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是赤峰北部烏爾吉沐淪河流域發現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5300年左右,屬於森林草原經濟形態,早期卜骨的發現,大量動物骨骼的伴出,為蒙古草原地區提供新的文化類型。房址地穴以方形為主,中央置方形灶炕。陶器種類單純,特徵鮮明,其中之字紋筒形罐是其代表性器物。生產工具有打制石器和大量的細石器,鋤形石器和骨柄石刃刀是其典型器物。富河文化主要分佈在西拉沐淪河以北地區,是赤峰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中年代略晚於興隆窪文化、與趙寶溝文化在某方面有著一定相通之處的另一種考古文化類型。

基本介紹


地域

西拉木倫河流域包括赤峰市的西拉木倫河、烏爾吉木倫河、英金河、老哈河等地區,在這一地區發現的文化有兩個類型:一是以赤峰市紅山為代表的紅山類型;二是以巴林左旗富河溝門為代表的富河溝門類型。紅山類型發現比較早,主要分佈在英金河、老哈河與西拉木倫河之間;富河溝門類型則晚一些,主要分佈在烏爾吉木倫河與西拉木倫河一帶。

時間

富河文化據放射性炭素測定,年代為距今五千年左右。現已發掘出的遺址有:富河溝門、金龜山和南楊家營子三處。富河文化就是以首先發掘的富河溝門命名的。它也是一處聚落遺址,富河文化的村落分佈在河旁的山岡或高地上,房屋建於朝陽的南坡。村落的規模,大的如富河溝門,遺址有一百五十座以上的房屋,小的如金龜山遺址,只有四十一座以上的房屋。房址大多為方形,也有個別為圓形。

陶器

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的陶器都是夾砂陶,質地疏鬆,火候不高。陶器表面的顏色為褐色,以黃褐色居多,灰褐色次之。陶器表面不論有無紋飾,都經過壓磨。紋飾主要是壓印紋,最多的是橫“之”字形篦點紋。在金龜山遺址中還有一定數量的豎“之”字形線紋。陶器的器形主要是大口筒形罐,還有缽(碗)、杯和斜口罐等。大口筒形罐的特點是:大口,深腹,腹壁較直,口與底直徑的比差,不似紅山文化的大口深腹罐那樣懸殊。

大型石器

富河文化大型石器絕大多數為打制,形狀規整,製作精緻,不同的形制,適於不同用途。砍砸器數量最多,在富河溝門遺址中約佔四分之一,鋤、錛、鑿皆經過精細的加工,富有特色。細石器大多使用間接打法製成的長條形石片,富河溝門類型中的石片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為寬大的一種。
富河文化中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也有相當多的骨器。在富河溝門遺址中,骨質工具的種類由錐、鏃、刀柄、針、魚鉤、魚鏢、有齒骨器等。富河溝門遺址中發現的動物骨骸比較多,其種類有野豬、鹿、黃羊、狐、松鼠等。上面有加工的痕迹,其用途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當時人製作工具剩餘的原料和廢棄的半成品;二是使用后拋棄的碎骨。

卜骨

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
另外在富河文化遺址的骨器中發現有卜骨,這種卜骨用鹿或羊的肩胛骨製成,僅有灼而無鑽、鑿痕迹,未經修整,它是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卜骨。富河溝門遺址所反映出當時的自然環境屬於山地森林地區,不同於現代的沙漠草原地區。富河文化的先民們,有定居的村落,有掘土工具、穀物磨碎工具,說明當時有一定的原始農業;而由大量的獵獲的野生動物和一些漁獵工具表明:漁獵經濟在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據新的考古成果,骨卜這種占卜習俗最早可上溯至6000多年前的仰韶時代,如在河南淅川下王崗仰韶文化三期遺存中就發現一有燒灼痕的羊肩胛骨;與其年代相當的甘肅武山傅家門的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其“房子和窖穴內共發現帶有陰刻符號卜骨共6件。這些卜骨經過鑒定,為羊、豬和牛的肩胛骨,器身不加修飾,無鑽,無鑿。符號簡單,可能是用石制尖狀器刻劃而成。”富河文化較之稍晚。

