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器具

鼎是最重要青銅器物種之一,是古代中國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鼎”(炊器)被後世認為是所有青銅器中最能代表至高無上權力的器物。

鼎有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兩類,又可分有蓋的和無蓋的兩種。

簡介


青銅器則是以青銅為材料,採用一種非常特殊的工藝(今人稱之為青銅鑄造工藝)製作出來的器物。有一種成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為一列,稱為列鼎,列鼎的數目在周朝時是代表著不同的身份等級。列鼎通常為單數。據文獻及考古發現九鼎應為諸侯之制,七、五鼎為卿大夫,三、一鼎為士級。但天子之製為十二鼎,是雙數,但至今未見周天子之陵墓,故這個記載是否正確還有待證實。當然列鼎中的九鼎並非代表中央政權的九鼎。
關於“鼎”的來歷及作用: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湖南長沙寧鄉縣人面方鼎青銅器
湖南長沙寧鄉縣人面方鼎青銅器
世紀寶鼎——洛陽鐘鼎青銅器製作
世紀寶鼎——洛陽鐘鼎青銅器製作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 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慶典之際,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矗立於拉薩人民會堂廣場,象徵民族團結和西藏各項事業鼎盛發展。此舉意義深遠,文化內涵豐厚。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鍊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青銅藝術品。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著“鼎”這一事物的風範和形體特點,其物其字幾乎融為一體,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呢。

發展歷史


乳釘紋方鼎
乳釘紋方鼎
最初的鼎是由遠古時期陶制的食具演變而來的,即是由釜、陶支腳和灶的組合而成的。鼎的主要用 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條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燒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從青銅鼎出現后,它又多了一項功能,成為祭祀神靈的一種重要禮器。
青銅鼎多為圓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處有兩耳。對銅鼎的擁有和使用,是奴隸主身份等級差別的標誌之一。
在周代,就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量的規定。隨著這種等級、身份、地位標誌的逐漸演化,鼎逐漸成為了王權的象徵、國家的重寶。統治者往往以舉國之力,來鑄造大鼎。
秦代以後,鼎的王權象徵意義逐漸失去。以後,伴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續。後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廟大殿前,既是裝飾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發展時期

中國從夏代開始進入階級社會,而象徵國家政治權勢和軍權、神權的青銅製造業,完全為貴族所壟斷,這些青銅器的製造均是以貴族的意志、需要和審美意願為依歸。中國青銅器歷經20多個世紀的發展衍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乳釘紋爵
乳釘紋爵
初期:夏代——由於銅的冶鍊工藝尚不成熟,且材料 難得造成現今所出土的夏代青銅器種類稀疏,至今為止出土的夏代青銅器是“乳釘紋爵”。
盛行期:商代(商代遷都殷(今河南安陽)以後至西周前期,約為商王武丁到西周穆王時期)——此時的青銅器體形厚重,造型規整,紋飾華麗,體現出一種獰厲之美。例如:司母戊方鼎、獸面紋方鼎、乳釘紋方鼎、克鼎、子龍鼎等。
成熟期:西周(西周後期至春秋前期)——春秋時期古人發明了“失蠟法”“分鑄法”“錯金銀”技術,使得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造型更加別緻、繁複。代表作有;蓮鶴方壺
春秋中期至戰國時期——青銅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時候極為普遍的烹飪器,其後實用意義逐漸減弱,成為權勢的象徵物。

鼎的歷史淵源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時期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
獸面紋方鼎——洛陽鐘鼎青銅器
獸面紋方鼎——洛陽鐘鼎青銅器
鼎力相助等等。
歷史上有“問鼎”的典故,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王子午鼎——洛陽鐘鼎青銅器
王子午鼎——洛陽鐘鼎青銅器
鼎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鍊和鑄造技 術;從 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秘,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周代的鼎分為三大類:
鑊鼎、升鼎、羞鼎。
鑊鼎形體巨大,多無蓋,用來煮白牲肉。
升鼎也稱正鼎,是盛放從鑊鼎中取出的熟肉的器具。
羞鼎則是盛放佐料的肉羹,與升鼎相配使用,所以也叫“陪鼎”。

