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皮影戲
湖北皮影戲
湖北皮影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主要分“門神譜”(大皮影)和“魏譜”(小皮影)兩大類:“門神譜”主要集中在湖北江漢平原的仙桃、天門、雲夢、應城、黃陂、孝感、漢川等地;“魏譜”皮影分佈在鄂北和鄂西北的竹溪、竹山、谷城、保康、遠安、南漳、襄陽、隨州一帶,其形制及風格與陝豫皮影相似,是陝豫鄂三地民間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果。
“門神譜”主要集中在湖北中部、東部的仙桃、天門、雲夢、應城、黃陂、孝感、漢川等地
江漢平原屬於荊楚腹地,楚文化底蘊豐厚,古代的青銅、竹木硬雕和皮革、雕花剪紙等軟雕工藝為皮影的誕生準備了良好的前提條件。據說在明成化年間,在竹溪豐壩鄉和中峰鎮就有皮影戲班。鄂西北一帶有“西革”、“漢革”兩種影戲班。“西革”影偶小巧,唱“山二黃”腔,屬陝西影系;"漢革"影偶較大,唱本地高腔,應屬江漢平原影系。
沔陽皮影
武漢皮影融黃陂皮影戲、孝感東鄉影戲影於一爐。表演時無固定本子憑韻冊隨口編唱,"出口是才"。
在孝感,也流傳著“一評二鼓三皮影,智勝項羽三千兵”的民謠。雲夢舊時也有26台皮影戲。生於皮影世家的老藝人陸春元能雕會唱唐、宋、元、明、清等各朝歷史故事。
潛江湯玉堂、郭大彪等名藝人,分別創立江漢平原皮影的"湯格" 和"郭格",使這兩派皮影在江漢平原一帶擁有不少傳人和弟子。
沔陽皮影
沔陽漁鼓皮影製作經過了鞋殼、紙殼、牛皮與驢皮幾個演變階段。在形制上,沔陽皮影約兩尺左右,造型較為寫實。影戲內容豐富,有楚漢相爭、三國、水滸、西遊等100多個劇 目。
解放前皮影戲還是人們過年、慶豐收、謝神、祭廟的主要娛樂活動。正月十五鬧元宵演《大回窯》;二月二是土地菩薩生日,演《土地會》;三月三是寒食節,演《火焚綿山》;四月八祭神演《箍箍陣》;五月端午節演《汨羅江》;六月六祭楊泗將軍演《哪吒鬧海》;七月七日演《鵲橋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宮》。娛神
又娛人,皮影戲增添了節日氣氛。
劇目十分豐富,據老藝人講,“三根半筒子”之一的張洪顯一人就能唱三百餘本皮影案卷戲。舊社會,皮影戲得不到統治者與文人的重視,藝人傳徒全憑口傳心授,因而多數劇目失傳。按湖北省曲協統計,取材於傳奇、演義小說的皮影劇目有《封神榜》、《并吞六國》、《孫龐鬥智》、《三國志》、《隋唐演義》、《西遊記》、《薛仁貴徵東》、《薛剛反唐》、《羅通掃北》、《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七俠五義》、《楊家將演義》、《武松打店》、《英烈傳》等;取材於歷史故事的皮影戲劇目有《昭君和番》、《岳飛傳》、《洪秀全》、《乾隆游江南》等;取材於案卷的皮影劇目有《包公案》、《施公案》、《四下河南》、《五美圖》等;取材於戲曲故事的皮影劇目有《吳漢殺妻》、《呂蒙正趕齋》、《二度梅》、《孟麗君》、《瓦車棚》等;取材於二十四孝故事的皮影劇目有《一家賢》、《董婆教女》等;取材於民間故事的皮影劇目有《雙頭驢》、《三門街》、《十三款》等。
沔陽皮影
“歌腔”是源於東周時期楚國之民歌“雞鳴歌”,傳到後來,雞鳴歌與皮影戲相結合,演變為《雞鳴腔》。江漢平原皮影藝人用“舌生花”、“口生香”、“臉生色”、“目生光”的演唱技藝,不斷地修改,后與《薅草歌》相融才變為歌腔,成為江漢皮影戲的主要唱腔。“歌腔”中的雞鳴腔,高亢委婉、圓潤激昂。凡學唱者,必先學會“公雞打鳴”,以雄雞鳴叫發音為起音,尾音為拖腔,跳度高達17度,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它是江漢皮影戲的獨特音調,分為六類音調板式:男腔、女腔、丑腔、雜花腔、天官賜福腔、八不就腔。
“漁鼓腔”因演唱器具“漁鼓筒”得名。迨至清未(約1900年左右),沔陽漁鼓腔與皮影戲二者完全合流而融為一體,成為獨具特色的漁鼓腔皮影戲,甚至取代了部分地區的歌腔皮影戲。漁鼓皮影以沔陽漁鼓調為主腔,后又融合了沔陽花鼓戲、漢劇、楚劇等唱腔,具有節奏歡快活潑、曲調高亢、豪放等特點藝人。根據呆(音ái)口本子中的條子(梗概)臨場發揮,通常是一韻到底、通俗易懂。有時還即興添進“浩水詞”或“搭白”,如“唱了這一會,茶水無一杯,雖說東家茶水貴,可用罐子煨”。
皮影戲演唱的沔陽漁鼓唱腔分平腔、悲腔、魚尾腔(或曰鳳尾腔)、琵琶腔、雜花腔五類。演唱者使用真假嗓音,音階跳度大,音域寬,音色美,高吭,婉轉,傳情達意,十分動人。
其中,皮影戲中的男女悲腔,酷似江漢平原婦女哭聲和花鼓戲悲腔,哀怨凄涼,催人淚下。特別是皮影戲的每段唱詞尾句的“抖包袱”(藝人叫“扣子”),為一唱眾和的“幫腔”(稱為“甩腔”),以“哎、咳、呀、喲”等襯詞,補充延伸詞意和樂意,擴展曲式結構,在長達十多個音節或幾十個音節的和唱中起伏跌宕、氣勢雄渾、節奏明快、聲情並茂,分外悅耳動聽,使人久聽不厭。
