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聰明的結果 展開

聰明

漢語詞語

聰明,拼音是cōng míng,是一個漢語詞語,褒義詞。是用來表達對待人事物有著好的想法和正確的邏輯,一般是用來讚美的詞語。也可以形容某物有著某種與人類智慧共通之處,有著某種靈性,某種生命力。

漢語詞語


詞語信息
【詞目】聰明
【拼音】cōng ming
【英譯】wise;sensitive clever;smart
【基本解釋】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
【近義詞】聰慧機靈 機智
【反義詞】愚蠢

究竟探源


聰明

實指六根之二利器,耳聰目明,是為聰明。
“六根”系指眼、耳、鼻、舌、身、意。
小孩六根清凈,又氣血充足,可見聰明乃是小孩之能事。

智慧

指統攝六根之利器,了義世間萬物本來性味,因果關係及運化攝受的道法。
也就是通過實踐反覆漸進證明了的,通識證悟而來的大識叫智慧。

聰明人的特徵

天資較高,思維能力、記憶力等智能佳,懂得為人處世,品質高尚,知識淵博,令人敬佩。
多言、得瑟、顯擺、好勝、極速、激進之人多是小聰明,是故,這些聰明再多都是小聰明,了義因果,攝受自如的智慧再少也是大智慧。小聰明如能統攝六根,精進得當,亦易生智慧。
聰明與智慧間是一個次第關係。

詳細解釋


含義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指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等。
如:聰明絕頂。聰明、有才智
也有指反意:自作聰明
聰明是一種名詞
聰明:用手段達到目的一種態度(小聰明則是精於手段)
1、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
2、聽覺和視覺靈敏
3、參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聰明者,聞見明辨。

引證解釋

● ● 視聽靈敏。 ①《易經·鼎》:“巽而耳目聰明。” ②《墨子·節用中》:“古者聖王,製為飲食之法,曰: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 ③《後漢書·班超傳》:“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 ④宋 歐陽修 《常州張卿養素堂》詩:“志在言談猶慷慨,身閑耳目益聰明。” ⑤明劉基《郁離子·瞽聵》:“人有耳目,而見聞有所不及,恆思所以聰明之。” ⑥《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蔡澤曰:‘夫人生百體堅強,手足便利,聰明聖智,行道施德於天下,豈非世所敬慕為賢豪者與?’” ⑦清 戴名世《戴母唐孺人壽序》:“孺人今行年七十,聰明強健,無異曩昔。”
● ● 謂明察事理。 ①《荀子·王霸》:“聰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 ②《史記·五帝本紀》:“﹝黃帝﹞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張守節正義:“聰明,聞見明辯也。” ③《漢書·趙廣漢傳論》:“廣漢聰明,下不能欺。” ④唐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詩:“吾聞聰明主,治國用輕刑。” ⑤元揭傒斯《與尚書右丞相書》:“伏惟閣下聰明強毅,卓犖弘大。” ⑥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夫神正直而聰明,仙沖虛而清靜。”
● ● 智力強,天資高。 ①《後漢書·應奉傳》:“奉少聰明,自為兒童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 ②《梁書·沈約傳》:“約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聰明過人。” ③唐 杜甫 《不歸》詩:“數金憐俊邁,總角愛聰明。” ④明唐順之《吏部郎中林東城墓誌銘》:“縉紳之士講學會京師者數十人,其聰明解悟能發揮師說者,則多推山陰王君汝中 。” ⑤清李漁《巧團圓·言歸》:“多情若共多才迂,不羨聰明但笑痴。” ⑥冰心《我的鄰居》:“我的這幾個孩子,也就是她還聰明一點,可惜的是她身體不好。”
● ● 指智慧才智。 ①《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 ②《漢書·揚雄傳下》:“天降生民,倥侗顓蒙,恣於情性,聰明不開。” ③晉葛洪《抱朴子·審舉》:“但共遣私情,竭其聰明,不為利慾動,不為屬託屈,所欲舉者,必澄思以察之,博訪以詳之。” ④宋洪邁《夷堅丙志·李鐵笛》:“初,永真 性蒙鈍,及是覺聰明頗開。” ⑤清 何琇 《樵香小記·山下出泉》:“水出高原,懸注而莫之遏也。泉出於山下,則翳穢沙泥,皆足以障塞之,猶童子聰明雖具,而不能自達也。” ⑥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二章:“生寶聽了,不由人不發暴躁,原來老漢就這樣給兒子傳授聰明哩!”
● ● 猶言視聽;聽到的和看到的。 《書經·皋陶謨》:“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孔穎達疏:“聰明,謂聞見也。天之所聞見用民之所聞見也。”《楚辭·九章·惜往日》:“蔽晦君之聰明兮,虛惑誤又以欺。”《漢書·王嘉傳》:“今雲等至有圖弒天子逆亂之謀者,是公卿股肱莫能悉心務聰明以銷厭未萌之故。”顏師古註:“務聰明者,廣視聽也。”宋秦觀《主術》:“夫人主以一身之思慮,一耳目之聰明,而當天下功罪利害之機。”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卷四:“奇情至此嘆觀止,或令聾聵開聰明。”
● ● 特指君主的視聽。 ①唐 吳兢《貞觀政要·行幸》:“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蘊之徒,居高官,食厚祿,受人委任,惟行諂佞,蔽塞聰明,欲令其國無危,不可得也。” ②宋 王禹偁《端拱箴》:“大臣元老,經邦論道,裨補聰明,於何不照。”
● ● 猶耳目。 ①《禮記·樂記》:“奸聲亂色,不留聰明。” 孔穎達 疏:“謂不使奸聲亂色留停於耳目,令耳目不聰明也。” ②《文選·枚乘<七發>》:“聰明昡曜, 悅怒不平。”劉良註:“聰明,耳目也。”
● ● 指刺探消息的人。 《漢書·韓延壽傳》:“趙廣漢為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故構會吏民,令相告訐,一切以為聰明。”
● ● 指接受別人意見,改正自己行為的人。 《史記·商君列傳》:“趙良曰:‘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 譯:能夠聽別人意見的人叫做聰,能夠自我反省、不斷創新的人叫做明。
• 聰,察也。――《說文》
• 聽曰聰。――《書·洪範》
• 聞審謂之聰。――《管子·宙合》
•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聰明養成


