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香城鎮的結果 展開
- 山東省濟寧鄒城市下轄鎮
- 四川劍閣縣古代政區
香城鎮
山東省濟寧鄒城市下轄鎮
香城鎮隸屬於山東省鄒城市,位於山東省中南部、鄒城市東南部,行政區域面積176.06平方公里,轄100個行政村,戶籍人口88664人(2018年)。鎮人民政府駐香城村。
明清時期為香城社。民國年間屬連青區。1948年成立鄒縣四區、五區。1958年建香城公社,1962年析出王村公社。1983年建香城區、王村區,1987年改香城鎮、王村鄉。2000年12月,撤銷王村鄉,併入香城鎮。
香城鎮地處鄒東低山丘陵區,山地、丘陵、平原窪地約各佔三分之一,共有大小山頭100餘座,分屬嶧山和連青山兩個山系,主要山峰有五寶庵山、龍山、蓮子山、普陽山等,最高峰蓮子山,海拔635.4米。有東大河、滑將河、大黃河等13條河流,莫亭水庫為鄒城市第二大水庫。
境內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地瓜、花生、棉花、大豆等作物,有萬畝大櫻桃、萬畝長紅棗、優質壽星梨以及精品葡萄等特色林果基地,香城長紅棗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形成了以石材開採與深加工、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畜禽養殖加工、冷鏈物流和服裝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青島保稅港區濟寧(鄒城)功能區位於鎮域西部。香城鎮是鄒城市旅遊大鎮,境內有五寶庵山、石鼓墩、狼舞山、清涼泉山等景區,舉辦有紅棗節、梨花節、採摘季、清涼季等活動。幹線公路有京台高速公路、臨菏路、新東外環、堯王公路等,京滬高鐵穿境而過。2019年,香城鎮完成財政收入3001萬元。
大汶口文化系新石器時代(5000餘年前),有先民在境內普陽山呂布台一帶繁衍生息。
上古時期屬東夷地。
夏代屬徐州之域。
殷商屬奄國。
周代屬邾國(鄒國)。
香城鎮總體規劃圖
秦朝設騶縣,隸屬新郡。
唐朝初年,改騶縣為鄒縣,屬河南道兗州。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改縣為鎮,屬仙源縣;元豐七年(1084年),復設鄒縣,此後歸屬一直未變。
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年),分屬中十一社中的香城社和下十一社中的東韋社;清末至民國九年(1920年),鄒縣劃為8個區,屬連青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鄒縣第五連青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鄒縣進行鄉村建設實驗,屬第三學區,下邊劃分為3個聯合小學區,包括張庄、看庄、王村的部分村莊,鄉農學校駐香城。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7月,鄒縣抗日民主政府在王村一帶設立第八區,區公所駐王村、瓦峪一帶。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鄒縣民主政府在香城一帶設立第二區,區公所駐香城;設立第八區,區公所駐王村一帶;在連青西相庄一帶設立第九區。10月,撤銷八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國民黨鄒縣縣政府將全縣劃分為2個鎮、21個鄉,今香城鎮境域分屬洪山鄉、景淮鄉、連青鄉(國民黨軍隊僅短期佔領縣城及鐵路沿線少數村莊,鄒縣大部已解放,此行政區劃形同虛設)。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6月,鄒縣民主政府在連青一帶設立第五區,區公所駐王村一帶;7月,設立第四區,區公所駐香城一帶;秋季,四區改稱香城區,五區改稱連青區。
1950年11月,香城區、連青區復稱四區、五區。
1955年11月,四區改稱香城區,五區改稱王村區。
1958年3月,撤區並鄉,撤銷香城區、王村區,境內設香城鄉、楊桃鄉、莫亭鄉、王村鄉、相庄鄉、瓦峪鄉6個鄉;8月,撤銷6個鄉,設立香城人民公社和王村人民公社;10月,撤銷王村人民公社,併入香城人民公社。
香城人民公社
1962年6月,香城人民公社分設為香城人民公社和王村人民公社。
1983年5月,撤銷香城人民公社、王村人民公社,分別設立香城區、王村鄉(區級);7月,王村鄉改為王村區。
1987年1月,撤銷香城區、王村區,設立香城鎮、王村鄉。
1992年10月,撤銷鄒縣,設立縣級鄒城市,香城鎮、王村鄉屬之。
2000年12月,撤銷王村鄉,原王村鄉行政區域合併至香城鎮。
區劃沿革
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年),香城社轄香城、山陰村、王村、丘庄、參溝村、劉家峪、鄧通村、茶溝村、孟陳庄、大王莊、大官莊、大末亭等村莊;東韋社轄村中位於今香城鎮境內的有桃園村。
清同治十三年(1875年),香城社轄香城集、張馬庄、鄧通莊、望泉庄、褚家莊、洪陽村、南望村、大官莊、中泉庄、白水庄、李白庄、興隆寺、土山窪、劉家峪、參溝、茶溝村、小茶村、新柳庄、邱庄、穆家莊、山陰村、古路、北王村、大黃庄、馬家莊、李樓、八里河、傅家莊、林前村、存里村、大河灘、侯家莊、小河灘、顧蘭村、東參溝、西參溝、郭山、趙山、普陽村;東韋社轄東韋村、侯家窪、董家嶺、匡庄、安寧庄、二溝村、張家莊、白石鋪、戴庄、沈家莊、洪山莊、房家桃園、陳家桃園、楊家桃園、李家桃園、康家桃園、韓家桃園、鄭家桃園、石家桃園、劉家莊、大末亭、小末亭、齊家莊、邱庄。
民國十九年(1930年),第五連青區轄3個鎮、40個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今香城鎮境域分屬於國民黨鄒縣縣政府所劃分的洪山鄉、景淮鄉、連青鄉。
