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建構主義

米歇爾·福柯提出的理論取向

社會建構主義一譯“社會建構論”。20世紀80年代產生於西方心理學,特別是西方社會心理學中的一種理論取向。西方心理學中後現代主義取向的主要理論建構。其早期形態是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知識社會學。認為社會文化是知識生產的決定因素,其研究重點在於文化力量怎樣建構知識和知識類型。知識社會學家P.L.伯傑和拉克曼1966年出版的《實在的社會建構》在該理論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格根1985年在《美國心理學家》上發表《現代心理學中的社會建構論運動》一文,標誌該理論的正式形成。

基本介紹


社會建構主義是由20世紀著名的思想家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984年)在其《性史》第一卷中提出的。
社會建構主義認為,性並不是一種獨立於外界條件的觀念,而是文化建構的結果,而這種建構會隨著時代和社會的改變而不同。福柯認為,我們現在所說的同性戀和異性戀,只是在近代才被建構起來的概念。
社會建構主義相信,之所以會有同性戀和異性戀之分,是被歷史和文化創造出來的,而不是由生理和心理上的自然屬性決定的。19世紀,同性戀這個群體,在文化及環境的影響下,被創造而“變成”了一種人。從根本上來說,社會建構傾向於同性戀後天說和境遇說,即傾向於認為同性戀是受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
福柯有關性傾向與社會建構的思想受到同性戀活動分子的強烈反對,因為社會建構主義只強調外界與文化的作用,而否定了人之內心的首要感受。
但福柯認為同性戀和異性戀同屬社會建構,並無必要判定孰對孰錯,而且同性戀解放也不必以同性戀的先天性為基礎。相反,他認為社會建構對同性戀運動有著積極意義:“反方向的表達也在同時形成:當醫學界創立某種語彙把同性戀者劃分為劣種時,同性戀者也開始利用同樣的語彙來為自己說話,要求他們的‘自然性’得到承認。”
社會建構主義關注文化建構的確立與改變:競爭性信仰與價值體系的適應;新形式的教育理念、學術表達和訓誡性關係的傳承。就這一定義本身而言,實在過於複雜。但它辨識出認識社會建構主義的兩個重要面向:社會建構主義的理論淵源來自不同傳統;社會建構主義具有若干共識性的理論前提。

