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化文化

馴化文化

人類在歷史發展進程中,自覺與不自覺地改造著天然動植物,使馴化適應於人類需要而發展,並隨著人類的遷移與分佈而擴散傳播,觸發了人類文明史上一次巨大而深刻的革命——農業的起源。人類的馴化活動是基本的生產實踐活動,是人類社會對地理環境作出的最初的和持久的、最重要的和大規模的干預,其結果為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繁衍創造了物質基礎。馴化的最初起源約始於1.4~3.5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曾經歷了緩慢馴化和游牧階段;公元1500年前後的地理大發現導致大規模的馴化動植物地理遷移。馴化活動體現了人類對生物圈持續的改造、利用和干預,對現代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目錄

正文


介紹
馴化文化
馴化文化
根據現有的資料,家畜的馴化一般估計是在距今一萬年左右,即中石器時代
在中國,北起黑龍江,南到廣東,東從山東,西至新疆,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遍於全國。按照它們的特徵,大體可以劃分為四個區域,即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華南地區和北方草原地區。它們是彼此區別而同時又是相互聯繫的。
黃河流域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是以黃河流域為主體的。這裡有著相當於中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初期的沙苑遺址(在陝西省大荔縣),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這裡分佈著一系列以彩陶和鋤耕農業為特徵的原始村落遺址,這些遺址統屬於仰韶文化系統。在仰韶文化之後,在中原和山東繼起的是龍山文化,在甘肅、青海是“齊家文化”。
長江流域 這裡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居民多以水稻為主要農作物,也是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這裡不同地區的文化各有差異,但都與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湖北江漢流域的“屈家嶺文化”,江蘇的“青蓮崗文化”(大約與仰韶文化的晚期相當),江浙地區有“河姆渡文化”(在浙江省餘姚縣,與仰韶文化相當)和“良渚文化”(類似龍山文化遺存)。
華南地區 新石器時代的人們除從事農業外,還有很多以漁獵為生。沿海地區有貝丘遺址,遺址里堆積有很厚的蛤蜊、螺螄殼等。
北方草原地帶 由中國最北方的黑龍江經吉林、遼寧、內蒙古一直到新疆一帶(西藏黑河和聶拉木地區有類似北方草原地區的細石器),由於氣候干寒,沙漠和草原交錯分佈,新石器吋代的人們以狩獵和畜牧等為其主要謀生的手段,只是在局部地區才發展了農業。這裡的新石器遺址都是以細石器的大量存在為其特徵,所以叫做“細石器文化”。
仰韶文化時期,人們已經過著較為定居的生活,村落面積廣大,多居住在沿河流兩岸的高坡或階地上。男子主要從事漁獵和家畜飼養;婦女則負擔採集、制陶和大部分耕作及家務活動。早在距今六千多年的西安半坡遺址,那時,當人們來到半坡后,首先是砍伐樹木建造住房,這些住房建造得比較集中,形成一個村落的樣子。村邊有陶窯、有墓地。當時人們的食物,有植物和動物兩大類。主食是粟米,副食有芥菜白菜一類的蔬菜及豬肉狗肉等葷菜,還有鹿、獐、竹鼠、魚、螺螄等野味。經古生物學家的研究鑒定,半坡遺址的豬頭骨與現代家豬的頭骨相似而與野豬的不同,另外還發現這些豬骨絕大部分屬於小豬,成年的較少,這種情形大概與人們的食物並不充裕和飼料不足有關。狗的頭骨也與狼的頭骨有顯著差別,無疑是家狗。除豬、狗之外,也發現有牛、羊、馬、雞的殘骸,因數量較少,尚難確定是否已成為家畜。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遺址(距今六千至七千年)發現家豬和家狗的骨骸,還可能是家養水牛骨骸。可以肯定,中國家畜馴養當在六千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