洪山鄉 | 西韓、九里澗、高皇鋪、大庄、小大庄、沈庄、店子、丁岑、崔橋、存理、趙山莊、趙家窪、東參、中參、西參、唐邱、王邱、杜家、姬家、郭家、徐家、西徐、房家、陳家、宋家、康家、楊家、薛家、李家桃園、小劉、老龍灣、王廟、泉山溝、齊莊、白石鋪、潘家莊、老虎港、二溝、孔庄、陳家莊、張家屋、洪山莊、二道河、董家嶺、侯家窪、安寧庄、丁溝、時棗杭、灰城子 |
景淮鄉 | 香城、張馬、山頭、黃庄、東柳下邑、西柳下邑、何庄、大黃庄、李庄、小河、趙莊、邢庄、萬庄、銀河、褚家莊、大山陰、小山陰、苗山嶺、鄧通莊、金山莊、小辛庄、茶溝、大辛庄、東嶺、西嶺、郭庄、時溝、林前庄、金山莊、小官莊、王樓、李庄、白水庄、溫庄、杜窪、付樓、李白、興隆寺、石庄、杜庄、東八里河、西八里河、七賢庄、溫石庄、土門溝、白石山 |
連青鄉 | 商家莊、王家莊、高家莊、劈石峪、劉家莊、西劉庄、石古墩、大河灘、白庄、大末亭、小末亭、瓦石溝、集庄、北庄、齊莊、劉庄、崔庄、苗庄、馬庄、楊庄、官莊、張溝、徐溝、小洪洋、大洪洋、羊皮庄、古村莊、田王莊、孫王莊、田石溝、中王莊、北王莊、辛溝、張庄、崔家口、周家口、黃山莊、黃庄、姜家窩、矬草峪、簸箕掌、小煙庄、大煙庄、西南溝、將軍堂、劉家窪、棗溝、黃林、東營、東卞莊、營里、王莊、魏口、孔溝、柳峪、大溝、二溝、老林庄、分水嶺 |
1950年11月—1956年3月,四區(香城區)轄11個鄉、72個村;五區(王村區)轄12個鄉、70個村。
四區 (香城區) | 邱庄鄉:王家邱庄、付家邱庄、占家邱庄、唐家邱庄、黃家邱庄、后王溝、前王溝 洪山鄉:張家屋、泉山溝、房桃園、王家廟、蔡桃園、洪山莊 莫亭鄉:齊家莊、石古堆、韓家嶺、瓦石溝、大莫亭、小莫亭、焦家莊 劉庄鄉:小劉庄、分水嶺、劈石峪、西劉庄、前劉庄、后劉庄、白石鋪 李桃鄉:朱桃園、於桃園、劉桃園、康桃園、西徐桃園、東徐桃園、老龍灣、楊桃園 張桃鄉:張桃園、鄭桃園、陳桃園、郭桃園、宋桃園、西韓桃園、姬桃園、杜桃園 萬庄鄉:萬家莊、郭家莊、苗家嶺、鄧通莊、穆家莊、小山陰、趙家莊 山陰鄉:褚家莊、邢家莊、時家莊、大山陰、代家村 苗馬鄉:侯家莊、張家溝、苗馬庄、大黃庄、南齊莊 官莊鄉:前官莊、后官莊、大河灘、白家莊 張馬鄉:張馬庄、香城村、何家莊、唐衚衕、程北庄、馬山頭、楊家莊、崔家莊 |
五區 (王村區) | 田王村鄉:田王村、孫王村、古路灣、田石灘 北王村鄉:北王后村、北王中村、北王前村、黃山懷、周家口、崔家口、張庄 洪洋鄉:銀河寺、尖山前、小洪洋、洪洋西村、徐家嶺、羊皮西村、羊皮后村、羊皮前村 辛庄鄉:大辛庄、東顧嶺、西顧嶺、前茶溝、小辛庄、后茶溝、不亂溝 相庄鄉:前相庄、后相庄、相家嶺、小任庄 西南嶺鄉:小河子、印石村、張山口、古石堆、馮家莊、西南嶺 唐林鄉:王任庄、西高庄、張任庄、前李嶺、后李嶺、棠林 黨山鄉:黨山、磨石山、蔣庄村、小刀山村、林家嶺、郭林溝 夏庄鄉:夏庄、安上、李溝、任廠 叢庄鄉:叢家莊、吳家哨、丁庄、馬家莊、黃家莊、黑石旮 瓦峪鄉:王家莊、馬石庄、駱家莊、瓦峪村 谷山鄉:谷山莊、陳家莊、谷山後村、張家溝、孫家嶺、前相河、后相河、谷山前 |
1956年3月,撤銷張庄區,原張庄區所轄的張庄鄉、劉窪鄉、松石鄉、卞莊鄉劃歸王村區。此時香城區轄劉庄鄉、山陰鄉、張馬鄉、張桃鄉、洪山鄉、官莊鄉、萬庄鄉、莫亭鄉、苗馬鄉、邱庄鄉、李桃鄉11個鄉,王村區轄嚴庄鄉、瓦峪鄉、北王村鄉、辛庄鄉、西南嶺鄉、相庄鄉、田王村鄉、唐林鄉、洪洋鄉、谷山鄉、黨山鄉、松石鄉、卞莊鄉、張庄鄉、劉窪鄉15個鄉。
1956年10月鄉鎮合併,香城區下莫亭鄉、香城鄉、楊桃鄉、大庄鄉4個鄉;王村區轄相庄鄉、黨山鄉、瓦峪鄉、谷山鄉、王村鄉5個鄉。
1958年10月,香城人民公社原唐林、黨山、瓦峪、西南嶺4個小鄉的磨石山、林嶺、蔣家莊、郭林溝、黨朗山、馬庄、叢庄、吳家哨、黃家莊、黑石旮、四任廠、夏庄、李溝、安上、瓦峪、馬家石、王家莊、西南嶺、馮家莊、古堆石、邱石、張山口、小河子、小李庄、丁庄、谷山莊、唐林、張任庄、王人庄、西高庄、李嶺、小任庄、相家嶺等33個村莊劃歸滕縣;香城人民公社劃分為王廟、官莊、郭桃、洪洋、田王、苗馬6個管區,轄前劉、永華、谷山、白石、苗馬、西劉、相河、楊桃、占唐、全山、張庄、房桃、官莊、郭庄、莫亭、萬庄、張馬、王邱、付邱、前韓、羊皮、孫王、洪山、張桃、洪洋、鄧通、北王、大山陰、相庄、褚路、楊庄、羊庄、香城、王溝、黃河、田王、郭桃、小山陰、王廟39個生產大隊。
1982年1月,王村公社北王大隊因與尚河公社北王大隊重名,更名為大北王大隊。
1983年5月,人民公社改為區,區下轄鄉,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香城區轄5個鄉,66個行政村,216個經營組;王村區轄4個鄉,34個行政村,113個經營組。
區 | 鄉 | 行政村 |
---|---|---|
香城區 | 香城鄉 | 香城、崔唐、程北庄、香楊庄、張馬庄、馬山頭、何庄、萬庄、苗嶺、木庄、鄧通莊、小山陰 |
邱庄鄉 | 付邱、王邱、占邱、黃邱、前王溝、后王溝、郭桃、西韓、桃庄、韓桃園 | |
山陰鄉 | 大山陰、邢庄、代村、前郭庄、后郭庄、時溝、褚家莊、福路庄、小河圈、大黃庄、馬營、東苗庄、東侯庄、南齊莊、西張溝、南小劉庄 | |
莫亭鄉 | 大莫亭、小莫亭、瓦石溝、韓嶺、官莊、大河灘、趙崗、北齊莊、前劉庄、西劉庄、北小劉庄、白石鋪、焦庄、石古墩 | |
桃園鄉 | 楊桃園、李桃園、於桃園、康桃園、房桃園、劉桃園、朱桃園、王廟、老龍灣、東徐桃園、西徐桃園、張桃園、洪山莊、泉山溝 | |
王村區 | 王村鄉 | 田王村、孫王村、田石灘、后相河、孫家嶺、古路灣、陳嶺、谷山前、谷山後、東張溝 |
洪洋鄉 | 羊皮北、羊皮南、羊皮西、尖山前、東洪洋、西洪洋、小洪洋、徐西嶺、銀河寺 | |
茶溝鄉 | 茶溝、前相庄、后相庄、龍水、顧嶺、不亂溝 | |
大北王鄉 | 大北王、黃山懷、連青山、周口、馬石片、駱庄、辛溝、崔家口 |
香城鎮政府
1987年1月,撤銷香城區及其所轄的5個小鄉,設立香城鎮,香城鎮劃分為8個管區,轄66個行政村;撤銷王村區及其所轄的4個小鄉,設立王村鄉,王村鄉劃分為4個管區,轄34個行政村。
2000年12月,撤銷王村鄉,其行政區域併入香城鎮,原香城鎮和王村鄉的管區、行政村未作調整;香城鎮共劃分為12個管區,轄100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香城鎮轄10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香城村。
