前部分生產大隊劃歸宜昌市郊區委員會管轄)。
1984年,全國人民公社體製取消,恢復區、鄉建制,轄區設橋邊鎮、土城區。鎮、區下設鄉,鄉下設村。同年,點軍人民公社改稱點軍鄉,聯棚人民公社一分為二,分別成立聯棚鄉、長嶺鄉,並劃歸宜昌市郊區委員會管轄,艾家鄉劃歸橋邊鎮管轄。
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宜昌市設西陵伍家崗、點軍三個縣級行政區,繼而區內各行政職能部門分別組建成立。
1987年4月,點軍鄉、聯棚鄉由市郊區委員會划入點軍區管轄;1988年1月,區內成立朱市街街道辦事處。至此,點軍區下轄2個鄉、1個街道辦事處,土地總面積171.4平方公里。
2001年6月,宜昌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宜昌縣,成立夷陵區,將原宜昌縣下轄的土城鄉、橋邊鎮、艾家鎮划入點軍區管轄,全區土地總面積增至532.18平方公里。
2002年12月,點軍鄉、朱市街街道辦事處合併組建點軍街道辦事處。
2004年12月底,點軍區下轄2鄉(聯棚鄉、土城鄉)、2鎮(橋邊鎮、艾家鎮)及1個街道辦事處(點軍街道辦事處)。
區劃面積人口
點軍街道63平方千米29544人
橋邊鎮131平方千米28000人
艾家鎮66.7平方千米8848人
聯棚鄉90平方千米13899人
土城鄉178平方千米24884人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點軍區下轄1個街道、2個鎮、2個鄉,區政府駐點軍街道江南路161號。
街道點軍街道
艾家鎮、橋邊鎮
聯棚鄉、土城鄉

人口民族


截至2007年12月31日,點軍區總人口105007人,其中農業人口87423人,非農業人口17584人,女性51607人。常住流入人口1993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00人。當年農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口22019人,鄉村勞動力49620人。
截至2019年,點軍區常住人口10.96萬人,其中男性人口55747人,女性人口53832人,分別佔50.93%和49.07%;0—14周數12746人,佔11.63%;15—59周數70532人,佔64.37%;60周歲以上26301人,佔24%。出生861人,出生率7.81%,死亡892人,死亡率8.09%,人口自然增長率-0.28%。出生人口中,政策外生育3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9.65%,出生人口性別比104.51。戶籍人口10.9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9萬人,農業人口9.03萬人,分別佔17.64%和82.36%。
2021年6月30日,宜昌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點軍區常住人口為101649人。

經濟


概況

2012年,點軍區國內生產總值完成370084萬元,按可比價(下同)比上年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54936萬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09432萬元,比上年增長16.3%;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05716萬元,比上年增長11.5%。從構成來看,一、二、三次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011年的15.08:54.92:30變化為14.84:56.59:28.57,第二產業比重有所上升,第一產業比重繼續下降。工業企業經濟生產正常。
2019年,點軍區地區生產總值70.54億元,同比增長9.1%(含園區。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17億元,同比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32.94億元,同比增長13.4%;第三產業增加值30.43億元,同比增長6.0%。三次產業結構由2018年的11.8:52.9:35.3變為10.2:46.7:43.1。
2019年,點軍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68元,同比增長10.0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47元,同比增長10.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94元,同比增長9.7%。

第一產業

2019年,點軍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85億元(含園區),同比增長3.2%;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44億元,同比增長3.1%。全區生豬出欄8.16萬頭,同比下降0.6%;家禽出籠32.21萬隻,同比增加35.4%;蔬菜產量14.77萬噸,同比減少3.2%;水果產量9.71萬噸,同比增長33.5%。

第二產業

2019年,點軍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79億元,同比增長1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1%;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6.04億元,同比下降7.8%;工業產銷率94.7%,同比提高1.9%。建築業總產值26.56億元,同比增長65.35%。資質以上建築企業7家。

