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城

歷史遺跡

漢長城又稱外長城,附屬設施是塞外列城。是漢武帝太初年間所修的長城,經過考古工作者幾年的考察發現,漢王朝修建過一條西起新疆羅布泊,東至吉林省東南部,長達1萬多公里的‘外長城’。是漢王朝修建的、比明長城還要長的“外長城”。它是一條以壕溝或利用自然地形作屏障,由烽燧、古堡、亭障等組成防禦工事的“外長城”,在漢代書簡中被稱為“塞”。漢長城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則用沙子和石子。或鑿石壘牆,或取土夯築;而在沙漠雜以蘆草和柳枝層層疊壓而成,並在外長城各樞紐建立要塞,駐紮裝備弩機和長戟的騎兵巡邏。漢武帝在此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

地理環境


漢長城遺址位於烏拉特草原上,近似弧形並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對垂直間距為10~80公里。南邊的一條長城從烏中旗新忽熱蘇木東北20公里處進入巴盟,總體沿西北方向,經烏蘭蘇木的烏蘭呼熱,過川井蘇木,經沃博爾呼熱和阿爾呼熱入烏拉特后旗巴音前達門蘇木境內,經寶音圖、烏力吉蘇木西北入蒙古國,在巴盟境內長約300公里。北邊的一條長城從烏中旗巴音蘇木的巴音圓圇東37公里處入巴盟境內,沿西北方向經敦達烏蘇,轉西經巴音杭蓋蘇木、過伊很查干入烏后旗,經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寶音圖蘇木,再向西南人烏力吉蘇木,復轉向西北,經烏力吉蘇木的沙爾扎塔、呼倫陶力蓋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在巴盟境內長約280公里。
現代學者多稱北邊的一條為“漢外長城”,南邊的一條為“漢內長城”。這兩條長城和趙秦長城在構築方式上不同。趙秦長城因山崖、溝壑據險而築,幾乎全部用石頭築成;而漢外長城和漢內長城多在草原通過,一般無險依,無石可用,只好夯土為牆,經兩千多年風雨寒暑,遺址高度多在0.5~1米左右,寬約4~8米,許多地段被今人當做道路使用。這兩條長城個別地段用石頭築成或外築石內包土,在烏拉特后旗烏力吉蘇木北15公里處為築石包土的長城。
從其整個建築形式來看,漢代的長城是採取了因地制宜的辦法,因山河形勢,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築了塞牆,在一些地段則開挖了壕溝,一些地段是純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則又是簡易的烽台與欄柵式的防禦工事。滄桑巨變,歷2000年的風雨剝蝕、風沙掩埋與人為破壞,這些長城已大多是面目全非了。或被夷為平地,蹤跡無尋;或頹為田埂、淺溝,已失卻往日的風采。惟有那殘跡猶存的烽台,在向人們訴說著漢塞的走向與歷史。在沙進人退的歷史遺憾背後,又為旅遊增添與保留了許多好的去處。無情的風沙在逼退人們之後,也在一些地段將漢代的長城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得自自然的恩惠,將會有機會去領略漢長城的風姿。
由於自然與歷史的原因,河西漢塞西段的保存狀況是最完整的,特別是在一般認為是漢代玉門關的小方盤附近。遠遠望去,漢塞猶如一條無盡頭的蒼龍,橫卧於沙漠瀚海的天地之間。殘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寬3米,頂寬1.5米。因當地多砂礫、碎石,缺乏用於夯築的黃土,古人也就採用了非常獨特的建築方式。先以紅柳、蘆葦編成框架,中間實以礫石,層層疊壓而成。為確保其穩固,又用蘆葦作墊和土鋪在每層之間。鹽分較高的地下水,使礫石凝結,堅實無比。雖經千百年的風雨浸蝕,仍屹立於戈壁風沙之中,蔚為壯觀。實為中國軍事及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已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敦煌市博物館還辟有旅遊專線,為希望一睹漢塞風采的海內外遊客提供各種服務。
漢長城
漢長城

歷史沿革


漢初,匈奴乘中原戰亂,越過秦蒙恬所築長城,復與漢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由於這條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漢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嫁公主給單於為閼氏(即王后),並賜予大量的財物。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軍,一般不能進入長城擄掠。其次,如果守將得力,縱有匈奴大軍,也進不了長城。程不識也是守長城的名將,與李廣齊名,他治軍很嚴,隨時防禦匈奴突襲,匈奴也不敢來犯,也說明戰國長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趙、秦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這表明,直到西漢前期,戰國秦、趙、燕長城仍在發揮軍事防禦作用,雖然它的防禦能力已大不如戰國時期了。直到漢武帝把匈奴趕到漠北以後,修復蒙恬所築秦長城和修建外長城,這條戰國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它的軍事防禦作用也才隨之終結。據史料記載,漢代長城修築於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元狩二年)。當時北方的匈奴勢力強大,常侵犯河西一帶,劫掠財糧牲畜,騷擾漢民農耕。為使邊疆安寧,漢武帝多次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進行西征。打敗匈奴后,他開始向河西遷徙漢族居民,然後進行農業開發,緊接著在這裡駐紮軍隊,修築長城,以阻止匈奴再次入侵。因此,漢代長城是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第一次進行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歷史見證。這也為此後在新疆建立西域都護府、暢通絲綢之路奠定了重要的歷史基礎。