管區 | 行政村 |
---|---|
香城管區 | 香城村、崔唐村、程北庄村、香楊庄村、張馬庄村、馬山頭村、何庄村 |
萬庄管區 | 萬庄村、苗嶺村、小山陰村、鄧通莊村、木庄村 |
邱庄管區 | 傅邱村、王邱村、詹邱村、唐邱村、黃邱村、前王溝村、后王溝村、郭桃園村、前韓桃園村、西韓桃園村 |
山陰管區 | 褚庄村、福路庄村、戴家村、時溝村、前郭村、后郭村、大山陰村、邢庄村 |
莫亭管區 | 官莊村、大河灘村、趙崗村、韓嶺村、石鼓墩村、北齊莊村、瓦石溝村、大莫亭村、小莫亭村、焦庄村 |
劉庄管區 | 白石鋪村、西劉庄村、前劉庄村、北小劉庄村 |
桃園管區 | 洪山莊村、泉山溝村、張桃園村、房桃園村、王廟村、西徐桃園村、東徐桃園村、老龍灣村、楊桃園村、李桃園村、劉桃園村、康桃園村、朱桃園村、於桃園村 |
大黃管區 | 西張溝村、東侯庄村、南齊莊村、南小劉庄村、東苗庄村、馬營村、大黃庄村、小河圈村 |
王村管區 | 田王村、孫王村、古路灣村、田石灘村、前相河村、后相河村、孫家嶺村、陳嶺村、谷山前村、谷山後村、東張溝村 |
洪洋管區 | 東洪洋村、西洪洋村、小洪洋村、徐西嶺村、銀河寺村、尖山前村、西羊皮村、北羊皮村、南羊皮村 |
茶溝管區 | 茶溝村、前相庄村、后相庄村、龍水村、顧嶺村、不亂溝村 |
北王管區 | 大北王村、黃山懷村、周口村、崔家口村、馬石片村、駱庄村、連青山村、辛溝村 |
位置境域
香城鎮位於鄒城市區東南20公里處,西連嶧山鎮、看庄鎮,北靠大束鎮、張庄鎮,東接張庄鎮,南與滕州市界河鎮、龍陽鎮、東郭鎮為鄰。鎮境最東端為崔家口村東蓮子山與張庄鎮和滕州市交界處,最西端為西韓桃園村與嶧山鎮交界處,最南端為時溝村南與滕州市交界處,最北端為五寶庵山與張庄鎮交界處,鎮境介於東經117°03′45″—117°15′00″,北緯29°55′00″—29°58′20″之間,東西最大距離18.9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6.1公里,總面積176.0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香城鎮地處鄒東低山丘陵區,地勢東部、北部高,西部、南部低,四周高、中間低,山地、丘陵、平原窪地約各佔三分之一。境內共有大小山頭100餘座,基本上都在轄區邊緣,中間地帶如同小盆地。全境最高點為蓮子山,海拔635.4米;最低點為戴村村北河岸,海拔116米。
香城鎮主要山嶺 | ||||
山系 | 山峰 | 位置 | 海拔 (米) | 備註 |
---|---|---|---|---|
嶧山 山系 | 普陽山 | 鎮駐地西1.5公里 | 251.3 | 順山脊與看庄鎮東西為界,山勢不高,南北延伸4公里,面積5平方公里 |
龍山 | 鎮駐地南5公里 | 411.5 | 東北西南走向,主峰在滕州境內,以東北部山脊為界,南部屬滕州市,東北部屬香城鎮,山勢挺拔陡峻,面積11平方公里 | |
虎山 | 鎮駐地西南4.5公里 | 266.7 | 主峰與香城為界,東北西南走向,周長3.8公里,面積1.08平方公里 | |
泉山 | 鎮駐地西北7公里 | 231.6 | 東靠京台高速公路 | |
連青山 山系 | 大頂山 | 鎮駐地東北7.5公里 | 136.1 | 與張庄鎮以山頂為界,西部屬香城鎮;西與商山、柯樓山、孫山、琵琶山、齊山連為一體,東西走向,面積4.3平方公里,周長8.5公里 |
柯樓山 | 鎮駐地北6公里 | 348.0 | 北與商山、南與孫山縱向排列,三山面積2.3平方公里,周長6公里,山北麓有孫家洞 | |
琵琶山 | 鎮駐地北6公里 | 284.0 | 為大頂山西部邊沿的一個山頭,東西走向,周長4公里,面積1平方公里,岩石屬花崗岩 | |
商山 | 鎮駐地北7公里 | 348.3 | 東西走向,東與大頂山連為一體 | |
齊山 | 鎮駐地北5公里 | 231.0 | 為大頂山西部邊沿的一個獨立山頭,山體圓形,周長2.8公里,面積0.6平方公里,岩石屬花崗岩 | |
五寶庵山 | 鎮駐地北9公里 | 445.0 | “Y”形走向,順山脊為界,南部屬香城鎮;東西長6公里,面積25平方公里;據傳山上有五寶,形似馬鞍,得名“五寶鞍” | |
大谷山 | 鎮駐地北8公里 | 325.0 | 南與小谷山連為一體,山體呈橢圓形,北靠五寶庵山,面積0.25平方公里,周長1.2公里 | |
小谷山 | 鎮駐地北8公里 | 269.0 | 北與大谷山連為一體,面積0.25平方公里,周長1.4公里 | |
尖山 | 鎮駐地北9公里 | 311.0 | 為香城鎮與張庄鎮的界山,山體稍圓,面積1.5平方公里,周長5公里 | |
南洪山 | 鎮駐地西北8公里 | 382.8 | 以山峰為界,南屬香城,北屬大束;南北走向,東與五寶庵山連為一體;面積3.5平方公里,周長8.4公里,岩石屬花崗岩 | |
梁山 | 鎮駐地西北7公里 | 257.0 | 南北走向,西北與洪山、五寶庵山連為一體;面積0.7平方公里,周長3.4公里,岩石屬花崗岩 | |
黃山 | 鎮駐地北偏東8公里 | 426.9 | 東西走向,北坡較平緩,山後有老貓洞;面積2.4平方公里,周長6公里 | |
東獨都山 | 鎮駐地北6公里 | 242.0 | 圓形獨立山頭,北、東、南三面臨莫亭水庫,西與西獨都山相對;面積0.4平方公里,周長1.5公里 | |
西獨都山 | 鎮駐地北6公里 | 251.0 | 為一獨立山頭,東與東獨都山相對;面積0.4平方公里,周長1.5公里 | |
尖山 | 鎮駐地東北4.5公里 | 312.0 | 與鎮北“尖山”重名;山體稍圓,山頭較尖,北與狼屋山、大馬島連為一體 | |
狼屋山 | 鎮駐地東北7公里 | 463.0 | 南北走向,東與大馬島山、南與尖山連為一體,以山頂劃界,西南部屬香城,東北部屬張庄;3座山頭總面積10.3平方公里,周長13.5公里 | |
大馬島 | 鎮駐地東北8.5公里 | 355.0 | 與狼屋山、尖山連為一體,山體稍圓 | |
蓮子山 | 鎮駐地東15公里 | 635.4 | 西北東南走向,中間部分以山脊為界,西屬香城,東屬張庄,南部一小部分屬滕州市;西與黃山、北與南鋼山連為一體,面積14平方公里,周長16公里 | |
