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登高

重陽登高

重陽登高,古習俗。所謂登高一般是指爬山運動,一步一步往高處走,能使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順暢。大山周圍有青松翠柏,空氣新鮮,是座天然的“大氧吧”。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能促進和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對一些慢性病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基本簡介


重陽登高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重陽節登高的由來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由來已久。但您是否知道這個習俗的由來呢?關於重陽節登高的由來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
據說東漢時汝南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並囑咐桓景回去搭救鄉親:“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桓景回家,遍告鄉親。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湧澎湃,瘟魔來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難以接近。桓景揮劍斬瘟魔于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免受災殃。
自此,重陽登高避災流傳至今。久而久之,登高便宴變成了一個美好、風雅的習俗。重陽節已近晚秋,大氣涼爽,空氣清新,能見度高,這大概也是人們選擇登高遠眺的原因吧!
重陽登高
重陽登高
重陽詩詞
早在我國古代,秋季登山的習俗就十分盛行。延至今日,重陽登山已經成為群眾性的盛大風俗和體育活動。秋季氣溫給人的感覺是不冷不熱,但空氣溫度隨著高度的上升而遞減,加之秋季溫度的日變化幅度本身就較大,山體溫度受小氣候影響也難以預料,所以秋日登山,溫度變化最為頻繁,能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那麼登高有什麼好處呢?健康專家指出,所謂登高一般是指爬山運動,一步一步往高處走。登高可以增強體質,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經系統的靈敏性,能使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順暢,內臟器官和身體的其他部位的功能會得到很好的鍛煉。大山周圍有青松翠柏,空氣新鮮,是座天然的“大氧吧”。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能促進和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對一些慢性病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患有神經衰弱、慢性胃炎、高血壓、冠心病、氣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病的病人,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適當的登高鍛煉,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此外,山林地帶空氣清新,大氣中的飄塵和污染物比平地少,而且陰離子含量高,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顯然是有利於健康的。登山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當你登上高峰,極目遠望,把壯麗的山河盡收眼底時,你那愉悅的心境是難以形容的。
重陽登高,的確是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有詩為證——
《重陽登高》【現】作者:朱詩向 攜兒重上園山頂,萬里河山千千情。登高望遠風雲淡,天下山水在我心。註:園山頂,即位於園山景區內的鵝公髻,為橫崗最高山峰:由登山主道攀登約40--50分鐘到達鵝公髻觀光岩,可鳥瞰橫崗鎮全貌,以及深圳市中心、龍崗區中心城、三洲田水庫、鹽田海域、香港船灣碼頭等等,沿登山道可遊覽鵝公髻、一線天、大康溪谷 等景點,全程約2小時。【賞析】本詩作者朱詩向,廣東梅州人,詩詞學會會員。這首詞通過重陽登高、游閱嶺南山水抒發對祖國河山的誠摯感情,以及抒懷胸懷高遠的人生情懷。作者長於鍊句,工於琢詞,用字簡單洗鍊,琅琅上口、易懂易讀易傳誦,使本詩超越歷代山水田園詩詞的框框,跳出春花秋月、清泉山石等的純粹實體寫景,而獨立抒懷並獨到新意、意境高遠而含蓄。這對於常年生活在城市鋼筋水泥叢林中,且長期被阻隔於青山綠水之外的都市人群來說,清新的空氣,綿延的群山,帶露的樹林,呢喃的鳥語,這一切蔥蘢之意,盡在“登高望遠”美景全收眼帘中。本詩如此淡雅恬靜,又是如此意味雋永,令人過目難忘!起首句寫作者在重陽節有登高習俗的日子,帶著兒子再次登高上鵝公髻山頂,本想看看風光、遊山玩水一番而已。但他在登到高山之巔,才發現是另一番感覺,山高雲淡,一派地闊天高的景象,山水的空濛、雲海的浩瀚,超越了隨意的遊興,使作者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和感染。“風雲淡”明寫景、實寫情,一語雙關,情景交融,既道出眼前萬千景象,雲捲雲舒,又點明與勢利、世俗保持距離的超然心境。於是在末句寫出了點睛之筆“天下山水在我心”!“天下”二字活脫脫寫出了人生的壯闊情懷,這樣的結尾把滿腔對祖國山水的熱愛躍然紙上。正如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評云:“心與景會,落筆即是,著意即非,故當膾炙。”又楊慎《詞品》云:“景物如畫,畫亦不能至此,絕倒絕倒!(深圳田夫撰稿)關於登高習俗的起源不同的說法一說可能源於古代對山神的崇拜,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前往山上遊玩,以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後來才逐漸轉化成為一種娛樂活動了。(古代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九月·九日,月、日均為老陽之數,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長壽的活動,並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稱九為“宜於長久”之數。這是明代謝肇制《五雜咀》中的看法。一說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這種上山採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至於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後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徵,起點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於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道理一樣。此外重陽節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宜於登高望遠。