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扁豆的結果 展開

扁豆

薔薇豆科植物

扁豆(Lablab purpureus Sweet)系豆科、蝶形花亞科、扁豆屬,屬於自花授粉作物,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染色體組為2n=2x=22。扁豆起源於印度、非洲和東南亞,自古代傳入中國,在我國的栽培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扁豆主要收穫嫩莢用作蔬 菜,有的地方也用青豆和嫩葉作蔬菜。

扁豆不僅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同時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扁豆中含有植物凝集素,能夠預防腫瘤,增強腫瘤對細胞的免疫能力,同時還可以抗菌抗病毒,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

原產印度,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如非洲、印度次大陸與印尼等,中國南北均有種植。生長在生於路邊、房前屋后、溝邊等。

扁豆花有紅白兩種,豆莢有綠白、淺綠、粉紅或紫紅等色。嫩莢作蔬食,白花和白色種子入葯,有消暑除濕,健脾止瀉之效。

形態特徵


扁豆
扁豆
多年生、纏繞藤本。全株幾無毛,莖長可達6米,常呈淡紫色。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基著,披針形;小托葉線形,長3-4毫米;小葉寬三角狀卵形,長6-10厘米,寬約與長相等,側生小葉兩邊不等大,偏斜,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近截平。
總狀花序直立,長15-25厘米,花序軸粗壯,總花梗長8-14厘米;小苞片2,近圓形,長3毫米,脫落;花2至多朵簇生於每一節上;花萼鍾狀,長約6毫米,上方2裂齒幾完全合生,下方的3枚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色,旗瓣圓形,基部兩側具2枚長而直立的小附屬體,附屬體下有2耳,翼瓣寬倒卵形,具截平的耳,龍骨瓣呈直角彎曲,基部漸狹成瓣柄;子房線形,無毛,花柱比子房長,彎曲不逾90°,一側扁平,近頂部內緣被毛。
莢果長圓狀鐮形,長5-7厘米,近頂端最闊,寬1.4-1.8厘米,扁平,直或稍向背彎曲,頂端有彎曲的尖喙,基部漸狹;種子3-5顆,扁平,長橢圓形,在白花品種中為白色,在紫花品種中為紫黑色,種臍線形,長約佔種子周圍的2/5。花期4-12月。

生長習性


種子適宜發芽溫度為22~23°C,植株能耐35°C左右高溫。根系發達強大、耐旱力強,對土壤適應性廣,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質土壤或壤土種植增產顯著。
扁豆
扁豆

地理分佈


扁豆主要分佈在整個熱帶地區和亞熱帶溫暖地區,以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栽培最多。扁豆在我國的分佈很廣泛,長江以南栽培較多,在福建、廣東、廣西和雲南有多年生品種,而東北及高寒地區雖可開花,但不結莢。因扁豆為小作物,各地多為庭院栽培或零星種植。
扁豆
扁豆

栽培技術


育苗播種

育苗時間
根據扁豆上市時間及茬口要求,一般於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播種前將種子置於30°C恆溫箱中催芽,待種子露白后播於缽中。每667㎡大田用種量為600~750g。
育苗方法
用50%菜園土、25%腐熟有機肥、20%礱糠灰、2%尿素、3%三元複合肥混勻配製營養土。營養缽規格為5cm×5cm,每缽播1~2粒發芽的種子,蓋上1~2cm厚的營養土,以防幼苗帶帽。覆蓋一層地膜,並加蓋小拱棚,以利保溫保濕。

苗期管理

溫度管理
出苗后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C,晚上保持在15~20°C,白天溫度超過30°C時應加強通風,晚上溫度過高要減少覆蓋物,以防幼苗徒長。定植前7d應對苗床進行通風降溫煉苗。
濕度管理
苗床濕度正常保持在60%~70%,濕度大時可撒草木灰吸濕,濕度小時用噴水壺在溫度高時噴水。
防病管理
低溫高濕易引發猝倒病,應及時用64%殺毒礬500倍液噴霧防治。
其它管理
可用少量尿素和0.1%~0.2%磷酸二氫鉀葉面噴霧,使扁豆苗達到葉色深綠、根莖粗壯、根系發達的壯苗標準。

移栽密植

整地施肥
選擇地勢高、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的田塊,搭建南北向大棚,在棚四周挖溝,以利於排水和降低棚內濕度。定植前20d結合整地,每667㎡施腐熟農家肥3000kg和45%氮磷鉀複合肥50kg。定植前5~7d扣棚,以提高棚內地溫,促進栽后早醒早發,縮短緩苗期。
合理密植
適時移栽一般在3月上中旬進行。棚內築南北向畦3條,畦寬1.5m,溝深15~20cm。每畦栽2行,穴株距50~55cm,每667㎡保苗800~1000株。定植時應剔除病苗和弱苗。為保證幼苗成活,邊移栽邊澆定根水。

