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又稱綠帽菌、鬼筆鵝膏、蒜葉菌、高把菌、毒傘。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表面光滑,菌蓋初期近卵圓形至鐘形,表面灰褐綠色、煙灰褐色至暗綠灰色。

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白色,細長,圓柱形,基部膨大成球形,內部鬆軟至空心。菌托較大而厚,呈苞狀,白色。菌環白色,生菌柄之上部。夏秋季在闊葉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在南方的江蘇、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區。此菌極毒,據記載幼小菌體毒性更大。

概述


在鵝膏屬(Amanita)真菌中,有的是重要的食用菌,有的有一定的毒性,但誤食並不致命,而有的則是劇毒的,誤食常會危及生命,綠蓋鵝膏[A.phalloides(Fr.)Link.]、春生鵝膏[A.verna(Bull.:Fr.)Lamarck]和鱗柄鵝膏[A.virosa(Fr.)Bertillon],就是著名的致死性毒菌,最初描述於歐洲,在歐洲許多國家都較常見,如筆者在德國南部的歐洲水青岡[Fagus sylvatica L.]林下就曾多次採到綠蓋毒鵝膏菌,如同在其它地區一樣,每年在歐洲都有誤食毒菌而中毒死亡的記錄,其中大都是因誤食此三種毒菌所致。這是因為這些鵝膏中含有豐富的鵝膏毒肽(amatoxins)、鬼筆毒肽(phallotoxins)或毒傘素(virotoxins)等三大類肽類毒素,它們對肝臟和腎臟有強烈的破壞作用。

形態特徵


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
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表面光滑,邊緣無條紋,菌蓋初期近卵園形至鐘形,開傘后近平展,表面灰褐綠色、煙灰褐色至暗綠灰色,往往有放射狀內生條紋。菌肉白色。菌褶白色,離生,稍密,不等長。菌柄白色,細長,圓柱形,長5-18cm,粗0.6-2cm,表面光滑或稍有纖毛狀鱗片及花紋。此菌極毒,菌體幼小的毒性更大。該菌含有毒肽和毒傘肽兩大類毒素。中毒后潛伏期長達24小時左右。中毒死亡率高達50%以上,甚至100%。對此毒菌中毒,必須及時採取以解毒保肝為主的治療措施。

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在南方的江蘇、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區。

中毒癥狀


此菌極毒,據記載幼小菌體毒性更大。該菌含有毒肽和毒傘肽兩大類毒素。中毒后潛伏期長達24小時左右。發病初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此後1、2天癥狀減輕,似乎病癒,患者也可以活動,但實際上毒素進一步損害肝、腎、心臟、肺、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接著病情很快惡化,出現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譫語、面肌抽搐、小腿肌肉痙攣。病情進一步加重,出現肝、腎細胞損害,黃膽,急性肝炎,肝腫大及肝萎縮,最後昏迷。死亡率高達50%以上,甚至100%。對此毒菌中毒,必須及時採取以解毒保肝為主的治療措施。

其它用途


雲南民間還利用毒傘的浸煮液殺紅蜘蛛。該菌的子實體提取液對大白鼠吉田肉瘤有抑制作用和具有免疫活性。該菌是樹木的外生菌根菌,與松、支杉、櫟、山毛櫸、栗等樹木形成菌根

中毒機理


在鵝膏菌中毒事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鵝膏毒肽。鵝膏菌毒素毒理作用機制,現在已經有了比較定性的結論,鵝膏毒肽主要抑制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活性。