文化演變


漁獵經濟為主的富河文化
在赤峰市、通遼市境內的西拉木倫河以北地帶,分佈著中國北方不同於紅山文化的另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即富河文化。富河文化遺址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烏爾吉木倫河東岸富河溝門。這個遺址是考古工作者在50年代調查發現的,當時稱為細石器遺址,1962年發掘,才從過去泛稱為細石器文化中識別出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根據遺址地名,命名為富河文化。在富河溝門遺址,發現借山坡建成簸箕形土坎為基礎的房址,而地表呈排列有序的“灰土圈”達150餘個,發掘了12個“灰土圈”,每個“灰土圈”下都是房址,有的是一個房址,有的是重疊在一起的幾個房址,甚至有的連續重疊四次,即先後建築過四次的房址,所以共發現房址37座。房址大多數為方形,僅有4座房址為圓形,一般面積為12~25平方米,最大為36平方米。房址中央有方形灶,有的是土坑,有的是在土坑內加砌石板。房址北壁一般有4~7個柱洞。從房址情況可以看出,這裡曾是古代人類居住較長時期的聚落遺址。富河溝門遺址的出土文物,無論是陶器、石器以及骨器,也無論是器形、紋飾和製作技術,都明顯地表明這是一個具有獨自特徵器物群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夾砂陶
富河文化的陶器都是夾砂陶,質地疏鬆,火候不高。器形以筒形罐為主,此外還有缽、圈足器、小杯等。筒形罐為大口、筒腹、平底,以口部和腹部的差別,又可分為三種類型。筒形罐腹部多飾有橫壓的之字形線紋或橫壓的之字型篦點紋,這兩種壓印紋是富河文化的主要紋飾,此外還有划紋或器口下飾有附加堆紋。陶器上有為綴合裂痕而鑽孔的現象很普遍,遺址中還有大量利用碎陶片中央鑽一孔的陶紡輪,說明當時陶器是很珍貴的。此外,在遺址的房址堆積中,還發現一件可以復原的泥質紅陶缽和幾片碎片,這與紅山文化的紅陶缽完全一樣,此紅陶缽當不是富河文化的陶器,而是紅山文化的陶器,說明富河文化分佈地區也分佈有紅山文化。?
細石器
石器出土量很多,有大型石器和細石器,其中尤以細石器數量為多。大型石器多是打制而成,大多數經過第二步加工,種類有砍砸器、斧、錛型器、鋤型器、磨盤、磨棒、石片石器等,其中砍砸器和石片石器各佔大型石器的1/4。石片石器多為不規則的長條形石片,多用刃邊刮削或切割。細石器種類有鏃、錐、圓刮器、鑽頭、尖狀器等,絕大多數沒有第二次加工,但有使用痕迹。鏃不同於常見細石器中的三角形鏃,而是呈柳葉形。鏃和錐都是在劈裂面的一端或一面加工而成,鑽頭是兩面加工,並有旋轉的磨痕,所以鑽頭很光滑。
骨器
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
骨器出土也很多,有錐、鏃、刀柄、針,有齒骨條、匕、魚鉤、魚鏢、骨飾件等。其中骨錐的數量最多,但製作粗糙,多用劈開的動物肢骨,在一端磨出尖部,就成為骨錐。骨器中的有齒骨條是用來壓印陶器之字形篦點紋的工具。此外,遺址中還發現一些角、蚌、貝、牙質的裝飾件等。富河文化遺址中的動物骨骼發現很多,有鹿、狗、黃羊、獾、松鼠、狐以及野豬等動物的骨骼,其中鹿的骨骼佔一半左右,但未見草原奇蹄動物的骨骼,犬科動物標本量少,也未見肯定是家畜的動物骨骼,說明富河文化先民們,除定居進行農業生產外,漁獵經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富河文化中,還出現了卜骨,雖然較原始,用鹿或羊的肩胛骨,未經修整,僅有灼而無鑽鑿,但這是中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卜骨。?
