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作璋
中國當代學者、歷史學家
安作璋(1927年—2019年2月20日),男,漢族,中共黨員,1927年生於山東省曹縣,1951年畢業於齊魯大學文學院歷史系,中國當代學者、歷史學家,山東師範大學、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9年2月20日晚病逝,享年93歲。
歷任山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山東歷史學會副會長和山東地方志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1955年,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學著作《漢史初探》由學習生活出版社出版,195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
安作璋近照
安先生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從事秦漢史研究並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學家,其論著曾受到史學大師郭沫若先生的讚賞,被日本學者譽為“秦漢史之大家”。
主要著作有:《漢史初探》、《兩漢與西域關係史》、《班固評傳》、《秦漢農民戰爭史料彙編》、《秦漢官制史稿》(合著)、《秦漢官吏法研究》(合著)、《學史集》、《秦始皇帝大傳》(合著)、《劉邦評傳》(合著,后增訂為《漢高帝大傳》)、《漢武帝大傳》(合著)、《漢光武帝大傳》(合著)等,其中6部由中華書局出版。
主編《中國史簡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教材)、《中國古代史史料學》(“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秦漢史》(合著)、《山東通史》(600多萬字)、《齊魯文化通史》(合編,350萬字)、《中國運河文化史》(195萬字)、《濟南通史》(300多萬字)、《經世大典》、《中國通史·秦漢卷》(合作)、《中國吏部研究》、《治國方略叢書》(5冊)、《鄭玄集》(上下冊)、《郝懿行集》(7冊)、《山左名賢遺書》(20種)等。此外,發表論文百餘篇。
獲獎代表作:《秦漢官制史稿》被學界評價為“不僅填補了斷代官制史方面的空白,而且在許多方面有新的開拓,它的出版在中國官制史研究的漫長過程中樹立了又一塊新的里程碑”,1986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
《劉邦評傳》於1991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山東通史》被學界評價為“地方史研究中的開創之作,是近年來歷史研究的突出成果”,1996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
安作璋先生是國內外著名的歷史學家,他的名字和生平事迹已被收入《中國名人大詞典》、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大詞典》等多種傳記、詞書中,深受國內外學人的尊敬,被譽為“秦漢史之大家”。
1989年10月,他應日本關西大學和學術振興會的邀請,赴日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講學和學術交流活動,在“日本秦漢史研究會”成立大會上作了有關秦漢史研究的學術報告。他的精闢的見解和淵博的學識使許多日本學者為之折服,在日本史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安老目前除了繼續培養博士生以外,仍舊孜孜不倦、筆耕不輟。
此外,安老也喜歡書法,其書法典雅雋秀,帶有書卷氣,日本學者視若珍品,但他從不輕易示人,亦不輕易為人題籤,認為自己的書法只是一種自我陶冶,不足為他人道也。雖然他的雙腿患有嚴重的關節炎,但他的足跡卻留在了黃河上下、長江南北。
他登過河南的嵩山、安徽的黃山、四川的峨眉山、青城山以及山東的泰山、嶗山。他也到過許多歷史名城和古代遺址。這對於一個舉步維艱的人來說,當然不是什麼遊山玩水,而主要是藉此開拓胸懷,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歷史的格言,也是安老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2019年2月20日晚病逝,享年93歲。
2007年“安作璋教授從事歷史研究六十周年暨八十華誕座談會”召開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漢史初探》、《兩漢與西域關係史》、《班固與漢書》、《秦漢農民戰爭史料彙編》、《秦漢官制史稿》、《秦漢官吏法研究》、《劉邦評傳》(與孟祥才合著,后增訂為《漢高帝大傳》)、《學史集》等書。
其中《秦漢官制史稿》是“秦漢史研究中的一項豐碩成果”,“不僅填補了斷代官制史方面的空白,而且在許多方面有新的開拓,它的出版在中國官制史研究的漫長過程中樹立了又一塊新的里程碑”。《劉邦評傳》一書“不僅是劉邦個人的傳記,而且還是一部翔實的西漢開國史”。
“其中不少人,可以說是在司馬遷、班固為他們作傳后第一次對他們作了科學的評述”。以上兩書先後於1986年、1991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此外,他還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主編《中國史簡編》、《秦漢史》、《中國古代史史料學》、多卷本《山東通史》、《中國運河文化史》、大型叢書《山左名賢遺書》等多種。
其中《中國史簡編》於1998年經國家教委審定推薦為全國高等學校文科通用教材;《山東通史》“以其豐富的內容、翔實的資料、恢宏的規模、濃郁的地方特色而獨樹一幟”,“堪稱為地方史研究中的開創之作,是近年來歷史研究的突出成果”。
1996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安作璋教授是國內外著名的歷史學家,被日本學者譽為“秦漢史之大家”。
他的名字和生平事迹已被收入《中國名人大詞典》、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大詞典》等多種傳記、詞書中。目前除培養博士生外,正在為主編多卷本《齊魯文化通史》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