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碧樓記

橫碧樓記

《橫碧樓記》一文選自《誠意伯文集》卷六。該文是劉基會稽山水所作遊記的最後一篇,記述靈秘寺的守基上人,在寺之南造樓宇,經人題名“橫碧樓”后,由劉基作記文,冀其與王羲之的記蘭亭、韓愈的序盤谷並稱,而讓“橫碧樓”垂名後世。

基本信息


【名稱】橫碧樓記
【年代】明
【作者】劉基
【體裁】遊記

作品原文


橫碧樓記—(明)劉基
天下之佳山水所在有之,自有天地以迄於今,地不改作也,或久晦而始彰,其有數乎?抑亦繫於人也?故蘭亭顯於晉,盤谷顯於唐,乃與右軍之記、昌黎之序相為不朽。物之遇也,果有待於人哉!會稽山陰柯橋,即古之柯亭也。有寺曰靈秘,有上人曰守基,愛其山水之佳,無讓於人所稱者,而惜其不能與東山雲門並揚於時也。乃相其南偏,作樓焉出群室之上,憑之而覿山之峙者蒼然,俯之而矚水之流者淵然,或挺而隆,或靡而馳,如龍如虎,如蛟如蛇,如煙如雲,如藍如苔,如帶如屏,遠近高低,縈紆蔽虧,舉不逃於一覽。於是其地遂為甲觀,恨未有高世之人為發之也。至正甲午,用章師自浙西來,過而奇之,以其兼山水之美也,山與水皆以碧為色,故命其名曰橫碧,而俾予為之記。師,今世之高人也,予於是乎喜登樓之遇自此始也。予又聞柯亭有美竹可為笛,風清月明,登樓一吹,可以來鳳凰,驚蟄龍,真奇事也,上人能之乎?吾將往觀焉。

作品註釋


數:天數,含有規律的意思。
蘭亭:晉王羲之於公元353年(穆帝永和九年)農曆三月三日同謝安等人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王羲之作《蘭亭集序》,用蠶繭紙鼠須筆書,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文者,字體悉異,也稱《蘭亭帖》,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蘭亭也因此而揚名天下。
盤谷:在太行山南面,因地勢屈曲,環繞於兩山之間,故名。唐代韓愈作《送李願歸盤谷序》,盤谷遂為世所知。
右軍之記:即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右軍,王羲之曾官至右軍將軍,故世稱“王右軍”。
昌黎之序:即韓愈的《送李願歸盤谷序》。昌黎,韓愈自稱郡望昌黎,故世稱“韓昌黎”。
柯亭:在浙江紹興西南四十里。又名高遷亭。據《會稽記》載,漢末蔡邕避難會稽,宿於柯亭,仰觀椽竹,知有奇響,因取為笛,遂為寶器。
守基:即守基上人,和尚名,生平不詳。
無讓:沒有遜色,沒有不及。
東山雲門:即雲門山。《一統志》:在會稽縣南三十二里,亦名東山。劉基有《游雲門記》。
覿(dí):見,看。
靡:倒下。馳:奔跑。
如藍如苔:顏色像藍草,又像青苔。藍,藍草,其葉可制藍色染料。
縈紆:迴旋曲折。蔽虧:因遮蔽而半隱半現。
甲觀:勝景。
至正甲午:公元1354年(元惠宗十四年)。
用章:指僧廷俊,字用章,號懶庵,饒州樂平人,俗姓董。元末住持杭州凈慈寺,明洪武元年卒於金陵,年七十。
俾(bǐ):使。
鳳凰:傳說中鳥名,雄曰鳳,雌曰凰。
蟄(zhé)龍:深藏於水下的蛟龍

作者簡介


劉基(1311-1375),明初大臣、文學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公元1359年(元至正十九年),朱元璋下處州,聞劉基及宋濂等名,次年禮聘而至。參與謀划平定陳友諒張士誠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1367年(吳元年)為太史令,不久,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人憚其嚴。1370年(洪武三年)授弘文館學士,封為誠意伯。劉基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天下,太祖比之為張良,為政頗有知人之明。洪武四年,賜歸。八年病卒(有傳聞為太祖所殺),1513年(正德八年),加贈太師。劉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其文與宋濂齊名,詩與高啟並稱。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有《郁離子》十卷,《覆瓿集》二十四卷,《寫情集》四卷等,后均收入《誠意伯文集》。相傳他作有《燒餅歌》,對後世之事多有預言。