黃山 | 鎮駐地東偏北10公里 | 426.9 | 與鎮北的“黃山”重名;為蓮子山向西北延伸的山峰,南北走向,以山頂與張庄鎮為界,面積3.5平方公里,周長8.6公里 | |
中山 | 鎮駐地東7公里 | 256.4 | 位於田王村北 | |
孫山 | 鎮駐地東7公里 | 297.0 | 位於孫王村北 | |
谷山 | 鎮駐地東南10.5公里 | 408.2 | 位於陳嶺村南,東西走向,北坡屬香城鎮,南坡屬滕州市 | |
寄母山 | 鎮駐地東南12公里 | 304.3 | 位於谷山前村東南,大部分屬滕州市,西北一角屬香城鎮 |
氣候特徵
香城鎮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回暖快;夏季高溫多雨,雨量集中,天氣變化異常;秋季天高氣爽,雨量明顯減少,氣溫急降,多乾旱,有時陰雨連綿;冬季乾旱,雨雪稀少,多北風。年平均氣溫14.1攝氏度,絕對最低氣溫-18.5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777.1毫米,集中在六、七、八三個月份。全年無霜期205天,日照時數2580小時。
水文
香城鎮絕大部分區域屬東大河水系,西北一角屬白馬河水系。境內有東大河、滑將河、二道河、大黃河、大黃東河、龍水河、洪洋河、圍山河、亂柳行河、相河等13條河流,其中東大河、滑將河、大黃河為貫穿南北的三大河流;均為季節性間歇河,冬、秋、夏有水,一般春季乾涸。
東大河又名王村河、北沙河,發源於張庄鎮東王莊村東南,自黃山懷村西入境,流經大北王、孫王、田石灘,至前相庄村南出境,注入馬河水庫。滑將河又名香城河,為東大河主要支流,發源於五寶庵山南麓劉庄一帶,上游建有莫亭水庫,自北向南流經香城鎮西部,下游至顧嶺村東南出境,注入滕州市馬河水庫,全長22.5公里,流域面積108平方公里。二道河發源於西劉、前劉村北的黃山、五寶庵山等地,冬春季節無雨,夏季雨水被莫亭水庫庫存,水庫下游水量較少;途經大莫亭村西往南,在香城村西與滑將河匯合,全長2167米。大黃河發源於大河村東南大頂山,流經官莊村西,向南流至后郭村北與滑將河、二道河融匯,全長4675米。此外還有幾條小支流,均為季節河,汛期有水,冬春乾涸,源短流急,含沙量大。
土壤
香城鎮域內土壤主要分為四種類型:一是褐壤土(俗稱粗砂土),主要分佈在低山丘陵中上部的嶺坡和崚崗上,土層薄,一般只有25厘米左右,水土易流失;二是淋溶褐土,主要分佈於近山階地及傾斜平地;三是潮土,主要分佈在河流的兩岸,土層較厚,一般有60厘米至100厘米,為境內高產土壤;四是潮褐土,主要分佈在山腳下的窪地,易旱易澇,是一種低產土壤。
水資源
香城鎮水資源相對不足,地下水較為匱乏。境內共有水庫16座,其中小(一)型水庫2座,莫亭水庫總庫容767.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17萬立方米,每年可向西葦水庫調水500萬立方米,大河灘水庫總庫容156.81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3.49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14座,總庫容合計413.11萬立方米,興利庫容合計188.69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香城鎮境內的礦產資源主要有花崗岩、石英、黃沙料石、磚瓦用黏土等。花崗岩主要分佈在北小劉庄村東頭的黃山、前劉村的五寶庵山、大河村東的大頂子山等山頭,總儲量6億立方米,品種有雪花青、將軍紅、槐花綠、桃花紅、山楂紅、黑白花等,其中雪花青品種為國內獨有;石英主要分佈在白石村東、西劉村西;黃沙料石等建築材料遍布全鎮。
據《鄒城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1—2010)》主要礦區資源儲量基本情況表,香城鎮和王村鄉境內共有磚廠5座,磚瓦黏土資源量20.51萬噸,規劃禁止開採;連青山花崗石允許開採區面積24平方公里,地跨香城鎮和張庄鎮,飾面花崗岩儲量757.8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據2011年制定的《鄒城市香城鎮總體規劃(2009—2030)》,香城鎮現狀土地總面積264086.7畝,其中農業用地206609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8.23%;建設用地21673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2%;水域及未利用地35804.7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3.56%。
土地利用類型 | 面積(畝) | 佔總面積比例 |
---|---|---|
耕地 | 139427.2 | 52.80% |
園地 | 5678.6 | 2.15% |
林地 | 18360 | 6.95% |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 19920.7 | 7.54% |
交通用地 | 1752.3 | 0.66% |
水域及未利用地 | 35804.7 | 13.56% |
2010年,香城鎮總人口69731人,其中男性35859人,女性33872人;家庭戶18765戶;0—14歲10673人,15—64歲50953人,65歲以上8105人;居住在本地且戶口在本地68473人。
2018年,香城鎮有3.6萬戶,戶籍人口8866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91‰。
綜述
2018年,香城鎮鄉鎮企業總產值5.7億元,利稅6480萬元,其中個體私營企業產值5.7億元、利稅6480萬元。財政收入1899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62元,比上年增加3384元。2019年,香城鎮完成財政收入300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1.4億元,到位市外國內資金2.09億元;所有村集體收入全部達到3萬元,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75%,10萬元以上村有20個。