理論


格根認為社會建構主義的思想淵源可以從科學史、知識社會學、常人方法論符號人類學、女性主義理論和后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中去追尋;布爾強調了社會學、心理學和後現代主義對社會建構主義的影響。
整合格根和布爾的觀點,本文試圖從社會學、心理學、社會理論的後現代轉向和女性主義四個領域來考察社會建構主義興起與發展的理論脈絡。
社會學
在社會學傳統下,社會建構主義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曼海姆舍勒的知識社會學、符號互動論現象學社會學以及常人方法論。曼海姆和舍勒宣稱所有的意識形態都是社會的產物,從知識社會學的層面為社會建構主義確立了早期思想基礎。這一點後來在科學知識社會學(SSK)之中得以進一步體現和發展,國內對社會學界社會建構主義的介紹多集中於此。
符號互動論關注個人之間的互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會關係與互動模式。米德的《心靈、自我與社會》彰顯了符號與互動之間的重要關係。托馬斯的那句名言“如果你將情景定義為真的,它就是真的”具有濃厚的社會建構主義色彩。在布魯默的符號互動論中,符號的意義得以凸顯,人類的行為要根據其所賦予的意義而進行,意義來自社會互動,在互動過程中人們可以改變和修訂意義。它們強調社會互動的情境性並藉此著重觀察社會互動的動態過程。
舒茨認為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有所謂的“常識建構”,社會科學家的研究工作實際上是二度建構,二度建構的對象是非直接經驗的社會事實,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建構的建構。伯傑和魯克曼的《現實的社會建構》則進一步闡發了這一思想,簡要而直接地提出了“現實的社會建構”這一概念,為社會建構主義提供了創立宣言。加芬克爾的《常人方法學研究》表達了一種具有社會建構主義傾向的考察社會秩序如何形成的新視角:社會秩序正是在社會行動者的實踐之中巧妙地進行建構,芸芸眾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常識推理的邏輯建構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世界。
上述社會學家或理論流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對社會建構主義的興起提供了知識支持。
但西方的社會學家很少自稱為社會建構主義者,社會學理論的教科書亦鮮有專章介紹社會建構主義。這可能是一個有趣的學術傳統(或偏見):社會學家也許認為社會建構主義一詞不足以囊括符號互動論、現象學社會學和常人方法學等多個具有社會建構傾向的理論流派。然而,社會建構一詞已廣泛應用於研究社會問題、精神健康、性、性別、環境等議題。
心理學
社會建構主義在心理學領域的淵源可追溯至格根的“社會心理學即歷史”這一重要文獻,於其中他提出所有的知識,包括心理學知識都具有歷史與文化的特殊性,並不存在所謂的一勞永逸的對人和社會的認識。1985年,他的論文《現代心理學的社會建構運動》則幾乎可以視為心理學的社會建構主義“宣言”,他在這篇論文中猛烈批評主流心理學對所謂客觀知識的追求,並指出心理學有必要從試圖揭示規制我們的行動和體驗的法則中擺脫出來,而去研究“建構”我們自己及我們的世界的話語實踐,由此,社會建構運動成為心理學的當代演進之中不可忽視的一次理論革命。
社會建構主義的興起與所謂的“社會心理學的危機”相關,以實驗室為基礎的經驗主義心理學嚴重受制於政府和企業從而維持強勢人群的價值,普通人的“聲音”在心理學中蕩然無存。社會建構主義對立足於本質主義、科學主義的現代心理學進行了猛烈批判並試圖從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理論觀點等各個層面實現對心理學的重建。由此,在批評文化霸權和科學霸權的基礎之上,不少心理學家開始脫離實驗室、進入真實世界並賦予人類行為重要的意義。
後現代
後現代主義對社會建構主義的影響亦甚為深刻。後現代主義是一個關於知識、人類和社會的觀念的新範式的知識運動,它反對認為存在終極真理理念以及結構主義的基本理論架構;否認宏大敘事和宏觀理論的意義、認為人類只能發現“微觀的小故事”、試圖尋找模式化的關係和宏觀的歷史規律是不可能的;反對學科之間、文化與生活之間、虛構與理論之間、想象和現實之間所設置的界限;其理論著眼點在多樣性和易變性。
後現代思潮的核心運作原則是去中心化、解構、差異,社會理論的傳統遭到質疑,實證主義或經驗主義的認識論基礎受到懷疑。福柯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重視話語分析,並洞察到話語背後隱藏的權力運作過程並採用不同的方式解構或重構了瘋癲、監獄、醫療和性等不同的社會設置,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德里達則直接提出了解構這個概念,儘管他沒有為重構提出任何建設性意見,但解構本身揭示了現實的社會建構本質。
後現代社會理論進一步地將其關注點轉向社會邊緣地帶,諸如第三世界、貧窮、女權、種族中心主義、環境之類的議題,試圖從不同的層面來重新認識我們居住的社會,這代表了他們尋求替代性建構的努力。正是在上述意義上,社會建構主義(尤其是強的建構主義)從後現代理論那裡獲得了理論靈感。
女性主義
眾所周知,女性主義本身是很複雜的。女性主義對社會建構主義的影響在於它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解構和建構視角,即從性別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我們正面對的為人類所建構的立足於性別差異基礎之上,且以男性為主導的現實。現實女性主義指責所謂的社會理論只不過是男人的社會理論(或者男流社會理論),女性被忽視,社會理論必須徹底反省其邏輯架構與理論基礎並認識到除了男人的觀點之外也必須從女人的觀點去觀察社會。
在女性主義的視野之中,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習以為常的結構都可被質疑,她們希望尋求另一種“立場”的理論視角以打破女性的沉默。因此女性主義要求摒棄空洞的辭彙,重新認識、甚至進一步解構父權意識、以男權為主導的知識體系,以及由階級、性別等差異而建構起來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並檢視、反思自己的立場,這實際上是一個解構與重構的過程。