一般治療


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
癥狀前的早期治療
對於那些誤食了含有鵝膏毒肽蘑菇但在6小時以內被送到了急救中心的病人,或者還未出現或剛表現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的病人,採用胃腸道清除是有效的。胃腸道清除有以下處理方法:
① 洗胃,用寬內徑的導管和生理鹽水洗胃;
② 活性炭吸附,洗胃以後先用100g的活性炭留在胃中,如果仍未腹瀉,對於成人可以混以70%的山梨糖醇,對於小孩可以混以35%的山梨糖醇;
③ 導瀉,如果沒用山梨糖醇的話,可用檸檬酸鎂作瀉藥,但檸檬酸鎂與極個別緻死有關,一些機構不再建議使用。然而大多數病人都是誤食后數小時開始嘔吐、腹瀉以後才進醫院,對於這些病人,洗胃和催吐葯不能起到十分明顯的作用。
毒素排除
誤食毒菌后的前3天,毒素被肝反覆吸收,毒素從胃腸道中剩餘的蘑菇殘渣和被毒素污染的膽汁中進入血流中,以下方法可減少胃腸道中的毒素。
① 通過單腔或雙腔管連續的十二指腸抽吸,管子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的第二或第三部位;
② 活性炭吸附,通過吸管或口服每2~4小時增加10g活性炭至十二指腸,活性炭的起始劑量可與山梨糖醇混合使用(對於成年人,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g活性炭加4.3ml70%的山梨糖醇,對於小孩,則使用35%的山梨糖醇);
③ 膽汁引流,該方法在48小時以內可作為一種治療方法。
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
促進腎排泄
尿排泄是去除毒素的主要途徑,因此,過去一些人建議最大限度地排尿,強制性利尿的方法包括滲透性利尿和藥物利尿如呋喃苯胺酸,然而臨床研究缺乏確切的證據來支持這一方法。但維持適宜的尿液排出量是必需的,過度排尿會給本已受損的腎帶來危險。嘔吐和腹瀉會導致體液迅速損失,因此必須維持病人的體液平衡,尤其在採取強制性利尿的情況下更應注意,當體液不足時,強制性利尿必須禁忌,直到體液補充治療穩定了病人的血液動力學,利用中心靜脈線可方便監測。醫療護理
精心醫護已成為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對於每個病人來說,並不是以下所有方法都要採用,但在適當情況下這些方法都應考慮和採用。
① 攝取和排泄的監護;
② 輸液治療;
③ 中心靜脈導管的安置,便於血液動力學不穩的病人的體液監測;
④ 靜脈注射葡萄糖,維持血液中正常葡萄糖的水平可防止對低血糖的不利影響;
⑤ 血清因子的監測,凝血酶原轉氨酶、肌酸酶、電解質、鈣、磷酸鹽纖維蛋白原和氨的水平應定時(每12~24小時)進行監測;
⑥ 血漿的補充,對於那些胃腸出血的病人需要補充血漿以維持血液體積和凝血因子的適當水平;
⑦ 輸血治療,當胃腸損害很嚴重時,需進行輸血補充。
藥物治療
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
在過去,儘管試驗了許多藥物試圖減少毒素對肝的進一步損害,但由於每個病人所得到的複雜治療難以判斷這些藥物的真正效果,然而,下列藥物仍可建議使用。
① 青霉素G,使用劑量為40百萬單位/d或每公斤體重0.5~1萬單位/d,注射3d,小孩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萬單位,這種抗生素通常在連續靜脈注射時加入,大劑量的青霉素可能引起抽搐,因此在注射時要注意監護好病人;
② 薊素和水飛薊素,這種治療方法行之有效,在歐洲幾乎每個鵝膏毒素中毒的病人都要部分用到。薊素和水飛薊素是從野生植物薊中提取而來,由於它的“護肝”作用而在歐洲得到廣泛使用,大量的實驗和臨床研究證明了它的有效性,靜脈注射的劑量為每公斤體重20~30mg/d;
③ 維生素K,40mg/d,靜脈注射;④皮質類固醇如地塞米松,20~40mg/d,靜脈注射。
⑤ 二巰基丙磺酸鈉,5%5mg,肌肉注射,近年來在中國廣泛採用。
中藥治療
使用中草藥治療蘑菇中毒在中國有很多方法介紹,有報道應用紫靈芝對鵝膏菌中毒的治療效果,取無蟲蛀紫靈芝干品50g磨粉,加水煎2次,然後將2次煎液混合濃縮至約150mL,口服,每天3次,每次50mL。結果表明在救治的28例病人中,治癒27例,因此認為紫靈芝是治療各種毒蘑菇的理想藥物。近年來在湖南的很多蘑菇中毒病例中,湘雅醫院採用我們建議的該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
肝移植 肝是鵝膏毒素易於損害的器官,如果肝損害很嚴重,需考慮肝移植,美國自1988年起就把肝移植作為一種確定的方法來使用,從適宜的觀點來說,很多鵝膏毒素中毒的病人都是理想的,通常他們年輕,很少有其它不利於肝移植的健康問題,但有兩個問題要注意,第一,病人是否適宜做肝移植,第二,最佳手術時候。目前鵝膏中毒病人死亡率一般在10%~30%,而肝移植危險性很大,必須採取非常嚴格的標準以防止不適宜地進行肝移植,肝移植不是一般的手術,除高昂的費用外,並且隨之產生的長期病態也仍然高。在肝損害急劇惡化的情況下,可接受肝移植的指征包括凝血酶原低於20%並伴隨著肌酸肝上升和高的膽紅素值。
鵝膏毒素與活性炭有很高的親和性,然而,狗的毒物動力學實驗數據表明任何形式的血液透析似乎不太有效,除非在誤食的前幾個小時或任何癥狀不明顯之前。尿液中的鵝膏毒素排泄量比血液透析所達到的最大排出量要高好多倍。儘管這樣,但仍有很多機構認為該方法有一定作用,在一些國家,不管何種中毒,血液透析是一種通用的方法,而不考慮它的科學理由。
該方法在很多鵝膏中毒的治療病例中得到了應用,從理論來講,它不會對毒素濃度產生明顯影響,除非在中毒的早期進行。鵝膏毒素只在食后的開始1~2天以比較低的濃度在血流中存在。然而,在中毒後期,血漿置換對保持代謝正常和改善凝血機制是有好處的。