漁鼓皮影後來又融合了沔陽花鼓戲腔,具有節奏歡快、活潑、曲調亮亢、豪放等特點。它的伴奏採用漁鼓筒和簡板,後來藝人們又增加了鑼鼓和管弦樂。特別是簡板和漁鼓筒兩件樂器的聲調輕重、節奏緩急,能烘托氣氛。
沔陽皮影戲的唱腔以漁鼓腔、歌腔為主,配打擊樂伴奏,以一唱眾和的形式進行演唱。早期漁鼓皮影戲無管弦樂伴奏,只有漁鼓筒和雲板打板眼,鼓、鈸、大鑼、小鑼、馬鑼打鬧台、間奏和唱腔過門。開始皮影戲班由三至四人組成,兩人掌影子兼演唱,一人操漁鼓、雲板、一人“打夾手”(鑼鼓等)。後來引進民族器樂(二胡、京胡、揚琴、嗩吶、笛子等)伴奏和增添女藝人唱女詞,皮影戲班人數增至五至八人,進一步增強了皮影戲唱腔的藝術效果;加上服裝燈光面景、擴音設備,使皮影戲極富藝術感染力。
多來自文學創作,小說、文學詩集、各朝代的民間故事。腳本一般很簡短,都是表演者根據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即興作詞。語言藝術,為方言道白,夾雜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方言土語等,幽默風趣詼諧,充滿鄉土氣息和民俗風味,使聽眾極具親切感。
沔陽皮影圖片
沔陽漁鼓皮影唱詞“十五韻”和詩詞韻字“十三轍”相同。藝人演唱漁鼓皮影,必須通曉音韻,尤其是自編自唱“浩水詞”時,一定要做到出口成章、壓韻合轍。
晚清時期,燈影戲(皮影戲)藝人與漁鼓藝人合作,運用漁鼓給燈影戲伴唱。到了光緒年間,沔陽漁鼓藝人逐漸放棄了“單口打溜”的演唱形式,轉向為燈影戲伴唱發展,形成了燈影、漁鼓合流。合流后的漁鼓由仙桃發展到天門、洪湖、潛江等縣(市)。一場伴唱的演奏發展到一人拍筒打板擴展為“五件頭”,即鼓、鈸、大鑼、小鑼、馬鑼,唱腔由一人獨唱變成了一唱眾合,曲牌也增加了[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漢平腔]等,[雜花腔]中還吸收糅合了一些民歌、戲曲的腔調。
至於曲目方面,凡是有故事吸引人們興趣的章回小說、傳奇故事,都可以由藝人“浩水”(口頭編唱)。因此,漁鼓唱本多得不勝統計。
仙桃皮影人頭
皮影是採用皮革為材料製成的,出於堅固性和透明性的考慮,又以牛皮和驢皮為佳。皮影的關鍵之一是形象造型,特別是人物形象的雕鏤粉飾。皮影藝人從民間剪紙中得到啟發,最先用牛、豬、羊等動物皮革作造型材料,精雕細刻,製成影人影物。
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的透明顏料。正是由於這些特殊的材質,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後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顯得瑰麗而晶瑩剔透,具有獨特的美感。沿襲傳統戲曲的習慣,皮影人物被劃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個類別,更加特別的是,每個人物都由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十一件連綴組成,表演者通過控制人物脖領前的一根主桿和在兩手端處的兩根耍桿來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
湖北皮影戲
一擔皮影箱子,一般要求有男粉臉頭子15—20個,有男帥、帝王、魚尾粉臉,束髮粉臉等;女粉臉頭子10—15個,有花旦、正旦、女帥、鳳冠、道姑等;花臉頭子15—20個,有紅花臉、黑花臉、雜花臉、女花臉等;老縱頭子男女各4個,有男縱、女縱、道公、道婆等;奸白臉頭子6—8個,有老、小奸相、奸王等;丑白臉頭子10—15個,有老、中、小、女搖旦、站堂等;各類專門頭子20—30個。共需120多個頭子(人物頭像)才能應付各種劇目。這些皮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專用頭像造型,如包公:額上雕繪有代表陰陽的日月圖,象徵包公善斷人間地獄之冤。紅、白、黑三色隨花紋敷於額頭之上,使包拯形象既威且善。雷震子(封神演義中一神將)頭像則是:一副雷公猴子臉、一張鷹嘴,面目兇狠,神采非凡,使人一看便知是一名武藝高強的神將;龍王頭像卻是一個活生生的龍頭:綠色的龍鬚,高翹的龍鼻,紅色的龍發半遮一隻蒲扇大耳。就連龍鼻上的兩根肉須也半卷半伸著,一個直觀的龍王形象活龍活現;再如封神榜中的楊任的頭像,兩眼中長著兩隻手,相貌奇特,新穎有趣。
沔陽皮影
荊山山脈地區的保康、谷城、襄陽、隨州一帶的皮影,影偶比江漢平原的稍小,臉部造型稜角分明,以唱蠻腔花鼓為主。這一帶的皮影來源,有兩種可能:其一如顧頡剛先生所言,是宋元時“自西安由漢水流入”;其二也因毗鄰豫地。豫在戰國時為魏國所居,三國時又為曹魏的腹地,豫南“桐柏皮影”在這一帶影響很大,“魏譜”或許由此而來。
此外,在鄂西的巴東一帶也有皮影,系從四川沿江而下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