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漳州古城,位於漳州。古城是漳州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漳州古城地處商貿繁華的城市中心區,又是歷史建築、傳統文化集中的老城區,“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民國風、台僑緣”五大特色非常鮮明,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2004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榮譽獎”,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漳州自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因為“大江南旋而東注,諸峰北環而西顧,山川形勝極佳”,唐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從漳浦李澳川徙至龍溪縣登高山(今芝山)下桂林村現址。宋咸平二年(999年),漳州挖掘濠溝環抱子城。祥符六年(1013年)又對古城進行改造擴建,加設西濠,又於西南隅鑿水門,接潮汐,通舟楫,豎木柵,圍長15里。嘉慶四年(1211年)開始用石塊砌東門牆,高17級台階,長約500丈。紹定三年(1230年),再砌西、南、北三面牆,石階20級,高約1.7丈,總長2500多丈,並築譙樓、哨所,共設7個城門。元至正二年(1366年),拆除舊城牆,將東、西、北三面城牆縮入,重新砌石築牆,周長縮至2173丈。明初,再度修復時加築女牆、譙樓。隆慶五年(1571年)重修城牆,再建敵台、望樓和城頂譙樓,接著又建起了一直作為古代漳州標誌性建築的威鎮閣(俗稱八卦樓)。清順治、康熙年間又先後多次重修。
歷史上漳州城是閩西南汀漳龍的區域性政治經濟中心,粵廣往來京畿必經漳州,因而城市發展較為迅速,明清時民間有城內“九街十三巷”的說法。明隆慶元年(1567年),明政府正式取消“海禁”,在月港(今龍海海澄)開設“洋市”,在月港的輻射帶動之下,漳州城經濟繁榮,成為“百工鱗集”、“機杼爐錘”交響的商業和手工業城市。
民國七年(1918年)五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奉孫中山之命興師援閩,主政漳州並建立“閩南護法區”。按照三民主義的建國方略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設新社會”的口號,成立工務局,1919年4月起歷時一年半,進行了拆城牆、拓街道、辟公園、築堤岸、建碼頭、修新橋、開公路等大規模市政建設,使漳州城邁入了現代城市的門檻。漳州舊府衙及後花園闢為“漳州第一公園”,1927年1月更名中山公園,成為福建省歷史最悠久、最具“中山元素”的中山公園。當時共有35條街道進行了拓寬取直、鋪設路面,始興南路(古稱新府路)就是拆古城牆的石料鋪砌而成,是現存唯一的百年石板路;共和路(古稱舊府路)、博愛道等一些具有現代民主色彩的街道名稱就是由那時起命名並保留至今。在改造道路的同時,沿街兩側建築同步改造成二至三層的樓房,整齊中富有變化,並且延安南路、香港路、青年路等還建成了“五腳距”(騎樓)式“竹篙厝”,賦漳州城市面貌以強烈的地域特徵。時至今日,漳州古城的建築和人文底蘊還都集中展示出早期民國的風貌,給人一種時光倒流回到民國時代的“錯覺”。
漳州古城地處九龍江西溪北岸,自唐代以來即為州、郡、路、府之治所,現存老城區面積約0.86平方公里,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台、襟兩河”的自然風貌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
漳州古城在開發布局上將突出打造“三城”,明確漳州古城整體“以保護性開發為主,在開發中保護”的思路,堅持以“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民國風、台僑緣”為核心特色,以建成集文化、旅遊、生活、創業於一體的國際文化旅遊綜合體。
一是以北京路區塊為重點的“溫泉城”:面積300多畝,主要依託古城內北京路片區所擁有的溫度高、儲量大的地熱田資源,結合東宋河景觀帶及商業街建設,重點開發溫泉度假酒店、溫泉民宿、溫泉休閑等特色業態。
二是以台灣路、香港路等歷史文化名街為重點的“文化城”:面積500多畝,突出文廟、比干廟、明代石牌坊和簡大獅避難處等國家保護單位,並融入傳統木偶頭雕刻、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蔡福美傳統制鼓技藝、八寶印泥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具有古城特色文化產業園。
俯瞰古城
漳州古城
九龍江穿漳州城而過,漳州古城屹立北岸,南山古寺坐落南岸。漳州還將以修文西路、鍾法路交叉口西側為開始節點,架設天橋至西宋河,再通過廊道連接至鍾法路水閘及南山橋,同時把南山橋改造提升為廊橋,使漳州古城與南湖片區無縫連接,實現業態持續拓展,古城“慢生活”範圍不斷串聯擴大。
漳州古城