陽節簡介: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重陽節的起源: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重陽節的傳說: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重陽節的習俗: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各地過重陽節的風俗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云:“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縴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製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干,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凈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新中國成立后,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第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重陽節已近晚秋,大氣涼爽,空氣清新,能見度高,這大概也是人們選擇登高遠眺的原因吧! 1.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起源荒誕,隨著歲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漸淡薄,登高已不再是為了躲避災難,而成為人們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氣爽、山青雲淡的時節。此時登高遠眺,使人心曠神怡,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許多地方都在這期間舉行登山會。重陽節前後,北京西山的幾十萬棵黃櫨變成一片徘紅,將西山裝點得分外美麗,別有風情。漫山遍野,猶似披上了一件紅色的盛裝。幾個親朋好友,三五結伴同登西山看紅葉已成為北京人秋季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2.賞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黃蟹肥時。菊花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千姿百態,非常逗人喜愛。人們喜愛的不僅僅是她美麗的容顏,更值得稱讚的還是菊花剛強的氣質。在深秋的冷風中,唯有菊花爭奇鬥豔,使秋日多了生氣,多了艷麗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賞菊的風俗一直保留下來。在蕭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園裡還舉辦菊花會、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情景,吸引著眾多的遊客。 3.飲菊花酒“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屈原的《離騷》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風俗早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後來,飲菊花酒又被附會上神話色彩,說飲菊花酒可以躲避災難。菊花在秋日冷霜中開放,氣味芬芳。人們認為它是延年益壽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時候,人們便將花蕾莖葉一起採摘下來,和黍米一起釀製,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時候才開壇飲用。 4.插茱萸 插茱萸的習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藥用植物,有益於內臟。晉朝的時候,人們就已認識到它的藥用價值,並開始種植。重陽時節,人們折下茱萸插在頭上,據說這樣可以抵禦寒冷,躲避災難。此時茱萸的作用已被誇大,成為驅邪的神物。宋朝的時候,人們還給茱萸和菊花起了兩個雅稱,稱茱萸為“避邪翁”,叫菊花為“延壽客”。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真實地描述了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習俗,也表達了詩人渴望重陽節闔家團圓的願望。宋朝以後,插茱萸的風俗逐漸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視為神物,僅僅是作為藥材使用了。現在這一風俗已很少見了。 5.吃重陽糕 重陽糕是重陽節的應時食品,就如同元宵節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陽糕是用麵粉加上棗、栗子或其它乾果蒸製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時候,人們吃重陽糕頗有講究,還伴有一個小小的禮節。在九月初九這日清晨,長輩們將重陽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頭上,口中還祝福道:“願我的孩子事事皆高。”這是取“糕”與“高”同音,表達了人們對兒女的殷切祝福。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徵著未來的日子步步皆高。回答者:badboyqi2008 - 總監 八級 10-27 17:51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重陽節已近晚秋,大氣涼爽,空氣清新,能見度高,這大概也是人們選擇登高遠眺的原因吧!重陽節的習俗很多,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各地過重陽節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有的地方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陽,收呀么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面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云:"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縴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製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干,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凈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新中國成立后,重陽節又叫"老人節",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為全國的敬老日。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重陽節前後,黨和政府以各種形式開展敬老活動,比如召開座談會、老人宴、銀髮旅、搞體檢、贈禮品、幫勞動等等,豐富多彩。多數地方還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緣起


