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暠
種暠
種暠(hào)(103年-163年4月2日),字景伯。河南洛陽人。東漢時期名臣,西周卿士仲山甫之後。
種暠最初任縣門下史,后經河南尹田歆之甥王諶舉薦,被任命為主簿。又舉孝廉,為太尉府徵辟,再舉高第。漢安元年(142年),遷侍御史,糾劾貪庸官吏。之後受命監護太子劉炳,以處事持重為漢順帝稱讚。旋即出任益州刺史,任內撫納蠻夷,檢舉不法,由此得罪大將軍梁冀,遭罷職。后拜涼州刺史,深受百姓愛戴,轉任漢陽太守。再升為使匈奴中郎將、遼東太守,使反叛的烏桓望風而降。歷任議郎、南郡太守、尚書等職。延熹元年(158年),南匈奴反叛,漢桓帝命種暠以度遼將軍前往平亂,攝伏羌胡及西域諸國,使邊境安寧。后入朝任大司農。延熹四年(161年),升任司徒,位列三公。
延熹六年(163年),種暠去世,年六十一。並、涼二州百姓聞訊,為之發哀,南匈奴亦舉國哀痛。
種暠最初擔任縣裡的門下史。當時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諶有知人之明,田歆對王諶說:“我現在要推舉六個孝廉,收到不少達官貴人的信,無法違背他們的托咐,但我想自己舉薦一個名士來報效國家,你幫我找找。”第二天,王諶在大陽郭送客人,遠遠地就看見了種暠,認為他不是普通人,便回去告訴田歆說:“為您得到了一個孝廉,就是洛陽門下史。”田歆笑道:“我以為你會找一個隱居山澤的人,原來是洛陽吏呀!”王諶說:“山澤中不一定有異人,異人不一定在山澤中。”田歆便馬上在府中召見種暠,查問他職守之內的事務。種暠的回答有條有理,田歆認為他很聰明,於是召他代理自己的主簿,舉其為孝廉,又被太尉府徵辟,以成績優秀再舉為高第。
漢安元年(142年),種暠任侍御史。當時,朝廷派光祿大夫杜喬、周舉等八位使者巡行天下,上奏糾劾了許多官員,大將軍梁冀及諸宦官都互相請救說情,使得這些事被擱置。種暠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要檢舉揭發,又有志查辦行奸違法之人,於是再次彈劾被八使檢舉的蜀郡太守劉宣等人罪惡昭彰,認為應當對他們處以極刑。又奏請令四府(大將軍及太尉、司徒、司空府)列舉近臣父兄及其親友任刺史及二千石高官而特別殘暴貪婪不勝任的,將其免官治罪。順帝採納了他的意見。
建康元年(144年),順帝提拔種暠在承光官監護太子劉炳。當時中常侍高梵從宮中單車出迎太子,太子太傅杜喬等對此猶疑不決,但又不知所措。種暠手持劍將車攔下,說:“太子是國家的儲君,與百姓生死相關。現在常侍來又沒有詔命為信物,怎麼不知道這其中是否有隱情呢?如果不回車,今日只能以死阻攔。”高梵無話可說,不敢回答,只好急忙上奏順帝。順帝的詔令下發,太子才能離去。杜喬退下后感嘆不已,對種暠臨事當機立斷的氣魄,感到很慚愧。順帝也嘉獎種暠的處事持重,稱讚他許久。