建設背景


分佈位置

經過考古工作者幾年的考察發現,漢王朝修建過一條西起甘肅敦煌西,北至內蒙古南部,東至朝鮮平壤南,長達1萬多公里的‘外長城’。是漢王朝修建的、比明長城還要長的“外長城”。它是一條以壕溝或利用自然地形作屏障,由烽燧、古堡、亭障等組成防禦工事的“外長城”,在漢代書簡中被稱為“塞”。

修築過程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漢武帝發動漠南之戰,派兩路大軍北征匈奴,一路由李息率領出代郡向東吸引匈奴主力,另一路由衛青率領出雲中向西突襲匈奴右部。衛青領兵出雲中之後,沿著黃河向西橫掃直至隴西。奪取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河套地區。漢武帝又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在河套地區設立朔方郡,徙民10萬人居往。又命蘇建調集10萬人築朔方城和修繕舊時秦萬里長城。
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漢武帝發動河西之戰,派霍去病二次出奇兵,消滅匈奴4萬多人,又接收歸降的4萬多人,打跨了匈奴右部勢力,奪取了又一戰略要地河西走廊,此後,漢武帝依舊移民設郡,築塞布防,於公元前121年設置武威、酒泉兩郡並開始建造東起令居(今永登縣)境內黃河西岸,沿河西走廊,西達酒泉北部金塔縣的“令居塞”長城,這是漢築河西長城的第一段。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漢武帝又發動漠北之戰,派大將軍衛青率5萬騎兵出定襄,驃騎將軍霍去病率5萬騎兵出代郡。衛青打敗匈奴左賢王直攻漠北。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築壇祭天,在姑衍(狼胥山西邊之山)辟場祭地,臨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而還。此次戰爭迫使匈奴大部退出今內蒙古東部地區,“是后匈奴遠遁,而幕南(漠南)無王庭”。西漢王朝隨之遷烏桓人到邊塞地區做為防禦匈奴的屏障,並開始修繕利用秦始皇萬里長城。
增郡修城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據《史記·大宛列傳》載,漢武帝令從驃侯趙破奴大破匈奴,在河西走廊增設張掖、敦煌兩郡,“於是酒泉亭障至玉門矣。”據《漢書·張騫傳》載,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漢武帝又令趙破奴同王恢“擊破姑師,虜樓蘭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門矣。”據此兩條歷史記載可以斷定,此段長城的建築年代當在公元前111年至前108年之間,這是漢築河西長城的第二段。
公元前101年(太初四年),漢武帝又在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大宛之後,修築了從敦煌西即玉門至鹽澤(也稱“蒲昌海”,在今新疆羅布泊)的長城,《史記·大宛列傳》載:“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鹽水,往往有亭。”這是漢築河西長城的第三段。西漢河西長城是隨著河西四郡的建立而建立的,它對促進這一地區轉變為農業區,為西漢勢力進入西域及開闢和保護中西交通要道絲綢之路都具有重要意義。