香城鎮北部山區農作物多以地瓜、花生為主,其次是小麥、玉米等;沖積平原以小麥、玉米為主,其次是大豆、地瓜等。其餘農作物主要有高粱、穀子、紅豆、紅小豆等。經濟作物有花生、芝麻、油菜等。蔬菜作物有大白菜、土豆、大蔥、大蒜、西紅柿、茄子、辣椒、韭菜、蘿蔔、菠菜等;瓜類主要有冬瓜、南瓜、黃瓜、甜瓜、西瓜等;栽培的果樹主要有蘋果樹、梨樹、桃樹、杏樹、棗樹、山楂樹、柿子樹、核桃樹、石榴樹、葡萄樹等。
香城鎮
1949年,全鎮糧食單產僅有84.5公斤。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進行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堅持冬季大幹,對境內荒山荒灘進行綜合治理,組織管區、村莊集中會戰,每年治理一片。對澇窪地挖沙治水,對乾旱地打井挖渠,修路植樹,極大地改善了生產條件,逐步提高了防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加之農業科技的推廣普及,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發展,而且種植結構突破了以糧食為主的傳統種植模式,開始向現代農業結構轉變,糧油產量不斷提高。到20世紀90年代末,小麥、玉米等作物良種繁育面積常年保持在6000畝左右,花生、瓜果等作物保護地栽培面積達到4.5萬畝。2000年底,全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9600餘畝,單產477公斤,總產4.63萬噸。2018年,香城鎮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748.3公頃,總產4.36萬噸;蔬菜528.9公頃,總產3.03萬噸;棉花8.8公頃,總產11.4噸。
林業
林果業一直是香城的優勢產業。1952年,建立五寶庵林場,面積31公頃;建立香城苗圃,面積4公頃。2000年,以蘋果、山楂、桃、杏等為主的果園面積達2.2萬畝,95%的荒山得到了綠化。2018年,香城鎮全年造林45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9.2%,林果總產1100噸,有泉山休閑農業觀光園、老龍灣梨園和1.2萬畝洪山流域大櫻桃基地、2萬畝長紅棗基地等林果基地,大櫻桃、蘋果、梨、杏四大果品種植規模達1.5萬畝。到2021年,香城鎮退耕還林還果面積1.8萬畝,栽植桃、大棗等苗木80餘萬株,重點發展了北部洪山流域大櫻桃、泉山流域葡萄、南部龍山流域種農業觀光園基地等退耕還林還果工程主片區,建設經濟林基地8處;綠化荒山5300餘畝,宜林荒山綠化率達到94.6%,公路路肩栽植法桐、白蠟等行道樹14.6萬株,縣鄉路兩側規劃栽植用材林、經濟林帶13.4公里。
畜牧業
2000年,香城鎮畜禽養殖總量37.7萬頭(只),養殖專業戶538戶,畜牧業總產值7000萬元。2018年,香城鎮大牲畜存欄1109頭,豬存欄2.9萬頭,羊存欄3.5萬隻,家禽存欄59.2萬隻。水產品總量3246噸。
新中國成立前,境內沒有工業,僅有幾個手工業作坊。1958年以後,境內才有了工業。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村鎮企業獲得發展,項目總量、品種門類不斷增加。2000年底,香城鎮有鎮、村辦企業和私營企業40多家,初步形成了山楂加工、花崗石開採、黃砂運輸、水泥製品、建築材料、木材加工及工具製作、養殖場等系列產業。2011年,香城鎮有工業企業69家,企業從業人員1984人;建成大型石材開採基地9處,石材深加工企業17家,初步形成魯西南大型石材開採加工基地。2018年,香城鎮有工業企業3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79億元,增長5.3%,實現利稅7327.1萬元,增長16.5%,主營業務利潤3848.4萬元,同比增長111.7%。
香城鎮
青島保稅港區濟寧(鄒城)功能區位於鄒城市香城鎮,2014年1月正式簽約設立,由主體功能區和配套區兩部分組成,主體功能區規劃區域面積6.1平方公里;配套區位於五寶庵山與莫亭湖之間,規劃面積3.9平方公里。功能區以保稅功能為核心,規劃形成物流分撥、配套出口加工、國際商品展示(市場)交易、新型工業、食品特色加工和綜合配套的“一核六區”發展格局。到2018年,食品加工物流園區已入駐食品加工企業12家。
商業貿易
新中國成立前,境內商業甚為蕭條。建國后,供銷合作商業發展迅速。1975年,供銷社下轄8個綜合商店。1980年又擴建飯店、旅社、副食加工廠、農副產品、購銷、運輸、加工業,照相館等,實現了服務行業系列化。改革開放后,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自90年代初,供銷商業市場銷售開始萎縮。2000年底,全鎮有個體商業戶110多個。2009年,境內共有大型集貿市場6處,分別為香山集、楊桃集、山陰集、莫亭集、王村集、北王集,高峰日上市人數300—1300人,日成交額2—5萬元。2018年,香城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4個,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17.6%。
旅遊業
香城鎮是鄒城市生態大鎮、旅遊強鎮。2011年舉辦首屆香城紅棗節。2013年,五寶庵山景區創建為AAA級景區, 先後舉辦老龍灣梨園春賞花季和採摘季、狼舞山槐花季、五寶庵山清涼季、美麗鄉村祈福季、泉山美食節等活動,完成五寶庵山基礎設施建設、主題設施建設、五寶樂園開發及水上娛樂基地建設,開發五寶庵山古文化傳說,修復了五寶庵山上的關帝廟、龍王廟、華佗殿、講經殿等景點,形成了以“五寶庵山—莫亭湖”景區為核心的四季鄉村旅遊新業態。2014年以來,香城鎮遊客量年均增幅20%以上,2016年達到120萬人次,201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量160萬人次。
