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甸回族鄉

雲南省紅河箇舊市沙甸區轄鄉

沙甸回族鄉為滇南著名回鄉,隸屬於雲南省紅河箇舊市沙甸區,地處雞街鎮邊,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市區21公里。東鄰金川回族鄉,南鄰新沙甸鄉,西鄰關口,北鄰大山。轄川園村金魚村、西營村等11個村民小組。全鄉國土面積8.38平方公里,海拔1223.8-1221.8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700-800毫米,適合種植甘蔗,蔬菜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為主。

地理環境


沙甸鄉行政村隸屬箇舊市沙甸區,地處雞街鎮邊,道路是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市區21公里。東鄰金川鄉,南鄰新沙甸鄉,西鄰關口,北鄰大山。轄川園村、金魚村、西營村等1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836戶,有鄉村人口4766人,其中農業人口4766人,勞動力316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64人。
全鄉國土面積8.38平方公里,海拔1223.8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700.00毫米,適合種植甘蔗,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747.22畝,人均耕地0.41畝,林地6187.50畝。2013年全鄉經濟總收入43195.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73.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產業為主。水稻,蔬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開順村已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佈於西河,南橋,西庄,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沙甸鄉有耕地總面積1747.22畝(其中:水田232畝,旱地1515.22畝),人均耕地0.41畝,主要種植甘蔗,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6187.5畝,水面面積157畝,其中養殖面積157畝;荒山荒地2131.5畝,其他面積2343.78畝。

人口民族


據有關資料顯示,沙甸鄉有農戶1279戶,共有鄉村人口4380人,其中男性2190人,女性2190人。其中農業人口4380人,勞動力2806人。該鄉以回族為主,其中回族4292人,漢族88人。

政治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沙甸鄉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98人,少數民族黨員98人,其中男黨員67人、女黨員31人。該鄉黨總支部連續3年被評為先進集體。沙甸鄉建有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154人。

經濟


農村經濟

沙甸鄉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133.4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34.04萬元,佔總收入的2.39%;畜牧業收入1015.25萬元,佔總收入的5.60%(其中出欄肉牛2102頭,肉羊154頭);漁業收入170.25萬元,佔總收入的0.94%;第二、三產業收入16513.93萬元,佔總收入的91.07%;工資性收入204.00萬元,佔總收入的1.12%。農民人均純收入5596元,農民收入以第二,三產業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19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5人(占勞動力的5.17%),在省內務工129人,到省外務工16人。

特色產業

沙甸鄉的主要產業為第二、三產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主產業全鄉銷售總收入36920.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19%。該鄉目前正在發展填鴨飼養特色產業,牛乾巴廠就是其中的典範。沙甸鄉計劃大力發展填鴨飼養(其中特色產業牛肉深加工)。擁有企業14個。

文化


沙甸鄉是古老的回族聚居鄉,隸屬於沙甸區。這裡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有玉帶河橫穿而過。河長約四里,像一輪新月,似一條玉帶。正是這條河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回族兒女。
沙甸鄉的居民對伊斯蘭教都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沙甸鄉建有一所大清真寺。清真寺的建築很有特色,半圓形的房頂上豎立著星星和月亮。房頂的半圓一般以綠色為主。清真寺里有兩,三百學生。這些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不論男女都是為著共同的宗教信仰而來的。伊斯蘭教有三大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節。沙甸鄉的穆斯林同樣過這三大節日。其中開齋節是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開齋節主要是舉行爾德會禮,只要不下雨,會禮都在野外舉行。有著"千里路上趕爾德"之說。參加會禮的都為男性。會禮的過程十分簡潔。會禮結束后各家族開始上墳。在回族居民的家中,堂屋正牆不開窗,多貼麥加天房圖,兩邊貼阿文書法條幅。卧室內還要額外擺放一張禮拜床,供女子禮拜。男子均到清真寺里做禮拜。
沙甸鄉回族的服飾以潔為貴。男子多戴小白帽。婦女則戴蓋頭,穿寬大,舒適的衣服,不穿短裙。回族的飲食以牛,羊等為主,禁吃豬肉,禁吃狗,馬驢等兇猛、醜陋的動物。回族所吃的牛、羊等必須是阿訇宰的。回族忌諱說豬、肥、爹等字。忌諱崇拜偶像。忌諱背後說人。
沙甸鄉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光榮的革命歷史。參加過反元復漢,反清等革命鬥爭,解放初期的革命鬥爭等。沙甸鄉還有很多知名的文武人物。他們都為沙甸鄉的今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今天的沙甸鄉有著發達的教育事業,大學生,研究生,留學生層出不窮,沙甸鄉建有中心完小魚峰小學,整個鄉的孩子都在這裡就讀,這裡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優良的教學設施,並且貫穿著民族文化教育。使這裡的孩子從小就樹立起熱愛祖國,熱愛家園的良好理念,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近年來,沙甸鄉在大力倡導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的發展觀,農村居民的知識層次不斷得到提高。隨著沙甸鄉今後的發展,相信沙甸鄉的文化建設將會邁上一個嶄新的台階。