登高活動由來已久。《楚辭·九懷》中有記載暮秋登高的篇章:“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謬兮收潦而水清”。
漢承楚俗,由此逐漸衍成重陽登高的習俗。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載,早在漢高祖劉邦時,就有重陽登高的做法:“三月上巳,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為何把重陽登山稱為登高呢?據北宋宋敏求的《長安志》記載,漢朝以長安為京城,在長安的附近有一個小高台,每到重陽節,人們便會紛紛登上小高台,欣賞秋天的美景,因為所登的山為小高台,故有“登高”之說。
重陽節登高,人們還會“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其中緣由,南朝梁吳均在《續齊諧記》中有過這樣的記述:東漢時期汝南(今河南與安徽交界處)人士桓景,隨道士費長房遊學數年。“九月九日如家當有災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婦人帶茱萸囊是也。”後來,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里的這個故事,使得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登高為何與避災聯繫起來了呢?一說《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古代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九月九日,月、日均為老陽之數,不吉利。加之古代對山神的崇拜,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裡,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再者,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瀰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厄。
不過,也有說農曆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

形成


漢代,重陽登高已形成一種民間習俗。《荊楚歲時記》說:“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並引杜公瞻說:“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漢至宋(劉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節,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西漢初年,這一風俗曾在宮中流行。據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回憶,每臨九月九日的漢宮中,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菊花舒時,並揪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西京雜記》卷三)。
兩晉南北朝時期,九九重陽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正如《舊唐書》所記述的:“四序嘉辰,歷代增置,漢崇上巳,晉紀重陽。或說禳除,雖因舊俗,與眾共樂,咸合當時。”(《舊唐書·德宗本紀下》)就是說,重陽節自晉以來最為時人重視,節日活動很隆重。魏晉時期登高的日期已定在九月九日。因此,魏晉以後,上自皇帝百官,下至庶民百姓,每至重九,均登高野宴。當時,採菊也是重九登高的重要活動之一,晉人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即寓意如此。陶淵明常對菊自語:“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東晉詩人謝靈運為了登高的方便,還自製了一種前後裝有鐵齒的木屐,人稱“謝公屐”。
其實,“謝公屐”是一種活齒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后齒,以便蹬坡和在泥濘中行走。據傳說當時的人們爭相效仿,併名之曰“謝公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曰:“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謝公屐”對後世的影響,可見一斑。
登高這一節俗,體現了人們希望驅邪避災、祈求健康長壽、生活幸福的美好願望。南北朝時,登高避災變成了郊外休閑。人們對於重陽節驅災避邪的節日意義已逐漸淡漠,而在節日中追求快樂愉悅的娛樂習俗則逐步成為主流。

發展


(1)隋唐
隋朝,帝王常於正月十五日登高。《隋書·元胄傳》記載:文帝“嘗正月十五日,上與近臣登高。”有次登高時,文帝發覺元胄沒有跟隨,派人馳馬召來。見到元胄,文帝說:“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也”。登高后,賜宴歡飲。
古代相傳下來的九月九日重陽登高的習俗,至唐五代時期愈益盛行。唐代,朝廷正式批准民間以重陽為節令,使得重陽登高愈加普及。據史書載,唐中宗曾於重陽節率群臣登高飲酒,並賦詩。唐代名醫孫思邈則明確把重陽登高看成一項有益身心的活動,他在《千金要方·月令》中說:“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歸。”一些著名詩人都以詩篇記載了重陽節的活動,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中說;“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雲”;杜甫《九日》詩中也寫道:“去年登高縣北,今日重在涪江濱”;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更是流傳千古,他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全唐詩》卷一二八)的詩篇,表達了詩人重陽登高,寫詩寄託懷念故鄉兄弟之情,感慨節日中骨肉不能團聚。
(2)兩宋
在宋代,登高之風依然風行。《東京夢華錄》載:“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倉王廟、四里橋、愁台、梁王城、硯台、毛駝岡、獨樂岡等處宴聚。”宋嘉泰《會稽志》記載:“重陽登高,蒸米作五色糕,佩萸泛菊。”在南宋,據《武林舊事》載,宮廷於八日作重陽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宋代的登高還常與賞菊結合起來,成為一時盛舉。屆期,無論皇室貴戚還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賞玩菊花。文人士子們還舉辦社交宴樂性的菊花會,賞菊吟詩。不過,其中規模最大,氣象最盛的當數宮廷賞菊:“禁中例於八日作重九排當,於慶瑞殿分列萬菊,燦然眩眼,且點菊燈,略如元夕。”
(3)明清
明代,皇帝親自到萬壽山登高。民間的重陽登高活動,我們可以從明人申時行的《吳山行》一詩中略窺一斑:“九月九日風色嘉,吳山勝事俗相誇。闔閭城中十萬戶,爭門出郭紛如麻。拍手齊歌太平曲,滿頭爭插茱萸花。”之所以稱“滿頭爭插茱萸花”,是因為從唐代開始,已把臂佩茱萸之習改為頭插茱萸。另外,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卷二十說:“重九日,人家糜栗粉和糯米伴蜜蒸糕,鋪以肉縷,標以彩旗,問遺親戚。其登高飲燕者,必簪菊泛萸,猶古人之遺俗也。”
清代的重陽登高活動一點也不比前朝遜色。皇宮御花園內設有供皇帝重陽登高的假山。在民間,以北京為例,早期以登阜城門外五塔寺和左安門內法藏寺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薊門煙樹(德外土城)、八大處等為多。據《燕京歲時記》載:凡登高,必“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據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說,北京人在重陽節時,皆“提壺攜磕,出郭登高。南則在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北則薊門煙樹、清凈化城等處,遠則西山八剎等處”。清代顧祿《清嘉錄》說杭州人到吳山登高,山上有“牽羊賭彩為攤錢之戲”,還有“鼓樂酬神,宣闐日夕”,或“借登高之名,遨遊虎阜,簫鼓畫船,更深乃返”。清代申時行《吳山行》詩云:“九月九日風色嘉,吳山勝事俗相誇。闔閭城中十萬戶,爭門出郭紛如麻。拍手齊歌太平曲,滿頭爭插茱萸花。……此日遨遊真放浪,此時身世總繁華。”《象山縣誌》記載,“重陽,士人登高、燕賞,以茱萸泛酒。各家制牡丹糕、方粽,親戚轉相餽遺”。《金華府志》說:“(九月)九日佩萸、泛酒,蒸米作五色糕。士人或具酒榼游山登高會。”
登高,是重陽節最具標誌性的風俗活動。古人熱衷於在秋高氣爽的季節登高,最初是為了驅邪避災,後來逐漸變成休閑娛樂、保健強身、寄託情思的文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