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洋湖
鑒洋湖
鑒洋湖又名鑒湖,地處黃岩區院橋東南約五公里處,東鄰路橋區螺洋辦事處,南近溫嶺市澤國鎮,由古海灣變成的西東走向瀉湖形成。西自王家嶴入湖,東至鎮鎖橋出湖,長2500米,寬50米,為源於太湖山的金清港水系山水涇組成河段,河水自西向東常年流淌。原有水面2000餘畝,民國初期開始圍湖造地種植,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圍堤挖塘養魚,現存水面約1000畝。湖區河道彎曲、沙洲眾多,湖內有島、島上有湖。上、下湖各有由沙洲圍堤而成的湖中島,島上挖塘養殖水產。
湖區生態良好,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類型多樣。蘆葦、淡竹、楊柳遍布,野生鷺鳥、白鷗飛翔於煙波。湖光水景人稱“黃岩的沙家浜”。野生動物中鳥類還有治澤山雀、褐灰雀、灰喜鵲、斑鳩蠟珠、坑鳥、草鳥等,爬行類有腹蛇等10餘種,兩棲類有青蛙等七、八種;植物資源主要有常綠針葉林、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草叢、木本栽培植被等5大類。
台州市位於浙江中部沿海,地處我國海岸帶中段。市域陸地範圍介於東經120°17´—121°56´、北緯28°01´—29°20´之間,東西長172.8公里,南北寬147.8公里,市域總面積9411平方公里。北接寧波、紹興,西鄰金華、麗水,南連溫州,東瀕東海。市區位於台州市域中部溫黃平原北端,市區陸域面積1536平方公里。
院橋鎮位於台州市黃岩區南部,北接黃岩城區、東鄰路橋區、南囊溫嶺市、西連樂清市。全鎮總面積80.4平方公里,呈現“六山一水三分田”結構。自宋代開埠后,院橋即有“南鄉重鎮”之美譽,區位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是黃、溫、樂三地的物資集散地。
鑒洋湖位於院橋鎮東南部約5公里處,距黃岩城區18公里,路橋城區約5公里,椒江城區約20公里,溫嶺的澤國鎮6公里。周邊有多條河流相連,三面被群山環抱,自然環境優美。在建的甬台溫鐵路、機場高速及104國道從東、南、西三個方向穿越鑒洋湖地區。
台州依山面海,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境內地貌多樣,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海灣、島嶼均有分佈。西北山脈連綿,千米峰巒迭起,山地丘陵占陸域面積的2/3。東南丘陵緩延,平原灘塗寬廣,河道縱橫,沿海海岸曲折,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布。
黃岩區的地貌結構可概括為“七山一水兩分田”。東部屬於溫黃平原,為豐饒的魚米之鄉;西部為丘陵山地,主要山脈有括蒼山支脈和北雁盪山余脈。在新地質構造喜馬拉雅期運動之後,黃岩區形成西升東降。西部山區呈年輕山地特徵,東部為下降區,有100多米疏鬆第四紀(約二三百萬年前)沉積物,形成海積平原,約佔全區面積三分之一,是重要農業區。院橋鎮為五六千年的老海積區,成陸前經湖沼變遷,1米剖面有腐泥層,沼鐵礦層、青泥層,稱古淺育體。
鑒洋湖位於院橋鎮東南部,位於水網平原區,屬於溫黃平原的一部分,以濕地、水網、農耕地為主。湖區四面環山,其中北部有獅子山、雞籠山、馬山、西林嶺(老鷹山),南部則是連綿的溫嶺天皇山。周邊山地森林覆蓋率接近超過60%,生態環境良好。
台州境內河流眾多,主要有兩大水系,即椒江水系和金清水系。鑒洋湖屬金清水系,總面積1.25平方千米,為黃岩區最大內湖,也是台州市最大的內陸濕地。與湖體相連的主要河流有東南中涇、西南中涇和山水涇。南中涇寬15~22米,長12千米,為黃岩區南部排水的主要通道;山水涇寬21~30米,長13.65公里,是排泄太湖山區洪水入金清港的主要河道。其中,鑒洋橋以下至路橋河段上大下小,洪水宣洩不暢,兩岸地勢低洼,澇災頻繁。
台州市地下水分佈可按照地下水資源的儲量分為富水區、較富水區、貧水區和極貧水區四大類,其中鑒洋湖所處區域為貧水區。
黃岩區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紅壤、潮土、水稻土和鹽土5個土類,14個亞類、41個土屬和117個土種。其中,鑒洋湖地區地處海積平原地區,主要以潮土、水稻土兩個大類為主,地勢平坦,有機質含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好,適合旱糧、水稻、柑橘等多種作物和果木的種植。此外,雞籠山等山體以紅壤為主,含砂礫質較多,肥力較好,以種植水果和其他林木為主。
地處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7℃,1月份平均6℃,7月份平均27.8℃,常年3月14日為終霜期,11月29日為初霜期,平均無霜期259天。冬季受西北氣流影響,多晴朗寒冷,冷空氣南下時常出現劇烈降溫和西北大風。春季冷暖氣團交鋒頻繁,時冷時熱。初夏,因北方冷空氣與南來暖濕氣流相遇,勢力均等,形成梅雨天氣。進入7月盛夏后,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除局部雷陣雨天氣外,多晴日天氣,溫度高,日照多。秋季降溫較快,中秋後天高氣爽,俗稱“小陽春”。
