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坐

宥坐

宥,同“右”。宥坐,置於座位的右邊,意思是可以把人君置於座位的右邊,作為借鑒。本篇及以下各篇“皆荀卿及弟子所引記傳雜事”,相當於後來的“附錄”。本篇記錄的是孔子的事迹,其中包括孔子觀魯桓公之廟而論欹器、殺“少正卯”、困於陳蔡等內容。

簡介


【出處】《荀子·宥坐》
荀子的這段關於孔子觀“宥坐之器”的記述,所闡發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至今仍閃爍著不可泯滅的真理光芒,對後世產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據記載,晉杜預和南朝祖沖之都曾制過類似的欹器,以此教育子弟要好好學習,防止驕傲自滿。毛澤東的“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名言,更與上述所講的道理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原文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聰明聖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譯文及註解


譯文

孔子到魯桓公的廟中去參觀,見到一種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問看守廟宇的人:“這是什麼器具?”守廟的人回答說:“這是宥坐之器。”孔子說:“我聽宥坐之器,空著時會傾斜,裝了一半水就會正,裝滿水了就會翻倒。”孔子回頭對學生說:“往裡面灌水吧。”他的學生提水來灌,倒了一半水時欹器就端正了,裝滿了水后欹器就翻倒了,倒空了水它又傾斜了。孔子感慨地說:“唉,怎麼會有滿了而不傾覆的呢?”子路說:“請問有保持滿的方法嗎?”孔子說:“聰明有智慧的,就用愚笨的方法;功勞大過天下的,就用退讓的辦法;用勇力震撫世間的,就用膽怯的辦法;富裕遍布四海的,就用謙恭的辦法。這就是所謂不斷裝滿又不斷損耗的方法

註解

欹:傾斜 宥坐:放在座位右邊,用來警戒自己。挹:舀 惡:那裡
喟然:嘆氣的樣子 撫:掩蓋 謙:儉 守:看守 蓋:乃

感想


①我們不難看出,在孔子許多文化思想的產生過程中,水無疑給了他許多深刻的啟示和感悟。不論是自然之水的形態、性質和功能,還是古代先民治水的偉大實踐,都為孔子的理論思考和創造提供了寶貴的營養和源泉,也大大充實和豐富了他的文化思想。
②做人也好,做官也罷,都要掌握一定的尺度。我們不提倡不及,但也不能過而求之,以適度為最好。欹器之所以傾翻,就是因為它盛水太多,超過了規定的刻度,它本來不能盛那麼多的水,你偏要讓它盛那麼多的水,不翻那才叫怪呢。自然的法則告訴我們:物極必反。凡事只要走向極端,必然走向反面,到頭來,不但想要的東西不能得到,就是連已經得到的也會失去。