科學管理

肥水管理
緩苗后澆1次稀糞水,以促進新根生長。前期要控制肥水,如肥水過多,蔓葉生長旺盛,開花結莢節位提高,花序數目減少,會形成中下部空蔓。結莢后應增加肥水以促進生長。結莢盛期,每採收1~2次追肥水1次,以延長採收期,增加產量。
生長調節
扁豆初花期,選用花蕾寶3000倍液或0.5%防落素液噴花序,每5~7d噴1次,連噴3~4次,可提高扁豆結莢數。若採收嫩莢后花序較少,可用15%多效唑8g兌水10kg噴灑葉面,能增加扁豆莖粗,縮短新生蔓的節間距和增加莢重。
搭架整枝
當植株伸蔓時要及時搭架,高度視棚高而定,一般架高1.5~2m。抽蔓后要注意引蔓,使莖蔓均勻攀在架上,達到1.5m時要及時整枝打頂,主蔓中上部長出的側枝也應及早摘心,以減少植株養分消耗,促進生殖生長,增加有效豆莢數。第1花序以下各節的側芽一律打掉,以促進早開花。及時摘除植株下部老葉、病葉,適當摘除中部蔓葉,以增加光照和通風,一般每4~5d修剪1次。

適時收穫

扁豆角果一般開花后20d左右達70%成熟,此時可進行採收。根據市場行情,做到分期分批採收,以提高經濟效益。採收扁豆時要小心,防止損傷花序上其它花蕾,更不能連花帶柄一起摘下,應按住豆莢基部輕輕向左右扭動採收。
扁豆
扁豆

病蟲防治


扁豆的蟲害主要有蚜蟲、豆野螟和紅蜘蛛,其中以豆野螟危害較重,可用銳勁特殺滅菊酯混合使用防治;用一遍凈或40%樂果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克蛾特或蜘蛛亡防治紅蜘蛛。扁豆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和炭疽病,可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用炭疽福美防治炭疽病。

化學成分


蛋白質
扁豆乾豆含蛋白質20. 4%,鮮豆含蛋白質2. 5%。對扁豆蛋白質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方面的研究報道極少,國內研究最多的是扁豆蛋白中具有生物活性的一些酶類,如胰蛋白酶抑製劑、幾丁酶、抗蟲蛋白等。
扁豆澱粉
澱粉是扁豆的主要成分,含量為47. 86%~57. 29%,可作為營養穩定劑提供特性黏度、組織、粘稠等功能特性。
扁豆皂甙
Yoshiki等在扁豆中發現了一種具有新的糖苷配基的DDMP皂甙,命名為扁豆皂甙I。Katayama等研究表明,來自扁豆的Lablaboside Fsaponin溶血性弱,能安全的應用為輔助劑誘導老鼠產生IgG2a抗體。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扁豆是一種葯食兩用植物,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
扁豆的不溶性膳食纖維(IDF)有顯著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的作用。

藥用價值

扁豆乾種子主要以白扁豆入葯,本草綱目中載:白扁豆能補五臟,主治嘔逆。久服頭不白,行風氣,治女子帶下。解酒毒、海豚魚毒,解一切早木毒。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扁豆花亦可入葯,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濕的功效,用於治療痢疾、泄瀉、刺白帶下等症。
扁豆葉含胡蘿蔔素和葉黃素等,味辛甘、性平、有小毒,可治吐瀉轉筋、瘡毒、跌打創傷。扁豆衣健脾、化濕。扁豆根可治便血、痔漏、淋病。扁豆還有避孕作用。

食用價值

扁豆的食用主要是以嫩莢和嫩豆作蔬菜,但嫩莢和鮮豆含氫氰酸及一些抗營養因子,食前應充分煮熟。扁豆種子為滋補佳品,常作各類粥的原料,還可製成清涼飲料。

飼用肥用價值

扁豆的新鮮莖葉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是家畜的優良飼料,豆秸亦可曬乾作飼料。扁豆秸稈可作為牛飼料衣索比亞畫眉草的有效補充飼料。扁豆秸稈可安全地作為母山羊飼料的補充。扁豆也可作綠肥作物栽培。扁豆比田菁屬作物作綠肥對農作物的增產效果更佳。

栽培歷史


扁豆在我國的栽培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二世紀,東漢崔的《四民月令》就有“五月可種豆”的記載。六世紀前期,南北朝時陶弘景的《名醫別錄》提到,當時的人們就以扁豆種之於籬垣間,用其莢蒸食,並記載了扁豆的藥性。《唐本草》中記載:“扁豆北人名鵲豆,以其黑而白間故也。”北宋蘇頌等撰寫的《圖經本草》中對扁豆的植物學特徵及其藥用食用有較詳細的描述:“扁豆久不著所出州土,而宋時則處處有之。扁豆蔓生,大葉細花,花有紫、白二色,莢生花下,其實有黑白二種,白者溫而黑者小冷,入藥用白者。黑者名鵲豆,因種子色黑,間有白道,狀如鵲羽,故有此名。”明《本草綱目》的記載更為詳盡:“扁豆蔓生延纏,葉大如杯,團而有尖,其花狀如小蛾,有翅尾形,其莢凡十餘樣,或長或團,活如龍爪虎爪,或如豬耳刀鐮,種種不同,皆累累成枝,白露后實更繁衍,嫩時可充蔬食茶料,老則收子煮食,子有黑白赤斑四色。一種莢硬不堪食,其豆子粗圓而色白者可入葯。”王世懋在《學圃雜疏》中記載:“豆之美者無如白扁豆,味甘益人,種類殊多,龍爪為下,扁闊而甘糯者最勝。閩中扁豆四時不調,方春即食。”
扁豆
扁豆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扁豆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339 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