公路
京台高速公路(G3):沿香城鎮西北部邊界而過,在太香線(臨菏路)交匯處設有香城(嶧山)出入口,距鎮駐地3公里。
堯王線(X005,泗水堯山口—鄒城王村):北自黃山懷村入境,向南至王村,境內長3.9公里。
息看線(X015,曲阜息陬—看庄杜家):即鄒城新東外環(高鐵連接線),2014年春季竣工通車,自洪山莊村北入境,向南與太香線(臨菏路)交匯,向西與太香線(臨菏路)併線,至京台高速公路橋出境,境內長7.4公里。
太香線(X093,濟寧太白湖—鄒城香城):即臨(沂)菏(澤)公路濟寧段城際快速主幹道(濟寧市南二環路),西自京台高速公路橋入境,經香城鎮詹邱、南齊莊,沿集盛公路,穿越高鐵,至大北王村南對接堯王線,境內長約13公里。
王馬線(X095,香城王村—北宿馬家樓),即原鄒城—王村公路,東起香城鎮王村,向西經香城鎮駐地,轉向西北,經付邱,至泉山西側出境,境內長約18公里。
香石線(X096,香城鎮駐地-石牆宋庄),自香城鎮駐地向南,經小山陰橋后,向西經鄧通莊出境,境內長1.2公里。
香城鎮境內有Y141小張線、Y142大香線、Y143時趙線、Y145張田線、Y464谷小線、Y468后東線6條鄉道。
香城鎮鄉道列表 | |||
編碼及名稱 | 起訖點 | 境內走向 | 境內長度 |
---|---|---|---|
Y141 小張線 | 城前鎮小崇村— 香城鎮張桃 | 大河灘水庫北入境,向西至張桃園 | 11公里 |
Y142 大香線 | 嶧山鎮大庄— 香城鎮駐地 | 泉山溝村西北入境,向東至西劉庄,折向南沿莫亭水庫東側,向南經北齊莊西,至香城鎮駐地 | 16公里 |
Y143 時趙線 | 香城鎮時溝— 香城鎮趙崗 | 自時溝村向北,經大山陰、大黃庄、官莊村,至趙崗村,為四級路,單車道 | 9.86公里 |
Y145 張田線 | 張庄鎮駐地— 香城鎮田王 | 自羊皮村東北入境,向南至田王村 | 4.2公里 |
Y464 谷小線 | 香城谷山前— 香城小山陰 | 東起谷山前,向西經孫家嶺、前相庄、福路庄,至小山陰 | 11.6公里 |
Y468 后東線 | 香城后郭— 石牆東季 | 東起香城鎮后郭庄,向西南出境,至看庄鎮劉官莊 | 2.4公里 |
鐵路
京滬高鐵在洪山莊村北入境,至顧嶺村東南出境,自西北向東南縱貫全境,境內長15.9公里。鎮駐地距曲阜東站18公里。
公共交通
2020年,香城鎮境內有鄒城公交205路、206路、207路、219路、305路、309路6條公交線路。
香城鎮境內公交線路 | ||
公交線路 | 線路起止點 | 香城鎮境內站點 |
---|---|---|
205路 | 火車站—羊皮 | 西韓、郭桃、前韓、張桃、房桃、西俆、東俆、王廟、老龍、楊桃、李桃、柳桃、康桃、西齊、北齊、瓦石溝、韓嶺、趙崗、官莊、尖山、羊皮 |
206路 | 火車站—大北王 | 唐邱東、詹邱西、香城開發區、香城鎮路口、人民商場、香城汽車站、崔唐、小劉、大黃、馬庄、褚庄、不亂溝、茶溝、小洪洋、前相、大洪洋、古路灣、后相路口、王村醫院、王村小學、孫王、田石灘、大北王村 |
207路 | 火車站—萬庄 | 鄧通村、小山陰、穆庄、萬庄北、萬庄、郭庄、戴村、顧嶺 |
219路 | 火車站—簸箕掌 | 泉山溝、白石鋪、西劉庄、石鼓墩、韓嶺、趙崗、大河灘 |
305路 | 郭林溝—上鮑庄 | 前相河、后相河、田石灘、孫王村、大北王、黃山懷 |
309路 | 香城交管所—谷山後 | 香城交管所、崔堂、大黃、大黃東、馬瑩、東苗庄、南齊村、東侯庄、小洪洋、東洪洋、大北王、大北王小學、周口、連青山、辛溝南、東張溝、陳嶺村、谷山後 |
鎮村建設
香城鎮駐地位於鎮域西部,鎮駐地區域包括香城村、張馬村、程北村和崔唐村,2010年鎮區面積1.7平方公里。2019年,香城鎮駐地常住人口達到1.6萬人,建有香和花園、香瑞嘉園、仁和社區等居民小區,配套建有香城集貿市場、香山商貿城、人和廣場等商貿娛樂設施,有怡園、香城濕地公園、紅葉林濕地、香湖公園等綠地公園4處,中心花園、休閑健身場所3處,建成區綠化率達到37.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8平方米。
教育
2012年,香城鎮共有中學2處,中心完小12處,教學點3處,政府辦幼兒園1處,學校辦幼兒園10處。在職在崗教職工433人,在校中學生1259人,小學生2936人,在園幼兒785人。全鎮有省級規範化學校1處,濟寧市級規範化學校2處,濟寧市級電化教育示範學校1處,濟寧一類幼兒園3處。
2020年,香城鎮有幼兒園14所,小學13所,中學2所。
香城鎮學校名錄(2020年) | |
幼兒園 (14所) | 公辦:香城鎮中心幼兒園、北王幼兒園、茶溝幼兒園、洪洋幼兒園、劉庄幼兒園、莫亭幼兒園、邱庄幼兒園、山陰幼兒園、桃園幼兒園、萬庄幼兒園、王村幼兒園 民辦:寶貝德華幼兒園、紅黃藍幼兒園、陽光北齊幼兒園 |
---|---|
小學(13所) | 中心小學、北王小學、茶溝小學、陳嶺小學、洪洋小學、劉庄小學、莫亭小學、邱庄小學、山陰小學、桃園小學、萬庄小學、王村小學、羊皮小學 |
中學(2所) | 鄒城市香城中學、鄒城市香城鎮王村中學 |
文化
香城鎮北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2010年,香城鎮63個村建有文化大院、72個村建起了農家書屋、46個村建起了文化廣場。2019年,香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和100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部掛牌投入使用,打造了泉山溝、北齊、石鼓墩、小莫亭4個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村居,實施鄉村記憶工程,編撰《香城記憶》等系列叢書,設立了香城孟子書院、國學文化傳播基地、“四同”政德教育基地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驗基地。2020年,香城鎮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66次,推選“好媳婦”265位、“好婆婆”243位,文明家庭190戶,組建先進鄉賢隊伍4支,評選鎮村兩級文明戶、文明新風戶等先進戶60戶,“最美防疫志願者”“最美勞動者”100餘人;新建及提升百姓大舞台12個,儒學講堂覆蓋率80%,全年舉辦少年孟子讀書班20餘期,開展文化惠民文藝演出110場。