詳細內容


二十八 宥坐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聰明聖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其故。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得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以飾邪營眾,強足以反是獨立,此小人之傑雄也,不可不誅也。是以湯誅尹諧,文王誅潘止,周公管叔,太公誅華仕,管仲誅付里乙,子產鄧析、史付。此七子者,皆異世同心,不可不誅也。《詩》曰:‘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小人成群,斯足憂矣。
孔子為魯司寇,有父子訟者,孔子拘之,三月不別。其父請止,孔子舍之。季孫聞之不說,曰:“是老也欺予,語予曰:為國家必以孝。今殺一人以戮不孝,又舍之。”冉子以告。孔子慨然嘆曰:“嗚呼!上失之,下殺之,其可乎!不教其民而聽其獄,殺不辜也。三軍大敗,不可斬也;獄犴不治,不可刑也。罪不在民故也。嫚令謹誅,賊也;今生也有時,斂也無時,暴也;不教而責成功,虐也。已此三者,然後刑可即也。《書》曰:‘義刑義殺,勿庸以即,予維曰未有順事。’言先教也。”
故先王既陳之以道,上先服之,若不可,尚賢以綦之;若不可,廢不能以單之,綦三年而百姓往矣。邪民不從,然後俟之以刑,則民知罪矣。《詩》曰:“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庳,卑民不迷。”是以威厲而不試,刑錯而不用,此之謂也。
今之世則不然,亂其教,繁其刑,其民迷惑而墮焉。則從而制之,是以刑彌繁而邪不勝。三尺之岸而虛車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數仞之牆而民不逾也,百仞之山而豎子馮而游焉,陵遲故也。今夫世之陵遲亦久矣,而能使民勿逾乎!《詩》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焉顧之,潸焉出涕。”豈不哀哉!
《詩》曰:“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子曰:“伊稽首,不其有來乎?”
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孔子曰:“吾有恥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強學,老無以教之,吾恥之。去其故鄉,事君而達,卒遇故人,曾無舊言,吾鄙之。與小人處者,吾殆之也。”
孔子曰:“如垤而進,吾與之;如丘而止,吾已矣。”今學曾未如肬贅,則具然欲為人師。
孔子南適楚,戹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子皆有飢色。子路進問之曰:“由聞之: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累德、積義、懷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隱也?”孔子曰:“由不識,吾語女。女以知者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見剖心乎!女以忠者為必用邪?關龍逢不見刑乎!女以諫者為必用邪?吳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學深謀不遇時者多矣!由是觀之,不遇世者眾矣!何獨丘也哉?”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苟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孔子曰:“由!居!吾語女。昔晉公子重耳霸心生於曹,越王勾踐霸心生於會稽,齊桓公小白霸心生於莒。故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佚者志不廣。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子貢觀於魯廟之北堂,出而問孔子曰:“鄉者,賜觀於太廟之北堂,吾亦未輟,還復瞻被九蓋皆繼,被有說邪?匠過絕邪?”孔子曰:“太廟之堂,亦嘗有說,官致良工,因麗節文,非無良材也,蓋曰貴文也。”

荀子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史籍記載


荀子的生平活動,《風俗通義·窮通》記載:“齊威王之時,聚天下賢士於稷下……孫卿有秀才,年十五始來遊學。”在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鹽鐵論·論儒》談到齊閔王驕傲自大,“諸儒諫不從,各分散。”這時,荀卿向齊相進說:“處勝人之勢,會勝人之道”,指出:當今巨楚在我前面牽繫著,大燕在我後邊威逼著,勁魏在我右邊鉤取著,……一國策謀,三國必然乘機進犯,這樣,齊國必然導致四分五裂,國家將有滅亡的危險。(《荀子·強國》,下引本書,只注篇名)意見未被採納,孫卿去楚國。在齊襄王在位時(公元前283年—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齊國,“荀卿最為老師。”他三次被推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范雎相秦期間(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國見過秦昭王。昭王問:“儒無益於人之國?”荀子回答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為人下如是矣。”(《儒效》)“應侯(范雎)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荀子回答說:“形勝”“百姓朴”、“百吏肅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聽決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無儒”,是“秦之所短”。由於秦國實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國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齊人有人讒言荀子,於是荀子離開了齊,來到楚國。公元前255年被任為蘭陵縣令。但有人認為荀子對楚國來講是個危險。所以荀子又辭楚來到趙國,趙國拜其為上卿。後來楚國有人向楚相春申君進言請荀子回楚。於是春申君派人請回荀子,復任蘭陵縣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園殺害,荀子罷了官。不幾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著作,在漢代流傳的有三百多篇,經過劉向的編訂,刪去重複的,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因學問博大,“最為老師”,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約公元前264年,應秦昭王聘,西遊入秦,稱秦國“百姓朴”、“百吏肅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以為“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荀子·議兵》)。後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為蘭陵縣(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

作品一覽


荀子
勸學第一
修身第二
不苟第三
榮辱第四
非相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第七
儒效第八
王制第九
富國第十
王霸第十一
君道第十二
臣道第十三
致士第十四
議兵第十五
強國第十六
天論第十七
正論第十八
禮論第十九
樂論第二十
解蔽第二十一
正名第二十二
性惡第二十三
君子第二十四
成相第二十五
賦第二十六
大略第二十七
宥坐第二十八
子道第二十九
法行第三十
哀公第三十一
堯問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