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讀作é hú zhī huì。典故出自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呂祖謙為了調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理論分歧,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會歸於一”,於是出面邀請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前來與朱熹見面。六月初,陸氏兄弟應約來到鵝湖寺,雙方就各自的哲學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就是中國思想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
后比喻具有開創性的辯論會。
比喻具有開創性的辯論會。
鵝湖 : 1.亦作"鵝湖"。 2.山名。亦為書院名。江西省鉛山縣北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晉末有龔氏者,畜鵝於此,因名鵝湖山。宋淳熙二年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兄弟講學鵝湖寺,後人立為四賢堂。淳佑中賜額"文宗書院",明正德中徙于山巔,改名"鵝湖書院"。 3.指宋淳熙二年朱熹與陸九淵在鵝湖寺的辯論。
鵝湖之會
鵝湖之會
“古聖相傳只此心”、“斯人千古不磨心”,二陸持“心本論”的觀念,認為孩童知愛其親、大而知敬其長;人們見到廢墟墳墓而生髮出哀悼之情,見到宗廟而感生欽敬之意。二陸兩詩的重點皆強調人的心性古今不變,不應遠離“本心”而窮究枝微末節的古書文句。
鵝湖之會
由治學自然聯繫到為師如何執教,朱熹所堅持的邏輯是:教人始於格物致知,知至、意誠,然後心得其正,推之以至齊家治國,可以賓士天下,此為正當學問。二陸的教人方法則堅持“大簡”,並且認為朱熹的讀書明理方式是“支離事業”(朱之教人為支離),其詩云“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
會後,張栻寫信給朱熹問到:“陸子壽兄弟如何,肯相聽否?”(出自《答朱元晦》,《張栻全集》卷二十二),朱熹回書說:“子壽兄弟氣象甚好,其病卻是盡廢講學而專務踐履,卻於踐履之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此為病之大者。要其操持謹質,表裡不二,實有過人者。惜乎其自信太過,規模窄狹,不復取人之善,將流於異學而不自知耳。”(出自《答張敬夫》,《朱熹文集》卷三十一)。
鵝湖之會
由呂祖謙邀集,意圖調和朱熹和陸九淵兩派爭執。實質上是朱的客觀唯心主義和陸的主觀唯心主義的一場爭論。它是中國哲學史上一次堪稱典範的學術討論會,首開書院會講之先河。
在現在的江西省鉛山縣有一古寺,寺雖不大,貌也不驚人,但卻因南宋時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寓居於此,並在這裡發生了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因而遠近聞名。
會議辯論的中心議題是“教人之法”。關於這一點,陸九淵門人朱亨道有一段較為詳細的記載:“鵝湖講道,誠當今盛事。伯恭蓋慮朱、陸議論猶有異同,欲會歸於一,而定所適從。……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陸九淵集》卷三六《年譜》)所謂“教人”之法,也就是認識論。
在這個問題上,朱熹強調“格物致知”,認為格物就是窮盡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極。並認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認識的兩個方面。主張多讀書,多觀察事物,根據經驗,加以分析、綜合與歸納,然後得出結論。
陸氏兄弟則從“心即理”出發,認為格物就是體認本心。主張“發明本心”,心明則萬事萬物的道理自然貫通,不必多讀書,也不必忙於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曉事理,所以尊德性,養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對多做讀書窮理之工夫,以為讀書不是成為至賢的必由之路。會上,雙方各執已見,互不相讓,不歡而散——此次“鵝湖之會”,雙方爭議了三天,陸氏兄弟略佔上風,但最終結果卻是不歡而散。如今,這座古寺也許是因為有這麼一次重要會議,也許是因為朱熹住過,將其作為“書房”,作為教書育人之地,因而也叫做“鵝湖書院”。
鵝湖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