醫療衛生
香城鎮衛生院
1952年,香城區、王村區分別建立區衛生所。2018年,香城鎮王村衛生院共有47名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下轄17家衛生室,門診13562人次,住院1068人次,建立居民健康電子檔案21138份,舉辦健康教育講座145次,公眾健康諮詢16次,門診、家庭個體化健康教育21779次。2019年,香城衛生院從業人數57人,門診3.01萬人次,出院1381人次,院內業務收入620.2萬元。家庭醫生簽約3.6萬人次,健康扶貧累計減免3萬餘元。2020年,香城鎮有香城衛生院和香城鎮王村衛生院2所衛生院,床位總數130張。
社會保障
2019年,香城鎮推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養老保險全覆蓋,參合率達95%以上。建設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站100個。完善就業扶持和創業引導,完成就業創業培訓3000人次。
鎮名由來
香城位於普陽山下,滑將河東岸。始建於秦代,因廟宇較多,香煙不斷,故取名為香城。一說此地在古邾國桃園附近,每逢桃花盛開,花香全城而得名。
文物古迹
龍山玉皇殿,位於香城鎮戴家村村南龍山之上,俗稱無梁殿。始建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原玉皇廟和關帝廟兩組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為鄒東南一大勝景。整個建筑前有雲階、南天門、關公殿、東西配殿、玉皇殿、藏經閣、道房等,還有石碾、水井、臼窩等生活設施。現僅存玉皇殿。玉皇殿為全石結構,為花崗石塊砌壘並雕刻的硬山式建築,建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座北向南,建築面積40平方米。前有廊,兩根八楞方柱分立兩邊,檐下有石刻雀替板,東西間為方形石窗,窗欞透雕圓錢圖案,門楣上浮雕“雲捧金闕”四字匾額。殿頂刻制出形象逼真的瓦壟、瓦當和滴水。殿內為弧券頂,殿內原有玉皇像龕,今已毀。現僅存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立《重修寨山玉皇閣關帝廟碑》殘碑一塊。玉皇殿建築集木構、石雕藝術於一體,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式樣特點,是罕見的明代石雕建築物。2013年山東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徐辟祠,位於東徐桃園村西北部,始建於宋代。明永樂年間重修,清代重建。1978年2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進行了維修。祠堂南北長32米,東西寬21米。祠外有兩塊石碑,東為“徐辟故里”,西為“徐辟祠墓”。門楹中書“先儒徐子祠”。祠堂窗前有石獅兩尊,石香爐一鼎。祠堂內原有徐辟塑像,已毀,有後人重刻的徐辟石像和供奉的神位。院內原有石碑多塊,400年樹齡的古柏4株,現已毀。2012年被公布為濟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家山頭遺址,位於馬家山頭村西南約1500米,俗稱呂布點將台。面積約2萬平方米,暴露有灰坑,紅燒土塊等遺跡,採集的新石器時代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夾砂黑陶次之,器形有豆、盆、鼎等。1978年2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被公布為濟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檯子遺址,位於香城鎮羊皮村北2公里。面積約1200平方米,文化堆積0.5—0.8米,斷崖上暴露有灰坑等遺跡,採集有西周夾砂灰陶繩紋鬲口、夾砂紅陶繩紋鬲足,東周夾砂紅陶繩紋鬲口等。
龍水村近山臨水,多有古代文物發現。1991年本村老宅基搬遷后挖掘出西漢時期的貴族墓群,發掘出一大批青銅、鐵、陶等文物,現分別由濟寧、鄒城市文物館藏。
民間傳說
普陽山、滑將河、十八桃園傳說
香城鎮滑將河、普陽山、十八桃園均與三國人物傳說有關。從前,香城北、東、東南三面為水,西面臨山。相傳三國時期,呂布曾在此屯兵,建房舍,築高台,操練兵馬。因懷念河南濮陽,命山名為普陽山。后與曹操在此打仗,呂布在河邊馬失前蹄,被淤泥滑倒,戰敗逃往徐州。當地人把呂布練兵台稱為呂布點將台,把滑倒呂布的河叫滑將河。今普陽山仍有落霞泉、點將台等遺跡。民間有“丈把石、飲馬泉、石馬山上呂布戲貂蟬”傳說。
十八桃園是當年劉備、關羽、張飛的駐地。戰後軍中有老弱殘兵留在了當地,因思念家鄉涿郡,栽植了一些桃樹寓以慰藉之意。后桃園面積發展壯大,居民集聚眾多,先後形成了18個村莊,被稱作“十八桃園”。以自然村為序,18家桃園分別為蔡、房、徐、薛、楊、李、朱、康、於、劉、陳、張、鄭、郭、宋、韓、杜、姬。現由於自然村合併或析分,已不是十八之數。
“落霞泉”位於東普陽山西側,清泉雨後如落瀑,天旱不幹涸。傳說當年呂布與貂蟬一天傍晚在山上散心,忽聽嘩嘩水響,循聲而尋,見一股清水自巨石罅隙中汩汩流出,飲之清涼甘甜。貂蟬以泉水洗面,艷勝桃花,千嬌百媚,剎那間,暗淡了西天的彩霞,遂取名為“落霞泉”。據當地群眾說,此泉水仍有增白潤膚、美容養顏之功效。
龍山的傳說