預防知識


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
毒蘑菇可致命,“經驗”與“土法”不可靠,不要採食野生菇,確保健康和生命安全;經營食用菌的餐飲企業要提高警惕、嚴把採購關、確保食品安全。各級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強對蘑菇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督,依法處罰違法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加強毒蘑菇的監測和對蘑菇生產經營企業的培訓指導;醫療機構要做好蘑菇中毒應急救治的準備工作,落實食物中毒報告制度。

識別方法


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
中國已知食用蘑菇種類約有700多種,而毒蘑菇多達190多種。蘑菇雖好,也須練就一雙慧眼,以防禍從口入:
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髒地帶。
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后易變色。
看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稈上有菌輪。
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稈,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

毒素種類


鵝膏肽類毒素根據其氨基酸的組成和結構可分為鵝膏毒肽、鬼筆毒肽、和毒傘素三類,目前已分離鑒定的天然毒素有22種。

蘑菇種類


含有鵝膏肽類毒素的蘑菇主要有鵝膏屬、盔孢傘屬和環柄菇屬中的一些種類,但導致人們中毒死亡的絕大多數是鵝膏菌屬的種類。在歐洲,導致死亡的95%是由毒鵝膏所致,因此人們對於鵝膏肽類毒素的研究所用材料主要來自毒鵝膏。最近的研究表明毒鵝膏在美國、南非、馬來西亞、墨西哥、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也有分佈和中毒事件發生。中國鵝膏菌種類相當豐富,迄今為止,我國此屬已記載約100種,但很多種類沿用了歐洲、北美的鵝膏菌名稱,如一些很重要的有毒鵝膏菌沿用了歐洲的毒鵝膏、白毒傘、鱗柄白毒傘等。在中國及東亞地區,主要的劇毒鵝膏菌有灰花紋鵝膏、致命鵝膏和黃蓋鵝膏白色變種。
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