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政府部門

共青團廣西區委的前身是成立於1950年5月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廣西省委員會,1957年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西省委員會,1958年自治區成立后,改稱現名。

現任共青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蒙啟鵬

歷史沿革


建國前青年運動及團的組織
廣西青年有著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早在1919年“五四”運動中,就站在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鬥爭的前列。5月5日,廣西青年學生開始罷課、上街遊行,抗議政府鎮壓學生,以此開展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他們組織學生會,開展抵制日貨活動。1925年,上海、廣州相繼發生“五卅慘案”和“沙基慘案”的消息傳到廣西,南寧、龍州等地的青年學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遊行宣傳,把從商家抄出的日貨當街焚毀,激發起全區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1919年1月,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廣西籍青年黃日葵,參與領導了北京學生“五四”遊行活動,和許德衍等青年學生一起南下天津、上海等地,發動各界群眾投入反帝鬥爭。1920年3月,黃日葵參加了李大釗對秘密組織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開始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比較系統的學習。1921年11月,黃日葵、鄧中夏等19人署名的起草了《發起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啟事》,公開刊登在《北京大學月刊》上。1923年春夏間,黃日葵和廣西貴縣(今稱貴港市)的譚壽林(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在北京大學聯絡廣西籍學生,成立了“新廣西同鄉會”,發行《桂光》半月刊,熱情宣傳馬克思主義。該刊主要寄回廣西發行,成為馬克思主義傳入廣西的最早刊物。同期,廣西一批進步學生考入廣州各校讀書,他們在廣州成立“廣西留德學會”,出版《傾言》雜誌,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廣西設有26個分售處。
由於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廣西青年學生的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廣西的學生組織逐步建立健全,為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造了思想條件和組織條件。1922年3月,在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的幫助下,廣西梧州建立了青年團梧州分團。後由於陳炯明叛變孫中山發生戰事,梧州分團與廣州方面中斷聯繫而解散。1925年8月下旬,中國廣東區委派遣共青團員龍啟炎、周濟到廣西梧州開展建團工作。同年9月3日,共青團梧州支部成立。1926年4月1日,建立共青團梧州地委,龍啟炎代理書記,下設2個直屬支部,南寧、桂林各有一個支部。從1925年8月下旬到1927年4月,廣西建立地委一級團組織的有梧州、南寧、桂林三地,共20個支部,人數約為270人。“4.12”反革命政變發生后,廣西共青團組織遭到嚴重破壞。1929年9月,南寧共青團組織得到重建。1931年3月2日建立共青團廣西臨時特委,兩個月後正式成立特委,梁超(后叛變)任書記。百色起義勝利舉行后,中共紅七軍前敵委員會在軍中建立了共青團組織,規定部隊中不建立團的系統組織,由黨員負責團員的發展工作。革命根據地東蘭縣建立有團的系統組織——共青團東蘭縣工作委員會。
抗日戰爭中,桂系李宗仁秘密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合作抗日的協定,對抗日表現出一定的積極性。先後在廣西組織了三屆“廣西學生軍”。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秘密發動下,近5000名熱血青年學生參加。他們宣傳抗戰,組織民眾積極防空、防特和戰地救護等工作。
解放戰爭中,廣西大中專學生參加了“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大罷課,成立了愛國青年會,為迎接解放廣西開展護廠鬥爭和武裝鬥爭。
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決定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廣西地下黨組織熱烈響應,南寧、柳州、桂林、龍州等地都建立起青年團組織,據統計,到廣西解放時,全區共有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1231名。
解放后團的組織和活動
1950年初,青年團華南分局委派田心等12位幹部到廣西幫助籌建新青年團工作委員會。當年8月,成立了新青年團廣西省工作委員會,1957年隨全國青年團名稱的改變改稱共青團廣西省委。1958年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改稱共青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文化大革命”中,團廣西區委受到衝擊,團的各級組織處於癱瘓狀態。1969年下半年團的工作機構不再存在。1971年下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政工組開始進行試建團縣委工作。至1973年5月,廣西各地市縣都普遍建立了團的組織。同月下旬,共青團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次團員代表大會在南寧召開,選舉產生新一屆團區委,團的工作走上正軌。
在解放初期的建設時期,廣西共青團工作主要是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發動青年參加鎮壓反革命、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政治運動。經濟建設當中,團員青年開展了增產節約和勞動競賽活動。全省農村有33萬人成立了7448個積肥突擊隊,積肥近4000萬擔;42萬農村青年組成8725個興修水利突擊隊,修築水利工程5060處;建立起8677個青年生產隊,青年們帶頭推行先進的耕作技術和開展勞動競賽;6880人組成564個遠近距離的青年墾荒隊,開墾荒地3.4千畝。此外,全省青年積極參加造林護林活動,共造林653萬畝。1956年,498名城市知識青年響應團中央的號召,到邊遠的少數民族農業合作社當會計員。全區共成立工業戰線的團員青年開展技術革新運動。距1959年統計,青年突擊隊250支個,參加人數72萬人,提高工效10倍以上的革新工藝有579項,試製成功的新產品近9萬件。1959年,117萬青年進入各種業餘學校學習,130萬名青年摘掉文盲帽子。
六十至七十年代主要是開展生產自救,與自然災害作鬥爭。農村開展宣傳“黨的政策好、熱愛集體好、勞動生產好、學習技術好、勤儉節約好”五好活動,工廠企業開展“政治思想品德好、全面完成任務好、學習鑽研技術好、遵守勞動紀律好、生活節儉安排好”的五好青年活動。與此同時,城鄉青年廣泛開展學習毛主席著作和“向雷鋒同志學習”活動,團的組織得到較大的發展。據1966年初統計,全廣西有55萬名團員,有2.5萬個基層團組織。“文化大革命”期間,團員青年主要是開展政治活動,同時也在勞動生產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機構職責