富河文化與紅山文化
富河文化是以成熟的細石器、打制石器和夾砂之字紋筒形罐為突出特徵,表現了以漁獵經濟為主的特點。富河文化主要分佈在西拉木倫河以北,西拉木倫河以南也有遺址發現。在石器和陶器方面,富河文化與紅山文化有接近之處,這兩種文化的分佈範圍也有交錯地帶,但是可以明顯地看出富河文化與紅山文化是兩種不同經濟的文化類型,紅山文化的先民不是從事漁獵經濟為主,而是從事農業生產為主。富河文化遺物標本經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為距今5000年左右。根據遺址出土物判斷,在那遠古新石器時代,這一帶的自然環境並非草原沙漠地帶,而是適合於富河文化先民們從事打獵、捕魚賴以生存的好地方,才能在這裡發掘出曾經居住較長時間的富河文化的聚落遺址。富河文化考古發掘有待今後進一步開展,相信今後還會增添許多富河文化的豐富內容。?
紅山文化
富河文化與紅山文化是兩個文化系統,但是它們的分佈又有交錯地帶。在巴林左旗南楊家營子遺址曾發現一組表明相對年代的地層疊壓關係,富河文化的文化堆積在紅山文化之上,說明紅山文化早於富河文化,這兩種文化的分佈也有先後的關係。文化總是相互影響和滲透,因此這兩種文化在石器和陶器方面有許多接近之處,富河文化對紅山文化的發展,也起了一定的“催化劑”作用,致使紅山文化晚期得以高度發展,從而放射出文明的曙光。
通往青銅文明的后紅山文化?
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
塞北赤峰地區在60年代考古的重要收穫,除了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這兩種新石器時代文化外,還找到夏家店下層文化和夏家店上層文化這兩種青銅文化,尤其是紅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這是兩個文化面貌差距甚大的兩種文化,但它們都主要分佈在西拉木倫河以南,紅山文化的年代是距今6000~5000年間,而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年代則是距今4000年左右,而且是早期青銅文化。這兩種文化對研究西遼河流域考古學文化發展過程均是關鍵。因此,探索和尋求這兩種文化中間近千年的文化遺存,是赤峰地區考古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赤峰地區發現和識別了晚於紅山文化、早於夏家店下層文化的文化遺存,主要是1974年對赤峰市敖漢旗小河沿鄉白斯朗營子南台地遺址的發掘和1977年對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營子鄉大南溝石棚山墓地的發掘。這兩處遺址、墓地的文化遺存是同一文化類型遺存,有其鮮明獨特的文化特徵,這才把曾一度歸入紅山文化範疇的敖漢旗小河沿鄉發現的文化遺存區分出來,命名為小河沿文化。小河沿文化的發現和識別,使北方新石器時代文化領域增添了新的文化類型,其時代又介於紅山文化與夏家店下層文化之間,因此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關注。
小河沿文化
