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是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側重研究行為的動力和動機的心理學觀點。W.馮特因受了18、19世紀的生理學的影響,他的心理學側重感知覺方面的研究,忽視了心理學的動力方面。但由於進化論強調有機體對環境的適應和行為的驅動力,以及S.弗洛伊德重視人的行為的動機作用,人們逐漸對動機這一領域產生了興趣。動機,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動機為名詞,在作為動詞時則多稱作“激勵”。在組織行為學中,激勵主要是指激發人的動機的心裡過程。通過激發和鼓勵,是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

科技中國


簡介

歷史上
,動力心理學一般是指R.S.伍德沃思的心理學。他是一個廣義的機能心理學家,對行為的驅動力特別感興趣。他在1896年就說過要發展一種“動機學”。1918年出版了《動力心理學》一書,並於1925和1930年寫了兩篇論文,對動力心理學作了明白的闡述。1958年又發表《行為動力學》一書。他反對E.B.鐵欽納、J.B.華生和W.麥獨孤的偏頗,力求理解人的意識和行為的因果機制以及決定驅動力的動力刺激或情境。他提出機制和驅力兩個概念,企圖以此解釋人的一切活動。他認為機制是使驅力得以滿足的外部行為方式,驅力則是機制的內部條件。對行為而言,機制是回答“怎樣”的問題;驅力是回答“為什麼”的問題。二者可以互相轉化。機制原由外在的刺激激發起來,持續活動下去,不再需要動力的補充,本身就可變成驅力。如求食的機制可以直接轉化為求食的動力。類此,習慣也可轉化為興趣。 E.G.波林在其《實驗心理學史》修訂版(1950)中,為動力心理學辟一專章。他認為動力心理學雖非一個學派,但卻包括了許多學派。他列舉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麥獨孤的目的心理學或策動心理學,E.霍爾特的所謂弗洛伊德的願望,E.托爾曼的目的性行為主義,K.勒溫的拓撲心理學,以及H.A.默里的哈佛心理診療所集體和以C.赫爾為首的耶魯體系。他也承認伍德沃思應為動力心理學的首創者。波林還指出凡關心人性和人格的心理學都可包括在動力心理學之內。這樣看來,現代的新精神分析以及後來在美國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都應包括在內,動力心理學的範圍確實非常廣泛。
動機可能是人類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儘管它引起西方心理學家的普遍注意,但始終缺乏系統的研究。現代許多研究學習、知覺和人格的心理學家已認識到應當重視動機的決定性作用,但仍限於從事個別動機或小動機的理論探討。關於動機的神經機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總的說來,由於未能深入探究有關動機的社會歷史的本質,因而難於建立有關動機的科學的一般性理論。