• 平時多讀一些懸疑破案方面的讀物,培養自己的分析、邏輯推理能力;
• 多讀一些哲學家的著作,培養自己的感悟與思考能力;
• 在實際生活中多注意觀察、學習、積累人生經驗,培養自己的判斷與辨別能力;
• 在遇到與感情有關的問題時盡量讓自己保持清醒、冷靜、理智的頭腦,不要被感覺牽制。
• 不被別人世俗的看法所影響,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過一生。永遠不要為背叛自己的人而傷心痛苦。
• 不要被現實中的虛榮所誘惑,時刻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
• 在思想和精神上獨立,不要將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
• 明白自己身上具備與眾不同的特有資本,並善於挖掘這樣資本,讓它們發揮充分的作用。
• 聰明不等於世故,世故只可能一時聰明,但不可能一輩子聰明。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永遠不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才是真正的聰明。

相關成語


成語解釋
別具慧眼慧:聰明,有才智。具有獨到眼光,高明的見解
伶牙俐齒伶、俐:聰明、乖巧。形容為人機靈,能說會道
賣乖弄俏形容賣弄聰明,故作媚態
百伶百俐形容非常聰明乖巧。
冰雪聰明比喻人聰明非凡。
聰明一世表示一個人一輩子聰明。
聰明伶俐聰明:智力發達,天資高。伶俐:靈活、乖巧。形容小孩頭腦機靈,活潑且乖巧。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
福慧雙修指既有福,又聰明。
好漢不吃眼前虧俗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免得吃虧受辱。
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不聰明,沒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辭做某事的婉辭。
精明強幹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
絕聖棄智聖、智:智慧,聰明。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這是古代老、庄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蘭質蕙心形容美麗而聰明。
口齒伶俐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聰明,結果做了蠢事。
冥頑不靈冥頑:愚鈍無知;不靈:不聰明。形容愚昧無知。
七行俱下讀書,同時讀七行。比喻非常聰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是聰明能幹的婦女,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很難做成。
千慮一失失:錯誤。指聰明人的考慮,也會有不周到的地方。
上智下愚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識時務者為俊傑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幹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投機取巧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私利。也指靠小聰明佔便宜。
小時了了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為。
秀外慧中秀:秀麗;慧:聯盟。外表秀麗,內心聰明。
足智多謀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划。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自作聰明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
辨日炎涼古代傳說中辯論太陽離地遠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兒童的聰明早慧。
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聰明絕世聰明到了極點,無人能與之相比。
聰明睿智聰明:天資高,智力發達。睿智:智能,英明而有遠見。天資高,有智能,有遠見。亦作“聰明睿哲”、“聰明睿達”。
聰明正直頭腦聰明,行為正直無私。形容詞人的品質優秀。
好行小慧愛耍小聰明。
慧心妙舌聰明的心靈,巧妙的口才。
慧心巧思聰明的心地,精巧的構思。多用以形容女子某種技藝精巧,別出心裁。
謹謝不敏猶言敬謝不敏。用作自謙或推託之辭。不敏,不聰明,無能力。
錦心綉腸形容文思優美,聰明有才。
精明能幹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
絕頂聰明絕頂:極端。形容異常聰明。
敏而好學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
目達耳通形容感覺靈敏,非常聰明。
七竅玲瓏形容聰明靈巧。相傳心有七竅,故稱。
人窮智短指人窮了,言行也就顯得笨拙不聰明。
剔透玲瓏①形容靈巧可愛。②比喻人的聰明伶俐。
小黠大痴好弄小聰明而實際上很愚笨。
穎悟絕倫穎悟:聰穎。絕倫:超過同輩。聰明過人。亦作“穎悟絕人”。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比喻用心不專,什麼事也辦不成。也形容心思聰明,動作敏捷。
予智予雄自以為聰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亦作“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智者:聰明人;慮:思考,謀划;失:差錯。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抓乖弄俏耍聰明,賣弄乖巧。
下筆成文【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 【解釋】一下筆就很快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示例】他文思敏捷,~【故事】三國時期,曹操的小兒子曹植非常聰明,他讀過很多書,做文章是又快又好。
明昭昏蒙昭:明白;蒙:愚昧無知。聰明而通曉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時勢造英雄時勢:一段時期內的客觀形勢。特定的歷史條件,如社會動蕩,使人的聰明才智顯露出來,並相互作用,使之成為英雄人物。
萬物之靈萬物:泛指天地間的所有生物;靈:聰明、靈巧。世上一切物種中最有靈性的。指人而言。
穎悟絕人穎悟:聰穎。絕人:超過同輩。聰明過人。同“穎悟絕倫”。
天資聰穎上天賜予聰明的資質,形容一個人天賦極佳,聰明具慧根。
牛肉使人更聰明
肌氨酸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尤其對於像學生考試這種需要“臨時提高智力的場合”效果更明顯。而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肉類都高。肌氨酸還是肌肉燃料之源,它可以有效補充三磷酸腺苷,從而使訓練能堅持得更久。

聰明標準


判斷孩子是否聰明三標準
1.思維具有靈活性
2.思維具有發散性
3.思維具有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