?小河沿文化內容豐富多彩,陶器主要是夾砂褐陶,其次是泥質紅陶、泥質黑陶、夾砂黑陶、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灰陶,還出現了磨光泥質黑陶。陶器的器形主要有罐、豆、壺、碗、盆、高足杯、器座、勺形器、尊等十多種,未發現三足器,缽較少,而豆形器較發達,形式多樣。陶器多為手制,多採用泥條盤築,不見模製和輪制,器口用慢輪修整的也很少,故陶器的壁薄厚不均勻,器形不甚規整。陶器的紋飾豐富多彩,有彩陶、附加堆紋、細繩紋、細線菱形紋以及三角形、回字形、方格、網狀、篦點等十餘種刻畫紋,有的用刻畫紋組合成各種幾何圖案,還有的器物周身刻有原始文字元號和用原始文字元號與幾何紋圖案或抽象的動物圖案構成彩陶圖案,彩陶花紋行筆流暢,線條疏朗,構圖巧妙,富於變化,為別具風格的紅地黑彩、灰地黑彩和紅地紅彩三種彩陶,均是燒前繪彩,故觸水不脫落。缽與豆形器一般均內外施彩,幾乎所有的彩陶器均系夾砂陶,泥質彩陶頗少,這是小河沿文化一個突出的特點。陶器中還有陶塑豬、狗頭像。?
小河沿文化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有磨製石器和細石器。磨製石器有穿孔石鏟、斧、錛、鑿等。細石器有鏃、刮削器、尖狀器、石片、石核等。石料以燧石、瑪瑙、石英為多。工具中有複合工具,是石刃骨柄的刀,在石棚山墓地就出土多把完整的石刃骨柄刀,此外,還有骨針、骨錐等骨器工具。?
裝飾品
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
小河沿文化中出土很多裝飾品,特別以項環、臂環以及蚌制髮夾為最多,項環和臂環是用不同顏色的石料做成的,有的還在黑色石臂環上鑲嵌兩行蚌珠,黑白分明,非常美觀。精美的臂環和項環不僅女性佩帶,男性也佩帶,成為普遍的裝飾品。裝飾品的蚌珠上有不到1毫米的孔徑,這反映當時已經掌握了精湛的鑽孔技術。在石棚山墓葬的女性頭部多佩帶蚌珠和髮夾,如29號墓和11號墓的女性死者是用白色蚌制髮夾將長發束於腦後,再配以蚌珠點綴於頭上,說明當時女性很注意髮式美。再如石棚山27號墓女性死者頸部和胸前發現兩件帶孔的螺絲殼和製作規整的蚌環,頭后出土一件刻有三個同心圓圖案的長條形蚌制髮夾。在死者左臂上佩帶臂環,右臂上佩帶製作精美、有一定弧度的長方形臂環。在32號墓中,女性死者頭骨兩側發現兩件蚌制圓形齒輪狀耳墜,頭帶長方形白蚌質髮夾,左右臂分別佩帶綠色和白色臂環。以上各式裝飾品,反映了小河沿文化的先民們的精神生活,他們以精心雕琢的裝飾品來追求美,使生活豐富多彩。?
河沿文化的石棚山墓地為分佈的方位和密度不同的三個母系家族墓群,它們分別為南北向和東西向縱、橫排埋葬,但排列都很密集。多為單人土坑墓,兒童也與成人相同,單人埋葬。葬式多為仰身屈肢葬,側身屈肢葬很少,墓口有火燒痕迹,填土中發現許多紅燒土塊,屍骨的腿骨和盆骨被燒成黑色,說明葬前要在墓地舉行一種火燒喪葬儀式。共發現成年男女合葬墓三座,死者皆頭向相反、腳向相對、屈肢而相交錯,這種葬俗在新石器時代墓葬中頗為罕見,這可能是男女單葬向男女合葬墓發展演變的一種過渡形式,也說明小河沿文化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僅是開始出現。從墓地男女單人葬隨葬品來看,男性雖然在主要生產部門的地位上升,但卻未能取得完全優勢的地位,女性的社會地位並沒有明顯下降,更沒有處於屈從地位,甚至有一些女性單人葬墓仍有較為豐富的隨葬品。以上說明小河沿文化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時期,石棚山墓地的發掘,為探索中國北方地區母系氏族公社發展和演變以及走向解體提供了難得的重要資料。小河沿文化的發現,填補了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中的空白,也揭開了中國北方地區原始文化研究新的一頁。

