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貸資金理論

羅伯遜、俄林提出的理論

可貸資金理論(Loanable—Funds Theory of Interest)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提出來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劍橋學派的羅伯遜瑞典學派的俄林。該理論試圖在利率決定問題上把貨幣因素和實質因素結合起來考慮,完善古典學派的儲蓄投資理論和凱恩斯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可貸資金理論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由羅伯森和俄林等提出,認為利率不是由儲蓄與投資所決定,而是由借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點所決定。

誕生背景


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和貨幣數量決定利率水平的理論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遭到了瑞典學派的俄林和凱恩斯早年在劍橋大學任教時的學生羅勃遜的批評,俄林和羅勃遜提出了“可貸資金理論”。
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放棄了對儲蓄和投資關係對利率影響的考究,將利率定義為貨幣政策投資者貨幣需求的偏好性產生的一項貨幣指標,即利率是純粹的貨幣現象。如果人們偏好強,願意持有的貨幣數量就增加,當貨幣的需求大於貨幣的供給時,利率上升;反之,偏好弱時,對貨幣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單一在貨幣政策和利率而言,其理論無疑是正確的。但涉及到古典利率理論中儲蓄和投資時,就會出現“流動性陷阱”------凱恩斯在指出貨幣的投機需求是利率的遞減函數的情況下,進一步說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貨幣的投機需求將趨於無窮小。因為此時的債券價格幾乎達到了最高點,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債券價格就會下跌,債券購買就會有虧損的極大風險。於是,不管中央銀行貨幣供給有多大,人們都將持有貨幣,而不買進債券,債券價格不會上升,利率也不會下降。這一點無疑有悖實際投資,另外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拋卻儲蓄和投資的研究,也無益於投資者將利率作為投資參考的可用性。

簡介


古典學派的儲蓄投資理論,也稱為“真實的利率理論”。該理論認為投資來源於儲蓄,儲蓄是當期放棄的消費,利率在本質上是由於人們放棄了當期的消費而得到的報酬。投資者以投資於資本所得的資本邊際生產力來支付利息,儲蓄者因為犧牲當期的消費而獲得利息。該理論從儲蓄和投資這兩個實質因素來討論利率的決定,認為通過社會存在的一個單一的利率的變動就能使儲蓄和投資自動到達一致,從而使經濟體系維持在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儲蓄和投資的真實數量都是利率的函數,利率決定於儲蓄和投資的相互作用。預期通貨膨脹將減少可貸資金的供給,使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即可貸資金供給減少,在任意給定的利率水平下,由於預期通貨膨脹增加了,貸款變得沒有吸引力了。同時,預期通貨膨脹的上升也增加了對可貸資金的需求。這是因為用借來的資金購買的商品或資產的價格或名義價值預期將隨通貨膨脹的上升而升高,而貸款本金的名義價值則不會變。

分析


針對上述兩個理論,可貸資金理論認為它們都有其不足之處。可貸資金理論認為在利率決定問題上,肯定儲蓄和投資的交互作用是對的,但完全忽視貨幣因素是不當的,尤其在目前金融資產量相當龐大的今天;凱恩斯指出了貨幣因素對利率決定的影響是可取的,但完全否定實質性因素是錯誤的。可貸資金理論試圖在古典利率理論的框架內,將貨幣供求變動等貨幣因素考慮進去,在利率決定問題上同時考慮貨幣因素和實質因素,以完善利率決定理論。利率是借貸資金的價格,借貸資金的價格取決於金融市場上的資金供求關係。假定考察的是一個封閉經濟體,並且在這個封閉經濟體中不存在政府。
可貸資金理論
可貸資金理論
在這樣假定下,可借貸資金的供給包括:(1)家庭、企業的實際儲蓄,它隨利率的上升而上升;(2)實際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量。可借貸資金的需求(如圖四所示)包括:(1)購買實物資產的投資者的實際資金需求,它隨著利率的上升而下降;(2)家庭和企業對貨幣需求量的增加,即為了增加其實際貨幣持有量而增加借款或減少存款。需要注意的是,可貸資金理論中的可借貸資金的供給和可借貸資金的需求均是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這裡所謂家庭、企業的實際儲蓄類似於古典學派儲蓄投資理論中的儲蓄的含義,指的是他們手中計劃不用於消費部分的貨幣量,即計劃儲蓄。實際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額類似於凱恩斯利率決定理論中的貨幣供給量的含義,指的是銀行體系決定的通過信用創造的當期新增的貨幣供給量,這是一個外生變數。可貸資金理論所謂同時考慮實質因素和貨幣因素的思想充分的體現在了其將整個社會的可借貸資金的供給劃分為兩個部分,即家庭、企業當期願意儲蓄的部分(實質部分)和銀行體系決定的當期實際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部分(貨幣因素)。因此,可貸資金理論比較完整的描述了社會經濟中可借貸資金的來源。購買實物資產的投資者的實際資金需求類似於儲蓄投資理論中的投資,指的是實際的計劃投資(實質因素);家庭和企業對貨幣需求量的增加類似於凱恩斯利率決定理論中的貨幣需求含義(貨幣因素)。同樣,這種劃分也體現出可貸資金理論力圖把古典學派利率決定理論和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相統一的思想。
可貸資金理論
可貸資金理論