植物資源 鑒洋湖植物資源豐富,根據生物多樣性調查報告,主要包括維管束植物139科389屬538種(包括種下等級),其中蕨類植物17科22屬33種,種子植物122科367屬505種(裸子植物9科17屬21種,被子植物113科350屬484種)。野生植物352種,栽培植物186種。含10種以上的科有:禾本科(56種),菊科(41種),豆科(29種),薔薇科(23種),百合科(14種),莎草科(13種),蓼科(12種),大戟科(12種),茜草科(12種)。同時,鑒洋湖共擁有國家Ⅱ級保護植物4中,主要有金蕎麥(Fagopyrum dibotry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野大豆(Glycine soja);花櫚木(Ormosia henryi)。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植物有1種,即花櫚木。
鑒洋湖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草叢、水生植被、栽培植被5個植被型組,暖性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低山灌草叢、挺水水生植被、浮水水生植被、果園、苗圃、作物田9個植被型,以及23個群系組、28個群叢。
動物資源 鑒洋湖生態環境良好,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類型多樣。蘆葦、淡竹、楊柳遍布,野生鷺鳥、白鷗飛翔於煙波,人稱“黃岩的沙家浜”。據生物多樣性調查統計,鑒洋湖地區已知動物包括鳥類,獸類,爬行類等共計114種。其中鳥類42種,占浙東南地區鳥類分佈總種類的10.1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種一種,國家二級保護種2種,省級重點保護10種;獸類11種,國家二級保護的2種,省重點保護1種;爬行及兩棲類共7種,國家二級保護1種,省重點保護2種;魚類、軟體類共16種;甲殼類共4種;昆蟲類共34種。
鑒洋湖上鑒洋橋
鑒洋湖是距今約2000年的古海灣演變而成的瀉湖,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清《光緒黃岩縣誌》引《山水記》:“鑒洋湖,在三十九都雞籠山下,修廣二千畝許,縱一里、橫五里,為東南巨浸。中有沙洲蘆荻,鵁鶄鸂鷘翔舞其際。水多銀魚,長寸存,如小薤葉,色如白銀,味最美。擊楫中流,恍如剡中風味”。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縣人御史楊晨與尤濤、南舜譜等發展實業,在這裡主持圍湖築堤,種桑養蠶,並在湖中建造了一幢西式別墅,以陶淵明《歸去來辭》中“依南窗外寄傲”意為“寄傲軒”。“寄傲軒”四周植以名花異木,並於南側構成一座玲瓏剔透的湖心亭。“門外湖光十里碧,座中山色四周青”曾這樣形容“寄傲軒”。進士楊晨晚年曾歸隱於此,著書、垂釣於湖畔。每年三月三佳節,楊晨、舉人南舜譜等“九老會”在此吟詩作賦。文人雅士常游吟詩,有“橋橫群誰合,山斷夕陽疏”之句。
建國以後填湖之風更勝,鑒洋湖先後作為勞改農場和魚種場,不斷的圍堤挖塘使得上下兩湖河港逐漸相連,湖面逐漸縮小,南部基本消失。今湖東西長約2500米,湖面已演變為寬數米到數十米不等的河道港汊,水面面積僅約0.7平方公里(約合1000畝)。
鑒洋湖有著2000多年的演化和發展歷史,從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的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規劃區內現有資源主要包括歷史遺跡和鄉土景觀兩大類。
歷史遺跡方面主要包括古橋、古廟,以及古遺址等,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鑒洋橋。鑒洋橋由鎮鎖、洚洋2石橋組成,鎮鎖橋位於下湖,分南北兩座,長135米,寬2.5米,南座3孔,北座1孔,兩座之間與南北引橋略呈弧形,造型獨特,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建,現已申報省級文保單位;洚洋橋位於上湖,長60米,寬2.5米,3孔。兩橋均為鑒洋湖南北交通樞紐,鎮鎖橋更是溫黃古驛道必經之路,與峻峭挺拔雞籠山形成湖光山色飛橋景觀。此外,位於雞籠山的楊府廟、半山廟、山城寨遺址,以及業已消失的寄傲軒和湖心亭,都具有一定的區域影響力。
鄉土景觀方面主要包括體現鑒洋湖地方特色的養殖塘、圩田、果園、民居,以及展現鑒洋湖自然風光的河湖濕地。有些富有特色的濕地景觀甚至被當地人給予了傳說和寓意,如後繼娘墳、水牛背、十畝圍、圍珠等。
