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姓

五王姓

南朝宋嘉元十五年(公元438年),賜封為珍、安東將軍、倭國王。南朝宋嘉元二十年(公元443年),賜封為濟、安東將軍、倭國王。南朝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賜封為興、安東將軍、倭國王。

基本介紹


五王[五王、伍王,讀音作wǔ wáng(ㄨˇ ㄨㄤ�)]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戰國時期田齊國王族之後,屬於以先祖官爵稱謂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五王氏,田姓之後。”有關該支五王氏,本書根據古籍的零散記載,大致能確定其源出琅琊王氏,即戰國時期田齊威王田因齊(公元前356~前322年在位)的後裔,以其先祖具有“威王、陳王、齊王、媯王、田王”五王之稱為氏,稱五王氏,且與後世的“八第”之氏即第一氏~第八氏有密切的血緣關係,其詳細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五王氏複姓族人大多以田齊威王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漢朝漢成帝的舅父王氏五侯後裔,屬於以先祖官爵稱謂為氏。漢成帝劉驁的舅父王王鳳有五個兄弟,因外戚關係晉陞為五侯,即平阿侯王譚、成都侯王商、紅陽侯王立、曲陽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時,史稱“王氏五侯”。
漢成帝三年(公元前30年)的秋天,京城長安城中忽然有傳言說要發大水了,長安城就要被水吞沒了。剎時間,整個長安城的老百姓都驚慌起來大家扶老攜幼,爭相逃命。消息傳到宮中,漢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宮中議事,商量對策。漢成帝的舅父、大將軍王鳳也驚慌失措,勸成帝、太后趕快躲到船上去準備撤離,大臣們也紛紛附和王鳳的意見。此時,只有丞相王商堅決反對,他認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來,一定是謠傳,在這個關鍵時刻更不能輕易撤離,這樣只會使人心更加慌亂。漢成帝採納了王商的意見,過了一會,城裡也沒見大水來,謠言不攻自破,城裡的秩序也漸漸恢復了。調查下來,確實是傳言失實。由此,漢成帝對王商能力排眾議很讚賞。但是,大將軍王鳳卻認為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懷不滿。王鳳有個親戚叫楊肜,是琅琊太守,因為沒有把他管轄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辦他的罪。王鳳為此親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楊肜說情,為他開脫。但王商堅持原則,免去了楊肜的官職,王鳳更加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想要打擊報復,於是他勾結了王氏五侯一起誣陷王商。漢成帝最後聽信了舅舅們的讒言,罷免了王商的丞相職務。但非自有公論,《漢書》的作者班固在撰寫王商傳記時對其評價是:為人誠實公正,不屈不撓。
王鳳的那五個兄弟即五侯的子孫後裔中,有以先祖身份為榮者,稱五王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王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倭奴國,出自古代日本贊、珍、濟、興、武等五王後裔,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倭五王,是指古代倭奴國贊、珍、濟、興、武等五王,在史籍《晉書》、《宋書》(南北朝劉宋)等文獻中均有記載。
①倭王贊,即日本史書中所記載的“日本第一人”神武王、磐余彥。南朝宋劉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天朝皇帝劉裕賜封其為贊、安東將軍、倭國王。
②倭王珍,即日本史書中所記載的倭王贊之弟。南朝宋嘉元十五年(公元438年),賜封為珍、安東將軍、倭國王。
③倭王濟,即日本史書中所記載的倭王珍之子綏靖。南朝宋嘉元二十年(公元443年),賜封為濟、安東將軍、倭國王。
④倭王興,即日本史書中所記載的倭王濟之子。南朝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賜封為興、安東將軍、倭國王。
⑤倭王武,即日本史書中所記載的倭侯武,倭王興之弟安寧。南朝宋升明元年(公元477年)農曆7月,賜封為武、安東將軍、倭國侯。
據史書記載,“倭五王”在晉安帝司馬德宗義熙九年~梁武帝天監元年之間(公元413~502年間),至少有十三次遣使南朝奉貢,獻稱臣貢品。其時,“倭五王”有弟子後裔嚮往中原大國,遂留居於建康地區(今江蘇南京)從事商務、學習和考察,後分遷至常州(今江蘇常州)、錢塘(今浙江杭州)、餘杭(今浙江餘杭)、滁洲(今浙江滁洲)等地,以“倭五王”之漢俗自稱“五王”之後,稱五王氏。后逐漸漢化,遂省文簡化為單姓伍氏、王氏。

得姓始祖


田因齊(齊威王)、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

遷徙分佈


五王氏複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由於其已多簡改為單姓王氏、五氏、伍氏等,因此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其郡望亦各自依從於王氏、五氏、伍氏的宗支郡望,諸如太原、京兆、琅琊、東萊、安定、武陵等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滁 州:滁州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古稱摩陀嶺、南譙州、琅琊山。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先民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息勞作。考古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夏、商、周時期,這裡分佈著一些部落方國,有鍾離國、椒國等,沿淮“淮夷”部族經過長期開發和征戰,逐步融入華夏文明。春秋戰國諸候爭霸,攻戰頻繁,這裡曾為吳國、楚國分據,所謂“吳頭楚尾”。秦朝統一中國又亡於暴政,接著楚、漢相爭,江淮一帶至今仍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和“霸王別姬”一路悲歌的故事。三國鼎立時期,滁州成為魏、吳兩國交兵的戰場。西晉“八王之亂”時,琅琊王司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嶺避難,琅琊山因此而得名。經歷了兩晉南北朝三百年的爭戰,到隋、唐時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隋開皇九年(已酉,公元589年)始稱滁州。唐朝名臣李幼卿、韋應物李紳李德裕等先後任過滁州刺史。北宋歐陽修亦曾貶任滁州,寫下了《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蘇軾又將“兩記”寫成了碑貼,由此,滁州和琅琊山名揚四海。南宋時期,江淮一帶成為宋、金兩國對峙的前沿,抗金名將、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出守滁州,安定民生,簡賦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發展生產,整軍抵禦金兵,使滁州面貌為之一新。宋朝時期的文化、經濟和戰爭對滁州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元朝後期,滁州鳳陽縣的朱元璋起兵反元,經過十幾年南征北戰,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鳳陽府曾一度營造為明朝開國皇帝的都城,滁州亦曾直隸於明初京師,如今鳳陽明朝皇城遺址和皇陵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朝時期滁州產生了許多學有功名的人物,如狀元戴蘭芬,女學者王貞儀,“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的吳氏宗族,舉世聞名《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等。晚清時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後期,江北皖東一線成為太平軍與清王朝軍隊反覆爭奪的重要戰場,清咸豐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在滁州爆發了著名的“烏衣之戰”。在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滁州經歷了辛亥革命的震撼,五四運動的啟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皖東抗日根據地。1949年1月,皖東全境解放,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滁州行政專員公署,下轄九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滁州經歷了幾十年曲折發展的歷程,1979年鳳陽小崗村農民以石破天驚的大包干創舉,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1992年12月,國務院批准滁州設立省轄地級市。
堂號
滁州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