來源


供給來源

供給來源包括個人儲蓄,商業儲蓄,政府預算盈餘,貨幣供給的增加,國外向本國的貸款等。

需求來源

需求來源包括家庭信貸購買,企業投資,政府預算赤字,國外向本國的借款等。

構成


可貸資金供給與需求的構成:可貸資金理論認為,利率不是由儲蓄與投資所決定的,而是由借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點所決定的。利率是使用借貸資金的代價,影響借貸資金供求水平的因素就是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借貸資金的供給因此與利率成正函數關係,而借貸資金的需求則與利率成反函數關係,兩者的均衡決定利率水平。
按照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當債券需求數量等於供給數量時,債券市場也達到了均衡,即:Bd=Bs需求量等於供給量的價格P*被稱為均衡價格或市場出清價格,與這一價格水平相對應的利率i*被稱作均衡利率市場出清利率,此時的資金供給正等於資金的需求。

影響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可貸資金理論中的利率因素作為經濟槓桿,對一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宏觀方面,利率能夠調節社會資本供給、調節投資以及調節社會總供求;在微觀方面,利率能夠促進企業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益,誘發和引導人們的儲蓄行為,引導人們選擇金融資產。其具體表現如下:
利率對消費和儲蓄的影響
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消費和儲蓄為此消彼長的關係,收入用於消費和儲蓄的比率會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利率上升,收入用於消費的機會成本上升,用於儲蓄的收益會上升,從而會促使消費減少儲蓄增加。因而,利率變動可以起到調節社會一定時期聚集資金量的作用。
利率對投資的影響
對投資者而言,利率反映他們融資的成本,利率上升,成本上升,收益下降。因此,利率變動與投資需求變動成反方向,從而調節一定時期投資量的大小。此外,在存在客觀市場利率的情況下,利率會引導資金投向資本邊際效率相對高的項目或企業,從而起到激勵微觀主體提高效率,有效配置資金和資源的作用。
利率對通貨膨脹的影響
當利率過低,過度刺激投資時,一旦投資大於儲蓄會引起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的經濟失衡現象,導致物價上升。反之,提高利率會引起儲蓄上升,投資下降,進而調節供求,起到抑制通貨膨脹的作用。
利率與金融機構
利率的變動會促使銀行等金融機構調整其資產負債結構,以求在利率變動的情況下增加收益或控制成本。這種影響使中央銀行利用利率影響信貸量和流向進而調控宏觀經濟成為可能。
利率與對外經濟活動
開放經濟中,利率會通過一國與國外的經濟交往活動影響一國對外經濟活動。首先,在對外貿易方面,如果上調利率將抑制投資,進而導致國民收入減少,邊際進口傾向相應下降,反之亦然。其次,在資本國際流動方面,如果上調利率,將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套利交易者投資於該國,反之亦然。

評價


可貸資金理論綜合考慮了實質因素和貨幣因素對利率決定的影響,將社會經濟的實體層面和金融層面有機的結合了起來,合理的解釋了利率的決定過程,是當今比較有影響的利率決定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