不久之後,種暠出任益州刺史。種暠一向意氣激昂,喜好立功立事。他在任三年,向蠻夷宣揚國家恩德,遠達國外,使風俗不同的地方也能夠聽聞,岷山雜居的部落都懷服朝廷的德澤。白狼、槃木、唐菆、邛、僰等諸國,自從前任刺史朱輔死後就與朝廷斷絕了關係;種暠到任后,又都率部歸化。當時永昌太守劉君世冶鍊黃金鑄成文蛇,獻給大將軍梁冀,種暠揭發他的行為並將其逮捕,以最快的方法上報朝廷,而二府怕事懦弱,不敢查辦,梁冀因此忌恨種暠。正逢巴郡人服直聚眾數百人自稱‘天王’,種暠與太守應承討伐沒有成功,使不少官民被傷害。梁冀藉機陷害他們,傳命想要逮捕種暠、應承。太尉李固上疏解救他們說:“臣聽說這次討捕之所以多有傷害,本不是種暠、應承的責任,確實是因為縣吏害怕犯法獲罪,強迫驅趕,使百姓深受其苦,以致這種敗局。近來盜賊群起,處處都是。種暠、應承因第一個揭發大奸,而隨即受罪,臣恐怕這樣會挫傷州縣檢舉彈劾的積極性,以後就會互相掩飾隱匿,不再盡心為國了。”梁太后看了上奏,便赦免種暠、應承的罪,只將二人罷官而已。
後來,涼州的羌人發生騷動,朝廷便任命種暠為涼州刺史,很得百姓歡心。種暠後來被徵召升遷時,官吏百姓都到朝廷請求留下種暠。梁太后嘆息說:“沒有聽說哪個刺史得人心有到地步的。”於是批准了他們的請求。
種暠又留任一年後,升漢陽太守,戎夷的男女將其送至漢陽郡境里,種暠向他們作揖致謝,徒行千里沒有車乘。種暠到漢陽郡,在羌胡之中傳行禮教,禁止他們侵擾,掠奪財物。
後來又升任為使匈奴中郎將。當時遼東烏桓反叛,再調種暠為遼東太守,烏桓望風而降,在郡界迎拜種暠。后因公事獲罪免官歸鄉。之後,司隸校尉舉種暠為賢良方正,他都不接受。又被徵召為議郎,升任南郡太守,調入朝任尚書。
延熹元年(158年),種暠才升遷不久,正遇南匈奴侵犯並、涼二州,漢桓帝選拔種暠為度遼將軍。種暠到營,首先宣講恩德信義,誘降諸胡,不得已才進行征討。羌虜以前有被生捉押在郡縣為質的,都打發回去。他誠心安撫,信賞分明。因此羌胡及龜茲、莎車、烏孫等國都來順服。種暠於是熄滅烽火台,撤除候望,邊境安然無事。后入朝擔任大司農。
延熹六年(163年)4月2日,種暠在任司徒三年後逝世,享年六十一歲。並、涼二州的百姓聽聞后,都為他感到哀傷。南匈奴聽說種暠逝世,舉國都感到哀痛。南匈奴單於每次朝賀,望見種暠的墳墓,都哭泣祭祀。
梁妠:未聞刺史得人心若是。
范曄《後漢書》:①種公自微,臨官以威。②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③若李固、周舉之淵謨弘深,左雄、黃瓊之政事貞固,桓焉、楊厚以儒學進,崔瑗、馬融以文章顯,吳祐、蘇章、種暠、欒巴牧民之良干,龐參、虞詡將帥之宏規,王龔、張皓虛心以推士,張綱、杜喬直道以糾違,郎顗陰陽詳密,張衡機術特妙,東京之士,於茲盛焉。
祖先:仲山甫,周宣王時任卿士(宰相)。
父親:名不詳,曾任定陶縣令,家中富有。
兒子
種岱,不仕。
種拂,官至太常。
孫子
種劭,官至侍中、議郎。
《後漢書·卷五十六·張王種陳列傳第四十六》
在小說《後漢演義》中,種暠形象與正史大體相同。與杜喬都被舉為孝廉,號稱名臣,任侍御史,后拜光祿大夫,在承光宮監護太子,又出任益州刺史。後接替陳龜任度遼將軍,使得邊境安定。後為司徒,與司空劉寵、太尉劉矩齊心輔政,使得閹豎收斂,政治清平。後來劉矩、劉寵,都因災異免官,不久,種暠也病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