歷史由來


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巴林左旗的富河溝門遺址而得名。主要分佈在西喇木倫河流域以北的烏爾吉木倫河流域一帶。年代為公元前3350年左右。居民從事農業生產,但漁獵經濟仍占重要地位。生產工具有石鋤、石錛、石鑿、石砍砸器等,還有細石器。陶器有炊器兼容器的直口筒形罐及斜口器等,多夾砂褐陶,帶飾壓印和篦點的“之”字形紋。大村落房址達150座以上。人們居住半地穴式的方形或圓形房屋。發現有卜骨,是中國已知最早的占卜遺物。
特點富河文化和興隆窪文化是西遼河流域兩支獨立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從房址形制、聚落布局、遺物及經濟形態的特徵看,富河文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直接吸收了興隆窪文化的諸多因素,二者具有直接性承繼發展關係。富河文化的部分因素被趙寶溝文化承繼,成為趙寶溝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在西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中,富河文化之前為興隆窪文化,之後為趙寶溝文化,富河文化處於兩個繁榮期之間的過渡階段,其年代約為距今7200-7000年,與紅山文化之間未曾產生承繼或演變關係。

經濟狀況


在紅山文化部落集團的東北方,生活著一些以畜牧漁獵經濟為主的部落,考古界稱之為富河文化。
富河文化是以1962年發掘的內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溝門遺址命名的,主要分佈在烏爾吉木倫河以東,碳14斷代表明,這些氏族部落活動的時間在公元前3500年—前3000年間,相當於紅山文化的晚期階段。
由於畜牧和漁獵經濟生產方式使富河文化部落的生活不穩定,大型遺址很少發現,只有富河溝門遺址具有代表性。考古發掘揭示出氏族居住的營地分佈在兩座相鄰的崗坡上,共發現半地穴式房址37座,其中大多數是背依山坡挖築的。有33座方形房屋的房基呈簸箕形的土坎,一般南北長3—5米,東西寬4—5米,最大的長寬各6米;4座圓形房址的直徑均在3.5—5米左右。兩種房子的室內地面都修整平坦,有柱洞、灶坑和篝火的遺跡。灶坑的四周多用石板圍砌。
遺物中大型石器絕大多數是打制的,其中砍砸器數量最多,也有少量錛、鑿和有肩石鋤、石斧、磨盤、磨棒。磨製石器極少,在磨製的斧、錛上仍有明顯的打制痕迹。這種情況表明當時的石器製造業比較落後,與相鄰的紅山文化及同時期黃河流域的石器相比差得很遠。這些氏族保留著濃厚的中石器時代氣息,細石器工藝傳統得到了繼承。發現的細石器中,石葉既長又寬,具有突出的特點,細石器包括柳葉形鏃、錐、鑽、圓形刮削器等。遺址中也發現了很多骨器,包括鏃、錐、針、魚鏢、魚鉤及用於鑲嵌石刃的刀柄。
富河部落的制陶業也不發達,陶器為手制的粗陶筒形深腹罐,紋飾主要是橫向的之字形篦點紋。遺址中的動物骨骸較多,有鹿類、野豬、狗獾、黃羊、松鼠、狐狸等。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中沒發現家畜的骨骼。
從定居的村落,少量掘土、穀物加工的工具看,這一部落可能已經有了少量的農業生產活動,但大量野生動物骨骼及漁獵工具的出土,說明漁獵經濟是氏族成員的主要生產活動。

文化地域


通遼是紅山文化、富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蒙漢等各族人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科爾沁文化,曾湧現出清代國母孝庄文皇后、愛國名將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噶達梅林等歷史名人。赤峰市內仍保留著燕國北長城和遼、金、元、清等時期的歷史文化古迹。被譽為“中國安代藝術之鄉”、“中國民族曲藝之鄉”和“中國版畫藝術之鄉”。
在經濟區域上,地處東北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與東北和京津唐的經濟聯繫比較緊密。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有6條鐵路交匯,4條國道公路貫穿境內,通遼站是全國40個鐵路重點樞紐站和14個編組大站之一。
通遼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素有“內蒙古糧倉”和“中國黃牛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畜牧業生產基地。主力煤田霍林河煤礦是中國五大露天煤礦和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十三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油遠景儲量為8億噸左右,鐵鋅鎢銅等金屬礦藏10多處。801稀有稀土礦是特大型保護性礦床,總儲量680萬噸,其儲量和品種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天然硅砂的儲量550億噸,居中國之首。

陶瓷文化


新石器時代富河文化的陶器。富河文化最先在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北70公里的溝門村發現,在烏爾吉林倫河的東岸,烏爾吉林倫河流域發現很多遺址,說明富河氏族主要活動在這個地區。西喇木倫河沿岸以及北邊的昭烏達盟、哲里木盟境內也均有發現。在楊家營子遺址,發現該文化堆積層疊壓在紅山文化的房址之上,說明晚於紅山文化。根據富河溝門遺址的樺樹皮14C測定,年代為距今4735±10年,年輪校正為5300±145年。制陶工藝水平不高。都是質地粗松的夾砂陶,火候不高。陶器顏色主要是褐色,黃褐陶為多,灰褐陶次之。製法均為手制,大多數實用器為泥條盤築法成型,一些小型器物用手捏成型。無論有紋飾還是素麵陶,都經過壓磨。最多的器形有大口筒形罐、斜口罐、缽(碗)和杯等。
大口筒形罐一種為直口、圓唇、筒形腹,口沿之下作出一條或數條附加堆紋;另有一種為直口方唇,直筒腹、腹壁中部以下斜收成小平底。這兩種罐唇沿都很薄。陶器有的光素無紋,大多數裝飾壓印紋、印壓山橫“之”字形篦點紋,還有少量橫豎“之”字形弧線紋,罐口沿飾附加堆紋。此外還有刻劃紋。有的器物底部有編織紋。早期陶器的特點是,大口筒形制罐唇沿外凸,腹壁略有弧度,腹壁多飾橫壓的“之”字形線紋;中期的特點是圓唇,直腹,口沿之下有一條或數條附加堆紋,腹部多飾橫壓“之”字形篦點紋;晚期則為方唇,直腹,腹斜收,小平底,腹部多飾橫壓“之”字形篦點紋。富河文化生產工具除大型打制石器以外,還有很多製作精緻的細石器,村落分佈多在河旁的山崗或高地,屬於山地森林氏族、有一定程度的農業生產,但漁獵在經濟生活中居重要地位。居住比較穩定,它的制陶工藝表現出該氏族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