第三產業

2019年,點軍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2.26億元,同比增長13.1%;含園區投資74.44億元,同比下降2.7%。其中省市級重點項目開工3個,投資9.69億元。
2019年,點軍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5.21億元,同比下降55.8%。房地產施工面積169.8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商品房銷售面積39.1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4%。商品房銷售額31.05億元,同比下降3%。房地產企業8家。
2019年,點軍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億元,同比增長12.3%。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銷售額8.39億元,同比增長55.1%。限額以上貿易企業13家,其中法人單位10家、產業活動單位1家、大個體2家。
2019年,點軍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1.58億元(月報11家),增長23.8%;含園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2.46億元(月報12家),同比增長17.9%。
2019年,點軍區共接待遊客521萬人次,同比增長37.1%;實現旅遊收入32.7億元,同比增長25.76%。全區有4A級景區1家,3A級景區2家。
2019年,點軍區財政總收入5.29億元,同比下降2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7億元,同比下降15%,其中:稅務部門2.79,下降27%,財政0.98億元,增長58.8%。稅收佔一般預算收入比重74%。一般預算支出10.26億元,同比增長10.1%。外貿出口總額56487萬美元,同比下降4.8%。

農業

2012年,點軍區按照現代都市農業綜合改革試點要求,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07億元(當年價),較上年增長4.71%,實現增加值5.49億元,同比增長4.5%,增加值率為60.5%。2012年,全區種植業主要產品產量有增有降。全區糧食總產量0.87萬噸,比上年增長2.1%;油料0.24萬噸,與上年持平;水果89415噸,比上年增長5.34%;蔬菜產量達到190496噸,比上年增長4.85%。全年造林面積410公頃。主要林產品產量為:核桃30噸,板栗35噸,竹筍子46噸。全區肉類總產量達到10827噸,比上年增長4.9%;生豬出欄128043頭,比上年增長5%;羊出欄8258隻,比上年下降4.96%;家禽出籠489785隻,比上年增長6.96%;牛奶產量達到750噸,比上年增長4.17%。其他畜牧動物產品:禽蛋951噸,蜂蜜7635公斤,蠶繭產量53噸。全年水產品產量426噸,淡水養殖面積81公頃,其中:池塘面積73公頃,水庫面積8公頃。
點軍區全年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2億元,培育小微型及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18家,其中5家企業進入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列。農民專業合作社增至64家,同比增長106.9%,吸納社員1926戶,總資產達到1.1億元,年產值近1億元。農產品品牌建設卓有成效,青龍林土雞蛋、泉水紅肉蜜柚、三峽紅脫水蔬菜獲第九屆農博會金獎,車溪翠芽獲“地方特色名茶”稱號。

工業

2012年,點軍區全部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現行價)213029萬元,比上年增長15.5%,完成工業總產值701519萬元(現行價),同比增長21.7%。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企業數達13家,完成工業總產值601467萬元,其中,輕工業完成47579.9萬元,同比下降12%;重工業完成482347.3萬元,同比增長15.5%。全年工業銷售產值529927萬元,同比下降1.2%工業產品銷售率為88.1%,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2012年,全區共有資質上的2家,共有建設單位406個(含個體),建築業完成增加值4604萬元,同比增長81.8%。

貿易旅遊業

2012年,受擴大內需、激活消費政策及假日經濟效應的影響,全區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了繁榮穩定的局面。全年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867萬元,增長15.5%。對外貿易略有下滑。外貿出口總額2924萬美元,同比下降31%;外商直接投資1340萬美元,同比增長10%。
全區堅持“大產業、大旅遊、大發展”的工作思路,旅遊經濟日趨活躍。青龍峽、文佛山景區建設進展順利,鄉村大世界項目有序啟動。全年共接待遊客124.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7億元。
2015年中國CFO論壇確定在宜昌點軍區建設永久會址,也是唯一會址。項目建成運營后,將依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雲財務”、“雲財政”、財務軟體開發等信息產業發展,建設我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資本交易中心,打造長江經濟帶經濟景氣監測平台,發布三峽經濟指數。
宜昌市委、市政府表示,將舉全市之力,服務好項目建設和運營,把這一國際化平台打造成中國的窗口。