社會


基礎設施

沙甸鄉民居
沙甸鄉民居
截止2008年底,沙甸鄉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鄉有1279戶通自來水,沒有農戶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的情況。有1279戶通電,有127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7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2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37戶(分別佔總數的88.04%和65.44%)。
據有關資料顯示,沙甸鄉進鄉道路為水泥路面;鄉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鄉共擁有汽車135輛,拖拉機16輛,摩托車470輛。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29.42畝,有效灌溉率為93.26%。
到2008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501戶;全鄉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鄉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1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9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醫療衛生

到2008年底,全鄉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2人,占人口總數的4.15%;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380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270人。鄉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所和沙甸區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距離沙甸區衛生院1公里。該鄉建有公廁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個,建有鄉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4個。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沙甸鄉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2787平方米,擁有教師40人,在校學生537人,距離沙甸區中學2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26人,其中小學生537人,中學生489人。沙甸鄉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鄉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發展重點

沙甸鄉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沙甸鄉在第二、三產業上佔總收入的87.82%。因此,沙甸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第二、三產業上下功夫,發展自己的特色。我們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未來如何發展?
一是農業發展的產業化。走特色產業發展的路子,鼓勵村民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特色種植業和綠色產業,鼓勵一村一品,力爭達到村村有致富產業,戶戶有富業門路。在發展養牛養羊上,我們鄉是人多地少,受條件的限制。因此,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大力推廣特色養殖業"水中養魚,水面養鴨",用鴨糞作魚飼料,鴨子遊動又改善水質,每畝水面鮮魚產量可增加60公斤,現在沙甸鄉的養魚面積達到了157畝,第年可以增產9420公斤魚。據市農業局水產服務站負責人介紹,實行魚鴨套養,鴨糞的肥水可以培養漁塘的浮游生物,是魚類最好的飼料,同時,鴨子遊動可以起到水面增氧作用,鴨糞被魚食用可以起到凈化水質。這是漁業與畜牧業相結合的經營方式。鴨糞可以當作有機肥料直接餵魚,提高了飼料利用率,減輕養魚成本,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
二是農民生活小康化。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每年培訓新型農民80人以上,引導村民科技致富,勤勞致富,鼓勵村民發展循環經濟,力爭農民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力爭在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00元。
三是村莊道路硬面化。繼續加大對道路建設的投入。
四是住房整齊規範化。進一步加大對建房修屋的建設,今後建房修屋都要按各村統一的規劃進行,國土所嚴格配合,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計劃。沙甸鄉政府坐落於該村的中心,建於1975年至今30餘年,由於當時施工速度快,質量差,年久失修,面臨倒塌,人民的生命財產隨時受到威脅,計劃在近期改造政府大樓,改造沙甸鄉政府工程預計投資823896.8元。同時加大垃圾處理力度,沙甸鄉砌垃圾處理坑8個,基本拒絕臟、亂、差。
五是農民飲水安全化。全村已經飲用上水質更好的自來水。
六是醫療衛生合作化。力爭農民參與新型合作醫療的參合人數達到100%,積極參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七是加快發展勞務經濟。開闢農民增收的外部空間。加強對勞務經濟開發工作的組織協調。要進一步提高對發展勞務經濟重要性的認識,真正把勞務經濟開發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項戰略性任務,加大工作力度,逐步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由無序流動向有序轉移轉變。力爭"十一五"期間,全鄉每年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新增50人,通過發展勞務經濟,使農民人均增收185元以上;到"十一五"期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達到500人。積極探索創新平台建設與管理的新模式,健全產業公共創新平台體系;繼續加強各級工程中心建設,重點扶持一批省級工程中心升級為國家級工程中心;在全省專業鎮、產業集群和高新區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機制科學的技術創新平台網路。

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惠民工程,同時又是"三農"工作的行動綱領,目標和要求雖然只有"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但是,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難度大,沒有固定的發展模式可借鑒,如何開展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新課題。為此,沙甸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如下實施方案:沙溝屬川營村轄區內,雨季承受著沙甸後山最大的洪水排放,全長1.2公里,寬2.5米,溝兩旁居住著70餘戶農戶,部分房子屬沙甸事件危房,特別是今年後山森林被燒,導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大部分群眾反應,必須儘快修復成三面光,改變該鄉的面貌.危房改造工作已於今年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