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野葦平
火野葦平
火野葦平,日本軍旅作家,侵華戰爭時期的日軍第18師團士兵,1938年以《糞尿譚》一書獲得芥川龍之介獎,后陸續以生平經歷寫出了《麥子與士兵》、《土地與士兵》和《花兒與士兵》三部曲,轟動全日本,成為日本的國民英雄。當然在戰後也就理所當然被稱為第一號文化戰犯,但繼續活躍於文壇,作品還被拍成電影,曾在1954年訪問過新中國。
火野葦平(1907-1960)日本昭和時期小說家。他的反映日本侵華的《士兵三部曲》,在日本幾乎是家喻戶曉。生於福岡縣遠賀郡若松町(今北九州市若松區),原名玉井勝則。自高中時代開始就曾寫作過長篇小說,出版過童話集,創辦過同仁文學雜誌。20歲的時候,作為幹部候補生 參軍入伍,后以 伍長 身份退伍。此後從事文學活動, 1937 年,發表以掏糞工人自強不息為主題的中篇小說《糞尿譚》以及詩集《山上軍艦》。同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作為伍長的火野葦平再次接到了入伍令,被編入第十八師團,參加了杭州灣登陸作戰。到 1938年4月之前,一直作為杭州警備部隊的一員留守杭州城。
極為重視戰爭中的 思想戰、宣傳戰的日本軍部,是不會把火野葦平這樣的文學者 作為普通士兵來使用的。 1938 年2 月,已被軍部操縱的權威的文學獎“芥川龍之介文學獎” ,決定把本年度的獎項授給火野葦平的《糞尿譚》,並派遣著名文學評論家小林秀雄專程來到杭州,向火野葦平頒獎。日本軍部的這種超乎常規的行動,無疑是為了表明對 士兵作家 的一種特殊的鼓勵。是年5 月,隨著徐州會戰的展開,火野葦平被派到 中支派遣軍報道部,主要從事戰爭的宣傳報道活動。他先是參加了徐州會戰,接著又參加了漢口作戰、安慶攻克戰、廣州攻克戰, 1939 年參加了海南島作戰。
此間,他以徐州會戰為題材,發表了日記體長篇小說《麥與士兵》;以杭州灣登陸為題材,發表了書信體長篇小說《土與士兵》;以杭州警備留守為題材發表了長篇小說《花與士兵》 。不久,這三部作品由改造社分別出版單行本,火野葦平總稱之為《我的戰記》,評論者也稱為“士兵三部曲”。又以進攻廣州為題材,發表了《海與士兵》 ;以海南島作戰為題材,發表了《海南島記》 。1939年12 月,火野葦平榮耀地從侵華戰場回國。接著,《士兵三部曲》獲朝日新聞文化獎、福岡日日新聞文化獎。他本人也到日本各地及琉球、台灣等地做旅行演講。 1941 年又應關東軍的邀請,和川端康成、大宅壯一等人一道,為紀念滿洲建國 十周年而到中國東北和北京遊覽、講演。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火野葦平第三次應召參軍,作為 報道班 成員被派往菲律賓,后又被派到緬甸。 1943 年初回國。此間,一直到日本戰敗投降,火野葦平都是“戰爭文學”的最活躍的作者之一。
《士兵三部曲》單行本出版后不斷重印,僅其中的《麥與士兵》當時就發行了 100 多萬冊,成為罕見的暢銷書。這麼大的發行量在日本前所未有,它竟使得瀕臨倒閉的出版商改造社一下子起死回生。不久,三部曲中《麥與士兵》和《土與士兵》被改編成電影,公開上映,影響更大,幾乎盡人皆知。當時有一首和歌云: “ 《土與士兵》已看完,歸途炮聲繞耳畔” ,反映了作品及其電影對觀眾的衝擊。火野葦平本人也深得軍部的賞識,被軍國主義宣傳機器奉為 國民英雄。
戰後他曾被列為整肅對象,一度蟄伏未出。1951年解除整肅后開始活動。主張和平,但態度保守,他在反對擴建軍事基地的意見書中寫道:“在今日日本所處的國際環境下,擴充基地給人的感覺就是為原子彈、氫彈戰爭做準備。不但對日本和平不利,而且違背日本憲法”。他說經常和舊人的朋友見面,但反對重建舊日的在鄉軍人會,認為當這些團隊發展成一個大的組織時,那是危險的。事情主要在於領袖們,而日本人慣於盲目追隨他們的領袖。一旦1000萬舊軍人聚在一起,那就會造成很大的不安。
1953年赴沖繩考察。寫了“現了原型的美帝國主義”一文,支持沖繩人民要求回歸日本的運動,抨擊日本政府的軟弱。認為美國佔領沖繩,韓國佔領竹島,蘇聯佔領北方四島,日本東西南北都被縛住了手腳。同年赴都柏林參加筆會會議,訪問歐洲各國。1954年4月出席亞洲國家會議,會後到新中國訪問。對中國的發展和治安表示欽佩,但認為竹幕背後並沒有思想和自由的自由。他說|" 毛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規定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和必須是社會主義現實創作方法,離開了這一條就不能寫作,是反革命。清楚的說這不是服務而是義務,這是軍隊的用語,有如絕對的命令,這種限制真厲害。就像老舍和巴金這樣的小資產階級庶民作家,也被改變了,像谷崎潤一郎、永井荷風這樣作家的書中國時不出版的。進口的書籍都是赤色的、左翼的。給我的印象和大戰期間的大政翼贊會很想像。
性嗜酒、好圍棋、繪畫和棒球。1960年因心臟病去世,終年5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