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讀作é hú zhī huì。典故出自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呂祖謙為了調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理論分歧,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會歸於一”,於是出面邀請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前來與朱熹見面。六月初,陸氏兄弟應約來到鵝湖寺,雙方就各自的哲學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就是中國思想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

后比喻具有開創性的辯論會。

釋義


比喻具有開創性的辯論會。

分開解釋


鵝湖 : 1.亦作"鵝湖"。 2.山名。亦為書院名。江西省鉛山縣北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晉末有龔氏者,畜鵝於此,因名鵝湖山。宋淳熙二年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兄弟講學鵝湖寺,後人立為四賢堂。淳佑中賜額"文宗書院",明正德中徙于山巔,改名"鵝湖書院"。 3.指宋淳熙二年朱熹與陸九淵在鵝湖寺的辯論。

歷史淵源


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呂祖謙、陸九淵、陸九齡等人在鵝湖山(今江西省鉛山縣)聚會講學,史稱“鵝湖之會”,這樣一場哲學辯論被譽為開創了中華理學論辯之先河,是中國哲學史上一次堪稱典範的大型的學術討論會。
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呂祖謙的邀請,理學大師朱熹與心學之魁陸九淵、陸九齡進行了一場程朱理學與心學之間的學術辯論,鄰近郡縣官吏、學者百人列席觀會。
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
雙方在會上初見時,有備而來的陸九齡吟了一首詩表明其哲學立場:“孩提知愛長知欽,古聖相傳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留情傳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轉陸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須知至樂在於今。”陸九淵又接著吟了一首詩為兄長做補充:“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
“古聖相傳只此心”、“斯人千古不磨心”,二陸持“心本論”的觀念,認為孩童知愛其親、大而知敬其長;人們見到廢墟墳墓而生髮出哀悼之情,見到宗廟而感生欽敬之意。二陸兩詩的重點皆強調人的心性古今不變,不應遠離“本心”而窮究枝微末節的古書文句。
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
據說,朱熹當下沒有回應,三年後才以一首詩表明心跡:“德業流風夙所欽,別離三載更關心。偶攜蔾杖出寒谷,又枉籃輿度遠岑。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只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詩中除了問候的語句,還聲明自己有好好消化鵝湖會上的各種意見,但仍然質疑對方“只重視不能言說的本心,甚至認為古今的人世沒有差異”的看法。由基本立場談及讀書治學,雙方“相與講其所聞之學”,朱熹側重“道問學”,他認為治學的方法,最好是“居敬”和“窮理”,二者相互把持運用。他強調“格物致知”,認為應該窮盡事物之理,推致其知以至其極。相應地,陸九淵、陸九齡聲明應該“尊德性”,力主發人之本心。陸九淵從“心即理”出發,提出“堯舜之前有何書可讀”,認為頓悟即明心見性,所謂“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但朱熹不滿意這個說法(朱熹不慊)。
由治學自然聯繫到為師如何執教,朱熹所堅持的邏輯是:教人始於格物致知,知至、意誠,然後心得其正,推之以至齊家治國,可以賓士天下,此為正當學問。二陸的教人方法則堅持“大簡”,並且認為朱熹的讀書明理方式是“支離事業”(朱之教人為支離),其詩云“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
會後,張栻寫信給朱熹問到:“陸子壽兄弟如何,肯相聽否?”(出自《答朱元晦》,《張栻全集》卷二十二),朱熹回書說:“子壽兄弟氣象甚好,其病卻是盡廢講學而專務踐履,卻於踐履之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此為病之大者。要其操持謹質,表裡不二,實有過人者。惜乎其自信太過,規模窄狹,不復取人之善,將流於異學而不自知耳。”(出自《答張敬夫》,《朱熹文集》卷三十一)。

成語典故


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市鉛山縣鵝湖鎮)鵝湖寺舉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學辯論會。
由呂祖謙邀集,意圖調和朱熹和陸九淵兩派爭執。實質上是朱的客觀唯心主義和陸的主觀唯心主義的一場爭論。它是中國哲學史上一次堪稱典範的學術討論會,首開書院會講之先河。
在現在的江西省鉛山縣有一古寺,寺雖不大,貌也不驚人,但卻因南宋時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寓居於此,並在這裡發生了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因而遠近聞名。
會議辯論的中心議題是“教人之法”。關於這一點,陸九淵門人朱亨道有一段較為詳細的記載:“鵝湖講道,誠當今盛事。伯恭蓋慮朱、陸議論猶有異同,欲會歸於一,而定所適從。……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陸九淵集》卷三六《年譜》)所謂“教人”之法,也就是認識論
在這個問題上,朱熹強調“格物致知”,認為格物就是窮盡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極。並認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認識的兩個方面。主張多讀書,多觀察事物,根據經驗,加以分析、綜合與歸納,然後得出結論。
陸氏兄弟則從“心即理”出發,認為格物就是體認本心。主張“發明本心”,心明則萬事萬物的道理自然貫通,不必多讀書,也不必忙於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曉事理,所以尊德性,養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對多做讀書窮理之工夫,以為讀書不是成為至賢的必由之路。會上,雙方各執已見,互不相讓,不歡而散——此次“鵝湖之會”,雙方爭議了三天,陸氏兄弟略佔上風,但最終結果卻是不歡而散。如今,這座古寺也許是因為有這麼一次重要會議,也許是因為朱熹住過,將其作為“書房”,作為教書育人之地,因而也叫做“鵝湖書院”。

歷史影響


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哲學辯論會。朱、陸雙方辯論的“為學之方”,表現出朱熹與陸九淵在哲學上的基本分歧點。陸九淵提出“先立乎其大”為出發點。認為自古以來聖人相傳的“道統”只是“此心”。主張只有認識“本心”,才猶如木有根,水有源。朱熹認為先於物而存在的“理”在心外,即“宇宙”之間。陸九淵的心學傳至明代,經王守仁的發展,形成一個比較精緻的哲學體系,世稱“陸王心學”。它為程朱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在對理獲取的途徑上提出不同見解,曾對明清兩代思想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朱熹的理學博大精深,被後代統治者尊為“大賢”,被學者奉為“萬世宗師”,他的學說對後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其他解析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陳亮往上饒拜訪辛棄疾,二人於鵝湖寺相聚數日。期間,兩位詞人共商恢復大計,暢談英雄理想,並相互激勵、寫出數首相互酬答的唱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