文化


“漢壽亭侯”是三國時期漢獻帝對武將關羽的封號。有“忠義”之稱的關羽在現今宜昌地域境內的活動有數處遺址,當陽遠安有關羽兵敗“走麥城”、被俘“回馬坡”和斷頭葬身關陵及“漢壽亭侯墓”,均是關羽最終獻身的紀念地,而唯獨點軍坡上的這塊碑紀念的是關羽駐守荊州時在此點軍練兵的不凡經歷,是他戎馬生涯軍威顯耀“平生據險扼要立功之所”。關羽曾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碑背面的“虎”字正映襯著點軍坡的虎氣軍威。

交通


點軍區內城市主要道路有6條,分別是江南路、五譚路、清靜庵路、古渡路、華陽路和櫻桃園路。其中最長的道路是江南路,長9700米;最短的路是清靜庵路,長380米;最早的路是古渡路。2002年,點軍區建設與環境保護局爭取資金12萬元,從紫陽綠地至宜昌市農科所鋪設人行道3公里,為區內鋪設人行道最長的工程,人行道鋪設寬度2米。江南路(江南大道)是點軍區的城市骨幹道路。該路分上下兩段建設。上段從葛州壩壩頭至朱市街,長5.4公里,1985年12月25日動工,1987年1月通車。
截至2012年,全區交通運輸企業1120個,從業人員2754人。公路里程1080公里,其中:等級公路592.8公里。農村通村行政村比重達100%,民用汽車擁有量1075台,其中:載客汽車125台,載貨汽車950台;城鄉道路建設進一步加快。
截至2019年,點軍區共有較大規模運輸企業10家,其中客運3家、貨運7家。五級客運站2個。行政村通客車率100%。公路里程1175千米,其中等級公路里程969.4千米。

社會


科技教育

2012年,點軍區全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值24億元,高新技術增加值6.58億元。
全區義務教育五年脫困進步工程成效顯著。學校硬體設施不斷完善。“8211”工程穩步推進,點軍小學今秋投入使用。“教師專業成長行動”紮實開展。中考成績連續十年攀升,全區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98%,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2%以上。截至2012年,全區共有學校數11所,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所,普通中學4所,小學4所。在校學生數為6939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學生202人,普通中學學生3147人,小學學生3590人。全區小學入學率、初中升學率分別達到100%、96%。幼兒園9個,在園兒童1730人。
2019年,點軍區(含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41.55億元,同比增長62.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0.36億元,同比增長30%,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4.7%。高新技術企業13家。

文化衛生

截至2012年,點軍區文化廣播電視事業逐步繁榮。廣播覆蓋率為91.7%,電視覆蓋率為100%。點軍區衛生設施逐步改善,區人民醫院門診樓主體工程順利完工。
2012年,點軍區共有1個醫院(衛生院),衛生機構5個,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61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77人,註冊護師、護士119人,擁有病床108張。進一步鞏固初保達標成果,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98.26%。
截至2019年,點軍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70個,其中醫院1個、鄉鎮衛生院(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64個。執業醫師104人、執業助理醫師30人、註冊護士102人。

城市建設

點軍區城市開發項目快速推進。維多利亞港灣一期封頂,二期順利開工,磨基山旅遊綜合體基本完成征地搬遷,已進入土地掛牌程序;區人民醫院投入使用,市移民后扶基地主體工程完工,市殘疾人服務中心開工建設,區人武部軍事指揮中心征地搬遷進展加快。2012年全區供水總量1200萬噸,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210萬噸;用水人口6萬人。道路面積532.8萬平方米,排水管道長度10.2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442公頃,建成區綠化率65%。

社會保障

2019年,點軍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88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667人,困難人員再就業284人。社會保險擴面新增1287人次,基礎養老金髮放率100%。
2019年,點軍區城市低保對象171人,農村低保對象1602人,城市特困對象8人、農村特困對象466人。臨時救助人數193人。社會福利機構13個,床位1742張。醫療救助人數1583人,健康扶貧報銷人數為1814人。

