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

中醫針灸穴位

天柱,經穴名。出自《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頸後區,橫平第2頸椎棘突上際,斜方肌外緣凹陷中。在斜方肌起始部外側緣,深層為頭半棘肌,有枕動、靜脈干,布有枕大神經干。主治後頭痛、項強、肩徠背腰痛、鼻塞、目痛、癲狂癇、熱病。直刺或斜刺0.5-0.8寸。

名稱釋義


人體以頭為天,頸項猶擎天之柱。穴在斜方肌起始部,天柱骨之兩旁,故名天柱。

功能作用


清心瀉熱徠,鎮驚安神,通絡止痛。

穴位定位


位於頸後區,橫平第2頸椎棘突上際,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後頭痛、項肌強痛、咽喉炎、癔病、神經衰弱、慢性鼻炎、鼻出血等。
2、現代研究,有人以表面電極刺激尺神經誘發小魚際肌電,觀察腦血栓形成恢復期患者肌幅度,結果表明針刺患側扶突、天柱,可使肌電幅度升高(P<0.05),從針后5分鐘開始,持續45分鐘。

主治疾病


1、後頭痛、項強、肩背腰痛。
2、鼻塞。
3、目痛。
4、癲狂癇。
5、熱病。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層為頭半脊肌;有枕動、靜脈;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內上方深刺,以免傷及延髓

論述


1.《針灸甲乙經》:“咽腫難言,天柱主之。”
2.《備急千金要方》:“天柱,主不知香臭。”
3.《針灸大成》:“項強不可回顧。”

配伍


1、配風府穴啞門穴合谷穴大陵穴內關穴內庭穴治咽喉痛。
2、配陶道穴崑崙穴治目不明,目如脫。
3、配囟會穴治鼻塞不聞香臭。
4、配兌端穴、齦交穴、承漿穴、大迎穴等治癲疾嘔沫寒熱痙互引。
5、配頭臨泣穴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6、配本神穴、前頂穴、囟會穴治小兒驚癇。
7、配風池穴、上星穴、百會穴、頭維穴、囟會穴治頭痛。
8、配風門穴、肩井穴、風他穴、崑崙穴、風府穴、絕骨穴治項強。
9、配大杼穴、百會穴、絲竹空穴、后溪穴等治頭暈陣作,時發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