理論剖析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1、人類作為一種哺乳動物,其適應優勢和策略,主要來自有性生殖,及其複雜漫長的哺乳期——足夠好的“容器”的原型。後來的其他複雜適應優勢,都是
這種有性生殖和哺乳的複雜化和高級化。但無論後來的行為模式如何高級和複雜,其基本模式是不變的。所謂精神動力學所最關注的,並非這些細節,而是試圖把握高級和複雜背後的基本、簡單的動力學是什麼。所以,為了探討施虐受虐的本質,我們不得不退回到生命由無性生殖向有性生殖的那一刻。因為生命得以進化和適應,主要是通過DNA載體或者容器的複雜性和分工開始的。 2、有性生殖的存在,表明有性生殖具有適應性。有性生殖的第一個前提,就是兩個生命的相互吸引,這導致一種主體尋求客體的趨向的假設,進一步地,我們可以推測存在著尋求客體的一種本能,正是這種本能,啟動了客體力必多,這是客體關係的原始推動力,也是性化過程的原動力。
3、第二個前提,是互相吸引之後的吞噬,才能使有性生殖成為可能。所以,客體關係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相互的吞噬和被吞噬,相信這也將被本能所固定。任何吞噬,都必然包括吞噬者和被吞噬者,施虐受虐的原型、以及最初的施虐與受虐的主客體就此形成,我們可以將這種促使吞噬和被吞噬形成的本能,稱做施虐受虐本能——可以推測,生命的原初時期,彼此互為食物、互相吞噬、帶有濃厚的攻擊和性化色彩的的這一瞬間,對於生物進化和有性生殖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如果吞噬導致一個細胞的消失,是必使有性生殖失敗,只有在吞噬的同時,又各自保持各自的存在和完整,有性生殖才能夠真正實現。自我存在的完整性是有性生殖存在的必要前提,是後來的個性化發展和形成的基礎和動力。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5、客體關係將在吞噬和自我保存共存、性化與個性化共存的的條件之下形成,並在性化動力的吸引和個性化動力的排斥的相互作用下,向前發展和進化。超我原則大概就是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形成的,超我是平衡和妥協性化力量以及個性化力量的法則,相信這種超我也將具有本能的色彩,我們可以稱之為道德本能。因此,客體關係將在吞噬和保存共存的條件之下形成,並向前發展和進化。可以推斷,只有服從這種原則的物種,才能夠被以有性生殖的物種被保存下來。施虐受虐是客體關係形成的貫穿始終的基本運動方式,客體關係形成的歷史,就是一部施虐受虐的進化史。施虐與受虐的進化,是一個施虐受虐的馴服過程,伴隨著去性化、去攻擊化、與個性化。施虐與受虐的主要適應意義在於,使客體關係面臨施虐受虐的選擇壓力,有利於淘汰不匹配的性配偶,從而不斷形成勢均力敵的、個性化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生命能量的、可以比較圓滿地完成生存和生殖任務的配偶和個體。
焦慮症的動力心理學分析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6、後面的施虐受虐的進化時間表,將可能按照力必多發展階段來完成,形成口欲期施虐受虐、肛欲期施虐受虐、以及俄底浦斯施虐受虐。所謂的在各個發育階段的施虐受虐,本質上是客體關係在施虐受虐進化的不同階段的不同表現。 7、施虐與受虐進化過程,受到所投注的能量,及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制約;能量的平衡和運動方向,決定著施虐受虐的發展或退行的階段和時間。施虐與受虐的表現和運動形式,取決於主體力必多的能量效率,以及客體“容器”的能量效率。臨床上出現的施虐受虐現象,本質上是一種力必多不足,導致的向客體關係的低級水平的退行和固著。父母及分析師,實際上是充當
著兒童在施虐受虐中成長的心理容器——一個高效的熱力學平衡容器。治療關係的本質,是一個能量效率低的容器系統,與一個能量高的容器系統的相互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分析師是一個“表面上施虐受虐的足夠好的‘容器’”。
8、由此,我們可以大膽地作出一些進一步的假設,第一個假設是:施虐與受虐本能,是愛的開始,是一種比較早的本能和發展階段;第二個假設是存在著發展的本能,這種本能具有時間順序特性、或者具有高級和低級的等級制;第三個假設是本能的開啟也受本能的控制;第四個假設是,本能的開啟,受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制約。
9、在上述假設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近乎完美地解釋力必多的轉移、分配、和投注的規律,當然,也可以對於有關施虐受虐的過程的作出動力學解釋。並且,這一假設可以比較廣泛地適應現存的各種有關施虐受虐的各種理論。(比如性化的色情受虐狂、比如女性化、比如道德受虐、比如容器概念等等)並且,在這一假設的指導下,對於原發性人格障礙的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動力行為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他將個體行為變化視為在某一時間與空間內,受內外兩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勒溫稱個人在某時間所處的空間為場,場一詞時他借用物理學上力場的概念
,其基本要義是:在同一場內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響;當某部分元素變動,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會受到影響。此即勒溫的場論(fieldtheory)。他用場論來解釋人的心理與行為,並用以下公式表示個人與其環境的交互關係:
B=f(PE)
B:Behavior行為;P:Person個人;E:Environment環境;f:function函數 此公式的含義是,個人的一切行為(包括心理活動)是隨其本身與所處環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的。勒溫的心理學場論體系始於“生活空間”這個概念,他將影響個人某時某地行為的所有因素總和,稱為生活空間(lifespace)。他將生活空間內的因素,視為個人覺知的心理事件,而心理事件又可分為三類:內在的(如飢餓);外在的(如食物);回想的(如幼年經驗)。勒溫晚年把注意轉向社會心理學問題,一項主要的研究成果涉及各種社會氣氛與攻擊性問題。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194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創辦群體動力研究中心后,勒
溫再將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擴大用於群體社會行為的研究。他指出,任何一個群體都會具有格式塔的特徵:群體是一個整體,群體中每個成員之間,都會又彼此交互影響的作用,他認為群體中每一成員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動力。此即勒溫提倡的群體動力學(groupdynamics)。
正如個人在其生活空間里形成心理場一樣,群體與其環境形成社會場。群體的特點是有成員的動力相互依存性。一個人的地位取決於他的區域,而他的區域又同別的區域(群體成員)相聯繫。群體受制於內聚力和瓦解力。當成員間阻隔交流的障礙太大時,便產生瓦解力。群體構成一力場,個體之間或吸引或排斥,取決於群體內的引拒值。勒溫的群體動力學研究,對以後諮詢和輔導心理學的發展,發揮了促動性的影響。其後美國心理學家莫瑞諾(JacobMoreno,1890-1974)所創立的會心群體(encountergroup),就是以勒溫群體動力理念為依據的。