文保星羅棋布,古韻撲面而來。目前,漳州古城內擁有漳州府文廟大成殿、“尚書探花”和“三世宰貳”石牌坊、林氏宗祠(比干廟)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舊址、簡大獅避難處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府衙舊址、東西橋亭及宋濠等1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夜景
漳州古城位於福建省南部海濱城市漳州市薌城區,是全市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薌城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閩南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份、“廈漳泉同城化”核心區之一。總面積253平方千米,人口54.1萬。通行閩南方言漳州話。
漳州古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位於北緯23.6—25度,東經117—118度,四季濕潤,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21℃左右。一年中60%的雨量集中在3至6月的汛期,汛期有冬春之交。有梅雨、秋雨等雨期,5~6月雨季期間,需帶傘出門。
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
自2001年始,漳州市、區兩級政府摒棄了“拆舊建新”和“拆舊建假”的舊城改造模式,遵循“保護歷史的真實性、保持風貌的完整性、維護生活的延續性”的名城保護原則,按照“點、線、面逐步深入”的先後順序實施了香港路歷史街區北段片區修繕工程、台灣路西段沿街立面整治工程、台灣路歷史街區(府埕片、文廟片)維修整治工程、芳華南路歷史街區修繕整治工程,使歷史街區環境面貌得到巨大改善。特別是香港路、台灣路等老街區重煥往日風采,再現富有閩南特色的建築風韻,2005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榮譽獎”,2010年入選第二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15年,被公布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近年來,先後有《雲水謠》《海峽》《劇場》《紅色金融家——高捷成》《我是誰的寶貝》《芳華里》等一批影視劇把漳州古城作為重要取景地,到歷史街區取景拍攝。
漳州文廟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修文西路,系漳州城內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清乾隆《漳州府志》載,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建,政和二年(1112年)移於州左,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復故址。歷史上,朱熹、鄭成功、黃道周都曾到此廟祭祀孔子。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屢有修葺。
漳州文廟坐北朝南,現有佔地面積約100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戟門、丹墀、月台、大成殿,兩旁為東西兩廡及敬一亭等,原有古代建築物,如明倫堂、欞星門等即將恢復,明代泮池已考古恢復,呈罕見的弓弦型。漳州文廟為明代木結構建築,結構特殊,兩家承襲舊制,存有許多宋、元遺構,較完整地保留了宋代一來閩南古代木結構建築特點,並融入北方建築風格。
漳州文廟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歷史文物價值,是漳州文化發展史重要的實證物。今廟中尚存有元延碑、明洪武碑及正德碑、清康熙八年(1669)郡人宗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寧道戴璣書丹的修建碑。1924年《重修漳州學宮碑》,高1.84米、寬0.78米,青石刻成,刻工技藝高超。康有為撰並書,此乃康有為晚年作品,筆氣雄健。還有明崇禎年間郡守曹荃大書《游聖之門》石榜及1936年立的《重修文廟》碑等碑刻。大成殿內部結構和細部裝飾據專家考評均為宋代遺物,是研究宋代文廟建築的珍貴實例,反映了當時閩南一帶較高的石雕刻技術和建築技術水平。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漳州古城
台灣路史上商鋪鱗次櫛比,是商業鬧市主體,經營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湧現出天益壽老藥店、萬圓錢莊、捷祥布店、金可行鞋庄、瑞苑茶莊等名老字號,享譽漳城內外。
台灣路東段是騎樓式的店面,古時是雨傘店最集中的路段,這段路也稱雨傘街;中段是中西合璧式的建築,洋溢著南洋風情;西段是閩南風格的民居,醫藥、文具、鞋帽、皮貨等各類店鋪雲集一街,熱鬧非凡。中段中西合璧建築物上那些洋味十足的雕刻,可以讓人回味漳州古代和近代對外開放和貿易交流的繁華情景。
“商務印書館代理處”的牌匾,說明了上個世紀初新文化運動對閩南古城的深刻影響;“天益壽”、“采芳”、“萬圓錢莊”等字體各異的商家字型大小,展示了海濱鄒魯的文化底蘊;“庄有元先生牙科、施懿慈女士鑲牙”這副對聯,在民國初期是引來無數牙病患者的品牌;而門牌為16號的民居上“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則客觀留下時代印痕。
