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遺址

長城遺址

中國的長城遺址有燕古長城,齊長城,趙長城明長城楚長城漢長城,最著名的是明長城。甘肅靜寧縣入境,進入寧夏西吉縣,沿葫蘆河東岸北行,經西吉縣將台鄉的東坡、保林、明榮村后,於將台鄉的東南側折而向東,進入馬蓮鄉;又沿馬蓮川河東北上,經紅庄鄉,穿滴滴溝,至孫家莊南,折向東,過海子峽於吳庄北,繞固原縣城西北10里的長城梁、明庄、郭庄,到達清水河西岸。在次,長城分為內外兩道:一道由海堡開始,繞喬窪,過清水河,至鄭家磨,又沿河岸南下到陳家沙窩,與前道長城合併,爾後進入固原東山,經城陽、孟源等城進入甘肅省鎮原縣境內。

燕古長城


長城遺址
長城遺址
燕古長城遺址位於昌平衛星城西南20公里的西山上,南北長30公里,昌平古屬燕國,北段長城始建於戰國末期燕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燕國在北部的邊境上,修築防禦牆。秦統一這段長城荒廢,自然坍塌嚴重。1984年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燕長城遺址大部分殘缺高1.5米、寬2米左右,城台敵樓烽火台等也坍為一堆瓦礫。

楚長城


長城遺址
長城遺址
在竹溪縣西北部關埡子山口,即春秋戰國時期秦、楚兩國交界處。據考 證,此段長城系公元前五世紀末,春秋戰國之交的時候,當時諸侯並立,各自稱王,互爭雄長,於是在自己的疆土上修築城牆,以抵禦敵人侵犯。
根據歷史記載,楚國於公元前七世紀時現今河南、湖北一帶修築城牆,稱為方城,是中國最早修築的長城。後來,齊、魏、秦、燕、趙等國也在自己的疆士上修築高大的地牆。因為這種城牆很長,而且與一般城中的城牆有所不同,不是周圍封閉的,所以稱為長城或長垣。

位置

楚長城遺址
楚長城遺址
各國修築的長城,橫七豎八,有東西走向的,有南北走向的,與今天所見 的長城並不一致。有些已經從地面上消失了,有些至今還屹立。遺址以關埡子為中心,東起竹溪縣平安鄉與陝西省旬陽縣的鈦桶之間,沿著兩省交界的崇山峻岭向西北綿延70餘公里。中心處遺址長約300米,高5米,寬3米,裡外三層。城牆外殼由0.5米厚的石灰和黃土混合築砌。
城牆與山勢融為一體,更顯山勢峭陡,關口險峻,易守難攻。戰國時代的長城,大多用土夯修築,規模較小,互不連貫。齊長城是東西走向,西赳平陰,經泰山北麓,東達於海。此遺址的發現,為我國長城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現狀

長城遺址
長城遺址
楚長城的全線分佈情況,此前論者將其分為北線、東線、西線三部分,整體輪廓略呈“∩”形,故稱方城。從現存遺址的實際情況看,又較為複雜,楚長城並不是單一的線路,除北面南召至魯山兩縣間是單一線路外,東線和西線各有內線和外線,東西兩線形成四條線路。楚長城西線,大致自湖北竹山縣起,向西北交於淅川縣、鄧州市相毗鄰的杏山,入鄧州市東北的穰縣故城,再轉向西北,逾湍河,經內鄉縣酈縣故城,連西峽內鄉兩縣間的翼望山,復折向東行,沿伏牛山脈入南召縣;西內線循鎮平、內鄉兩縣交界北行到南召縣板山坪鎮周家寨(金斗關),再向北抵達南召縣喬端鎮野牛嶺關。其北線,自南召縣喬端鎮沿崇峻的伏牛山脈迤邐向東,經馬市坪、崔庄、留山、小店、雲陽幾個鄉鎮,入東北皇后鄉之魯陽關,東進魯山縣葉縣。其東線,東內線由魯陽關南下,沿三鴉路經楚王行宮處和雲陽關,至第一鴉所在的白花寨;東外線,自南召縣東北部入魯山縣,轉向東南,經葉縣與方城二縣交界的方城山(又稱黃城山或黃石山),再向東南入泌陽縣中部,又折西入唐河縣境。楚長城的相對長度約為八百餘公里。
通過二年多的調查,楚長城在南召縣的分佈情況已初步查清,大體上自東向西沿線的皇后、小店、雲陽、留山、崔庄、馬市坪、喬端、板山坪、白土崗四棵樹10個鄉鎮,在縣境內綿延250多公里共有城寨148座,古道11條,連結城寨的重要關隘8處,一般口子門41處,著名山嶺29座。共有雲陽關、魯陽關、分水嶺關、野牛嶺關和金斗關(即周家寨)五大關隘。雲陽鎮內的楚王行宮和野牛嶺上的楚界碑,也是與楚長城密切相關的重要遺跡。

保存

長城遺址
長城遺址
南召楚長城遺址極大部分為石城牆(干壘石),所以能夠保存至今。也有少數土城牆,如喬端鎮野牛嶺上的土城牆,目前已成了一道痕迹。楚長城遺址以關城數量居多,但野牛嶺、分水嶺等處則是典型的邊牆,這些邊牆是關城的連結體,還發現不少類似連結關城和隘口的石牆體。縣政府於2000年11月把以周家寨為代表的古城寨遺址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特點