(一)領導全區共青團、青聯、學聯、少先隊工作,對全區性青年社團組織進行指導和管理。
(二)參與制定全區青少年事業發展規劃和青少年工作方針、政策,對青年院校、青少年活動陣地、青少年網路、青少年服務機構的建設和青少年報刊讀物出版等事務進行規劃和管理。
(三)參與有關青少年事務的法律、法規制定和實施,協助黨委政府處理、協調與青少年利益相關的事務。
(四)調查青年思想動態和青年工作狀況,研究青少年運動、青少年工作理論和思想教育問題,提出相應對策,開展卓有成效的活動。
(五)協助教育部門做好大、中、小學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維護學校穩定和社會安定團結。
(六)組織帶領青年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生力軍、突擊隊作用。
(七)參與制定、執行全區青少年外事政策,負責全區青少年外事和區外青少年友好交流工作,負責廣西青年對外宣傳工作。
(八)參與制定有關青年統戰工作的政策,做好青年統戰對象的團結教育工作,維護和促進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九)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十)承擔團中央、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交辦的有關事項。

領導簡介


蒙啟鵬:書記
廖長友:副書記
孫晉:副書記
左向蕾:副書記
梁麗娜:副書記(兼)
農鳳娟:副書記(兼)
潘少鋒:副書記(兼)
吳宗勛:共青團廣西區委二級巡視員

機構設置


機關內設辦公室、組織部(機關黨委)、宣傳部(廣西青年志願者秘書處、西部計劃廣西項目辦)、城市青年工作部(廣西青年企業家協會秘書處、廣西青年創業創新協會秘書處)、農村青年工作部、學校部(廣西學聯秘書處)、少年部(廣西少工委辦公室)、統戰和聯絡部(廣西青年聯合會秘書處)、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廣西自治區預防辦)等9個職能部門,下設廣西希望工程辦公室、廣西團校(中國(廣西)國際青年交流學院、廣西青年幹部學院)、廣西少年報社、金色年華雜誌社、廣西希望高中等直屬單位。
團區委機關現有在職在編幹部28人,其中,書記1名,3名專職副書記、1名掛職副書記、3名兼職副書記,另設有1名副巡視員。

所獲榮譽


2021年5月,共青團廣西區委青年發展部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