古稱南市街,位於漳州市區南部,形成於唐代,是唐宋至明清時期漳州古城的中軸線。清末至民國初期,由於工商業的發展,香港路逐漸成為漳州南部的主要商業街,商貿雲集,主營民俗用品、餐具、炊具等。至今仍保留有明清至民國期間的歷史風貌建築,其中的兩座明代石牌坊“尚書探花”和“三世宰貳”,工藝精湛,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老街兩邊是典型的閩南騎樓式建築,現存有很多民國時期的老字號牌匾。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香港路始終是漳州小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就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商業寶地上,在小巷頂上5平方米的小屋內,伽藍聖王俯視了古街的滄桑風雲,默默地保佑著一方平安。
街區的文物保護單位、民居等歷史遺存,是研究閩南建築史、漳州發展史、閩台文化和商業交流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由“漳州石牌坊”、“王升祠”、街區小廟和民居建築所圍合成的街道空間,尺度親切,歷史文化氣氛濃厚。
漳州中山公園佔地近60畝,是福建省內的市級休憩公園之一。曾經在公園建有“中山紀念台”,位置應是在現時“漳州解放紀念碑”之南邊,紀念台是為19路軍進駐漳州時所建,但是在抗戰期間遭日本轟炸機空襲被毀。現時公園建有噴水池﹑七星池﹑梅崗山﹑解放紀念碑﹑華表六角亭等建築。
中山紀念亭在中山公園舊府署左側,民國8年,粵軍陳炯明立《漳州公園記》碑。民國16年元月,北伐軍廢陳炯明碑文,另鐫何應欽的《漳州中山公園記》和孫中山的《總理遺訓》。
仰文樓,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舊址,俗稱梳妝樓,舊為太守眷屬之住所,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魏荔彤建。1932年4月下旬,漳州地下黨組織在中央紅軍東路軍的幫助下,於仰文樓西側召開閩南工農代表大會。東路軍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和省委特派員鄧子恢以及閩南各界代表共一百多人出席了這次大會。會上宣布成立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由王占春任主席。閩南工農革命委員會設在仰文樓。
位於明清古街香港路,是全國最小的廟宇。這座塵封了60年的神秘小廟是古街上一個耐人尋味的看點,面積不到6平方米。伽藍廟雖小,卻樣樣俱全,乾淨整潔。伽藍聖王像前日日香火繚繞,供品也隨著時令更新。深秋時節,正是蜜柚飄香的時候,伽藍聖王也就享用到了香甜的蜜柚。
伽藍廟
“府埕”,是原漳州府衙門口的廣場。府埕長約50米,寬20多米,是當時漳州府里最寬敞的路,文武官員出入儀式均在這裡舉行。現在,兩邊各是一排二層高的騎樓,是護法時期創辦的新式店面,用於接待來往客商及到訪客人。1920年12月俄共威廉斯基撰寫《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夜》一文,稱“漳州是中國南方革命中心”。“中國革命青年和中國社會主義者的朝聖地”。德國報刊也刊文稱漳州是“東方一顆明星,正在發出光芒”。這個時期的漳州曾被譽為:“閩南的俄羅斯”。現在,府埕仍延續其古城文化中心的核心地位在綻放光芒。漳州多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都在這裡開設藝術館、傳習所。如漳州木偶雕刻、漳州木板年畫等。
老街
修文路是漳州歷史街區的組成部分。清代府城圖上,古街東西橫貫以城濠為界的城內,是古城的核心地帶。存留下來的廟宇、橋亭、名人故居、宗祠等古迹或遺址,作為歷史見證,最集中地表現漳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千年古貌。
漳州文廟、武廟、東西橋亭,這四座古廟均建於唐宋時期,分別位於在這條古街的東西兩側,東橋亭、漳州文廟在東邊,西橋亭、漳州武廟在西邊。東西橋亭,分別位於東西城濠之上,保留了宋代子城的遺跡;漳州文廟,屢經興廢,見證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漳州源遠流長,成為漳州歷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德配天地”與“道冠古今”這兩座古牌坊矗立在文廟的大門前,這條古街上,更顯這條古街的古香古色;漳州武廟,是漳州最早建的武廟,廟內保存下來的文物和廟門前的對聯,標示著古廟建築的年代。
這條古街上,歷代也修建了不少的牌坊,並分佈著許多名人故居和宗祠,但現在大多數都沒有保存下來,如:為周匡物立的“名第坊”、明景泰間為池州知府郭舒立的“邦伯坊”、為明中丞周起元立的“昭代忠臣坊”、為王升立的“岳伯延尉坊”等,還有一座建於宋代的南市庵,1919年陳炯明修路時,也被拆除了。宗祠也只剩下“王升祠”,保存尚好。
修文路這條古街,雖然已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是沿著這條古道,我們仍然可以尋覓唐宋元明清五朝的風韻聲情。
漳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