動力性能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功率:功率大小是發動機動力輸出的最直接反映,功率的大小影響到車輛可以達到的最高時速高低。最大扭矩:與功率相同,是衡量發動機動力輸出的參數。扭矩大小影響者車輛的加速以及爬破性能的好壞。
0-100km/h加速時間:車輛的動力越強勁,就能在更短最短時間之內達到駕駛者想要的速度。
最高車速:車輛運行就需要克服一系列阻力,隨著速度地提高空氣阻力將成為阻止車輛前進最大的敵人,要想達到更高的速度就需要有更大的動力來驅動車輛。
比功率:是發動機功率與車身重量的比值,數值越大說明車輛的動力性能越強。同樣重量的兩輛車,功率越大,動力性能越強。相反地,同等功率的車,重量越輕,動力性能越強。
驅動方式:在車輛加速的過程中,重心會向後移動。使前輪的附著力減小後輪的附著力增加。而驅動車輛前進的動力完全來自於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所以相比起來後輪驅動的車輛可以獲得更大的摩擦力驅動車輛前進,而前輪驅動的車輛由於驅動輪附著力減小,因此摩擦力也會減小,影響加速性能。當然,四輪驅動的車輛可以在加速時四個輪胎都可以驅動車輛前進,因此比較佔優勢。
擋位數:擋位數越多,就可以越平均地分配發動機的動力,使加速過程更加持續平穩,對加速時間和中途加速都有比較大的影響。比如一般轎車都使用5速變速箱,大多數跑車都是6速變速箱,而少數跑車以及賽車則使用7速變速箱。
電子限速:一些汽車由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將最高時速進行了限制,比如德國的賓士寶馬以及奧迪的高檔轎車以及跑車都將最高車速限定在250km/h,如果取消限制后還有一定的潛力,所以它們的最高時速數值並不能真實反映其動力性能好壞,而這種潛力還表現在中途的加速能力上。所以,我們認為最高時速相同的兩輛車,有電子限速的那個動力性能更強。
變速器形式:由於設計結構以及工作原理的不同,自動變速箱的動力消耗以及傳動效率比較低。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手動變速箱的車輛在加速性能以及最高時速都要比自動變速箱的車更高。

研究範圍


心理學構想

“弗洛伊德”的動力心理學構想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一、心理動力學中提到的“施虐-受虐”的定義 一種施虐與受虐結合在一起的狀態,在與別人的社會關係和性關係中,同時存在屈服和攻擊的態度,伴隨的強烈的破壞傾向,並且,推測這種狀態帶有力必多能量投注的性質。之所以將施虐與受虐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為我同意HaroldP.Blum,M.D.的觀點,即施虐與受虐現象是緊密相連的。二、動力心理學研究“施虐-受虐”的意義:負性治療反應,一直是分析師治療原發性人格障礙(包括自戀性人格障礙、偏執性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主要困擾。根據自己在精神分析中的體驗和觀察,負性治療反應無論其最終的起源是什麼,在治療關係中都體現為一種程度不同的施虐受虐性質,負移情往往是通過施虐受虐來完成的。。Blum認為,施虐與受虐是一種複雜的妥協性混合體,具有多重功能,並且,很可能出現於心理發育的各個階段。無處不在的施虐受虐現象,代表著滿足、防禦、適應、以及自體與客體關係的重要維度。所有的心理結構,都參與施虐受虐的妥協性混合體的構成。施虐受虐的難以把握,以及概念上的眾說紛紜,說明了我們還沒有真正把握施虐與受虐的實質,還沒有真正理解施虐受虐的總體動力學。通過對於施虐受虐的心理動力學研究極其
適應意義的研究,使我們可以對於負移情、負性治療反應能夠有深入的了解,從而提高處理原發人格障礙的能力。

動力心理學

三、動力心理學研究的角度:適應性是核心角度,即本研究主要是從適應性的角度出發,來在元心理學的層面,探討施虐受虐現象的動力和起源。之所以從這個角度進行研究,是因為“適者生存”,是包括了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內的決定物質和生命運動的最根本法則,只有從最根本的法則出發,才可能從本質上把握施虐受虐這一複雜的心理現象。如果從“穩定者生存”、“適者生存”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認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有滿足適應這個前提,才能存在,所以,我們似乎也可以反推,凡是存在的,必然有其適應意義。本文就是在假設施虐受虐具有適應意義這樣一個前提下,試圖尋找到施虐受虐現象廣泛存在的原始動力和適應意義。研究將首先根據幾條公認的原理進行一系列的假設和推理,然後,為了增加這些推理和假設的說服力,還將提供幾個治療中的個案,為自己的假設和推理提供證據。