理解層面


社會建構主義代表人物格根提出,理解社會建構主義要從元理論、社會理論和社會實踐這三個層面出發,這樣才能很好把握它的複雜性及其對各個領域的深刻影響。
首先,社會建構主義從根本上有別於社會實在論、本質主義、實證主義或經驗主義;其次,作為社會理論,社會建構主義聚焦於社會過程、話語體系和社會建構;最後,社會建構主義在社會實踐操作層面的應用亦影響深遠。
所謂元理論(metatheory),就是理論的理論。之所以將社會建構主義指稱為元理論,是因為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有別於社會實在論、實證主義或本質主義或后實證主義的本體論和知識論。
社會建構主義與社會實在論具有明確的分野。社會實在論承認存在所謂的社會現實,這種現實是給定的、超越個體的,知識就是現實的直接反應。但社會建構主義否認存在客觀事實,我們觀察到的所有東西都是“人造的”,由此人們形成不同版本的“事實”,“有好球也有壞球,在我喊出來之前,它們什麼也不是”,這明顯表明了社會建構主義的相對主義立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跟一定的概念體系緊密聯繫在一起,而這個概念體系對某些人是真實的,對另一些人則為不真實的(比如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理論亦是相對的、具有歷史的特殊性;事物的價值和意義亦是文化的、歷史的。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我們所使用的分類與概念都是具有文化與歷史特殊性的,它們是文化與歷史的產物,其產生與發展有賴於特定的社會設置和社會場景。
社會建構主義與本質主義背道而馳。本質主義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個“本質”,真正的知識就是對本質的揭示,此類知識具有“本質”上的普遍性和核心性。社會建構主義強調知識的政治、歷史、文化特殊性而非其普遍性和核心性。建構主義者質疑,傳統世俗的知識和語言是否有一個穩固和客觀的基礎。他們爭辯說,我們用以描述這個世界的詞語都是一種社會建構,一種文化、符號和人們之間歷史互動的產品。如此建構只有在其價值成為共識之時才有意義。因此,社會建構主義宣稱不存在源於自然的核心真理,信仰、法律、社會習俗、服飾與飲食習慣等構成社會基本面貌的“現實”都是起源於不斷變化的社會互動。換句話說,人們共同建構了他們生活於其間的現實。
社會理論
在上述元理論架構之下,作為社會理論(socialtheory)的社會建構主義實際上是一種解放理論和生產理論,旨在要求走出我們自己(或重要他人)曾經創造的現實而重新建構新的對話性的知識與理論,並不斷反思自己的價值立場和對不確定性保持開放態度。社會建構、社會過程、語言及話語體系是它的三個核心概念。
社會建構主義最吸引人之處就在於“社會建構”這一概念。現實和知識都是社會建構的,但這並非個人建構,而是“共同的建構”,即我們之所以有如此建構,是因為我們從共同體那裡獲得知識、體驗和思想淵源。這一澄清是很有必要的,實際上,即便是最極端的社會建構方式,它的背後依然有共同體的存在。由此,社會建構主義可以與心理學之中強調認知建構的個人建構心理學顯示區分。
社會實踐
社會建構主義的影響力不僅在於其在元理論和社會理論層面的突破,而且在於其在社會實踐(so-cietalpractice)層面的啟示意義。從其知識論和方法論出發,社會建構主義具有濃郁的批判意味,對現存設置的質疑、對現存知識的質疑、對實證主義方法論的質疑都意味著它具有實踐層面的顛覆和解放含義,批評、改變或者撕毀自己並不喜歡的社會設置是社會建構主義者的重要社會實踐。
一方面,社會建構主義可以理解為某種對專家話語霸權的信任喪失並反對簡單地根據專業術語進行分類、類化、治療和介入,因為所有現象都離不開個人的複雜生活。另一方面,社會建構主義自身的開放性和反思性亦提供了重要的對話機會,如此對話實踐有利於不同群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建立一個包容性社會。社會建構主義已經深刻影響社會問題的認定、教育與學習過程以及助人實踐。
鑒於社會建構主義對教育和學習的影響已有眾多的文獻進行討論,此處僅簡要介紹社會建構主義如何應用於社會問題的認定和助人實踐。
社會建構主義視角認為社會問題要經歷一個社會建構過程,一種社會現象從滋生到被視為“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建構過程。首先這個問題要被建構為對正常狀態的偏離,因此確定一種社會狀態是否有“問題”,取決於人們對正常社會狀態的界定和建構,不同人群對同一社會現象的建構就不一樣,具有話語霸權的人在認定社會問題之時就佔據主導地位,比如什麼是犯罪就因社會、經濟、文化條件的不同而大相徑庭。
既然,社會問題是建構的,那麼解決社會問題就需要從重新建構著手。一種可能的社會問題的解決方式就是“去問題化”:以同性戀為例,同性戀人群過去被標定為越軌者是立足於性的本質主義,而一旦我們從社會建構主義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之時,它就不再是一個“問題”,而只是一種性取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