現存遺址

蒙古漢長城
位於烏拉特草原上,近似弧形並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對垂直間距為10~80公里。南邊的一條長城從烏中旗新忽熱蘇木東北20公里處進入巴盟,總體沿西北方向,經烏蘭蘇木的烏蘭呼熱,過川井蘇木,經沃博爾呼熱和阿爾呼熱入烏拉特后旗巴音前達門蘇木境內,經寶音圖、烏力吉蘇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在巴盟境內長約300公里。北邊的一條長城從烏中旗巴音蘇木的巴音圓圇東37公里處入巴盟境內,沿西北方向經敦達烏蘇,轉西經巴音杭蓋蘇木、過伊很查干入烏后旗,經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寶音圖蘇木,再向西南人烏力吉蘇木,復轉向西北,經烏力吉蘇木的沙爾扎塔、呼倫陶力蓋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在巴盟境內長約280公里。
吉林漢長城
吉林境內戰國秦漢時期180餘處(段、道、墩、座)具有典型中原文化特徵的“塞垣”“列燧”“列障”“列堡”“列隘”及“列城”遺址。使遼東郡候城瀋陽—撫順—通化—集安—臨江(含朝鮮慈城郡)—長白(含朝鮮惠山市)之間的障塞72連成完整的一線,此線已發現障塞設施總數超過300處(段、道、墩、座),長度達850公里,其主要形製為“點線式”障塞結構,僅“鴨綠江長城”中上游段形製為“線條式”長垣結構與“線段式”短垣結構,吉林燕長城建制上屬於遼東真番障塞。
玉門漢長城
安西境內現存漢長城150公里,烽燧70座,城障3處。東起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敦煌境內的西鹼墩相連。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玉門境內的這段漢代長城,歷經了幾千年的風雨侵蝕,雖然失去了原有的雄偉風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輪廓。玉門境內的漢代長城,全長70多公里,保存較完整的一段約20公里。最高部分有2.3米,最低部分只有0.3米。現存的漢長城,若以紅柳層計算,最高部分有7層,最高處約2·5米,最厚處約4米,每層紅柳厚約0·2米,砂石和土層最厚處約2米,紅柳層上下有芨芨草,厚約0.1米,最頂部的積砂層厚約0.4米。它是河西走廊漢代長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這段以砂石、紅柳、芨芨和黃土為主要用料的古長城雖然歷經了幾千年的風雨侵蝕,失去了原有的雄偉風貌,但大致輪廓仍依稀可辨。
敦煌漢長城
敦煌漢長城的結構並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帶,生長著大片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以此分段修築,相連為牆。長城內則低洼地鋪蓋細沙,稱為“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是一種防禦措施。長城沿線,每隔十華里許築有烽隧一座。這就是古籍中所寫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敵情,白天煨煙,夜晚舉火,點燃報警,傳遞消息,所燃煙火遠在三十華裡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內現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門關西湖一帶保存得最為完整。漢代烽隧多呈底寬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築造結構主要有三種:一是用黃膠土夯築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塊夾紅柳、胡楊枝壘築而成;三是用土坯夾蘆葦砌築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達7米以上。有的殘高10米左右。烽隧頂部,四邊築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間小屋。有的頂部現在還可以見到屋頂塌陷的遺跡和殘木柱等。
承德漢長城
漢長城在承德境內主要分佈於豐寧、灤平、隆化、承德四縣,以相當於縣、都尉治所形成的城址為中心,輔以亭、障設施,與沿河川修築的多路烽燧相聯綴,僅少數地段築有長城牆體,長城牆體與多路烽燧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金塔漢長城
甘肅金塔縣博物館2010年1月新發現的這段漢長城遺址和烽燧、城障遺址,位於金塔縣大莊子鄉北山南麓的山脈間,長城呈東西走向,東起花庄墩烽火台,西至北海子烽火台。成縣文物普查組發現的古棧道遺址,位於該縣蘇元鄉董家壩村南約1公里的兩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分佈在長80米、寬20米、面積達1600平方米的範圍內,共有棧道孔70個。

長城功能

漢代長城較之秦長城更有所發展。並築了外長城,它們的長度達到了兩萬里,是歷史上修築長城最長的一個朝代。
軍事意義
漢朝花如此大力修築長城,除了軍事上的防禦之外,漢長城的西部還起著開發西域屯田、保護通往中亞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的作用。
漢武帝是一個繼秦始皇統一之後,把封建專制國家進一步鞏固下來的重要人物。他對掠奪成性的匈奴奴隸主,早有戒備,並以堅決的回擊。在他繼位的第七年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就派了“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屯雲中,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雁”(《漢書·武帝紀》)。但是,到了元朔年間,匈奴不斷入遼西、上谷、漁陽殺掠吏民,武帝命衛青、霍去病統兵大破匈奴。為了有效地阻止匈奴奴隸主的突然襲擊,除了抗擊之外,必須要加強經常的防禦工事。修築長城以抗匈奴,是秦始皇時即已行之有效的辦法。因此,在收復了被匈奴侵佔的土地之後,首先是把秦始皇時所修長城加以修繕。《史記·匈奴列傳》上記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這是武帝初期的情況。
漢武帝不僅修繕秦城,而且新築長城。長城工程規模的宏大,更遠出秦皇長城之上。武帝主要建築河西走廊的長城。《史記·大宛列傳》:“漢始築,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國。”這是從元狩中開始從甘肅的永登(古令居)築長城至酒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令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擊破匈奴,匈奴的昆邪王殺休屠王,並率四萬人來降,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兩郡。從那時開始了河西長城的建築。
商貿意義
西漢(主要是武帝時期)所築河西長城、亭障、列城、烽燧,有力地阻止匈奴的進犯,對發展西域諸屬國的農牧業生產,促進社會的進步,特別是對打通與西方國家的交通,發展同歐亞各國的經濟貿易、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兩千年前中國的絲織品即是通過這條“絲綢之路”經康居、安息、敘利亞而達於地中海沿岸各國的,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這條“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遠及兩萬多里。在漢王朝管轄地區就有一萬里以上。當時分作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即鄯善,今若羌東北)、於闐(今和田)、莎車、疏勒(今喀什)、桃槐、貴山城(前蘇聯撒馬爾罕)、貳師城(前蘇聯境內)而達大月氏(前蘇聯阿姆河流域中部)、安息(即波斯、今伊朗),再往西達於條支(今伊拉克)、大秦(即羅馬帝國,今地中海東部一帶)。北路從敦煌經車師前王廷(今葉魯番)、焉棲、龜茲(今庫車)在疏勒(喀什)與南路相合。就在這條東起武威、居延(額濟那),西至疏勒(喀什)以西中國境內的萬里古路上,兩千多年前漢代修築的長城、亭障、列城、烽燧的遺址,至今巍然聳立。從這些遺址及古墓葬之中,曾發現了自西漢以來的許多木簡、絲帛文書、印章和絲織品。當時西方國家的毛織品、葡萄、瓜果等也沿著這條“絲綢之路”萬里長途輸入到長安和東南郡縣。在文化藝術上通過這條大道也得到了交流。這條大道上長城、亭障、列城、烽燧正是起到了保護這一條漫長的國際幹道安全的作用。