代表


洛陽鐘鼎青銅器信息
名稱:後母戊方鼎
年代:商朝
後母戊方鼎
後母戊方鼎
出土:1939年河南安陽侯家莊出土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規格:高133cm/高65cm/高33cm/高23cm/高19cm/高14cm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後母戊大方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吳玉瑤家的農田中發現的。這裡距武官村大墓西南隅大約80米。大鼎出土后,因太重太大,移動困難,人們便想鋸斷大鼎,然後運出。但是,由於日本侵略者多次勒索和強購,當時恐怕被日寇掠取,便把大鼎又重新埋在地下。1946年6月抗戰勝利后,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大鼎出土后,先存放在安陽縣政府,同年10月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又將方鼎運到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後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鼎大得可以做 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
後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傳說中好吃的野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蟬體,線條清晰。
大鼎的腹內長壁上有三個銘文“司母戊”。關於這三個銘文如何解釋,學術界有三種說法:(1)一般的解釋認為這鼎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而鑄造的。(2)另一種解釋認為這是一個氏族的名稱。(3)第三種解釋把“司”釋為祠。“祠”就是祭祀的意思。也還有把“司”釋作王后的“后”字的。“母戊”是誰呢?最早的推測,母戊是殷王武乙的配偶妣戊,即文丁的母親,作器者則為文丁。卜辭記載文丁的配偶為批癸,而帝乙的配偶卻不見記載,因此有人認為,“母戊”可能是帝乙的配偶。據此,則大鼎力殷墟晚期的器物。另一種意見認為,“母戊”可能是指武丁的法定配偶或祖甲的法定配偶。因此作器者可能為祖庚、祖甲、或廩辛、康丁。這樣,該鼎就是殷墟前期的遺物。
後母戊鼎是我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有人曾用光譜定性分析它的合金成份,結果表明大鼎的成份和殷代一般銅器的成份基本相同。人們又對銅、錫、鉛三元素用化學分析的沉澱法進行了定量分析,結果表明大鼎的合金成份是:銅佔84.77%,錫佔11.64%,鉛佔2.79%,這一分析與《周禮?考工記》上說的“六分其金而錫居一”的記載基本是相符的。
關於大鼎的鑄造方法,根據考古工作者的觀察分析,認為大鼎是採用組芯的造型方法,即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到一起灌注銅液。從鑄造痕迹來看,司母戊鼎是用二十塊范鑄成的。司母戊鼎出色的鑄造技術,標誌著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
洛陽鐘鼎青銅器信息
名稱:世紀寶鼎
規格:高2.1米、口徑1.5米、重1.5噸
1995年慶祝聯合國五十華誕,置放於紐約聯合國總部
世紀寶鼎
世紀寶鼎
世紀寶鼎是為慶賀聯合國50華誕,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5年10月21日在聯合國總部,由江澤民主席向聯合國贈送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江主席與加利(原聯合國秘書長)為“世紀寶鼎”贈送儀式揭幕。這一壯舉成為我國外交史上引人注目的一頁,使全球掀起的“寶鼎新聞熱”達到高潮,其所涉及範圍之廣,延續時間之長,實屬空前,是當年國際十大重要新聞之一。 “世紀寶鼎”是具有商周青銅風格的藝術精品,採用整體鑄造,一次澆注成功。它的設計和製作經過多次論證,是在國內專家、文物考古學者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 “世紀寶鼎”高2.1米,象徵21世紀;口徑1.5米,重1.5噸。它姿呈三足鼎立,雙耳高聳,滿身紋飾。鼎內壁鑄有金文:“鑄贈世紀寶鼎,慶賀聯合國五十華誕。”鼎禁(底座)高0.5米,2米見方,上鑄56條夔龍紋飾,象徵中華民族都是龍的傳人。禁前後分別以金文鑄有“世紀寶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贈一九九五年十月”字樣。鼎圓禁方,造型雄偉祥和,氣勢宏大,古樸典雅,美觀莊重。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