相傳龍山自古以來被認為是風水寶地。明代有位高僧雲遊至此,見山上景色秀美,環境幽雅,有仙風道骨之氣,於是召集能工巧匠建築了全石的玉皇殿,在此修練,后得道成仙。後人稱山為靈山,名氣日增,遊人愈多,逐漸以玉皇殿為中心,建起了一系列寺廟、樓閣。明末清初山上建有72名寺,隨山而建。每年二月二為廟會,香客滿寺,遊人如織。殿後曾建有一座高塔,系弟子們紀念高僧而建,塔體為青磚石塊砌成,高約10餘米,塔基樓角巨石上刻有“高虛清月宮”5個大字。
五寶庵山的傳說
據傳,古時五寶庵山上出現過五件寶貝,即金鐘、銀鍾、寶鋤、金棒槌、聚寶盆,因而得名五寶庵山。其中聚寶盆的故事流傳最廣。唐初,山南有戶人家,家道殷實,樂善好施。戶主不忘根本,勤勞儉樸。一天唐太宗東征大軍來到山下,伙夫向戶主借了個小盆煮水餃。結果一盆水餃一個軍官吃飽沒減少,分給其它人吃還有剩餘,最後80萬軍隊沒吃了,人們知道是個聚寶盆。有位伙夫夜間懷揣寶盆逃跑,軍官派人追趕。伙夫慌不擇路,躥上山去,急中生智,把盆埋在了土裡,又順手摺了段樹枝插在上面,留作記號逃去。追兵散去后,伙夫回原地尋找不見。原來插進盆里的樹枝長成了樹木,雜在一起,分辨不清了。后好事者到山上挖尋,一直沒有找到。據說,山上有了寶盆后,林木茂盛,鳥獸成群,奇花異草,珍禽希獸,日益繁多。
連青山的傳說
連青山皇姑和皇城的傳說。相傳邾國國君紀王之女文靜公主與她父王手下大將相愛,父王不容,二人便攜帶三五僕人夜奔大山中。此山五個山頭狀如蓮花瓣,中間小山微露,狀如蓮芯。二人見此處背山臨水,地勢平坦,視野開闊,且深藏山間老林中,遂定居於此。將山命名為蓮花山,中間小山命名為蓮子山。數百年後繁衍成村莊,名為皇莊。後人為紀念皇姑,在其居住地修建了皇城,年節供奉。明初,朱元璋之子封於此地為王,尋訪風水寶地至連青山,決定在此修築王陵。現皇城仍呈現為明代風格,經多次修繕,已成當地盛景。
連青山村東有三座小山,俗稱“望母三山”,相傳皇姑逃至蓮花山後,思念母親時,只能爬上山頭向西遙望,連子山最西部小山便被稱作“望母山”。不能走遠時就在第二座山跪著哭泣,人稱“跪母山”;最東邊的山,皇姑逢年過節在此燒香,表達思念之情,后演變為“寄母山”。連青山村西一片山頭,內有耕地,狀如盆地,人稱“傷母山圈”。傳說是皇姑出逃后,將軍的母親思念兒子,一路找尋來到連青山時,不幸染病死去,被埋葬在盆地內。後人就把這片山頭稱為“傷母山圈”。
香城長紅棗
香城長紅棗有1300多年的栽培歷史,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2010年,香城鎮長紅棗通過國家農業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2012年國家林業局授予香城鎮“長紅棗之鄉”。香城長紅棗果實呈橢圓形,色澤深紅,皺紋粗淺,富有彈性,肉質肥厚,質地緻密脆嫩,汁液極多,味甜微酸,果皮耐搓揉,皮紋淺細,光亮美觀。
五寶庵山
五寶庵山為AAA級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屬省級國有林場,位於劉庄流域,分屬於前劉庄和西劉庄,面積22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445米,森林覆蓋率達95%。據傳山上曾出現金鐘、銀鍾、金鋤、金棒槌、聚寶盆五寶而得名,並有關帝廟和講經殿等石庵,故名五寶庵山。山上有鳳凰台、捨身崖、跑馬嶺等13大景,玉皇洞、蓮花池、桃花洞等9個名洞,龍王廟、關帝廟、華佗殿等5個廟殿,還有3名泉、20名石等景觀。明清時每年陰曆正月十五至二月二為五寶庵山廟會,方圓上百里的人們來此,絡繹不絕,說書唱戲、做買賣,多時可達萬人。山腳處的戲台石上尚有舊時立木柱的石洞,華佗殿、玉皇殿旁留有石碾、水井、臼窩等。
莫亭水庫
莫亭水庫為山東省級濕地,興建於1959年,1977年擴建成為中型水庫,后建為小(一)型水庫。2009實施清庫增容和灌區渠系配套建設,總庫容864萬立方米,可利用水面為1304畝,流域面積20.6平方公里。濕地水面寬闊、水質清澈,周圍山巒起伏,常年有白鷺、鸛等飛鳥在此棲息。
狼舞山景區
狼舞山又名狼屋山,位於香城鎮東部,為A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級水利風景區,位於香城鎮東部,面積1.6萬畝,有大小山15座、山谷7處、山澗6處、水庫塘壩10處,主峰海拔465米。山上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達80%,集山、水、林、洞、瀑、石為一體。山谷中刺槐叢生,山下有小寺子、皮溝水庫等。
清涼泉山景區
泉山溝村位於香城鎮駐地西北7.5公里,泉山腳下,為AA級旅遊景區。建有濱河長廊、禮教園、垂釣中心、健康游步道等旅遊設施,村東有70畝的精品葡萄採摘園一處,村南建有鄒魯香泉休閑觀光農業園1處。利用村內老民宅、舊學堂等閑置宅基地,建設精品民宿——香信民宿。
石鼓墩景區
石鼓墩景區位於香城鎮東北部,莫亭水庫東側,為AA級旅遊景區、中國傳統村落。村西有一大石其形似鼓,一敲即響,清朝乾隆年間命名為石鼓墩村。石鼓墩村以“夢回鄉音、繽紛石鼓”為主題,包含十五個景觀節點。村落依山傍水、石徑通幽,房屋錯落有致,大街小巷均有綠化,栽植了大片月季等花種,形成了獨特的山村景觀。
顓孫子莫,魯國先賢,孔子弟子顓孫子張(顓孫師)之弟。香城鎮駐地北約3.7公里處的大莫亭村,建村於北宋末年,系顓孫子莫故里,傳說是子莫死後的林地。林地佔地10餘畝,原有亭台兩座(大莫亭、小莫亭),石像及房舍建築若干。唐代贈“陳伯”,開元八年(720年)從祀。宋代皇帝曾到子莫墓地拜祭。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封“宛丘侯”,再封“陳國公”,列哲位,稱先賢。康有為來此遊覽曾題詞“先賢申祥故里”。“文革”時遭毀。
徐辟(前345—前267),字新章,為孟子著名弟子。原居於東海(今郯城),幼年隨父徙邾國。二十一歲起師從孟子,尊師孝友,受孟子垂愛。三十歲許,隨師遊說宋、魏、齊、滕諸國。四十一歲仕齊為客卿。卒后葬於今香城鎮徐家桃園。宋時封為“仙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謚“先儒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