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佑

王培佑

王培佑(1855年-1915年),字保之。平度鄒家坡人。1883年(光緒九年)中進士,入翰林,后歷任監察御史、順天府尹、太常寺卿、宗人府丞等職。一生為官清正,剛正不阿。

簡介


王培佑,光緒九年(1883年)中進士,入選翰林,后歷任監察御史、順天府尹、太常寺卿、宗人府丞等職。 1897年德國強佔膠州灣,次年劃定“租借地”界約時,德方脅迫中方劃界官員,企圖進佔包括即墨膠州平度高密、諸城五州縣的數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時任御史的王培佑和工科給事中戴恩溥,聯名上奏朝廷,及時報告了家鄉五州縣群情激憤的情況,終使清廷通過外交交
王培佑
王培佑
涉,迫使德方如約劃界。戊戌變法時,他上疏“陳述變法為治的迫切,提出起強圖弱的要略”,得到光緒帝的讚許,“詔下其章宣示中外”。
義和團入北京前夕,他任順天府尹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召見他,他認為“拳民多為百姓,當分別良莠,剿撫兼施”。其時慈禧尚視拳民為“匪類”,未等他講完,即令退出。於是被調任閑職太常寺卿。辛丑和約后,轉任宗人府丞。他一生為官清正,剛正不阿,招致權貴之忌,宣統初年,被強迫退休。民國初年,病逝於北京。

重要事件


搜尋湊合秦二世刻石

秦二世於二世元年(前209年)東行郡縣至琅琊台,於始皇所
秦二世琅琊台詔書刻石
秦二世琅琊台詔書刻石
立石旁刻大臣從者名,並加刻詔書。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后清道光間鐵束散,刻石碎,知縣覆之,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一次雷雨後碑石散失。1921-1922年,王培佑前後兩次從琅琊台搜尋,將散碎碑塊湊合,移置諸城縣署。刻石高129厘米,寬67.5厘米,厚37厘米,上刻碑文13行,86字,系秦丞相李斯所書,是秦刻石存字獨多者,中國現存最古刻石之一,世稱秦篆之精品。解放后,該碑移置山東省博物館,1959年移置中國歷史博物館。膠南縣博物館現存有秦二世琅琊台詔書刻石複製品。

主張把義和團扶為民間滅洋組織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原來被政府明令禁止的義和拳(團)
義和團
義和團
變成了合法團體。由於急於與外國開戰,主戰派有意識地把義和團在官方文件中變成了“扶清滅洋”的民間組織。1900年第三次召開的御前會議罷朝後,慈禧以個人權威為指向決意主戰,載漪、載濂、王培佑等力贊之。慈禧遂下詔褒拳匪為義民,給內幣十萬兩。王培佑作為主戰派,以首附義民,擢順天府尹。

評價


為官清正,剛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