鑒洋湖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不僅反映在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更反映在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主要包括歷史傳說、詩詞文學、民間藝術、民間習俗等。
歷史傳說方面幾乎涵蓋了鑒洋湖的一山一水,一橋一木。其中以鑒洋湖、雞籠山和鑒洋橋的傳說居多,並且版本多樣,娓娓動聽,反映了鑒洋湖文化的多樣性。
詩詞文學方面,以清光緒楊晨最為著名。楊晨(1845—1922年),名保定,字定孚,又字蓉初,晚號“月河漁隱”。由楊晨、南舜譜組建的“寄傲軒”文人團體——“九老會”,每逢農曆三月三,九月九,諸會員聚集於此,吟詩作賦,交流作品,編纂成冊,並有《湖墅昌和集》與《生辰昌和集》留世,共收錄詩文365首,今已遺失。僅部分詩篇傳於民間,得以保留。
此外,以圩田間作為代表的農業耕作方式,以舞獅為代表的民間舞蹈,以泥塑為代表的民間手工藝,以楊業誕辰日為代表的民間廟會,以及各村定期舉辦的集會和戲曲演出,都是鑒洋湖地區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的重要體現,是“活”的文化遺產。
雞籠山與鑒洋湖
雞籠山,坐落於距市區20公里的鑒湖北岸,海拔164米,頂部高聳,相傳古時有鳳凰(錦雞)飛入山上岩洞不復出而得名雞籠山。
雞籠山東南山崗上有一塊平地,人稱“四鼓坪頭”,地面開闊,坡外陡峭,宋代馬方曾在此設寨,古代有義軍的石牌坊、古城和台門、大廳等建築。
雞籠山的山頂和山腰都有一座楊府廟,祀北宋名將楊業父子,每逢五月十八楊老令公壽誕,水陸兩路香客絡繹不絕。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縣人御史楊晨與尤濤、南舜譜等發展實業,在這裡主持圍湖築堤,種桑養蠶,並在湖中建造了一幢西式別墅,以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倚南窗以寄傲”意命湖墅為“寄傲軒”。四周植以名花異木,並於南側構有一座玲瓏剔透的湖心亭。“門外湖光十里碧,座中山色四周青”,楊晨晚年曾歸隱於此,著書、垂釣於湖畔。每年三月三佳節,進士楊晨、舉人南舜譜等“九老會”在此吟詩作賦。
鑒洋湖原有水面2000餘畝,隨著時間的推移,湖面逐漸縮小,現今水面尚有1000餘畝,湖上還留有建於明末清初的兩座古橋。鎮鎖橋和洚洋橋。兩橋為縣西南交通樞紐,與峻峭挺拔雞籠山形成湖光山色飛橋景觀。
洚洋橋
洚洋橋,在湖西端,長60米,寬2.5米。兩座石橋,與長堤相接,古色古香,造型奇特,結構別緻,為古老的鑒洋湖增添了秀麗的色彩。
鎮鎖橋(又名鑒洋橋)
鎮鎖橋
全長138米,由三座不同體量石樑橋及引橋堤壩構成。堤壩式連體石樑橋橫跨鑒洋湖,呈東西走向。子橋分別位於主橋東西向轉彎處。主橋——三孔石樑橋,長16.5米,寬2.1米。主孔跨度4.70米。橋面由長條石呈縱向並列鋪砌。至六層呈疊澀出檐狀作縱橫承托橋麵條石。橋面南北側由望柱,欄板相連,望柱柱頭雕刻獅子,猴子,以及仰蓮及覆蓮。橋面欄板刻有楷體“鎮鎖橋”三字。由主橋向東西向拓展的引橋堤及二座子橋——石樑橋。隨橋堤坡度向前延伸。子橋建築形制與主橋類同。堤壩型石樑橋,以其新穎的藝術造型構思,把橋與長堤有機地融為一體。同時,它又是一座集歷史、人文、鄉土風情間的古橋樑。鑒洋湖,素有湖面六千畝之稱,湖面寬廣邁闊,湖水清澈。數百年來,為有效遏制水災,在此構築一道堤壩型石樑橋,即能攔截太湖之水,又能關注這一帶的“風水”,體現出古人造橋工藝與風俗完美結合的神韻。
為保證鑒洋湖濕地公園規劃建設能夠健康有序進行,採用分期滾動式發展,共分為三期建設。
分期建設
分期時段 | 分期特點 | |
近期 | 2008-2012年 | 基礎建設時期 |
中期 | 2013-2017年 | 全力發展時期 |
遠期 | 2018-2020年 | 穩定成熟時期 |
日前,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准鑒洋湖城市濕地公園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批複中指出,要切實做好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保護、利用和管理工作,維護好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特性、基本功能和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各級政府應堅持“重在保護、生態優先、合理利用、良性發展”的方針,嚴格執行《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保護管理機構,劃定保護範圍,設立界碑、標牌,劃定綠線,搞好資源監測,建立相關的地方保護法規,嚴格保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