保護措施


文物保護

2020年11月,入選國家文物局發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漢長城
漢長城

文化活動


長城傳說

孟姜女哭長城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牆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里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后,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裡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裡人聽說后,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里,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后經村裡人調解為:女娃娃屬於兩家共有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女已經長大成人。一日,孟姜女在摘葫蘆時發現葫蘆架後面藏了個人。孟姜女剛想叫人就被那個人捂住了嘴。後來,那個人告訴孟姜女,自己叫范喜良,是為了躲避官兵抓人修長城才躲在葫蘆架后。之後,范喜良便住進了孟姜女家裡。所謂日久生情,范喜良經過孟姜兩家長輩的同意與孟姜女成婚。天有不測風雲,成親當天,新郎被幾個衙役抓走了。范喜良被發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轉眼一年過去了,范喜良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后,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
她帶上乾糧和給丈夫特製的禦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晒風寒、饑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她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范喜良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屍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痛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點點的倒塌,哭到哪裡便塌到哪裡,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監,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喜良的屍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范喜良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絕倫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築城而死的范喜良墳墓后,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長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后,人卻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裡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吁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眾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后,眾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地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時間。眾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並成為工匠出師后必須參拜的地方。
山羊馱磚
嘉峪關城,城牆高9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眾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燒制而成。磚燒好后,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於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道路坡度大,上下很困難,儘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裡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著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牆。
漢長城
漢長城
擊石燕鳴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於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著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萬年灰與燕京城
人們都說,是秦始皇最早修的萬里長城。其實開始的長城並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有個燕王,他的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隨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為了保住國土,燕王就徵用了民夫,在他的國土邊界山頂上築起高高的城牆,以防外敵入侵。
因為那時還沒有石灰,他築的城牆,石、磚都是用泥抹的。為了搶時間,早日修好城牆,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熱水,因此,民夫們就把大鐵鍋抬到工地上,用三塊石頭支起來,添柴燒開水。天長日久,鐵鍋被燒了個大窟窿,滿鍋的水全漏光了;把鍋下的火澆滅了。可民夫們也意外地發現,水灑在支鍋的石頭上,熱石頭遇到水就炸開了,炸出許多白面面,民夫們瞅著、想著,好生奇怪。有個人把這白面面用水和和,覺得比泥還滋潤,還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條和磚縫裡。
第二天,民夫們發現,用這白面面抹的石條和磚縫,要比用泥抹的結實的多。燕國人得到了啟發,從此,就燒石灰,來抹城牆縫。
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使中華民族不被匈奴所征服,也仿照燕王的辦法興工修起了萬里長城。動工時,他下了一道旨令,讓原來的燕國人包攬燒石灰的活兒。因此,那時修長城所用的石灰,全是燕國人燒的。長城修到哪兒,就在哪裡山坡上燒灰,而且燒的灰質量非常好,被後人稱為萬年灰,意思是萬年不變質。
長城修完后,別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國人燒灰有功,秦始皇又撥下金銀,建了個城鎮,專為燕國人居住,這城鎮就是北京。因此,那時北京叫燕京,燕國人燒灰用過石頭的山統稱為燕山山脈
漢長城
漢長城

旅遊信息


旅遊諮詢

門票:25元
交通概況:位於玉門關以西5公里處,可包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