南召楚長城遺址只是整條楚長城的一部分,但與其它分佈縣份相比,線路最長(北線的絕大部分在南召)、關城最多、保存最好,是最典型的楚長城歷史標本,經由最具權威性的專家學者和長城研究權威機構——中國長城學會考察認定,而且不少大型關城(如周家寨、京子朵寨等)最有歷史價值、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楚長城遺址是我縣甚至中原和江漢地區規模最大的地上文物,是歷史的豐碑、文明的象徵和文化的寶藏,是提高南召縣在國內外知名度的最大品牌,因此,宣傳、保護和適度開發利用楚長城,將對推動南召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齊長城


位於泰安城西北15公里的104國道邊,行政上屬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長城村。齊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所築的戰爭防禦建築,全長500餘公里,西起平陰,東至膠州市小朱山入黃海,將泰山、魯山、沂山等數百個山嶽連為一體,構成齊國的南境屏障。齊長城是我國歷史上修築最早的長城之一,是古代偉大的建築工程。泰山存有約10公里的長城遺址,從斷斷續續的城基遺跡上,依稀可見當年風采。堪稱“中國長城之父”、“世界壁壘之最”。其中長清縣境內的大峰山峰頂有齊長城遺址1300餘米,是全國齊長城保存最完好的一段.

趙長城


位於呼和浩特市北大青山南麓。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向北面擴張領土,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北攻林胡、樓煩,並在陰山南麓修築長城,東起河北省蔚縣,西至內蒙古巴彥淖爾盟境內。
為了鞏固新佔領土地,防止北方胡人的侵襲,趙武靈王開始修築長城。這條長城從宣化附近開始,迤邐而西,沿陰山山脈,一直修到河套狼山山脈的高闕塞。現有趙長城烽燧遺址,還斷續綿亘於大青山、烏拉山、狼山的山頭上。
經歷200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這條趙國北部長城只保存下局部遺跡,而以在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腳下的這段較為清楚。這段趙長城大部分是用土夯築的,在一些土壤不多的山谷口多是用石塊壘砌的。呼和浩特市西北方的烏素圖召後面保存的一段長城,殘高3米左右,雖還不是保存最好地段,但以其交通方便,在遊覽召廟之後就可登臨趙長城,東西瞭望尤如長纓縛住陰山,遠處茫茫蒼蒼,壯麗景色盡收眼底。

明長城


位置

明長城遺址西起甘肅嘉峪關市嘉峪關,經酒泉、高台臨澤、張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縣,從五佛寺過黃河,在靖遠縣內沿黃河南岸延伸,高低起伏,一直東至山海關。甘肅境內長度約為1000公里,全用黃土夯築,夯層厚13--20厘米。
有的地段夯土層間夾藏木樁,雜草或沙夯實。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牆,設有垛口。底厚5--6米,頂寬2米,烽火台緊靠長城內側,高10米以上因黃土夯築,俗稱烽火墩。墩間距約為5公里,連矚相望,十分壯觀。迂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長城外築有瞭望台。嘉峪關,山丹,永昌,古浪等市縣境內保存完整,矗立在戈壁沙漠中,氣勢雄偉。

歷史

中國自秦、漢、隋、明的歷代長城在寧夏皆有遺跡,總長度達到1500多千米。故寧夏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明代稱長城為“邊城”,在寧夏境內的主要有西長城、北長城、東長城和固原內邊城,長度共約400多千米。其中位於銀川市西40餘千米的三關口明長城,仍然保存較完整。此關口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原建有關隘。
當年修築長城時,這裡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千米遠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頭道關向西6千米即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設有墩台,台11米見方,高約8米。三道關東距二道關4千米,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視谷底險峻,地形十分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築關時依山而砌有石質長城和深溝各一道。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連屬,實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險。

保存

明代長城保存較好,也頗具代表性,明代為防禦元朝殘餘勢力和韃靼瓦剌諸部侵擾,在隋長城的基礎上大規模修築長城。但明代不稱“長城”,而稱“邊牆”。“河東牆”始建於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又稱“東大邊”、“橫城大邊”。西起橫城以北一公里黃河岸邊黃沙嘴,東經水洞溝、紅山堡、清水營,過鹽池縣至陝西定邊縣鹽場堡,全長約400千米,每隔150米一個墩台。長城高三丈,寬兩丈,牆頂路面非常寬闊,可供五匹馬并行。守望、巡邏的士兵常年在長城頂部道路上往來,軍事物資也在頂部運行。
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由寧夏巡撫張禎叔、王詢先後在牆外挖“品”字形深坑44000多眼,以防敵騎靠近邊牆。其中紅山堡一帶,壕溝深寬皆兩丈,所以長城也被稱為“深溝高壘”。像這樣的城堡寧夏一共有150個。在古代30千米一城,15千米一堡,堡轄區內還有烽火台,沿交通要道或長城線路,每隔一定距離修一個烽火台,將邊防前線與內地連接起來。紅山堡距離水洞溝3千米,佔地20餘公頃,據史料記載紅…堡設操守官一名,操守兵235人鎮守此地,同時與其他兵營互相接應呈長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