精神動力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我們在分析一種信仰時常常會思考“這樣的信仰為什麼會成為其從眾奮鬥或生命的動力”。這即一種信仰的精神動力問題,從心理學看則是心理動機問題,即個體發動、指引和維持某
種活動或事業的心理原因。我們分析儒家思想時,也有這樣的想法。這個問題也是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性問題之一。這是從主觀面來看信仰。信仰可視為是信仰者全人投入的一個對其生活產生決定性影響的行為,它包括了信仰者的全人,也就是說,包括了信仰者的意識與無意識、理性與感性……等許多在一個人裡面常是彼此有衝突有張力的因素。信仰同時含括並超越了這些因素。換言之,信仰不是單純的是這些因素的總和,而是超越在這些因素之上的一種會對這些因素分別產生影響的東西。因此,不是某個因素(無論它是理性還是情感)成為決定信仰的特質,而是反過來,信仰決定了這些因素。

情感激發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在某種意義上,情感激發理論也可歸入動機享樂說。有人認為,它是動機享樂說的一種變式,重點在於有機體努力達到最大愉悅情感和最小不悅情感。然而,從本質上說,情感激發理論與心理學上的需要或內驅力沒有必然聯繫,但卻與動力相關。在<牛津英語詞典>中用動力形式解釋情感,謂情感是一種行動方式;一種慾望、駭怕或別的情緒,一種傾向於影響人的意志的原因。PT·揚是強調動機中情感作用的早期理論家之一。按照揚的看法,內在的或外在的刺激,通過與情感激發相聯繫而獲得誘因值,而且本質上是作為正負感受的。隨著經驗的逐漸積累,涉及不同刺激與情感激發的聯繫,於是個體就發展一種價值系統。動機的強度取決於組織動機的情感過程的強度。正是因為這樣的動機,使有機體朝向或背向一個物體;也正是這個基於情感的動機,引起並控制行為。總之,情感過程在組織、激發、控制和保持習得的行為模式方面起著主導作用。把情感作為動機核心的另外一些心理學家有D·麥克萊蘭、OH·莫勒和S·湯姆金斯。事實上,在許多心理學家的動力理論中,情感激發說、內驅力說和誘因說是交疊在一起的。比如,麥獨孤就強調情感在目的發展中的作用;內驅力理論家也強調情感的重要性;情感理論家在闡釋情感作用的同時也強調目的系統的發展和保持。

動力的認知


動力心理學
動力心理學
雖然動力的緊張減弱說曾為動物心理學家和人格心理學家所歡迎,但是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內驅力概念已不再獨佔文獻。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人類方面編製內驅力量表有問題;科研結果並不支持緊張減弱說;與認知革命相聯繫的信息加工理論的興起。在某些方面,認知作為一個主要問題取代了動機。有些認知理論依然帶有緊張減弱說的痕迹。例如,L·費斯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悖的念頭引起的緊張)雖然不再強調需要或內驅力的重要性,而強調認知的重要性,但是在他的理論中仍存有勒溫學派的觀點,也即強調由衝突引起的緊張和緊張減弱的動機。而有些認失理論則強調有機體在信息加工活動中固有的動機作用。JM·亨特認為,有機體始終謀求用已知之物整合新信息。輸入的信息可能與已知之物相合,也可能相悖。亨特舉例證明說,相悖的或全新的信息促使趨近行為,但是當輸入與已貯信息之間差距過大時,也可能出現撤退行為,他不僅強調內在激勵(植根於有機體信息加工活動的動機),而且指出新舊信息間不同程度的相悖導致不同程度的喚醒和正負快樂心情。然而,亨特雖然強調內在激勵和植根於有機體信息加工活動的動機,但並未提出喚醒和享樂心情的可能的聯結關係。
GA·凱利是一位強調純粹的動力認知說的理論家。他反對曾在動力心理學中居支配地位的“軟硬兼施”理論,即強調將有機體“拉”向目標的誘因說和強調將有機體“推”動起來的內驅力說。相反,凱利提出,人人都是謀求獲得關於事件的較好預期的科學家。按照他的說法,人類始終是積極的,所以,一種動機未必非說明活動本身不可行。人類根據運動方向,以保證用闡明自己概念系統的最大潛力的方式選擇行為,從而達到增強預期效果。因此,無需內驅力、需要、誘因或緊張減弱等等模式來說明人類行為,當人不能預期事件時,可能體驗到焦慮這一消極情感;當人的整個構念系統處於危險狀態時,可能體驗到威脅。
而且,這樣的消極情感將導致正確的行動。需要指出的是,不應把這樣的動力性行為與與人類活動的基本性質混為一談,因為前者旨在理解和預期周圍世界的事件。總之,認知革命與強調有機體信息加工活動有關。有些理論雖然強調認知和信息加工,卻也依然與內驅力、緊張減弱或有機體享樂模式有牽連;有些理論則明確地擺脫這樣的看法,強調動機的認知模式。最後,對認知的強調促使有些心理學家去關注缺乏動力考慮的信息加工。因此,在許多地方表現出對動力問題的興趣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