現任領導


萬紅:宜昌市點軍區委委員、常委、書記

旅遊


磨基山城市主題公園
磨基山城市主題公園
磨基山城市主題公園
磨基山位於點軍街道辦事處五龍村境內,東起蔡家埡,南至胡家檯子。東西跨度600米,南北跨度1000米,海拔219.7米,園區總面積121公頃,為宜昌市主城區的最高點。
磨基山古代稱孤山,又名葛道山。三國時期東吳政權曾在此山下築陸抗城,以拒西蜀。晉時袁崧嘗登此山,謂:“見長江如鳧雁”(夷陵州志之卷二)。古人類在此活動頻繁,上世紀50年代以來,繼李家河、紫陽河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發掘后,奇石藝術家來層林多次渡江到五龍,在磨基山下採集到石斧、石鑄、陶片、鼎足等古人類用品,這些器物經考古工作者鑒定,屬大溪文化一、二期遺存。
車溪民俗風情景區
車溪民俗風情景區
車溪民俗風情景區
三峽車溪土家民俗旅遊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湖北省“十佳景區”、“新三峽十景”之一,是湖北三峽地區唯一的民俗旅遊區。車溪以土家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和人民公社歷史文化為主要載體的旅遊產品、是奇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特色旅遊區。
三峽車溪土家民俗旅遊風景區由十大景區組成:石仙谷、巴楚故土園、三峽民俗村、農家博物館、水車博物館、(土家博物館)人民公社舊址館、天龍雲窟、奇石館、風洞、忘憂谷。全程10公里,總面積20平方公里。
鳴翠谷
鳴翠谷位於宜昌市點軍區紫陽村葛洲壩大壩南側,是國家AAA級景區。文佛山位於點軍區聯棚鄉楠木溪村與大柏村交界之地,因山頂建有文佛寺而得名,因與宜昌、宜都、長陽三地交界,故有“一腳踏三縣”。景區由岩洞區、林茶區、佛教文化區和大溪河谷走廊生態景觀區組成。景區內有古牌坊、文佛寺、茶道館、碑林崗、民俗村、植物園、度假村、勇者探險俱樂部等八大景點。
鬍子岩摩岩石刻
鬍子岩摩岩石刻位於橋邊鎮黃家棚村二組的一座半山腰中,始建於西漢末、東漢初年間。岩洞內共有古僧石刻7個,觀音像一座,岩壁上雕刻有青龍白虎,各
點軍區
點軍區
類圖案數幅。碑刻“重修古道”是三峽南部連接荊楚大地的交通要道。
孝子岩
孝子岩位於點軍區十里紅村境內,姜詩溪(現名卷橋河)入江口北岸,與鎮川門隔江相對。岩壁長約440米,東北臨長江,東南臨姜詩溪,均為絕壁。最高海拔89.1米。
五龍
五龍位於點軍街辦五龍村與譚家河村交界處,西南與四方山相連,東北濱臨大江,山嶺西北側為五龍河,東南側為譚家河。東西最大跨度約1100米,南北最大跨度約1300米,海拔236.9米。五龍山,又名五隴山,因五峰連峙,蜿蜒如游龍奔江,故名五龍、五隴。
磨基山
磨基山,位於點軍街辦五龍村境內。東起蔡家埡、南至胡家檯子。東西最大跨度約600米,南北最大跨度約1000米。海拔219.7米。

代表人物


宜昌籍明代京官王篆,官至吏部左侍郎,晉少宰,被百姓尊稱為“王天官”。點軍現代著名人物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何為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物資部副部長席先知;全國總工會文、科、衛主席張宏遵;國防科工委劉顯銀;國家林業部的高級工程師楊家楷、伊家珍;國家安全部的胡全秀;鄭州市副市長李永紅;省安全廳副廳長陳大富;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長黃代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